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间失格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太宰治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最重要作品,最后的绝唱,最真实的私小说,青春的挥霍、极度的堕落、生命的迷惘,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之巅!

《人间失格》之外,本书还收录有《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心之王者》和《雪夜的故事》等太宰治作品。

内容推荐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这是太宰治生平最后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由作者的序言、后记,以及主角大庭叶藏的三个手札组成。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借由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刻画其中,这一直被认定为他的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

《人间失格》之外,本书还收录有《美男子与香烟》、《满愿》、《候鸟》、《秋风记》、《心之王者》和《雪夜的故事》等太宰治作品。

目录

人间失格

美男子与香烟

满愿

侯鸟

秋风记

心之王者

雪夜的故事

试读章节

此外,我孩提时在画本上见过地铁,始终认为那不是为了实际需求所想出的设计,而是因为在地下坐车别出心裁,别有一番乐趣,远胜于在地面上坐车。

我从小便体弱多病,常卧病在床,我总是躺在床上心想这些床单、枕头套、被套,真是单调无趣的装饰品,直到年近二十,才得知这一切竟然都是实用品,不禁心中黯然,对人类的俭朴感到悲从心中来。

还有,我不懂什么叫饿。不,这并非意指我生长在衣食无缺的家庭,我可没这个蠢思想,我是真的不懂饿是什么样的感觉。这句话听来有些奇怪,但我就算肚子空空如也,也浑然未觉。小学、国中时,每次一回到家中,周遭的人们总会七嘴八舌地说道:“肚子饿了吧?”我们都还记得那时候,从学校回来后,总是特别饿。“吃点甜纳豆吧?也有蛋糕和面包噢。”而我也会发挥天生喜欢讨好人的精神,嘴里说着“我肚子饿了”,顺手把十颗纳豆送进嘴里。我完全不懂肚饿是何种滋味。

当然了,我的食量也不小,但我不记得自己曾经为饿而吃。我吃人们眼中的珍馐,还有豪华大餐。到外头用餐时,我也会勉强自己吃。就儿时的我来说,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家中的用餐时间。

我位于乡下的老家,用餐时一家十几口全员到齐,迎面而坐,饭菜排成两列,我身为家中老幺,坐在末座。用餐的房间里灯光昏暗,午餐时,一家十几口人全部沉默不语扒着饭,那光景总令我感到一股寒意。我家是个守旧的乡下家庭,菜色几乎一成不变,别指望会有什么珍馐或是豪华大餐,所以更是令我视用餐为畏途。在这昏暗的房间里,我坐在餐桌末座,因寒冷而全身打颤,一点一点地将饭塞进口中,心中暗忖——我们为何每天都得吃三餐不可呢,每个人用餐时都一脸严肃,宛如某种仪式,一家人每天三次准时聚在昏暗的房间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毫无食欲,也得低头默默嚼着米饭,这也许是向潜伏于家中的亡灵祈祷的一种仪式。

“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听在我耳里,不过是一种讨厌的恫吓。然而,这项迷信(至今我仍觉得它像是某种迷信)却总是令我惶恐不安。因为人们不吃饭就会死,所以才得工作、吃饭。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艰涩难懂、更令人感到威胁的话语了。

换言之,我对人类的行为,至今仍是无法理解。我与世人的幸福观似乎大相径庭,这份不安甚至令我夜夜辗转难眠暗自呻吟,令我几近发狂。我到底算不算幸福呢?从小人们就常说我幸福,但我总觉得自己置身于地狱,反而是那些说我幸福的人,过着的安乐生活远非我所能比拟。

我甚至认为自己背负着十个灾祸,其中随便一个交由旁人来背负,恐怕都足以令人丧命。

旁人痛苦的性质和程度,我完全无从捉摸。那些实际的痛苦,只要有饭吃就能解决的痛苦,也许才是最强烈的痛苦,是凄绝的阿鼻地狱,足以将我那十个灾祸吹跑。是否真是如此,我不知道,不过,他们竟然没自杀、没发疯、阔谈政治而不绝望、持续与生活搏斗而不屈服,难道他们不会感到痛苦吗?他们彻底变得自私自利,而且视其为理所当然,难道从未怀疑过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轻松,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以此视为满分的目标吧?我不明白。他们夜里睡得香甜,一早醒来神清气爽吗?做了哪些梦呢?会边走路边想事情吗?想着钱的事吗?不会只是这样吧?我好像曾听说过“人为食而生”,但从未听过人是为钱而活,不,虽然有时候也……我还是搞不懂,愈想愈迷糊,这令我益发感到惶惑不安,仿佛这世上只有我是异类。我几乎无法和旁人交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于是我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搞笑。

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始终还是无法对人类死心断念.。于是我借着搞笑这条细线,与人类系在一起。我表面上总是笑脸迎人,但内心却是铆足了全力,在成功率千分之一的高难度下,如履薄冰,冷汗直流,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从小,就算是自己家人,我也猜不出他们有多痛苦、脑子里想些什么,我只觉得害怕,无法忍受那尴尬的气氛,就此成了搞笑高手。换言之,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说话从不吐实的孩子。

看我当时和家人合照的照片便可发现,其他人全都一脸正经,唯独我表情歪斜地笑着。这也是我既幼稚又悲哀的一种搞笑方式。

不论家人对我说什么,我从不顶撞。他们小小的批评,我却感觉如同闪电霹雳般强烈,几乎令我发疯,别说顶嘴了,我甚至认为他们的批评肯定是人类自古一脉相传的真理,我没有实践真理的能力,恐怕已无法和人类共处。因此,我无力反驳,也无法为自己辩解。_旦受人批评,我便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我总是默默承受对方的攻击,内心感受到几乎为之狂乱的恐惧。

受人责备或训斥,可能任何人心里都会觉得不是滋味,但我从人们生气的脸上,看出比狮子、鳄鱼、巨龙还要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似乎隐藏着本性,但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暴怒之下,突然暴露出人类可怕的本性,就像温驯地在草原上歇息的牛,冷不防甩尾拍死停在腹部上的牛虻一样,这一幕总是令我吓得寒毛倒竖。想到这种本性或许也是人类求生的资格之一,我感到无比绝望。

对人类,我始终心怀恐惧,胆战心惊,而对于自己身为人类一员而言,我更是毫无自信,总是将自己的烦恼埋藏心中,一味掩饰我的忧郁和敏感,伪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乐天模样,逐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搞笑的怪人。P12-15

序言

我曾见过那男人的三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应该是他幼年时代,约摸十岁光景的年纪,身穿粗条纹和服,被众多女性前后簇拥(推测应该是他的姐妹,或是堂姐妹),站在庭园池畔旁,脑袋左偏约三十度,难看地笑着。难看?不过,就算那些感觉迟钝的人(亦即对美丑想来不甚关心的人)以平淡无趣的表情,说出“这男孩真可爱”这类敷衍的客套话,也不至于会让人觉得是虚伪的恭维,从这孩子的笑脸中,倒也不是完全看不出世人所谓的可爱。然而,对稍为讲究的人来说,只要看这张照片一眼,也许就会颇感不悦地说一句“这孩子长得真不讨喜”,随手将照片往外扔,就像拂去身上的毛毛虫一般。

那孩子的笑脸,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阴森。那根本就称不上笑脸。这孩子完全没笑,他那紧握的双拳可以证明。没有人可以一面握拳一面微笑。是猴子,那是猴子的笑脸——脸上挤满丑陋的皱纹。就是如此古怪、丑恶,看了浑身不舒服的表情,教人很想说他是“脸皱成一团的小鬼”。我从未见过表情如此诡异的小孩。

他第二张照片的长相,有令人惊讶的重大变化。一身学生装扮。虽不清楚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代的照片,但确实是位相貌俊秀的学生。同样不可思议的是,感觉他没半点人味。他身穿一袭学生制服,白色手帕露在胸前口袋外,双腿交叉坐在藤椅上,脸上还是带着微笑。这次已不是满脸皱纹的猴子笑脸了,而是很有技巧的微笑,但与常人的微笑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差异。不知该说是欠缺生命的重量,还是少了人味,反正丝毫没有真实感。不像鸟,而是像鸟的羽毛,轻盈得犹如一张白纸,就是这样的微笑。换言之,给人一种做作感。说他矫揉造作也不是,说他轻浮也不对,说他阴阳怪气也不贴切,说帅气,当然更是相去甚远。仔细端详后,会从这名俊美的学生身上,感受到某种近乎灵异故事的森然之气。我从未见过表情如此诡异的俊美青年。

第三张照片最为古怪。完全无从揣测其年纪。他头发已经略白,在一间肮脏不堪的房间(照片清楚拍出房内墙壁有三处剥落)角落,双手伸向小小的火盆烤火,这次脸上没有笑容。面无表情。仿佛他坐着双手伸向火盆,就这么自然地死去,当真是一张触人霉头、充满不祥气氛的照片。奇怪的不止这些。那张照片对脸部做了放大特写,因此我得以仔细端详他的长相。我发现他不论是额头、额头上的皱纹、眉、眼、鼻、口、下巴,全都平凡无奇,这张脸非但没有表情,甚至让人留不住印象,没半点特色可言。举例来说吧,当看完照片合上眼,我便已将那张脸忘得一干二净。虽然还记得房内的墙壁、小火盆,但房内主角的长相却陡然烟消雾散,怎么也想不起来。无法描绘出那张脸的图画,也无法将它画成漫画。睁开眼看过之后,甚至不会有“啊,原来是长这样,我想起来了”这样的喜悦。说得更极端些,纵使睁眼再看一次照片,不但唤不起记忆,反而会让人感到悒悒不乐焦躁难耐,最后甚至想别过脸去。

即使是所谓的死相,应该也比它更有表情,更令人印象深刻吧,就算将马头硬装在人的身躯上,感觉也比这好。总之,这照片让任何人看了,总会莫名地感到心底发毛,浑身不舒服。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诡异的男子。

后记

我并不认识写下这份手札的疯子。但我倒是认识某个人物,与手札中提到的京桥小酒馆老板娘有几分相似。她身材娇小、气色不佳、一对细长的丹凤眼、鼻梁高挺,与其说是美人,不如说是个俊美青年,她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么一板一眼。据我推测,这份手札主要是描写昭和五、六、七年那段时间的东京风景。而我在朋友的带领下,去过京桥那家小酒馆两三次,喝Highball(注:鸡尾酒名,由威士忌加苏打水混合而成),那是在昭和十年左右,也就是日本“军部”开始嚣张跋扈的时候,所以不可能和写下这份手札的男子见面。

今年二月,我去拜访一位疏散到千叶县船桥市避难的朋友。这位朋友是我大学时代的校友,现在担任某女子大学的讲师。事实上,我曾经请她帮我一位亲人说媒,所以我找她一来也是为了此事,二来,我想四处买些新鲜海产给家人尝尝。于是我背起背包,便往船桥市出发。

船桥市是个面向泥海的大城市。我这位朋友是新来的住户,我向当地人打听她的住址,却迟迟问不出个名堂。由于天气寒冷,我扛着背包的双肩隐隐作痛,后来我在唱片的小提琴声吸引下,推开门走进一家咖啡厅里。

我见那位老板娘有点眼熟,细问之下得知,原来她就是十年前那位京桥小酒馆的老板娘。她似乎也马上想起我,我们彼此都大吃一惊,相视而笑。这时候,通常都会询问彼此遭遇空袭、住家付诸一炬的经历,但我们没这么做,而是像在夸耀似的相互聊道:“你可真是一点都没变呢。”

“哪儿的话,已经是个老太婆,一身老骨头都快散架了。你才真是年轻呢。”

“你太恭维了。我已经有三个小孩。今天就是为了他们来这里采买。”

我们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以固定的模式寒暄,接着打听彼此认识的友人近况。不久,老板娘语气一转,向我问道:“你认识小叶吗?”我回答不认识,老板娘走进内屋,取来三本笔记本和三张照片,交给了我。

“这或许可当作小说的题材呢。”

以我的个性,不习惯以别人硬塞给我的材料来写小说,所以我本想当场退还(关于那三张照片的怪异处,我在前言已曾提及),但后来被照片所吸引,于是我决定姑且先代为保管这三本笔记,等回去时再绕来这里一趟。我问老板娘:“有位女子大学的讲师,名叫某某某,住在某街某号,你知道吗?”老板娘果然也是新住户,一问便知。她说我那位朋友有时也会到店里来坐坐,就住在附近。

那一晚,我和朋友喝了点小酒,决定在她家过夜,结果我一夜没睡,看那三本笔记看得入迷。手扎上写的是以前的故事,但现代人看了肯定也会很感兴趣。我心想,与其我拙劣地下笔修改,不如原封不动请某家杂志社刊登,可能会更具意义。

结果我给孩子买的海产尽是干货。我背着背包,告别友人,绕往那家咖啡厅。

“昨天谢谢你了,对了……”我马上提起那件事,“这些笔记,可否先借我一阵子?”

“可以啊。”

“这个人还活着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大约十年前,有个装有这三本笔记和照片的包裹寄到我位于京桥的店里,寄件人一定是小叶,但包裹上没写小叶的住址,也没写姓名。空袭时,它和其他东西混杂在一起,但最后还是完好无缺,很不可思议,我前不久才刚看完……”

“你哭了吗?”

“不,与其说哭,倒不如说……没用了,人要是变成那样就没救了。”

“从那之后已经十年过去,他也许已不在人世。想必是要当作对你的答谢,才特地寄给你的吧。虽然当中有部分写得比较夸大,不过,你似乎也受伤颇深。如果上头所写的全部属实,而我又是他的朋友,我可能也会想带他去精神医院。”

“都是他父亲不好。”她若无其事地说道,“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文中引用的“鲁拜集”诗句,取自已故的崛井梁步译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9: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