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内容上安排了气象、天气、气候及实习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太阳、地面和大气的辐射,降水形成机制,地转风和梯度风,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天气过程,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分类与区划,气候变化。以天气、气候的形成原理为核心和纽带,使各部分内容协调统一。对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及全球最关注的天气、气候现象,以翔实资料和权威数据进行了全面阐述。例如,亚洲季风类型、范围划分及各成员相互作用;视示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的本质;暖池、海洋传动带、沃克环流、厄尔尼诺、拉尼娜和南方涛动、冰盖及海冰、青藏高原影响、气溶胶气候效应等。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共安排了五个实验,可根据实验课时多少加以取舍。
本书是大学本科地理科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全书分为气象、天气和气候三篇,内容包括大气结构、辐射、大气运动、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天气过程、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分类与区划、气候变化,以及五个实验。本书结合国内外现代大气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采用了较多的图表、公式、权威最新数据阐明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略去了繁琐的公式推导,突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描述了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天气、气候现象。
本书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气科学专业、应用气象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可作为农林、水利、环境、生态等学科中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和中学地理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