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实证的方式,揭示近世时期(宋元明清)浙江省范围内的文化空间整合及地域分异状况,并探讨其形成背景。宋代以来,浙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之邦”的含义,不仅包括学术文化方面的繁荣,还包括通俗文化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将运用文化形态的分析方法,选择学术、风俗、方言、戏剧等文化领域为突破口,对这一地域的文化形态展开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描述这一地域的文化形态,解剖其形成、发展、成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挖掘其深层次的制约机制,为认识中国的传统地域文化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典范,也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宋代以后,浙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之邦”的含义,不仅包括精英文化方面的繁荣,还包括通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学术(儒学学派及进士数量)、风俗(民间信仰、节日、婚姻、丧葬习俗、堕民、九姓渔民)、方言与戏剧等文化要素为切入点,对近世时期(宋元明清)浙江的文化区域特征与地域差异展开具体而深入的描述、分析、总结,解剖其形成、发展、成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并挖掘其深层次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地域文化进行了文化区划,揭示了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轨迹。本书为认识中国各地传统地域文化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典范,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