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晔主编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在广泛调研和文件整理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成效,并且提出未来政策建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刻反映中国低碳发展的报告,值得祝贺。该报告高度的概括、自然流畅的论述以及述中评、评中述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可谓国内一流,是很值得我们其他报告编写者借鉴和学习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低碳发展蓝皮书 |
分类 | |
作者 | 齐晔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齐晔主编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在广泛调研和文件整理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成效,并且提出未来政策建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刻反映中国低碳发展的报告,值得祝贺。该报告高度的概括、自然流畅的论述以及述中评、评中述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可谓国内一流,是很值得我们其他报告编写者借鉴和学习的。 内容推荐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系列是政府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低碳发展状况的窗口,是决策者、研究人员、企业、投资人、读者的信息来源。 齐晔主编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是中国首部综合性、专业性、原创性的低碳发展研究报告。报告编辑委员会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组成。《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经由19位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的资深专家深度审阅并修订。 目录 前言 Ⅰ 低碳绩效 1 “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 一 “十一五”:中国转向低碳发展 二 “十一五”时期低碳发展解析 三 “十一五”时期中国低碳发展的主要特征 四 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参考文献 2 低碳技术发展 一 低碳技术应用进展 二 “十一五”时期低碳技术发展的特点 三 小结 附录 低碳技术减排成本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3 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 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二 生产规模和组织结构 三 产业转移导致区域结构变化 附录1 结构节能量计算方法 附录2 2005年不变价核算方法 附录3 产业/行业比重变化对单位GDP能耗强度影响计算 参考文献 Ⅱ 低碳基础 4 低碳发展政策 一 “十一五”时期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二 政策评估 三 “十一五”时期政策特征 附录1 主要政策行动的节能量和减排量计算 附录2 财政资金投入计算 附录3 社会资金投入计算 参考文献 5 低碳发展制度创新 一 节能降碳压力呼唤制度创新 二 “十一五”期间的低碳发展制度创新 三 “十一五”期间低碳发展制度的特征及其影响 参考文献 6 低碳投融资 一 低碳投资 二 低碳融资 参考文献 Ⅲ 低碳行动 7 地方政府与低碳发展 一 “十一五”时期地方政府低碳发展行为 二 地方政府低碳发展的促进和限制因素 三 “十一五”时期地方政府低碳发展行为简评 参考文献 8 企业低碳发展响应 一 企业节能行动 二 影响企业节能的政策作用机制 三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9 公众消费行为对低碳发展的影响 一 公众消费行为转变对低碳发展提出挑战 二 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快速增长 三 居民出行方式向小汽车化剧烈转变 四 公众有意愿、有途径、有能力践行低碳 附录1 数据、能耗与碳排放计算方法 附录2 住房政策列表与分析 附录3 交通政策分析 附录4 公众参与政策列表与分析 参考文献 Ⅳ 低碳展望 10 “十二五”时期节能降碳展望 一 “十二五”与“十一五”指标和政策制度对比 二 节能任务艰巨 三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标充满挑战 四 “十二五”时期的国际压力 附录1 “十二五”时期对“十一五”时期政策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附录2 中央“十二五”规划情境下节能降碳相关指标变化 附录3 地方与中央指标差异的缺口分析 参考文献 Ⅴ 低碳指标 11 低碳发展指标 一 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二 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三 能源消费结构 四 国际比较 Ⅵ 附录 12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3 附录二 单位对照表 14 附录三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5 图表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