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姜越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可以参加多少婚礼?人的一生又可以参加多少丧礼?你可知,中国传统的婚俗礼节有哪些吗?你可知,中国丧祭习俗的流程与礼忌吗?说媒、看亲、议婚、定婚、迎娶、喜宴、回门等等,这些结婚礼节也许你耳熟能详;报丧、坐棺、小殓、大殓、守铺、吊唁、出殡、下葬、祭祀等,这些丧祭流程也许你也有概念。但是,你真正懂这些流程中的含义与历史价值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为中华子孙提供了学习中国婚丧礼节的平台,通过此书,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民俗。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国外友人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书由姜越编著。

内容推荐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民族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来办事,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风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

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感悟的结晶。本书由姜越编著。

目录

前序

上篇 汉族婚嫁习俗

第一章 传统婚嫁第一步——说媒

1.媒婆

2.拴红线

3.定情信物

4.媒妁之言

5.父母之命

6.“走马观花”——看媒人之巧舌如簧

7.十媒九空

8.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第二章 传统婚嫁第二步——看亲

1.看亲,看谁?

2.看亲礼节

3.相亲之讲究

4.看亲中的饮茶艺术

5.看亲的“见面礼”

6.送喜信

第三章 传统婚嫁第三步——议婚,定婚

1.纳采

2.问名

3.择吉

4.纳吉

5.纳征

6.请期

第四章 传统婚嫁第四步——迎娶

1.沐浴更衣

2.梳头

3.新娘的服装

4.红盖头

5.撑红伞

6.安床

7.嫁妆

8.上头、开脸

9.迎亲

10.哭嫁

第五章 传统婚嫁第五步——拜堂

1.撒帐

2.送糖汤

3.吃花烛

4.迎花烛

5.守花烛

6.新婚禁忌

7.一拜天地

8.二拜高堂

9.夫妻对拜

10.进洞房

11.敬茶

12.交杯酒

13.洞房与花烛

第六章 传统婚嫁第六步——喜宴

1.婚宴上与众不同的新娘桌

2.婚宴的讲究

3.喜糖

第七章 传统婚嫁第七步——婚后事宜

1.验喜帕

2.三朝回门

3.会亲

4.拜亲

5.送小饭

6.拜见公婆

7.做饭

8.谢媒

杂谈——谈“婚"论“嫁”

1.旧京城婚姻礼仪食俗

2.山西人拜堂与洞房

3.绍兴的喜酒

4.男给聘礼,女陪妆奁

5.三书六礼

6.鞋子——婚俗中的吉祥物

7.人赘(倒插门)

8.摩梭人走婚风俗

9.“闹洞房”

10.偷娃娃(正月十五上元节)

11.“鬼婚”——亦婚亦丧的传统民俗

12.关于“亲上加亲”

13.论古今新婚男女年龄差别

14.现代式婚礼流程

15.父母做主与自由恋爱

16.解析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

17.门当户对

18.为何古代女子婚后要盘发

19.从“凤冠霞帔”到“婚纱”

20.花轿与婚俗

21.汉族婚礼的两种典型风貌

22.聘礼10001——万里挑一

23.说说“伴娘”与“伴郎”

24.同姓不婚禁忌

下篇 汉族丧祭习俗

第一章 葬的种类

1.俯身葬

2.屈肢葬

3.穴葬

4.室内葬或复葬

5.瓮葬

6.土葬——入土为安

7.火葬——升天“登遐”

8.树葬——随风飘送

9.悬棺葬——魂归自然

第二章 令人注目的天堂配件

1.吃豆腐

2.含口钱

3.诵悼词

4.扬纸钱

5.摆茶桌路祭

6.寿衣

7.花圈

8.烧纸人

9.白帮红后跟鞋

lO.道士开路铺芦席

第三章 丧葬的流程

1.报丧

2.停尸

3.人殓

4.丧服

5.出丧择日

6.招魂和送魂

第四章 丧葬的礼节

1.吊唁

2.死者清洗与化妆

3.逝世也是喜庆事

4.汉族丧礼仪式之——饭含

5.撕心裂肺的哭丧

6.殓而不葬为“做七”

第五章 丧后祭祀,悼念亡魂

1.祭品的处理方式

2.祭品的种类

3.茶与丧祭

4.庄严神圣的祭祀场所

5.葬后祭祀的意义

6.孝子们尽心守孝

7.“鬼节”须知的小常识

8.修坟建墓

9.通天达地的祭祀法器

10.形形色色的祭祀对象

11.娱神娱人的祭祀舞蹈

杂谈——说“丧”道“白”

1.帝王将相的丧礼

2.“守孝”之说

3.葬礼后话之“孟婆汤”与“奈何桥”

4.祭祀的讲究

5.祭祀的食品

6.所祭之“神”、“人”

7.祭祀中的禁忌

8.网上祭祀

9.殉葬

10.合葬

11.二次葬

试读章节

古代的媒人相当于现在的司仪,都有着很好的口才和机灵的头脑,她们做出的事也让人们不亦乐乎。媒人要有好的脚力、口才和周旋计策,大凡做媒之人都是四十岁后、热心公益活动的妇女,但是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使得两家人心里都很舒服。

如何看待媒人

1.首先媒人都被认为是好人。她们主动热情促成男女终身大事就能算是好人。媒人想方设法要撮合阴阳合一,就是热心肠。媒人有智慧,独具慧眼,成双配对十拿九稳,这就是智人。媒人是桥梁,把两块大陆连接在一起;媒人是彩带,把一对新人送进了洞房,媒人可以算得上是功劳第一,深得人们的尊重。

2.媒人要受到尊重。媒人只说媒,不图利,只图名。图什么利?她们几乎无利可图。尽管说“成不成,两瓶酒;沾不沾,两盒烟”,那也只是体现在摆席上。到了送喜信儿和摆席时,男方都把媒人请去,那也是当家的男人代替去,因为女人不上席。那可真是说媒的是女人,喝酒的是男人。图什么名?受人尊敬。媒人说,我就图看着他们成家了心里高兴。如何感恩媒人?一是言词道谢;二是成亲的时候要请媒人出席,受到尊贵的待遇;三是遇到机会的话,给媒人家里帮忙出力,仅此而已。

此外,对于媒人也有另一种看法:“媒人那嘴就是糖果,说到哪甜到哪,坏的也能说成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所以媒人既招人喜欢,也招人骂。

说得好了,大家欢欢喜喜;说得不好了,大家痛苦难过,所以媒人在说媒之时一定要把男女双方的人品、长相、家境了解得透透彻彻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媒来也能得心应手,顺顺利利。

下面有一则媒人说媒、巧舌如簧的故事:

邻村岳家有一个妙龄女子,不仅文静而且人长得美丽、动人。小伙子们见到她后都垂涎三尺,很多人向她求婚,家长愿意,但是她却不同意。恰逢同村有一个俊郎,偶遇姑娘,两人一见钟情。于是,俊郎就托人向姑娘家说媒,但是姑娘的父母却十分反对,其理由有三:

第一个理由:他家姓秦,而我家姓岳,秦桧害死了岳飞,他秦家是我岳家的仇人,如何成得了亲?而媒人接着说:“你冤枉人家了。他的祖上不是秦桧,而是秦始皇。秦始皇是开国皇帝,没有秦始皇,哪有你岳家?听说秦始皇和他手下一个姓岳的大将是干兄弟,这么看,你们祖上还是亲戚哩。”听到媒人这样一说,她的父母竟然也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甚至还微微点头同意。

第二个理由:他家弟兄太多,而且家境贫穷。我闺女嫁过去肯定会受委屈。而媒人却说道:“刘备穷不?卖草鞋当上了皇帝。朱元璋穷不?当了和尚还当了皇帝。咱们村的赵家穷不?四个小伙子都考上了北京大学。人不怕穷,就怕志短,就怕骨头软,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你有一座金山,抽大烟几天能抽完。”父母点点头,还问了一句,你看小伙子日后行不行?媒人说道:“看人看脸,看脸看眼,脸善眼亮,神仙喜欢。神仙都喜欢这个小伙子,你能不喜欢,你还能大过神仙。”

第三个理由:两人八字不合。媒人说:“都什么年代了,早不兴这套了。八字对不对,全在信不信,谁信谁就遭罪,不信有好运。还有人们选的‘好日’,就是定个日子,哪天都有娶媳妇、生小孩的,也有死人的,你说哪天是好日?我看天天是好日,想起好日子,活着就有劲。”姑娘父母喜笑颜开,同意婚事。婚后,他们过得幸福美满。

古时候有个年轻的俊小伙请媒人说媒,虽然自己长得还可以。但是却是个瘸子,所以很难找到一个漂亮贤德的妻子,于是就求媒人把他夸得好点,帮自己找个好老婆。媒人看了看男子,表示应允,男人听后很是开心。  媒人来到女方家提亲,看到女方女儿是个兔唇,不禁计上心来,大声说着:“瞧咱家这女子眼睛多好看,活似嫦娥下凡间,这身材,啧啧包准嫁个好儿郎。”女子一听特别地开心,就希望她赶快把男方家的底子说一说。

媒人喝下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此男子面貌好,笑容可掬,坐着就像活神仙,所以是难得好夫婿,姑娘你可要想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啊!”父母一听这么好的男子娶我家女儿,女儿这副尊容也是有福了,就欣然答应了。

媒人又来到男家,对男子说道:“此女有美有德,笑而含蓄,是难得的好贤妻,你要是不要,提亲上门的人可是太多了,怕你后悔哦。”男子一听大喜,要求见此女一面,上门求亲。

媒人说:“你这样不行啊,得骑马去啊,但是不得下马。”男子唯命是从。后来媒人又来到女方家中,对女方说:“你要拿花含笑,故作羞态。”此女也是答应。男方与女方在小桥下见面,女方看到男方果真是笑容可掬,而且高坐大马,颇有威严,喜由心来;男方看女方拿花立于小桥之下,举止大方,体态轻盈,很是欢喜。

不久两家人就欢欢喜喜地举行了婚礼,来到洞房之门,掀开盖头两人不禁惊住,可是事已成定局,很难再改,于是两人就到媒人家理论。

媒人说:“我哪一句说错了,只不过没有把缺陷说出来,其他的都符合啊,你们连谢都没说,就到我这跟我吵架,我为你们操了那么多心,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个老婆子哟。”媒人说完大哭了起来,新人一想也确实不无道理,只得双双请求原谅,付下谢金,才算了事。P12-15

序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华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自从黄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居住,人类按照季节与时间的推移,便对天灾等灾祸、对祖先的尊敬等制定出许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些传统的习俗。民间的习俗也是中国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现象。

婚丧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快与深人,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虽然一些古老的礼俗因过于繁琐的细节慢慢地消失了,然而有些古老的习俗仿佛是有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一样,人们不仅没有忽略这些习俗,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些习俗。这些习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流传、重复,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不管是娶媳嫁女,还是出殡送丧,都有其独到特殊的意义。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作为一种人生仪礼,在我国各个民族和地区都受到普遍的重视,其中的风俗文化也十分绚丽和丰厚。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婚嫁既有其固定的程序,也有其不可侵犯的禁忌;入葬,在中国的习俗里,有一定的程序和些许的禁忌。这些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与程序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完成的,哪怕是小小的细节,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不太清楚甚至不了解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闹出笑话或者招致祸端。所以,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下风俗习惯。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人要经历的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婚姻和死亡。婚姻标志着两性结合并催生新的生命;丧葬则是对旧生命的总结和新生命“再生”的希望。因此,婚丧习俗最能形象地反映出区域社会与族群文化的特质。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民族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来办事,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风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

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感悟的结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