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以参加多少婚礼?人的一生又可以参加多少丧礼?你可知,中国传统的婚俗礼节有哪些吗?你可知,中国丧祭习俗的流程与礼忌吗?说媒、看亲、议婚、定婚、迎娶、喜宴、回门等等,这些结婚礼节也许你耳熟能详;报丧、坐棺、小殓、大殓、守铺、吊唁、出殡、下葬、祭祀等,这些丧祭流程也许你也有概念。但是,你真正懂这些流程中的含义与历史价值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为中华子孙提供了学习中国婚丧礼节的平台,通过此书,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民俗。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国外友人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本书由姜越编著。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民族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来办事,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风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
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感悟的结晶。本书由姜越编著。
古代的媒人相当于现在的司仪,都有着很好的口才和机灵的头脑,她们做出的事也让人们不亦乐乎。媒人要有好的脚力、口才和周旋计策,大凡做媒之人都是四十岁后、热心公益活动的妇女,但是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使得两家人心里都很舒服。
如何看待媒人
1.首先媒人都被认为是好人。她们主动热情促成男女终身大事就能算是好人。媒人想方设法要撮合阴阳合一,就是热心肠。媒人有智慧,独具慧眼,成双配对十拿九稳,这就是智人。媒人是桥梁,把两块大陆连接在一起;媒人是彩带,把一对新人送进了洞房,媒人可以算得上是功劳第一,深得人们的尊重。
2.媒人要受到尊重。媒人只说媒,不图利,只图名。图什么利?她们几乎无利可图。尽管说“成不成,两瓶酒;沾不沾,两盒烟”,那也只是体现在摆席上。到了送喜信儿和摆席时,男方都把媒人请去,那也是当家的男人代替去,因为女人不上席。那可真是说媒的是女人,喝酒的是男人。图什么名?受人尊敬。媒人说,我就图看着他们成家了心里高兴。如何感恩媒人?一是言词道谢;二是成亲的时候要请媒人出席,受到尊贵的待遇;三是遇到机会的话,给媒人家里帮忙出力,仅此而已。
此外,对于媒人也有另一种看法:“媒人那嘴就是糖果,说到哪甜到哪,坏的也能说成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所以媒人既招人喜欢,也招人骂。
说得好了,大家欢欢喜喜;说得不好了,大家痛苦难过,所以媒人在说媒之时一定要把男女双方的人品、长相、家境了解得透透彻彻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媒来也能得心应手,顺顺利利。
下面有一则媒人说媒、巧舌如簧的故事:
邻村岳家有一个妙龄女子,不仅文静而且人长得美丽、动人。小伙子们见到她后都垂涎三尺,很多人向她求婚,家长愿意,但是她却不同意。恰逢同村有一个俊郎,偶遇姑娘,两人一见钟情。于是,俊郎就托人向姑娘家说媒,但是姑娘的父母却十分反对,其理由有三:
第一个理由:他家姓秦,而我家姓岳,秦桧害死了岳飞,他秦家是我岳家的仇人,如何成得了亲?而媒人接着说:“你冤枉人家了。他的祖上不是秦桧,而是秦始皇。秦始皇是开国皇帝,没有秦始皇,哪有你岳家?听说秦始皇和他手下一个姓岳的大将是干兄弟,这么看,你们祖上还是亲戚哩。”听到媒人这样一说,她的父母竟然也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甚至还微微点头同意。
第二个理由:他家弟兄太多,而且家境贫穷。我闺女嫁过去肯定会受委屈。而媒人却说道:“刘备穷不?卖草鞋当上了皇帝。朱元璋穷不?当了和尚还当了皇帝。咱们村的赵家穷不?四个小伙子都考上了北京大学。人不怕穷,就怕志短,就怕骨头软,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你有一座金山,抽大烟几天能抽完。”父母点点头,还问了一句,你看小伙子日后行不行?媒人说道:“看人看脸,看脸看眼,脸善眼亮,神仙喜欢。神仙都喜欢这个小伙子,你能不喜欢,你还能大过神仙。”
第三个理由:两人八字不合。媒人说:“都什么年代了,早不兴这套了。八字对不对,全在信不信,谁信谁就遭罪,不信有好运。还有人们选的‘好日’,就是定个日子,哪天都有娶媳妇、生小孩的,也有死人的,你说哪天是好日?我看天天是好日,想起好日子,活着就有劲。”姑娘父母喜笑颜开,同意婚事。婚后,他们过得幸福美满。
古时候有个年轻的俊小伙请媒人说媒,虽然自己长得还可以。但是却是个瘸子,所以很难找到一个漂亮贤德的妻子,于是就求媒人把他夸得好点,帮自己找个好老婆。媒人看了看男子,表示应允,男人听后很是开心。 媒人来到女方家提亲,看到女方女儿是个兔唇,不禁计上心来,大声说着:“瞧咱家这女子眼睛多好看,活似嫦娥下凡间,这身材,啧啧包准嫁个好儿郎。”女子一听特别地开心,就希望她赶快把男方家的底子说一说。
媒人喝下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此男子面貌好,笑容可掬,坐着就像活神仙,所以是难得好夫婿,姑娘你可要想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啊!”父母一听这么好的男子娶我家女儿,女儿这副尊容也是有福了,就欣然答应了。
媒人又来到男家,对男子说道:“此女有美有德,笑而含蓄,是难得的好贤妻,你要是不要,提亲上门的人可是太多了,怕你后悔哦。”男子一听大喜,要求见此女一面,上门求亲。
媒人说:“你这样不行啊,得骑马去啊,但是不得下马。”男子唯命是从。后来媒人又来到女方家中,对女方说:“你要拿花含笑,故作羞态。”此女也是答应。男方与女方在小桥下见面,女方看到男方果真是笑容可掬,而且高坐大马,颇有威严,喜由心来;男方看女方拿花立于小桥之下,举止大方,体态轻盈,很是欢喜。
不久两家人就欢欢喜喜地举行了婚礼,来到洞房之门,掀开盖头两人不禁惊住,可是事已成定局,很难再改,于是两人就到媒人家理论。
媒人说:“我哪一句说错了,只不过没有把缺陷说出来,其他的都符合啊,你们连谢都没说,就到我这跟我吵架,我为你们操了那么多心,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个老婆子哟。”媒人说完大哭了起来,新人一想也确实不无道理,只得双双请求原谅,付下谢金,才算了事。P12-15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华夏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自从黄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居住,人类按照季节与时间的推移,便对天灾等灾祸、对祖先的尊敬等制定出许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些传统的习俗。民间的习俗也是中国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现象。
婚丧习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快与深人,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虽然一些古老的礼俗因过于繁琐的细节慢慢地消失了,然而有些古老的习俗仿佛是有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一样,人们不仅没有忽略这些习俗,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些习俗。这些习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流传、重复,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不管是娶媳嫁女,还是出殡送丧,都有其独到特殊的意义。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作为一种人生仪礼,在我国各个民族和地区都受到普遍的重视,其中的风俗文化也十分绚丽和丰厚。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婚嫁既有其固定的程序,也有其不可侵犯的禁忌;入葬,在中国的习俗里,有一定的程序和些许的禁忌。这些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与程序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完成的,哪怕是小小的细节,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不太清楚甚至不了解的话,那么,极有可能会闹出笑话或者招致祸端。所以,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下风俗习惯。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个人要经历的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婚姻和死亡。婚姻标志着两性结合并催生新的生命;丧葬则是对旧生命的总结和新生命“再生”的希望。因此,婚丧习俗最能形象地反映出区域社会与族群文化的特质。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民族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则来办事,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风俗。
《婚冠丧祭——传统婚丧民俗解析》是一本关于中国婚丧习俗的图书,其中主要以汉族为主对婚姻、丧葬和祭祀的习俗进行了讲解。这些习俗在中国的古文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对这些习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有真实的例子,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氛围。
习俗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明。这些中华文明是华夏子孙智慧和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感悟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