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工商巨擘/民国著名人物传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熊尚厚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我国湖南省长沙市的游览胜地——岳麓山东麓的苍松翠柏之中,长眠着一位民国初年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当年发动护国战争,掀翻“洪宪”王朝,埋葬历史罪人袁世凯的主将蔡锷。蔡锷离开我们虽然九十多年了,但其生平业绩却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朱信泉编著的《民国工商巨擘》从传主本人的经历中反映出历史变迁中某个侧面的情形,它有助读者对这段历史加深了解。

内容推荐

历史朝向进步发展,谁也无法阻挡,但民国政权的建设和发展却充满曲折和艰辛,甚至会发生某种倒退现象,这和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以及各界利益错综复杂运作有关。《民国著名人物传集》内所收入的十二位人物传记,则从传主本人的经历中反映出上述历史变迁中某个侧面的情形,它有助读者对这段历史加深了解。谚云: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本册《民国工商巨擘》将为大家介绍民国时期的众多商业大家。

《民国工商巨擘》由朱信泉编著。

目录

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

 一、苦学和游幕

 二、科举成名,另辟新路

 三、兴实业、办教育,名噪东南

 四、热衷立宪与赞成共和

 五、厕身北洋,乘兴前去、沮丧而归

民初上海商界领袖朱葆三

 一、从学徒擢升经理

 二、创业发家厕身绅商

 三、兼任买办投资实业

 四、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活动

 五、在上海财政部长任内

 六、三任上海总商会会长

 七、“佳电”风波辞去总商会会长职

 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民族卷烟工业巨擘简照南、简玉阶

 一、从香港到日本经商致富

 二、为抵制外货创办首家华侨卷烟工厂

 三、在和英美烟公司斗争中崛起

 四、高擎爱国旗帜发展企业

 五、在同英美烟公司斗争中壮大

 六、争得了南洋烟公司的繁荣时代

 七、内外交困下被官僚资本吞并

 八、重振爱国精神迎接新中国

粉、纱业大王荣氏兄弟

 一、荣氏兄弟的早年

 二、兴办实业的开始

 三、荣氏企业的发展

 四、艰难中的挣扎

 五、爱国家、企业获新生

“棉纱巨子”穆藕初

 一、身世和志趣

 二、远涉重洋求索新知

 三、满腔热情投身实业

 四、脚踏实地孜孜不倦

 五、泾渭分明名垂史册

北方的近代实业家周学熙

 一、弃举业谋“异路功名”

 二、赴日考察“工商币制”

 三、开通民智“以工求富”

 四、纠集同志“兴学办厂”

 五、民国第一理财能手

爱国金融家周作民

 一、挂冠转业

 二、结交军阀

 三、自办银行

 四、周旋浊流

 五、改换门庭

 六、甜梦苦味

 七、挣扎泥淖

 八、见胁小蒋

 九、走向光明

中国化学工业的开路先锋和奠基人——范旭东

 一、以发展实业救国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

 二、斩棘披荆,民初实业界升起“海王星”

 三、建立了中国基本化工开发的里程碑

 四、“事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五、战时在大后方创建华西化工基地

 六、壮志未酬,饮恨离世

上海著名企业家虞洽卿

 一、苦难的童年

 二、从洋行买办到银行买办

 三、四明公所事件和“大闹公堂案”

 四、赴日考察商务 回国兴办实业

 五、举办南洋劝业会

 六、参加辛亥革命

 七、建设家乡 造福桑梓

 八、创办三北航运集团

 九、三北集团在困境中奋进

 十、开办交易所和中华劝业银行

 十一、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活动

 十二、在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活动

 十三、在抗战时期的上海

 十四、在内地

勇于开拓和革新的银行家陈光甫

 一、奋求进取 苦学成才

 二、立志创业 开办银行

 三、大胆创新 服务社会

 四、实现宏愿 再创旅游

 五、崭露头角 涉足政坛

 六、竞争人才 再展宏图

 七、赴美签约 稳定币制

 八、支持抗战 争取外援

 九、战后经营 事与愿违

 十、出走香港 晚景黯然

火柴大王刘鸿生

 一、当买办起家,靠做煤炭生意发财

 二、组织中国的火柴业托拉斯

 三、广泛投资,大展实业宏图

 四、亦商亦官,与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关系加深

 五、战时在后方办工业,阔老板变成了小伙计

 六、抗战胜利后实业救国理想的破灭

 七、爱国心长,义无反顾

一代船王卢作孚

 一、弃文从商

 二、一代船王

 三、民生精神

 四、投身抗战

 五、改造社会

一生的角色变换张嘉墩

 一、一个醉心于维新的末代秀才

 二、一个及早醒悟的“议会政治”迷

 三、一个近代中国新型银行制度的创立者

 四、一个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资助人

 五、一个在漩流中搏击的金融家

 六、一个有所作为的铁道部部长

 七、一个帮蒋介石火中取栗的替罪羊

 八、一个回天乏术的“王熙凤”

 九、一个心萦祖国的海外游子

“善财童子"钱新之

 一、抗命兑现 锋芒初见

 二、主持交行 才名播扬

 三、军阀讹诈 副揆落马

 四、结交老蒋 擢升次长

 五、弃官还商 经营煤矿

 六、左右逢源 广开财源

 七、甘当马牛 反割其肉

 八、临去徘徊 病死台湾

华侨旗帜陈嘉庚

 一、延平故垒 华侨世家

 二、倾资兴学 树立楷模

 三、爱国爱乡 持正不阿

 四、临危不惧 崇高气节

 五、明辨是非 反对内战

张裕公司创始人——著名客属华侨实业家

 一、南洋创业

 二、创办张裕公司等企业

 三、清廷召见

 四、率实业团访美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

 一、继承传统 创制良药

 二、乐善好施 热心教育

 三、广揽人才 创办报纸

 四、爱国爱乡 支援抗战

后记

试读章节

陈光甫是著名的银行资本家。他富有理想,勇于开拓,所创办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由一个只有几万元资本的小银行,发展成为有名的“南三行”之一;开办的中国旅行社也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旅游业。他不仅在企业经营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而且参予了国民党政府一些重要经济活动,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奋求进取苦学成才

陈光甫原名辉祖,后改名辉德,字光甫,别名秉绶,1881年12月17日(清光绪七年十月廿六日)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多病,上学也较晚。1892年其父陈仲衡因经商不利,到汉口祥源报关行任职,年仅12岁的陈光甫随同在该行充当学徒。祥源报关行的主要业务是代理外商的进出口货物向海关报关,同时兼营贷款。当时中国海关被英国人把持,填写报单等一应手续均使用英文。陈光甫仅仅读了几年私塾,为在业务知识上有所进取,便利用业余时间跟比利时籍职员荻来学习英语,同时对各种进出口货物,从品种、数量及其流向都悉心观察,几年后不仅学到了许多商业和金融方面的知识,且打下了很好的外语基础。1898年考到汉口海关,分配到邮政局任职员,一年后调到江汉关税务司。后因不满英籍职员对华人的藐视态度,愤而辞职,到汉阳兵工厂任译员。这期间他结识了德商瑞记洋行买办景维行。景见他奋发有为,便将自己的长女许配与他为妻。又经景维行的活动,请准湖广总督端方,委派陈光甫为赴美国参加圣路易国际博览会湖北省代表团随员。1904年陈与汉阳铁厂总办李维格同船赴美。李是留学英国归来的化学专家,在航行的日子里终日手不释卷,这种求知精神给陈光甫很大影响,陈由此产生了求学的愿望。

博览会开幕后,陈光甫目睹各发达国家的先进工业产品和科学技术,耳目为之一新。对比之下,由于清政府的政治腐败,生产落后,所参展的物品除以农产品为大宗外,就只有一些生活小工艺品,这给他思想上很大的刺激。他感到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便抱定了留在美国求学的决心。

年底,博览会闭幕,陈光甫在当地一所商业学校补习功课后,考入依阿华州印第安那镇之辛博森学院,并取得中国驻美公使馆的公费津贴。翌年冬转入奥海奥卫士林学院,1909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同年回国,受聘为南洋劝业会外事科科长。

辛亥革命后,陈光甫出任江苏省财政司副司长。他向江苏都督程德全建议将裕苏官银局改组为江苏银行被采纳,陈被任命为该行副监督。陈认为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得的资本主义国家管理方法,施展自己的才干,上任不久便先将总行从苏州迁往上海,使之处于金融中心地区,并出任总经理。在经营方针上推行一系列改革,以开办储蓄为其主要业务。他针对当时省政当局任意动用银行钞票抵补财政亏空的弊端,毅然放弃发行纸币权;采用新式银行簿记,聘会计师每半年清理一次账目对外公布,增强银行对社会的信用;以及试办货物抵押贷款等。这些措施一反过去官银钱局的旧习,为金融界树立一种新的风气。正当他满怀信心实施各项改革时,时局发生变化,程德全因二次革命失败去职,新任都督张勋、省财政厅长张寿龄即令陈光甫抄报江苏银行存户名单。陈坚守银行应为存户保密的原则,断然拒绝,由此被张勋免职。

二、立志创业开办银行

陈光甫离开江苏银行后,暂时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充当顾问,这只不过是一个虚名。他创办新式银行的抱负虽然遭受挫折,但他为江苏银行所制定的经营方针和改革措施,由于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行,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自信运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管理方法,革除封建落后的陈规陋习,是能够改变中国金融业的面貌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看到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勃兴的势头,便决定自行招股开办一家银行,由于他本身没有什么资本,缺乏号召力,经多方努力,曾任德商信义洋行买办的庄得之欣赏陈光甫主持江苏银行时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才识,便入股2.5万元,这算是最大的一个股东了。其后有杭州纱厂经理楼荫斋、典当业资本家徐申如等十几人人股,但数额都很少。陈个人人股5000元,其中一部分还是向庄得之借垫的。这样总共集,股7万元,实收仅5万元。陈光甫认为资本数额虽少,只要把银行开办起来,吸收到存款,就能打开局面。于是成立董事会,取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推举庄得之出任董事长,陈自任总经理负实际责任,从银钱业中延聘了7个职员,便于1915年6月3日在上海宁波路开业。

上海银行虽然开业了,但规模毕竟太小,究竟如何打开局面,站住脚跟,则是开业后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在此前后,陈光甫对上海银钱业的状况已作过仔细的调查研究。他看到当时生海的外商和华商银行共有30家,资本额最大的为200万元。最小的也在25万元以上,尤其是外商银行,不仅能自由发行纸币,且掌管中国的关税收入,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上海的钱庄业历史悠久,一向以经营存放款业务,在工商界有坚实的基础。他看到这些外商银行乃至一些较大的华商银行,一向只注重与政府及外贸商人往来,看不起小商市民;而小商市民慑于它们的高楼大厦和对顾客的傲慢态度,辄望而却步,不敢问津。陈光甫感到要想在资本实力方面与它们竞争是不可能的,如果从服务质量方面与它们展开竞争,则能以己之长,制彼之短。于是他确定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本身最优良的服务,在中小商人及社会平民中开展营业,提出了“服务社会,辅助工商实业,抵制国际经济侵略”的口号,作为上海银行的经营方针和行训。P172-174

序言

近年来各种体裁的传记著作,犹如雨后春笋,蔚为大观。今天奉献给读者的《民国工商巨擘》,有别于当今各类传记出版物,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本中型的列传,比一般三五千字的传记较为详细,每篇均在一二万字左右。对传主生平力求充实完整,对于无暇阅读专著的读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快速获取知识的捷经。

第二,本书作者多具有高级学术职称,都是近代史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人物传记有着长期的写作经验,有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对所撰写人物占有翔实的资料,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且吸取了近年来史学界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出版过专著。

第三,本书体裁颇具传记文学的特点,文笔清新、流畅,人物形象鲜明,每位传主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怀跃然纸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篇篇的爱国诗章,一部爱国的好教材,会令读者从中获益。

第四,这些爱国的实业家,都是近代经济史上声名卓著的“明星”,每个人物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都显出了他们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善于经营管理的才能,在艰难苦涩的曲折坎坷斗争中勇于进取。其种种亮点会是很多的,会是读者感兴趣的。

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创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在外有强大的外国资本及其政治、军事势力的压迫,在内受到腐败无能的政府和地方军阀势力的盘剥、官僚资本的挤压,他们只能在这些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本书的这些爱国实业家,大多怀着独立发展我国工商实业的理想,以一颗热忱爱国的情怀,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立下以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等为志向,迈出了他们的人生之路,能在种种恶劣环境下成长壮大,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中的精英,着实令人钦佩。

本书收入的著名工商业家有张謇、朱葆三、简照南简玉阶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穆藕初、周学熙、范旭东、刘鸿生;航运企业家虞洽卿、卢作孚;金融企业家周作民、陈光甫、张嘉墩、钱新之;华侨企业家陈嘉庚、张弼士、胡文虎等,一共17人。这些著名实业家,共同点都是热忱的爱国主义者。有的以爱国主义为动力,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在抵制外货的运动中成长,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的以实业救国、科技救国为理想,渴望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奋斗;有的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活动和救国运动,以及有关政府当局的政治、经济活动,厕身绅商,亦商亦官;有的颇具慧眼,远见卓识,重视经营管理,大胆开拓,不断革除陈规陋习,对规章制度不断改革,使“创办、改革、成功”“循环不断”,使自己的企业在管理方面实现现代化、企业化、是精心擘划的理财能手;有的重视人才、善于用人,深知事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高薪聘用技术专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深知“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并视教育为“振兴工商之基”,极力资助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或创办有关科技的刊物;有的通过“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去“建立现代的集团生活”,以求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这些爱国实业家的成功之处,均在于他们经营有方,管理有术,善于革新、重视人才和科研。凡在经营管理方面显示出才能者,均能获得巨大成功,反之则遭到失败,其经验教训都是很有价值的借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会是有益的。从这些著名爱国实业家的历史上,也可以看到我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有如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一部活生生的画卷。其每个人的一生,为救国面奔走,一生饱尝种种艰难苦涩,矢志振兴中华,努力办好民族工商业,对我国工商金融业发展的贡献,值得人们深深地怀念。  本书不足和错误之处,乞请读者不啬批评指正。同时也望作者与编者沟通信息,加强联系。

编者2010年11月

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

后记

本书原为199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民国著名人物传》第三卷,经重新修订作为《民国著名人物传集》出版。此卷部份图片由重庆红岩博物馆张正霞女士提供,同时得到北京上德经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程启钊先生在拍摄方面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编者

201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