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智慧不会衰老(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人民日报文艺部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百位作家倾情之作,共享散文阅读盛宴!

翻开《智慧不会衰老(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你便与这112位作家一起走进了一个风光绮丽的散文世界,领略了一颗颗真挚而热烈的文心。大事小情,林林总总,或委婉,或激昂,细细读来,或莞尔,或沉思,见情见性,你会有一个难忘的精神之旅。

2010年度散文选用一篇文章的题目作为书名:智慧不会衰老。这有如禅意,也颇含寓意。人生如此,生活如斯。我们企盼生活永远美好一一理性而又诗意地生活,事业不会衰老,人生不会停歇,而智慧永远伴随着追求前行的人。

内容推荐

“人民日报散文精选系列”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编的年度散文读本,每年年初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年度选本立足于人民日报副刊,精选数百位作家的散文、随笔奉献给读者。作者中既有宿将高手,也有英气勃发出手不凡的文坛新锐。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代表着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尺。

《智慧不会衰老(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精选了当代活跃在国内的一流作家,如王蒙、梁衡、陈祖芬、肖复兴、池莉、蒋子龙、鲍尔吉·原野等112位作家的115篇散文。他们的散文,倾心用力,激浊扬清,讴歌与批评,都见出真诚和善意。

翻开《智慧不会衰老(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你便与这112位作家一起走进了一个风光绮丽的散文世界,领略了一颗颗真挚而热烈的文心。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代表着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尺。

目录

寻觅记忆的声音

 王 蒙 你好,海的女儿

 陈祖芬 当看病成为温暖享受

 肖复兴 自行车交响

 柳 萌 寻觅记忆的声音

 杜 荣 知了知了

 马子清 怀念古典

 赖赛飞 乡村如风

 耿 翔 虫子的声音

 徐 岳 鸟鸣春

 苏连硕 听蝉

 张力颖 怅然得失间

 周 伟 阳光的味道

 厉彦林 家有半分菜园

 闫 语 向西的窗子

 聂鑫森 听雨

 朱以撒 枝头消息

 毕 胜 感谢世界杯

 何 申 为“世界杯”填词

 尉克冰 信任

 卢新华 钓者

 胡 可 忆昔当年豪情时

 徐城北 胡同里的文人

 苏 北 闲品普洱

 韩传栋 岁月的眼泪

 逄春阶 可否偷闲半晚

 田中美 窗棂上的小花

 赵丽宏 城中天籁

 叶延滨 半瓶老酒一杯茶

 凸 凹 故乡滋味

 祝 勇 母亲与照片

 于文胜 小城擀毡人

 陈雅丹 向何泽慧阿姨致敬

 李登建 冬日的旷野

 乔林晓 灯

行走大地

 庞联昌 弥漫的喜悦

 汤世杰 青花天池

 梁 君 葱岭深处

 和 谷 秦岭论语

 陈世旭 春回映秀

 何建明 再谒井冈山

 缪俊杰 常熟赋

 文长辉 在惠能手植荔下

 熊召政 城市是我们的历史

 梅 洁 白发上津城

 蒋子龙 陕北札记

 池 莉 香港二章

 王剑冰 天河

 张笑天 水脉、人脉与国脉

 梁 衡 带伤的美丽

 许 锋 在书院听书

 四 平 感受通天岩

 舒 婷 请到阆中来过年

 谭 谈 高地

 王巨才 坝上的云

 贺捷生 拉那提人家

 康 剑 喀纳斯花草记

 屠 岸 美奂美轮八卦村

盛世民族情

 鲁若迪基(普米族) 用诗证明

 纳张元(彝族) 父亲的三双鞋

 张 长(白族) 边寨日月

 李首峰 灿烂的红柳花

 高深(回族) 西海固的后代

 乔林生 牵挂乃堆拉

 鲍尔吉·原野 我的蒙古族老爸

 那家伦(白族) 只有春天的冬天

 庞天舒(满族) 母亲的田园

 王宗仁 大美西藏

 金蔚荭 藏香依旧

 丹增(藏族) 醉在丙中洛

 孙继泉 太阳的馈赠

 禾素 傣族 让生命不再沉重

 潘琦 仫佬族 我家四朵民族花

 叶梅 土家族 三峡皂角树

 谭仲池 血脉深情的见证

 阿尼沙 维吾尔族 和你在一起

 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 哈萨克人的翅膀

 亚楠 库尔德宁四章

 景宜(白族) 思念

 丁薇 格桑师傅

 山哈(畲族) 莪山纪事

 张宇航 风从草原吹过

风雨故人来

 陈 平 五敛子

 陈 东 有发姑奶奶

 何西来 悼念张仃先生

 申 钰 红色笔,蓝色笔

 汪钰林 沉底的珍宝永远是贵重的

 张梦阳 哭少华师

 杨晓民 诗人之死

 吴 青 爱的教育——怀念母亲冰心

 邓 凯 月光诗人刘希全

 舒 乙 骆驼祥子有了博物馆

 胡思远 遁于天国的“自然之子”一一缅怀梁从诫先生

 徐 风 一个作家的永生

 李仁臣 最难风雨故人来

智慧不会衰老

 程曾厚 请记住雨果的“我抗议”

 李国文 美丑之间

 朱铁志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蔡常维 “尊严”的深意

 王乾荣 装“雅”的贪官

 朱增泉 皇冠只有一顶

 闫会作 怀念写字的日子

 王学泰 《随园诗话》趣谈

 柴福善 以蘸水笔写作的人

 宋志坚 鲁迅的气度

 鲁先圣 智慧不会衰老

 雷抒雁 想象放翁

 林柏松 匆匆旅人

 卞毓方 管窥李政道

 苏叔阳 “我是嫦娥”

 王安忆 生命的原动力

 林 希 泥土与珍珠

 周大新 再爱田园

后记

试读章节

那年,我还在学校工作,教高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我清晰地记得,那是高一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学生把要交的五百多元费用,从家里带来了。每位班主任在开学这天,都会先充当一次收费员。

那天,我坐在教室的讲台桌前,收费。大多数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都是整钱。大量的找零工作,使我很紧张也很谨慎。接过钱,点两遍,找零,再点两遍,然后在花名册上作标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走上讲台,很有秩序。

一会儿,桌上便出现了几摞厚厚的百元大钞。

这时,已经没有学生主动走上来交钱了,可是从花名册上可以看出,还有一个学生没有交。

“王晓梅”,我低着头,边看花名册,边叫着那个没交钱学生的名字。

没有人回应。我抬起头,朝向学生看了看。“王晓梅,哪位同学叫王晓梅?”我很纳闷,居然有这样不懂礼貌的学生,老师叫名字,应都不应一声。

这时,一个瘦瘦的扎马尾辫的小女生从座位上慢慢站了起来。

“晓梅,你把钱带来了吗?如果带来了,就交上来,免得给弄丢了!”我的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责备。

她慢慢地从座位上挪开,朝我走过来,显得有几分迟疑和犹豫,头一直微微低着。快走近时,我才注意到,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她走到讲台桌前,将塑料袋轻轻放在桌子上,解开捆住袋口的密密匝匝的麻绳,一圈又一圈。随后,她缓缓从袋子里掏出打理得整整齐齐的纸币,一沓又一沓。看得出,那些纸币原本皱巴巴的,却被尽可能地抚平铺展。其中,面值最大的是十元,最小的是一角。每沓纸币上都捆着一个纸条,写有数额。她又从大塑料袋中拿出两个小塑料袋,分别装着面值五角和一元的硬币,塑料袋上贴着标签。

望着那堆打理得整齐有序的钱,我惊呆了,这完全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时,从讲台下也传来一片唏嘘声,几十双眼睛同时朝这边看着。

“老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本来,打算把这些零钱换成大票后再交给您,可是去晚了,银行关了门……您清点一下吧……”我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她穿着一件很不合体的旧方格裙子,裙子很肥大,像一口布袋一样将女孩儿瘦弱的身体罩在了里面。她说话时声音很小,怯怯的,甚至有些发颤,一直低着头,垂着眼睛,手不由自主地搓着衣角。当时,她虽然背对同学,但在那一刻,她一定能感觉到,身后有几十双眼睛一起盯着她。她也一定认为,那眼神里除了不解就是嘲笑。的确,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几百元的学费,不抵他们身上穿着的一套名牌,更不抵他们腰里挂着的一部手机。  我猛然间很懊悔,不该在课堂上让孩子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交钱。她那么迟疑,也一定是打算到办公室里单独交给我。

我又把目光渐渐移向那堆钱,此时,在我眼中,它们已远远超出了人民币的概念。那是滴满汗水的艰辛劳作,是盛满亲情的沉甸甸的希望,是攒一分一毛就向胜利靠近一步的幸福和喜悦呀。我的眼角湿润了。钱,依然放在讲台桌上。我没有清点,尽可能地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这钱不用点,我相信你!”说着,我将桌上所有的钱收了起来。为了凑够这些学费,孩子的父母不知道攒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在家里,一定将这些血汗钱点了一遍又一遍,数了一遭又一遭。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们分毫不差!

她有些诧异,抬起头来,睁大眼睛望着我。我拉住她的手,告诉她说,“孩子,记住,你拥有世界上最值得敬重的父母,他们为你交上了一份最最珍贵的学费!你一定要懂得珍惜!”

孩子的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冲着我使劲点点头。

事后,我了解到,晓梅的姐姐和哥哥都读大学,父母要同时供养三个孩子读书。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拾荒。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两位年逾五十的老人,从山区徒步走二十公里的路,来到县城,穿大街走小巷,冒严寒顶酷暑,从别人遗弃的废物里艰难“寻宝”的情形。他们用自己的艰辛劳作换回学费,实现了三个孩子的求学梦。

当年那个怯怯的小女生如今就读于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品学兼优,还当上了班长。踏人大学校门的第一天,她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老师,是您让我意识到自己拥有最值得敬重的父母;同时也是您的爱和信任,让我抛掉自卑,鼓足了前行的勇气!P48-50

后记

一本年选在手,尽览文采风流。当你展开了这本《智慧不会衰老: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时,你与这112位作家一起走进了一个风光绮丽的散文世界,领略了一颗颗真挚而热烈的文心。这本从人民日报数百篇副刊文章选出的文集,可谓异彩纷呈,韵味盎然:国计民生,人文历史,天文地理,民族风情……题旨丰富,议论风生,精短凝炼,阵容可观。细细读来,或莞尔,或沉思,见情见性,你会有一个难忘的精神之旅。

是的,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过去一年内刊出有一百五十多个版面,其散文随笔文字是主打。多年来,副刊一直秉持党的文艺“双百”方针,以其关注人文,面对当下,服务读者,清新雅致为其特色,是一方清雅的芳草地。大地,这方文化绿地成为一个坚守有年的品牌,凡数十年,团结和吸引了众多的新老作者,有始终如一热情支持的宿将高手,也有英气勃发出手不凡的文坛新锐。他们锦绣文章,风流文采,为“大地”生花,为副刊添彩,也成为一个年度甚至一个时期的人文标尺。正是有了这样热情而稳定的作家队伍,有了他们的精彩华章,大地副刊的影响才会不断广远而延续,大地副刊的文章才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从2009年起,应读者要求,我们把大地副刊上的散文汇编一集,奉献给读者(2009年的选本题目为《风在诉说着时候》),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眼前2010年的选本,以原有的模式,选出一百多篇文章,分为《寻觅记忆的声音》、《行走大地》、《盛世民族情》、《风雨故人来》、《智慧不会衰老》等五个小辑。其实,这种划分也是从写人纪事、行旅读书、感时议事等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精神情感诸多方面的文学关注和文学书写。值得提及的是,这百十篇作品,有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盛世民族情”的征文,其中部分优秀作品悉数人选,为本书增添了坚实的分量。另有当年度重大的社会事件,包括上海世博会、纪念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足球世界杯等。大事小情,林林总总,或委婉,或激昂,作者们倾心用力,激浊扬清,讴歌与批评,都见出真诚而善意。

当然,任何选编都会有遗珠之憾。但我们力求把那些令人感动、令人深思的文字,奉献给读者。其实,这些散文也感染着我们,当编辑检读这些文字时,又一次重温了编发时的心情,依稀记得那些散发着体温,凝聚了心血的一篇篇作品给予的感动。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我们选用一篇文章的题目作为书名:智慧不会衰老。这有如禅意,也颇含寓意。人生如此,生活如斯。我们企盼生活永远美好——理性而又诗意地生活,事业不会衰老,人生不会停歇,而智慧永远伴随着追求前行的人。愿与读者诸君共勉。

需要说明的是,副刊编辑日复日、年复年地默默耕耘,守护着这块文化雅园,甘当无名英雄。本书选编也有他们的辛劳,在这里应当提及他们的名字,他们是徐怀谦、常莉、王玉芳、罗雪村。

最后,感谢每一位入选者,还有,为此事费心的出版社同仁们。

2011年2月2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8: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