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姚巧华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姚巧华编著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从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奉献给大家共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有启迪性的从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

内容推荐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应当是一项基本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充实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才干、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代先贤留下的关于从政的名言警句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从古代先贤留下的这些关于从政的名言警句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就可以丰富、提高自己从政道德的内涵和境界。

姚巧华编著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将为政之要分为10个方面,列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总结。我们相信,为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党员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作为党政机关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案头经典必读书,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同时还有可借鉴的高度,一定能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所喜爱。

目录

第一章 哲思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2

政治良否,视人与法——孙中山4

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文子·上仁》6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8

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清·戴震10

知识链接 刘邦的“吾不如” 1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14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君书》 15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17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0

知识链接 无赖变人君 22

第二章 正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26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2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31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辑略》3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36

知识链接 商汤善屈得天下 39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增广贤文》43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45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史记》46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杨万里《庸言》 48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魏子安(花月痕》 50

知识链接 放下面子,当回‘‘孙子” 52

第三章 知时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58

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6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盘庚·上》6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64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66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68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70

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 71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73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7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78

第四章 事长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第十四》 82

吃一堑,长一智——王阳明《与薛尚谦书》8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86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赠萧璃》88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91

知识链接 石苞巧释帝王的猜疑 93

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95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97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欧阳修《纵囚论》100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03

知识链接 狄仁杰的逆来顺受 104

第五章 交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108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篇》110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幼学琼林》 112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论交》115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宋·欧阳修《魏公9即上尊号表》 118

知识链接 人至察则无友 120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12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孔子家语·六本》 123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125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128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苏轼《留侯论》130

第六章 御下

手大捂不过天来——俗语134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俗语 136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俗磅138

兼昕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141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143

知识链接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 14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A佾》 146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49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51

好钢用在刀刃上——俗语154

知识链接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155

第七章 理事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将苑》158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160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孙中山 16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俗语16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167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16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17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史记·淮阴侯列传》173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战国策·楚策四》175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177

知识链接 容得下人,办得成事 179

第八章 齐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82

谦恭待人——《增广贤文》184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增广贤文》186

妻贤夫祸少——《增广贤文)188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卜储说》190

知识链接 乐于忘记,宽待他人 192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 193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 195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增广贤文》197

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而狗咬人——《增广贤文》 199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增广贤文》201

知识链接 勾践善忍终“吞”吴 Z04

第九章 谋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210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元·无名氏《大战邳彤》212

解铃还须系铃人——惠洪《林间集》21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215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217

知识链接 见微知著,明辩是非 219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222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增广贤文》224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26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李元蔚《将神灵应》228

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俗语230

第十章 进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23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236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淮南子·原道训》 238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24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谚语24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24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24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248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25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53

知识链接 从容淡定处之坦然 256

附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文) 258

试读章节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释义】 德修养破败了,其余的事也就像瓦片一样破裂。

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的关键。我国在历史上就特别重视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把德当作做官、为人的关键和核心。孔子曾说过:“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为官者德行好,民众就会拥护你、支持你。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治国方略。古人尊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第一要求,看成是做人为官的最起码的资格。

“做人是做事的开始,做事是做人的结果。”天下万事之难,最难的是做人,不会做人的人,是不可能在人生中有所作为的。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有的人,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才能与本领,但因为不会做人,结果“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最后还是做不好事情,现实就是如此。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其做人的失败。

北宋的蔡京早年才华横溢,素有才子之称,诗词、散文、书法样样了得。他的书法,有人把他称为宋四家“米、蔡、黄、苏”之一。可他从政却是首鼠两端,是个被人不齿的机会主义分子。“元祐更化”保守派当政时,他见风使舵,力挺保守派司马光废免役法,获重用;绍圣初变法派当政时,他又转而支持变法派章悖行免役法,继续获重用。徽宗即位,因为他的名声太臭,被劾削位,贬到了杭州。正好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南下,蔡京对这位内廷供奉的笼络无所不至,得以重新人相。从此,宋徽宗赵估像吃了他的迷魂药一样,言出必从,计无不售。从此,无论蔡京如何打击异己,排斥忠良,窃弄权柄,恣为奸利,宋徽宗总是宠信有加,不以为疑。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掀起,宋徽宗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降黜外放一下,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地官复原职。在宋徽宗赵估当政的20多年里,前后一共4次罢免了他,又4次起用了他。最后,蔡京年已80,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宋徽宗赵佶还倚重着他,直到自己退位。

徽宗退位后,蔡京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老百姓等到了看他垮台失败的这一天。据《宋史》记载:“钦宗即位,徙(蔡京)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老百姓没看到他被明正典刑,都深以为憾,但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以泄心头之恨,以吐多年之积怨,也以此煞一煞小人得志不可一世的威风,却是全国上下,不约而同的想法。大家忽然悟到,既然不能动他一个指头,不能打他一巴掌,却有一条收拾他的绝妙主意,是人人可以不用费力,不需张罗即能做到的,那就是在蔡京充军发配的路上,坚决不卖给他一粒粮,一棵菜,更不要说是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了。

于是,前无古人的情景出现了,蔡京充军沿途的老百姓,没有人给他们发通知,没有人给他们贴布告、下命令,但是沿途的街乡市井、城镇村社、驿站旅店、庄户人家,凡蔡京所到之处,大家都关门闭户,更不要说能买到任何食物了。所有的老百姓,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齐心,就是不供给他饮食,让他活生生地饿死。中国人对于贪官污吏的憎恨,是绝对一致的,但是这种“饿死贪官”的惩罚,真是从古至今,空前绝后的。南宋学者王明清在《挥尘后录》这样写道:“初,元长之窜也,道中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蔡京是一路上老百姓不卖东西给他,还加上不断的“辱骂”,是“羞辱”加饥饿而死的。说他“穷饿”似有不确,他钱多得很,怎么会“穷”呢?至此,蔡京才发出沉痛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真是“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唯骂名”。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定位人生,立身处世,必然以利己为价值取向,势必千方百计追名逐利。那些拼假政绩、报虚材料、瞒真情况,不惜误国害民,一门心思为自己谋利益、图升迁的领导干部就属这类人物;一个人如果以“金钱”为目标定位人生,立身处世,必然以攫取钱财为价值取向,势必一切向钱看,那些因嫌钱财少,拼命敛财的贪官污吏就属这类群体;一个人如果以“为民”定位人生,立身处世,必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党的事业奋斗为价值取向,势必一心奉献他人。无数革命先烈,众多英雄模范、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这类典范。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基铺路,谱写了一曲永垂不朽的生命赞歌;他们用辛劳的汗水、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实现了光照千秋的人生价值。

我们党历来就高度重视领导者的品德,选拔党员领导干部的原则历来就是德才兼备,而德与才相比,德又是第一位的。因此,一个有所作为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时刻注意和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珍惜人生,无愧人生,珍惜手中权力,无愧人民重托,应成为每个干部的座右铭,时时高悬眼前,深深铭刻心中。

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有修养、讲党性,其具体表现就是做好人、做好事、做好领导。做人、做事和做领导的关系是互为关联、互为作用的。做人是根本,人做正了,做事容易,做领导也不会出问题。做事是基础,因为做人做领导,都离不开干事创业。做领导则是履行职责,在其位尽其责,说到底,做领导也是为了做事。我们要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进。

P28-31

序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至理名言。这些名言虽然简短质朴,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读后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些名言是人们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它们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只要从中汲取其精华,就可以丰富、提高自己从政道德的内涵和境界。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有句话说: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端正了自身,那治理国政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木能端正自己本身,又怎么去端正教育别人呢?”孔子的这句话应该成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政、执政的座右铭。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

《廉政准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廉政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这是党赋予我们的使命,是让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对人民索、拿、卡、要的。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人民的公仆,若不能为民解忧,又何以言公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贯彻执行。

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腐败发生的根源,“不法”源于“不道德”,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五花八门的诱惑,纷至沓来。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利益关系的交织之中,各种人情世故的交会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古人云:“贿随权集”,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权为私用,滑向腐败的深渊。所以,我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总之,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从政的良好素质,才能够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由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修养非常重要。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党员领导干部本身端正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历史上那些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含义深刻,自古以来就有启迪、诫勉、警示、教诲和点拨人的巨大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刻吸取古人的从政道德精华,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以德从政的核心;加强理论修养以明德,自觉地把学习修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留下好的政声官声。

本书将为政之要分为10个方面,列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总结。我们相信,为政之道绝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党员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官德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进而在党内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