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把脚步放轻些
一个人要赢得人们的尊敬,绝不是靠权威、靠装潢、靠强迫就能得到的。靠强迫得来的尊敬不叫尊敬,那是畏惧。畏惧只能一时,不会长久。让世人永远尊敬的,只有伟大的建树和人格的魅力。
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已经卓有建树的北大校友。其中有一天的中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相约一起去看望他们的师长,著名的“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张中行先生、金克木先生。三老的住所地处北大一隅,距离大家的聚会地有一段路程。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有说有笑的,要去看望多年未见的师长了,师长们还健朗吗?但当接近师长们的住所时,所有这些已经在各自的领域蜚声中外的学者,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停止了谈笑。他们相互交换着眼光:师长们是否正在午睡?我们不要惊扰了师长的午睡啊。他们选派了一个人先去敲门,探听消息,其余的校友都在较远的地方屏息静气地等待着。去的人回来了,师长们知道学生耍来,正等着呢。校友们立刻进入师长们的住所,师长们的家里立刻像当年他们在校求学时一样热闹起来了。
在莫斯科不远的图拉附近,有一个庄园叫亚斯纳亚。在庄园里一条不起眼的土路旁边,有一个稍稍隆出地面的小丘。这个小丘周围除了茂密的参天大树,没有其他任何明显的标志,只在不远的地方插着一块很普通的小木牌。小木牌上刻着两行字: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这里长眠的托尔斯泰!
就是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小木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土丘,每天都吸引着很多仰慕这位大文豪的人来到这里,静静地站在土丘前,献上一束野花,表达自己由衷的崇敬。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轻轻地从小土丘前走过,仿佛真的担心惊醒了沉睡中的托尔斯泰。
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在旅俄期间去拜谒托尔斯泰的墓地,为这样一个文学大师有这样一座普通的坟墓而震惊,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对朴素的墓地下同样朴素的灵魂作了由衷的赞美。
黑格尔同样是世界文化领域里顶天立地的人物,但他的墓地同样普通。在德国柏林的一个极不起眼的公墓里,在杂乱拥挤的一个个坟墓中间,静静地躺着伟大的黑格尔和他的夫人。他的坟墓是18号,只是众多公墓中普通的一个,与他周围那些不计其数的普通平民的坟墓没有任何区别。
每一天来拜谒黑格尔的人都很多,大家都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他的坟墓,但当站在这个普通的墓前,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无疑又都经历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树碑立传等等用以传扬后世的方式都是多余的。不论坟墓存在的方式多么普通和简易,都丝毫无损于他们的伟大和光辉。
偶尔停下来
不论见到谁,问一句:最近干什么呢?对方的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忙啊,太忙了。即使是同窗好友,同乡故交,大家似乎忙得连见面的机会都难以找到。至于周末全家到郊外走走,读几页书,约二三好友谈谈诗文的雅兴就更加不可能了。大家都在忙,忙什么呢?有好多人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也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焦头烂额又一塌糊涂。
我们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也许并不是弄清楚忙些什么,而是在生活中能够偶尔停下来。
冬天来了,下了第一场雪。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在雪停下来以后,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孩子到空旷的野地去看雪。看着孩子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情景,你一定会为你的决定而欣慰。你会发现,把工作停下来了,不仅没有损失什么,反而有了很多的感悟和心得。
十年寒窗离开故土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拥有了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事业。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回故乡看看父母、看看乡亲、看看童年好友了,对今天的你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假如能够偶尔停下来,抽出哪十白是一两天,离开城市,到故土去,你会从内心深处后悔来得太少,因为你发现那里才是你灵魂的栖息地,除了感受到温暖、亲切、关怀、牵挂之外,在城市里你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你会后悔,你丢失的,正是现在渴望的。当再返回城市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视角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
生活节奏太快了,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因为读书与直接的经济效益距离太远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