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本书精心选收了其部分优秀诗歌、散文和日记名篇,以飨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徐志摩作品新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新编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韩石山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本书精心选收了其部分优秀诗歌、散文和日记名篇,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辑入本丛书者,均为名家名作,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名臻其美,蔚为大观。 “新编”之“新”,在于既注重择选经过时间淘洗、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经典,又着意搜集那些过去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知的随笔、散论、杂谈、序跋、日记、书信等非虚构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丰富地反映和体现作家一生著述的思想艺术全貌。这后一种文字,虽不是文学园林里的殿堂碑碣,但亦如其中的雕阑画础,于细微处或能见础真面目与真精神来,是解读、体悟作家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各有千秋、各擅胜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读者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领略中国现代文学难以企及的博大气象和独特魅力。 目录 前言 诗歌 草上的露珠儿 小诗 《两尼姑》或《强修行》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月下待杜鹃不来 破庙 去罢 沙扬娜拉十八首 问谁 为要寻一个明星 在那山道旁 雪花的快乐 不再是我的乖乖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她怕他说出口 海韵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春的投生 她是睡着了 难得一 别拧我,疼 这年头活着不易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丁当——清新 再休怪我的脸沉 偶然 人变兽(战歌之二) “拿回吧,劳驾,先生” 两地相思 哈代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生活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他眼里有你 再别康桥 枉然 活该 我等候你 爱的灵感—一奉适之 两个月亮 在病中 火车禽住轨 云游 散文 雨后虹 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曼殊斐儿 坏诗,假诗,形似诗 天下本无事 我的祖母之死 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 给郭子雄的题词 落叶 再来跑一趟野马 青年运动 给新月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我的彼得 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 巴黎的鳞爪 《闲话》引出来的闲话 我所知道的康桥 伤双栝老人 自剖 想飞 海滩上种花 南行杂纪 新月的态度 关于女子——苏州女中讲稿 《猛虎集》序
日记 爱眉小札 试读章节 新近有一天晚上,我在一个地方听音乐,一个不相识的小孩,约莫八九岁光景,过来坐在我的身边,他说的话我不懂,我也不易使他懂我的话,那可并不妨事,因为在几分钟内我们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他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他的手,一同听台上的音乐。他年纪虽则小,他音乐的兴趣已经很深:他比着手势告我他也有一张提琴,他会拉,并且说那几个是他已经学会的调子。他那资质的敏慧,性情的柔和,体态的秀美,不能使人不爱;而况我本来是欢喜小孩们的。 但那晚虽则结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友,我心里却并不快爽;因为不仅见着他使我想起你,我的小彼得,并且在他活泼的神情里我想见了你,彼得,假如你长大的话,与他同年龄的影子。你在时,与他一样,也是爱音乐的;虽则你回去的时候刚满三岁,你爱好音乐的故事,从你襁褓时起,我屡次听你妈与你的“大大”讲,不但是十分的有趣可爱,竟可说是你有天赋的凭证,在你最初开口学话的日子,你妈已经写信给我,说你听着了音乐便异常的快活,说你在坐车里常常伸出你的小手在车栏上跟着音乐按拍;你稍大些会得淘气的时候,你妈说,只要把话匣开上,你便在旁边乖乖的坐着静听,再也不出声不闹——并且你有的是可惊的口味,是贝德花芬是槐格纳你就爱,要是中国的戏片,你便盖没了你的小耳,决意不让无意味的锣鼓,打搅你的清听——你的大大(她多疼你!)讲给我听你得小提琴的故事:怎样那晚上买琴来的时候你已经在你的小床上睡好,怎样她们为怕你起来闹赶快灭了灯亮把琴放在你的床边,怎样你这小机灵早已看见,却偏不作声,等你妈与大大都上了床,你才偷偷的爬起来,摸着了你的宝贝,再也忍不住的你技痒,站在漆黑的床边,就开始你“截桑柴”的本领,后来怎样她们干涉了你,你便乖乖的把琴抱进你的床去,一起安眠。她们又讲你怎样喜欢拿着一根短棍站在桌上模仿音乐会的导师,你那认真的神情常常叫在座人大笑。此外还有不少趣话,大大记得最清楚,她都讲给我听过;但这几件故事已够见证你小小的灵性里早长着音乐的慧根。实际我与你妈早经同意想叫你长大时留在德国学习音乐——谁知道在你的早殇里我们不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毛赞德(Mozart):在中国音乐最饥荒的日子,难得见这一点希冀的青芽,又教运命无情的脚根踏倒,想起怎不可伤? 彼得,可爱的小彼得,我“算是”你的父亲,但想起我做父亲的往迹,我心头便涌起了不少的感想;我的话你是永远听不着了,但我想借这悼念你的机会,稍稍疏泄我的积愫,在这不自然的世界上,与我境遇相似或更不如的当不在少数,因此我想说的话或许还有人听,竞许有人同情。就是你妈,彼得,她也何尝有一天接近过快乐与幸福,但她在她同样不幸的境遇中证明她的智断,她的忍耐,尤其是她的勇敢与胆量;所以至少她,我敢相信,可以懂得我话里意味的深浅,也只有她,我敢说,最有资格指征或相诠释,在她有机会时,我的情感的真际。 但我的情愫!是怨,是恨,是忏悔,是怅惘?对着这不完全,不如意的人生,谁没有怨,谁没有恨,谁没有怅惘?除了天生颟顸的,谁不曾在他生命的经途中——葛德说的——和着悲哀吞他的饭,谁不曾拥着半夜的孤衾饮泣?我们应得感谢上苍的是他不可度量的心裁,不但在生物的境界中他创造了不可计数的种类,就这悲哀的人生也是因人差异,各各不同,——同是一个碎心,却没有同样的碎痕;同是一滴眼泪,却难寻同样的泪晶。 彼得我爱,我说过我是你的父亲。但我最后见你的时候你才不满四月,这次我再来欧洲你已经早一个星期回去,我见着的只你的遗像,那太可爱;与你一撮的遗灰,那太可惨。你生前日常把弄的玩具——小车,小马,小鹅,小琴,小书——你妈曾经件件的指给我看,你在时穿着的衣褂鞋帽,你妈与你大大也曾含着眼泪从箱里理出来给我抚摩,同时她们讲你生前的故事,直到你的影像活现在我的眼前,你的脚踪仿佛在楼板上踹响。你是不认识你父亲的,彼得,虽则我听说他的名字常在你的口边,他的肖像也常受你小口的亲吻,多谢你妈与你大大的慈爱与真挚,她们不仅永远把你放在她们心坎的底里,她们也使我,没福见着你的父亲,知道你,认识你,爱你,也把你的影像,活泼,美慧,可爱,永远镂上了我的心版。那天在柏林的会馆里,我手捧着那收存你遗灰的锡瓶,你妈与你七舅站在旁边止不住滴泪,你的大大哽咽着,把一个小花圈挂上你的门前——那时间我,你的父亲,觉着心里有一个尖锐的刺痛,这才初次明白曾经有一点血肉从我自己的生命里分出,这才觉着父性的爱像泉眼似的在性灵里汩汩的流出:只可惜是迟了,这慈爱的甘液不能救活已经萎折了的鲜花,只能在他纪念日的周遭永远无声的流转。 P271-273 序言 每当要为徐志摩写点什么,搦管之际,心里总有几分怯势。过去可不是这样。编过年谱,写过传,还编过全集,说起这位天才诗人,总是头头是道,有说不完的话。现在我常问自己:对于徐志摩其人,你究竟知道多少?你说的那个徐志摩,可是真正的徐志摩? 这些日子,受命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一本徐氏的诗文选集,翻看掂量之际,这个问题又涌上心头。不知是突然的憬悟,还是长久的积攒,心里亮堂了些,有种雨霁天晴的爽快。 过去论说徐志摩,秉持的是他的一句话:“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写在《我所知道的康桥》的开头。记得刚发觉这话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曾不无得意地对朋友说:有了这个线索,徐志摩知道了康桥,我知道了徐志摩。我的《徐志摩传》,若说有什么主线的话,便是这句话。他一生的行事,因了这句话的穿起,处处闪耀着感情的波光,又荡漾着爱的涟漪。 这对徐志摩是不公平的。 他不是他感情的奴隶,他是他理智的主宰。 更应当品味,或者说更应当秉持的,或许该是他临死前不久,写在《(猛虎集)序》里的一句话:“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 Hamilton,通译汉密尔顿(1755-1804),美国政治家,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长。对这句话,不知别人看了感觉如何,我自己先前的理解则是:父亲要他留学归来进入金融界发展,他呢,毕竟是有理想有作为的年轻人,不满足于仅仅在金融界混日子,立志要做金融界的最高首领——财政部长。 不必羞愧,现在我承认,我的确是全错了。一是我没有注意到结束处的那个“!”,二是我没有弄清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递进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即,他要做个汉密尔顿那样的人,不是对他父亲期望的一种延展,而是对他父亲期望的一种背离,有“我则反是”的意味。所以误读如此,主要是我过分看重了汉密尔顿那个“财政部长”的头衔。这个头衔,不过是他投在美国大地上的一个虚晃的影子。 汉密尔顿一生的功业要大得多。1773年进入后来的哥伦比亚大学,此后一年间写出《论魁北克法案》等著作。1776年任炮兵上尉,在特伦顿战役中,率部抗击英军,表现极为英勇,其军事天才为后世所公认。1781年战事基本结束后,研习法律,取得律师资格。1789年,加入华盛顿组建的联邦政府,为财政部长,任内提出一系列施政纲领,对美国的建国方略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1895年退出公职后,创办联邦党报纸《纽约晚邮报》。1804年在一场决斗中去世。终其一生,汉密尔顿是一位雄心勃勃、目标明确、不避艰辛的实干家。他的一切努力与建树,都有个终极的目的,就是建立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徐志摩对汉密尔顿的仰慕与效仿,决不是一句空疏的大话。克拉克大学毕业后,所以选择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学位,所学不是在北京大学学的法学,也不是初到美国时学的历史学,而是政治学,就是受了这位伟人的影响。甚至他回国后,那样热衷于办报纸,现在看来都不无效法汉氏的地方。然而,二十年代的中国,毕竟不是草莱初辟的美利坚合众国,短暂的光辉过后,他只能选择教书与写诗,最终以诗人名世。本来要做参天的乔木,最终却成为一朵鲜艳的玫瑰,人生就是这样的乖蹇。 然而,后世的我们不应仅止于叹息。 循着这个思路,再看徐志摩一生的行事,他的学业,他的功绩,甚至他的为人作派,一下子就是另一种声光,另一副色彩,另一重境界了。 历史似乎着意安排这位年轻人,1922年回国,注定要有一番大的作为。此前的中国的文化界,已成立了两个文化团体,一个是以本土作家学者和老留日学生为主建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以新一茬留日学生为主建立的创造社,而在欧风美雨迭次袭来的中国,竟然没有一个欧美留学生为主的文化团体。几乎是不经意问,徐志摩便以泰戈尔访华为契机,在北京成立了以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新文化团体——新月社。两三年之后,移师上海,啸聚同志,成立了声名赫赫的新月书店,出版以“尊严与健康”为宗旨的《新月》杂志,很快便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新月派”。 对徐志摩的实干精神,叶公超在《志摩的风趣》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述: 他是难得的一个永不败兴的人。无论作什么事体,他的兴致总比别人来得高些……组织新月社,编辑晨报副刊,筹办新月书店都是他最热心最起劲的事。为团体的事,志摩,他是不辞劳苦的。大家都不愿干的事,总是推到他头上去,而他也独有勇气去接受,去敲上锣鼓再说。 这劲头,是不是有点汉密尔顿的味儿? 创业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恰似作战的东拼西杀、戎马倥偬,如此紧迫操劳之间,他又经历了自己的婚变。常人有此公私两桩大事,不是焦头烂额,必定无暇旁顾,而徐志摩竞能在公私不废的前提下,三拳两脚,几个腾挪,再回过身来时,己然是一副中国最著名诗人的嘴脸。以新诗之稚嫩,能在广为传唱的层面上与旧诗媲美的,几十年来,怕还要首推此人。当年“诗哲”的称誉,时人与后人多以为是嘲讽,再后的后人,怕会认为不过是个也还恰当的实指。 徐志摩是个诗人,也是个散文作家,两者的成就孰高孰低,多少年来论者之间,相互柢牾,莫衷一是。十多年的研读,我还是服膺新文学名家杨振声的谠论。在《与志摩最后的一别》一文中他说: 至于他那“跑野马”的散文,我老早就认为比他的诗还好。那用字,有多生动活泼!那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那联想的富丽,那生趣的充溢!尤其是那态度与口吻,够多轻清,多顽皮,多伶俐!而那气力也真足,文章里永远看不出懈怠,老那样像夏云的层涌,春泉的潺湲!他的文章的确有他独到的风格,在散文里不能不让他占一席地。比之于诗,正因为散文没有形式的追求与束缚,所以更容易表现他不羁的天才吧? 杨氏的评判所以让人心折,是他肯定徐志摩散文成就时,没有回避徐的缺点,只不过认为徐的缺点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反而愈见其优美。 细细品味徐志摩的散文作品,不能不承认,他在散文上的造诣,确乎在他的诗作之上。退一步,即便认为两者在艺术上不分轩轾,而诗作更多地体现了他的感情,散文则更多地体现了他的思想。 说了这么多,归结到这个选本上,我要做的是,在编排与选目上,体现我对徐志摩文品与人品的看法,这看法也许是偏执的,但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也就是说,我只能选我认为最能体现徐氏文学成就,也最能体现徐氏精神与品格的作品,不管是散文还是诗作。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信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