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客地--黄皙暎中短篇小说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韩国)黄皙暎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皙暎是韩国当代著名作家。可以说,黄皙暎本人的生涯及其作品,是整个韩国历史的标本。他的作品中所勾画的人物生涯已经超越了个人的个别体验范围。黄皙暎的作品所讲述的现实大都是痛苦记忆。《客地》是一九七四年出版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精心挑选的十二篇初期作品。本书中文版收录了其中的九篇。这九篇可以分为三个主题,一是飞速的产业化给韩国底层民众带来的重压,这便是《客地》、《去森浦的路》、《大力士之梦想》、《发财猪梦》、《写给弟弟》、《身边的人》等六篇小说,韩国的底层民众六七十年代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在这部小说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也是《客地》成为韩国七十年代“民众文学”的代表,以及部分作品入选当代高中课本的重要原因。二是战争给韩国人造成的生命以及心灵创伤,例如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韩氏年代记》,反映越南战争题材的《骆驼眼圈》。此外,《峡谷》是唯一一篇不包括在韩语版《客地》中的小说,它写于一九八○年,反映了韩国现代史上另一个重大事件——光州事件。

内容推荐

黄皙暎是韩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集《客地》收入的七个短篇和两个中篇,均为作者初期代表作。作品大致分两个主题:一个是有关战争对韩国民众心理所造成的创伤和阴影,其中包括中篇《韩氏年代记》、短篇《骆驼眼圈》和《峡谷》,这三个作品分别取材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光州运动:另一个是有关韩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飞速产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民众的付出与牺牲,反映这个主题的作品有中篇《客地》、短篇《去森浦的路》等。

目录

去森浦的路

身边的人

发财猪梦

大力士之梦想

写给弟弟

骆驼眼圈

峡谷

客地

韩氏年代记

试读章节

英达边琢磨着该往哪边走边停了下来。清晨的寒冬冷风凛冽地刮了过来,渐亮的晨光下现出了光秃秃的地面,四处冻结的溪面和洼地水湾在晨光的反射下闪出了光亮。风声从远处突袭而来在他停立的上空切过。只剩枯枝的几十棵树在野外的寒风中摇晃着。

四个月前,他来到这里的时候正值秋收期,施工已经快结束了。冬天马上要到了,施工肯定要拖到明年开春,这里不能久待,这是他早就料想到的。果然,工地办公室三天前就关门了,英达只是伺机从饭店溜走而已。

有人跨过田垄向这边走来。太阳升起后地面立刻变得阴阴阳阳的,被土丘的影子和树荫遮住的地方,冻结的土发出咔嚓咔嚓的破裂声,但是阳光照耀的地方开始融化,红色的土看起来湿乎乎的。向这边走的人虽然走出了树荫,但鞋边儿上沾满的红泥块每走一步就会甩出去几片。他打量着呆呆地正站在路边抽烟的英达,朝这边走了过来。他是个大高个儿,而英达则身材矮小。他将撑得鼓鼓的蛤蟆包松垮地搭在肩上,头上的毛边帽子遮住了耳朵,嘴巴缩在迷彩军大衣领子里,看不清他的脸。他走到离英达几步远的地方站住了,将帽檐儿腾地掀到脑门上,说:“原来是住在千氏家的那一位呀。”

英达一看,是个三十多岁的面熟汉子,好像在工地或村口的酒棚里碰见过。

“刚才可看了场好戏。”

他抬起下巴使劲解着帽子上的扣子,然后像个飞行员似的把两个帽耳翻上去,笑着说:

“那个姓千的像疯子一样,跟打狗似的揍了老婆一顿。”

英达瞪着他低声沉吟道:

“我……这个土包子真是的。”

“不知打没打残废,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连踹带踩的……哎呀,那个家伙肯定是打人打上瘾来了。”

他难道是要让我吃苦头才这样说的吗?想到这儿英达十分恼火,他使劲儿忍住怒气,狠狠地抽着快烧到手指的烟。

汉子伸出手来,说道:“伙计,借个火。”

“扔了吧。”

英达把烟头递给男人后,不乐意地说了一声。也是的,确实有些丢人。那可不是赖了饭钱开溜的小事。那姓千的本来是去火车站的,没想到大清早五六点钟就跑了回来,英达是让人当场撞了个正着。他勉强套上衣服脱了身,那姓千的拿青州嫂撒气的时候,他就藏在磨坊里。英达像是辩解似的喃喃自语道:

“能怨女人家吗?都是男人的不对。”

“在乡下女人里面,她算是够苗条的了。都说她做得过火了,可还是不改。”

“那女人也算可以了,姑娘的时候就坐过军车。是个吃了不少苦的女人。”

“给地保们上过税,准是连那儿也给了。”

“什么?嗳,你这个人……”

汉子长长地嘘了口气,咯咯地笑了起来。

“你用不着这样。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享了艳福?东奔西跑的,对路上遇的女人别太专心了。”

这个家伙的口气总这样,英达觉得跟他明着发火又不好,只好嗤嗤笑了一下。这女人以前卖年糕和糯米糕给去前方的军人们,过惯了坐上火车穿梭在男人们中间的生活,现如今进门当这瘸子千氏的女人,确实有些寂寞难熬了。她招呼了一批工地的民工和走街串巷的商贩,又是出租房子又是卖饭,看样子还想偷个汉子。青州嫂在英达的眼里可不一般。黝黑的脸上不时飘过一个媚眼来,弄得英达一到晚上就坐到门外傻傻地唱《黑山岛的姑娘》,最后都快疯了。

“在这儿待了多长时间了?”

汉子问了一句。走近了一看,他长得也不算凶神恶煞。至少,英达觉得他那痛快的性格还真不令人讨厌。他看起来比自己能大五岁左右。而且看他那样子,即便是在这北风呼啸的野地里,只要一屁股坐下来也能跟万事太平似的。英达的警惕心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强了,他回答道:

“四个月。老兄这是去哪儿呢?”

“正想着要不要去森浦呢。”

这汉子两眼眯成一条缝,静静地说。英达摇了摇头说:

“选错方向了。那儿跟白纸没什么两样,这大冬天的。”

“我老家就是那儿。”

汉子用戴着线手套的手蹭了一下鼻子。他已经在望着荒野的另一头了。他和英达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是在回家的路上,而英达则是站在去另外一个地方流浪的路上。

“噢……是回家啊。”

汉子站起身来把鼓鼓的蛤蟆包搭在肩上,问英达:

“你这是去找什么活儿干吗?”

“老兄是有人叫你才来的吗?到什么地方还不都一样。”

“我得走喽。”

他头也不回地朝泥泞的堤上走去。上了堤之后,他将背囊换了个肩,从下半身开始到狗皮帽子逐渐消失在堤的那一面。英达并没有想出特别要去的地方,也没有个伴儿,所以前面的路很茫然。即便走到半路分开,现在要是有个说话的伴儿也好啊。他愣着站了一会儿,迈着碎步跟着汉子走去。英达跑着上了堤。汉子的脚步很快,已经迈上通往大道的岔路了。车道两旁像倒插着竹扫帚一般稀落落的白杨站成了一排。他一边朝下面冲下去,一边喊着汉子:

“喂!老兄。”

汉子停下脚步向后看了一下,又慢慢走了起来。英达冲上去紧跟在他后面,呼呼地喘着粗气说:

“一块儿结个伴儿吧。我也到月出里,跟你是一个方向……”

仍然也不见他回答,英达就再冲着他后脑勺说:

“他妈的,这样的冬天还是头一遭呢。去年这个时候挺好的。那时候每月三千元的房租,和一个在酒吧干的女人一起过呢。当时也是天寒地冻的,没处可去,够憋闷的。”

“我们都习惯了。”汉子说。

“你知道森浦离这儿有多远吗?反正光到海边也得有几百里路。还要从那儿坐船过去。”

“你有几年没回去了?”

“十多年了。回去……也没个认识的人。”

“那你回去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年纪大了,想回去看看。”

P1-4

序言

近几年来,在韩流的影响下,大部分中国人一提到韩国就会联想到那些帅男靓女、时尚服饰以及先进的电子产品等。而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一直到一九九二年中韩建交的近四十年,韩国在中国人眼里几乎是个未知数。事实上,这四十年正是韩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里程。一方面,它由一个弱小民族跻身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社会问题,并且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中。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一九九九年当我第一次赴韩留学的时候,曾一度误认为它是个很西化的国家,充满了自由、民主与热情。但是,经过几年的实地生活,这种想法开始动摇,我觉得韩国人那热情欢快的表象后面总隐藏着一种淡淡的苦楚。这种感觉引导我关注起上面谈到的那段未知的历史。于是,专攻文学的我在二○○五年的时候,终于做出要翻译黄皙暎的《客地》的决定。

可以说,黄皙暎本人的生涯及其作品,是整个韩国历史的标本。他的作品中所勾画的人物生涯已经超越了个人的个别体验范围。黄皙暎的作品所讲述的现实大都是痛苦记忆。《客地》是一九七四年出版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精心挑选的十二篇初期作品,而由于篇幅过长,在翻译中文版的时候,经作者再次严格筛选,最后确定了本书中的九篇。这九篇可以分为三个主题,一是飞速的产业化给韩国底层民众带来的重压,这便是《客地》、《去森浦的路》、《大力士之梦想》、《发财猪梦》、《写给弟弟》、《身边的人》等六篇小说,韩国的底层民众六七十年代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在这部小说集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也是《客地》成为韩国七十年代“民众文学”的代表,以及部分作品入选当代高中课本的重要原因。二是战争给韩国人造成的生命以及心灵创伤,例如反映朝鲜战争题材的《韩氏年代记》,反映越南战争题材的《骆驼眼圈》。此外,《峡谷》是唯一一篇不包括在韩语版《客地》中的小说,它写于一九八○年,反映了韩国现代史上另一个重大事件——光州事件,作者也特意将其安排在中文版的《客地》中。我想,这样有利于中国读者来比较全面地了解韩国现代史。

而巧合的是,在读黄皙暎作品的时候,我时常觉得有许多事件不仅发生在韩国,在中国也同样能找到它们的影子。特别是反映产业化问题的小说,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中国的现实: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脚步的加大,下岗工人、农民工、东西贫富差距等问题目益明显。尽管中国会以自己的国情为基础去谋出路,但我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多几面镜子也未必是坏事。从这层意义上来讲,黄皙暎的作品对于关注中国社会的人来讲具有特殊意义。

这本书从选题到出版,得到了许多师友的关心与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尤其要感谢韩国大山文化财团的资助,感谢我的导师全炯俊教授,这些年来他以无私宽广的胸怀指导我认识文学与社会,还要感谢翻译过程中热心校正指导的韩国文学博士李京炫、中国文学博士李素贞、崔贞玉、朴银贞、李政勋等韩国友人,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支持,最后,也感谢一直全力支持我翻译的丈夫赵广和所有家人。

英 奕

2008年仲夏于韩国首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