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行中国更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王锦思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我们民族的励志书,是中日综合实力的大PK。它道出了中日当前差距的现实,探索了中国未来复兴的方式。

书本从许多全新的角度分析了日本和中国的种种差距,提到了日本“行”,也提到了中国“行”,但更多提到了日本“行”,尽管不全是日本“行”,不过日本的确有许多长处“行”值得我们借鉴。承认日本“行”,知耻而后勇,中国才会更“行”,中国更“行”是未来的可能和必然。

内容推荐

本书打破以往反映日本的书籍单纯分析日本的做法,从全新的视角,把日本作为参照物,关照中国的百年兴衰,寻求中国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

书中关于中日两国的一系列对比,无论是经济发展指标,还是国民素质,乃至于在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和陶瓷领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在许多领域还落后于日本,这些对比无不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本书纠正了人们诸多惯常的关于日本和各种史实的认知,同时也自我剖析和深入反省中国的各种问题,许多观点十分独特,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思想深度。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日本经验对于中国十分重要。勇敢地承认日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点,不妨碍批判日本的缺点,这才是中国励志进步的必然一步。承认当前日本行,是为了未来中国更行。中国更行是深切的期待,也更是未来的必然和可能。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日本是最好的参照

 换个角度看日本

 日本不应该被误读

 中国被放在解剖台上

 伟人如此赞美日本

 日本的“世界第一”

第二章 “东亚病夫”PK“小日本”

 “小日本”的真正由来

 中国人最早自名“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无需讳疾忌医

 “小日本”有多大

第三章 精神总动员

 墙里开花墙外香 

 见机行事

 团结就是力量

 情报至高无上

 认真到极致

 有效率的工作狂

 富得小气 

 在学习中创造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第四章 竞技场上

 金牌并非万能

 武术和柔道

 从围棋到麻将

 地球围绕足球转

 无限风光在险峰

 盛典奥运会

 中国人身体素质世界第几

第五章 谁是礼仪之邦

 礼当下中国

 言行也美丽

 将环保进行到底

 平安靠公德维系

 在商言德

 依法治国

 民主政治

 素质决定脸面

第六章 最后一道防线

 梦回唐朝

 堪称此邦不忘本

 群趋东邻受国史

 魅力汉字

 书画艺术

 画面静与动

 音乐悦耳

 饮食有道

 霓裳羽衣

 黄连厚朴

 漆瓷器物

 五大发明

第七章 没有硝烟的较量

 日本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人口变成人才

 把资源点石成金

 生存空间无限伸展

 产品也是艺术品

 “日本造”的进攻

 富裕贵在平均

 常任理事国之路

 武士刀越不过长城

第八章 中华如何能复兴

 向强者挑战

 中日只能相伴

 科教兴国

 再向日本学习

 再向中国学习

 多少年赶超日本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日本是最好的参照

换个角度看日本

对于中国,日本意味着什么?

提起日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轻松,不禁会想起那白里透红的太阳旗。

美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名著《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中说,日本人都如同武士一样,“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

因为侵略,历史上的日本,就如同一头猛兽,蜷伏在海的东侧,向西虎视眈眈,有日全食般的野心,随时会张开血盆大口,奋起一跃,扑将过来。在亡命徒般疯狂向全世界挑战、自绝于人类后,被打,得险些亡国。但是,日本又如同来历不明的外星人或金庸笔下的武林大师,在潜心修炼后,又突然满怀绝技来到世问,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无论扮演什么,做出什么,不是化险为夷,就是铤而走险,一再把神话变成现实,把可笑变成可怕,把问号变成惊叹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正如拿破仑所说“从可笑到伟大只差一步”。

日本活得舒坦的时候,内外相安无事;活得难受,内部出现问题时总想靠外部解决,无论解决的方式如何,中国都会首当接冲。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令中国头痛的对手,又是中国恩怨交加、捉摸不透的朋友。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日本的汽车、电器、电影、音乐、动画疯狂涌入。

有几句顺口溜反映出当时日本电影的难得一见和超级魅力:

朝鲜电影又哭又笑,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日本电影内部发票。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部外国电影,日本《追捕》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优美的插曲“啦呀啦”以及独特的电影语言,风靡全中国,也影响了一代中国电影人,经典对白更是流传至今。那时中国人刚刚结束“文革”之苦,伤痕文学应运而生,观众们对《追捕》中受陷害的杜丘努力证明自己清白颇有同感,柔情的真由美和硬汉杜丘都成为中国男女青年心中的偶像,中国还掀起了一股寻找男子汉的热潮。

扮演真由美的中野良子在中国参观,孩子们认出她来,兴奋地大喊、“真由美阿姨”。男青年则模仿杜丘戴蛤蟆镜,杜丘穿的那款风衣不到半个月10万件便销售一空。当时的张艺谋也钟爱高仓健扮演的杜丘,而后他又以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为偶像,也就不难理解张艺谋作品中为什么多次选用日本人当演员,甚至聘任日本服装设计大师石冈瑛子从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服装设计。张艺谋还利用自己赞誉为“全世界最好的高清设备”索尼F35数字电影摄像机拍摄中国首部数字电影、2010年贺岁大片《三枪拍案惊奇》,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数字电影时代。

在1979年的中国人看来,日本三十而立,从战争废墟上站立起来;又一个三十年,在而今的中国人看来,日本的形象一落干丈,小泉纯一郎成为其负面形象的代表。其实,日本还是那个日本,只是我们看日本的视角发生了变化。高仓健和小泉纯一郎都不能代表日本的所有品质,也不应该代表日本的全部形象。如果把高仓健背后的日本看得太高,是因为我们蹲着;如果把小泉纯一郎背后的日本看得太小,是因为我们站在云里。

中国和日本有两个“远”,一是感情,二是差距。前者情有可原,后者必须缩小。

中国的进步,不应该表现为北京上海的房价是东京的8倍,而是社会和谐和综合国力的整体发展,否则就会成为跛足虚胖的巨人。当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日本却还横亘在前面,并向中国提供了富士苹果、卡拉OK和几乎所有的电视拍摄转播设备,甚至在中国人祖传的陶瓷、中药等领域也具有某些优势。

差距远不止这些。

2009年5月,日本横滨举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冠军张怡宁坦言喜欢日本城市干净整洁,而且日本人很有礼貌。但是张怡宁在对话中有骂人脏字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低头发手机短信,还有中国球员做鬼脸开玩笑,甚至当众站起来提裤子,比赛新闻官认为他们“那么不尊重人、没礼貌”。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对日本给予表扬和赞美,却向中国乒协发出一封“投诉信”,批评中国球员“职业素质与球队的成绩并不相称”。而走向世界的日本平民像日本商品一样,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给予好评和赞誉。

免签证入境是验证一个国家国民受他国欢迎程度的标准之一。据悉,全世界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对日本国民入境免签,却只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国民免签,但是也不一定就能入境。

足球有助于我们更简单地解开日本成功之谜。像丰田和索尼一样,日本用足球证明,只要专注于目标,苦干实干加巧干,就一定能跃身于亚洲乃至世界之巅。每逢世界足球大赛,日本广告压倒性闪耀,照相机摄像机等“长枪短炮”清一色日本制造,世界顶级俱乐部足球赛丰田杯每年都在东京举行,日本足球水平也迅速崛起。在1996年奥运会上,日本足球队以1:0战胜巴西,巴西队主教练扎加洛惊叹:“日本人有初会让世界震惊!”

上哪个台唱哪出戏,在世界舞台上,国家还在较量,毕竟换了内容。牢记历史显然应该持之以恒,但是和牢记历史同样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加强和努力。

胡锦涛主席曾经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和许多日本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对日本给与高度评价。胡锦涛在接受日本16家驻京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曾回忆道:“1984年,我曾经负责接待过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1985年,我率200名中国青年回访日本。”

……

P1-4

序言

“等了千年的山盟海誓,走了万里的地久天长。”

1998年,我为吉林电视台相亲栏目《浪漫之旅》撰写了宣传词,这其中的一句话也是我从少年到现在关注中日问题的真实写照。我固执地认为日本问题是足以揭开中国百年兴衰秘密的钥匙,我期待国家级抗战纪念早日举行,也深知实现理想化中日友好之艰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吉林省德惠市。有日本媒体在报道我的时候,还习惯性地称我的家乡前身是曾经被日本侵略,并使用东京时间计时的“满洲”。没有哪个区域像这片黑土地一样,被中国人如此深情且习惯性地放在中国版图方位上看待,称之为“东北”,辽吉黑三省人一概被称为“东北人”。

我童年拥有的连环画《小兵张嘎》而今破烂不堪。

我还是一个农村小学生时,从《小兵张嘎》等抗日题材小人书和电影里知道有一个野蛮、凶残、好战的日本。据说,日本兵操练时走到悬崖边,如果不命令立正,他仍然会跨出足以致命的一步。

在每一张足够详细的中国地图上,都有日本在旁边不动声色,仿佛提醒我们不能安然其外。我是一个中学生时,每次看中国地图,总不会忘了瞅一眼日本,哪怕就一眼,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总耐不住寂寞的岛国,更想亲自踏上它的土地看个究竟。

在德惠一中读书时,班级规定值日生在黑板上写名言自勉,并激励同学。我写下了毛泽东所作的《离家》一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当时同学大多在县城住校上学,这首诗与我们的经历和理想极其相似,因此引起极大的共鸣和反响。直到后来,我才惊讶地发现这首诗有着纯正的日本“血统”,它表达了日本青年渴望走出乡村、走向外面世界建功立业的理想,在日本流传一时。原作者是日本明治维新领袖西乡隆盛,后毛泽东将诗作了修改,诗名是《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蒋介石称“予我精神上最大的刺激”,遂赴日留学;少年毛泽东感觉到日本的“美丽、骄傲和强大”,他把《离家》稍做改动,走出韶山冲到外面求学。

一个侵略的、进取的日本出现在中国的文艺作品和历史书里,一个真实的、发达的日本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童年时,我在家乡村路上看到灰色的日野卡车运载粮食送往德惠县城。日本侵华时期出产的电线铁塔、桥梁、木工工具几十年后还能使用,老百姓为此赞不绝口。

少年时,日本的风土人情、田园雅舍、青山白雪、温柔少女,给我精巧含蓄的美感,似曾相识,神往欲去,一时冲动,竟自学了几天日语。渐渐地,日本形象铺天盖地地冲进了我的视野:动画片、电器、新干线、摩天大楼、多层立体交叉桥、人工岛。战败国何以如此强大?我不禁思索……

1986年,家里通过关系找熟人,买了一台日本三洋牌14英寸彩色电视机,使用至今还品质如初。

早在1918年,日本兵就在德惠铁路和饮马河边驻扎,抢抓小鸡食用,以致周围几里内没有公鸡报晓声。当时的诗人王云台写道:“惊心犬吠连声起,报晓鸡鸣半个无。寄予莫留空埘在,怕他多事引倭奴。”而今日本人同样可以吃到德惠的小鸡。德惠正大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就建立在当年日军驻扎地附近,从日本引进设备,把鸡肉加工好后再向日本出口。

1993年初秋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和大学同学来到北京豪华高档的燕莎友谊商城实习,100多名身着藏青色学生服的日本少年极大地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围观、抚摸超大型的日本电视机,对之评头论足,自豪又兴奋地挺着小胸脯。随后他们购买了中国工艺品,就心满意足小鸟般地飞去了。带队的男老师长得酷似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买了一幅中国画。

中国吸引他们的仍然是传统而非现代,我无言以对,却思绪万千。早就听说,日本学生到中国来更多的是为体会日本产品普及程度,借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当他们见到北京大街小巷的日本汽车时,以为身在东京,就乐不思蜀,忘记富士山下那开满樱花的故园了。

1994年,适逢甲午战争100周年,我写了一篇《甲午百年祭》,文中我认为:

明治维新以降,当中国在无休止的战乱和动荡中顾影自怜江河日下时,日本这轮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光照全球。一百多年来,日本几乎将亚非拉所有的光辉和罪恶占尽,并取代了领先亚洲乃至世界五千多年的中国的优势。但对于中国而言,日本不像我们头上那个会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精灵那样温暖可爱,让文人墨客讴歌不已,它只是格外炙热灼人,始终让与其一衣带水的中国感到那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存在。

这时,我尝试更深入地研究日本和抗战,准备写书。1996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长春工作,就是为了仔细打量这座昔日的伪满都城,看看有无有价值的史料值得挖掘。2001年,为了推进国家级纪念抗日战争以及个人事业,我又返回北京至今。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

反日是指对日本相关事物(诸如日本政府、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等)的不信任、反感、戒备、愤慨甚至仇视的感觉或态度,从对日本政府的憎恨到对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憎恨,到最后甚至会诉之以暴力手段。

许多人认为我是反日分子,其实我并非反日,我把自己的行动定义为“后抗日”。后抗日是对抗日战争和日本进行理性研究、宣传,并致力于对抗战遗留下来的纪念、索赔、钓鱼岛等问题的解决,以及谴责、批判、抗议日本错误行径等一系列追求正义公理的行动。

我曾处在民间后抗日或反目运动的最前线和漩涡里。每当日本出现错误行为,我和大家一起冲锋陷阵,保卫钓鱼岛、反对京沪高速铁路采用日本新干线、对日索赔,发出了中国民间的最强音。

我从事最主要的后抗日活动是推进九一八全国鸣警报,呼吁对死难同胞和英烈实行国家级公祭。我通过上百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连续7年在全国“两会”提议,又在http://www.wwgc.cc/qm/发起签名活动。目前全国每年有数百个城市在9月18日这天鸣警报。

中国目前拥有反映日本50年侵华历史的纪念馆150多个。在加强抗战宣传的同时,或许应该建立一座反映中日两国2000多年友好交流的纪念馆,但是鉴于中日关系尚未彻底改善,建馆时机并不成熟。我是成千上万个收藏中国史料和日本侵略罪证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成规模、成系列收藏中日交流和中日友好史料的人,各种藏品上万件。我并非无原则地追求中日友好,而是出于研究需要才收藏,我希望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中日关系。

去过日本的人对日本的看法会有一定程度的修正,可见实地考察的重要性。2005年,两次访日的机会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成行。2007年11月下旬,在有关机构和朋友资助下,我终于来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日本和韩国,验证和对接纸上谈日本的思考。

我问一位常去日本、韩国的中国女性对这三个国家发展的看法,她笑着说:“韩国和日本差了20年,中国和日本差距更大,无法用年来衡量。”或许她的看法有些夸大,但是30年前,美国学者沃格尔的专著《日本第一》风靡世界,自负的美国人敢于赞扬日本第一,落后于日本的中国人更应该清醒。

而今,评价日本好的人容易被当成“汉奸”,揭露日本罪恶容易被当成“爱国贼”。这种分歧与其说是思想的多元,不如说是缺乏对不同观点的包容。中日关系中,侵略不是唯一,交流也不是唯一,偏重任何一方都将失衡。如果只看到日本的短处,显然不利于看清我们自己。在牢记历史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日本的长处,这对于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我偏执地觉得,研究透日本,以日本为参照物,就能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复兴指日可待。孟子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