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册在手,它将为你解决以下种种难题: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为什么事情永远做不完?为什么忙碌却没有收获?为什么你总是喜欢拖延?为什么要么忙得发疯,要么闲得发慌?为什么目标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为什么别人一天做完的事情,你却要两天?……
40种实用工具,60多则实际案例,100余个实战技术,让你每天多出2小时,收入在1至2年内增长20%……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就是效率达人(怎样让工作高效起来)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潘竞贤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册在手,它将为你解决以下种种难题: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为什么事情永远做不完?为什么忙碌却没有收获?为什么你总是喜欢拖延?为什么要么忙得发疯,要么闲得发慌?为什么目标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为什么别人一天做完的事情,你却要两天?…… 40种实用工具,60多则实际案例,100余个实战技术,让你每天多出2小时,收入在1至2年内增长20%…… 内容推荐 本书是金牌职业人如何高效工作的一本普及性培训读物。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各种工具、案例和方法,内容简单,兼具可读性和实操性。认真阅读本书,将其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勤加练习,使之成为与生俱来的习惯,你将可以:每天节省出2小时,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中;每周多出半天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你的收入在1至2年内增长20%:生活和工作变得高效而从容…… 目录 引言:忙碌却无效的一天 第一章 透视效率 “碌碌”却“无为” 你有效率吗? 效率的真谛 效率五要素 拒绝穷忙 效率的敌人 四步练就高效率 工具箱 1.时间记录表 2.时间去向分析表 3.成果分析表 4.效率自测 5.时间诊断 第二章 设定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 目标要素 设定人生目标 设定中短期目标 制定日计划 工具箱 1.长期/中期目标设定表 2.年度/季度目标设定表 3.月/周目标设定表 4.日目标设定表 5.行动计划表 6.预想困难并寻求解决方案表 7.目标分解表 8.项目目标设定表 9.6W3H目标细化法 10.目标设定法 11.待办单 12.目标追踪表 13.目标承诺表 第三章 成果至上 成果基于有效性 一时一目标 聚焦目标 全神贯注 学会拒绝 做计划的主人 平衡计划和变化 赏罚分明 持之以恒 不留退路 探究真相 改善和积累 敢于挑战问题 工具箱 1.巧妙地拒绝 2.处理电话干扰 3.应对不速之客 4.七种高效习惯 5.练就高效的心理技巧 6.有效解决问题 第四章 要事第一 从容的高效 重视第三类事情 寻找要事 投资知识 投资健康 委托和外包 工具箱 1.优先顺序表 2.健康心得 3.80/20法则 4.ABC时间管理法 5.管理部属的技巧 6.有效委派的六个步骤 第五章 提升行动速度 时间与效率 和时间赛跑 合零为整 制造紧迫感 绝不拖延 准备赢得机遇 自动自发 自我激励 言出必行 请他人监督 工具箱 1.自我激励技巧 2.哈佛的幸福课 3.每日自省表 4.说话简洁的技巧 5.时间管理的十大关键 6.时间管理原则 7.培养紧迫感 8.克服拖延 9.让会议更有效率 10.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试读章节 所谓“做了”,就是说领导让你去办一件事,你去办了。 比如说,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领导要求质检部调查一下原因。一周后,当领导询问该工作的进展情况时,质检部的人只是说:“我已经找相关人员聊过了,也确认了一下质检报告。”没有任何结论,连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措施都没有,这样的工作充其量算是“做了”。 什么是“做完了”? 如果质检部的负责人这样回答领导的提问:“针对上次的质量问题,我们一共检查出了10个原因。其中,主要因素有两个,我们已经制定了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并做出了处罚相关人员的建议。”即便如此,质检部还是不能保证下次不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但至少在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出处理这件事上,应该是做得相对完整的。 所谓“做成了”,就是当领导询问工作进展的时候,质检部的人这样回答领导:“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第二次了。”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并摸索到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而“做好了”,是指领导提出要求后,不仅按照上面“做成了”的标准完成工作,而且类似的事情也加以归纳,并为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使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更广的范围,甚至延伸到制度调整的层面,延伸到不断提升操作规范的精确层面。 从“做了”到“做好了”,这就是结果和成果的区别。 成果是切实解决问题的结果 忙碌不等于有成果,完成任务也不等于有成果,只有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创造出价值,才是成果。事实上,正是人们对忙碌的迷恋,导致大多数人的效率难以提升。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岂不是莫大的无效吗? 成果是百分之百完成的结果 跑步运动员们都知道,即使离终点只是一步之遥,但只要没撞到终点线就不算跑完了全程。某出版社制作一本书稿,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编审、排版、封面设计等工作,最后印刷时,却因为工作人员的小疏忽,导致目录顺序错乱,上万册图书不得不报废。很多工作正是因为最后一步没有做好,导致前功尽弃,枉费了无数心血。只有百分之百完成的结果,才能称之为成果,才有价值。 成果是与目标相一致的结果 如果目标是一月份销售额达到200万,结果达到的是190万,这不是成果。如果目标是项目方案全员一致通过,那么只要有一人投了反对或者弃权票,就不是成果。成果必须与目标完全一致。 成果是不超越时间限制的结果 如果目标是用5周时间将新店面装修完毕,结果却用了6周时间,这不是成果。任何目标都是有时间期限的,没有期限的目标就是空头支票,不可能兑现。绝大多数目标一旦超越了时间期限,就变得毫无意义。你一定见惯了电视剧里恋人们在机场分别的场景,男主人公飞奔着来到机场,可是,飞机起飞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惆怅和伤感。飞机不会等一个不遵守时间的人,成果也不属于超过时间限制的人。 成果是不超出成本预算的结果 如果目标是用5万元完成对某品牌的招商工作,最后实际花费了6万元,这不是成果。某公司举行会议营销,总预算是3万元,但由于成本控制的失败,实际花费5万多元。然而,这场会议营销的总收益不到6万,加上人力成本之后,这次会议营销竟然是亏损的。 忙碌与效率并不是正比关系,事实上,忙碌有时候还站在效率对面,成为提升效率的无形杀手。人们总是把“紧急”挂在嘴边,风风火火地解决那些火烧眉毛的事情,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殊不知,后者才是决定未来价值的筹码。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穷忙的现象数不胜数,而高效率人士却不见得有多么忙碌,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如行云流水般从容不迫。 日本畅销书作家胜间和代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不仅要料理孩子的生活,包揽所有的家务,而且每周都要向媒体供稿。另外,她还是某研修班的学生,每周要参加一天的学习课程。同时,她每年还会出版2至4本畅销书。在很多人看来,她简直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可事实上,她却在时间中穿梭得游刃有余,每周都有足够的时间逛街、美容以及安静地读书。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总裁王中军在电视访谈中承认,“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二十多年始终如此”。而且,他经常和朋友们骑马、打高尔夫球、下棋、晒太阳、品尝美食……身为高速成长的影视传媒公司当家人,竟然过着如此怡然自得的生活,简直羡煞人也! 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在该公司工作的员工可以带着孩子和宠物来上班。公司的玩乐设施应有尽有,员工们如果工作累了,可以在办公室比比剑,或到理发室理发,或者打排球、打台球、游泳,或者干脆去度假,公司不会扣一点儿工资。一名谷歌员工说:“每天早晨来上班时,我都感到自己仿佛前往天堂。编写计算机程序是非常疲劳的事,但这个地方就像是一座游乐公园和度假胜地,没有一名员工会感到疲劳。这儿到处都是台球桌、咖啡馆、休闲室,这儿就像是一个乐园。”然而,这座“游乐公园”被公认为高效率公司之一。P019-022 序言 我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职于某商业杂志社。当时,策划一期版面内容,我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可是,我的一位同事只需要一个星期。也就是说,完成同一件工作,我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别人的一倍;在相同的时间内,别人可以创造出一倍于我的价值。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感到吃惊不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研究“效率”的课题。 起初,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追求效率就是追求速度。于是,我孜孜不倦地学习提升行动速度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后,自己的行动速度明显提升许多。可是,我发现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得心应手,而且,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严重搅乱了我的生活。我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忙碌碌,可是我不快乐。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逐步深入,我才认识到,有效率不仅仅只是追求速度,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单纯地追求速度只会让人陷入越忙越空虚的境地。事实上,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提速,人们越来越不会“慢”了。每天都有写不完的报告,接不完的电话,见不完的客户,开不完的会议……对你而言,停下来品尝一杯咖啡,安静地阅读一本书,和家人共度—个无人打扰的下午……都已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追求效率的初衷。真正有效率的人将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如行云流水般从容不迫,他们既懂得如何“快”,更知道如何“慢”下来,享受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本书的全部内容是我对“效率”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总结。我自己正是这些成果的第一受益者。虽然自己身兼数职,工作清单上列满了需要完成的工作,可是,我不再忙得不可开交,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学会了从容,学会了“慢”。效率的本质是提升单位时间内的价值产出,追求效率的出发点是让自己变得不再那么忙乱。 我做到了,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这些成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