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舍弃得过且过的观念,对事情都要精益求精
眼下,“过得去”、“马马虎虎”似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和久不联系的朋友见面,大家互问情况,答案往往都是“还过得去吧”。问到工作情况怎么样,大多数人都是马马虎虎;问到生活情况怎么样,大多数人也都是过得去。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些答案都是一种谦虚的应答,但是时下的人还真是很多都马马虎虎了。收入也好、感情也好、工作状态也好,什么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于是也就差不多一辈子下去了。
其实,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是很不利于自己的,就像歇后语里面说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着就是为了每天撞那个钟,甚至那个钟都只是撞得马马虎虎。这样的人生我们是不推崇的,来到世上谁不想要风风光光地走过一辈子呢?至少当我们年老时回忆起自己的人生,要有着可回忆的记录,有着常人不曾有的精品历史,而不是差不多就完了。
先来看一下代表得过且过思想的“马马虎虎”这个词的来源。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虽然这首诗从文学方面来看不怎么样,但是“马虎”这个词却流传开来。这可是血的教训换来了对这种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的批判之词,可后人还是照样坚持错误的做法,这怎能不叫人悲哀呢?
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病的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着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
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态度会让我们太容易满足于现状,不知道进取。得过且过也容易让我们缺乏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做不出精细的东西来,甚至会造成灾祸。而人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组成的,没有高品质的事情,又怎么能组成高品质的人生呢?
人一旦对自己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就会把对自己的要求放低,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要求过低,就容易倦怠,产生无所谓的观点,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了,那也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进步的机会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让自己有精益求精的做法。对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可以让你的技术更加进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对生活质量精益求精,可以让你看到更好的生活方式,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精益求精的态度能带来的好处。
从前,有一个小木匠外出做工。时值秋天,要回家收秋。几个月下来整天忙于工作,挣了许多银子。可是自己的头发也长得很长了,要回家啦,怎么也得剃剃头吧。小木匠挑着自己的家伙什正走着,看到一家理发摊点,只见一位理发师傅,白白胖胖,粗手粗脚,看起来很笨拙,身穿白大褂,坐在凳子上抽着烟,很悠闲的样子,看来还没生意。 小木匠心想正好在这里剃吧。于是,他走到理发师傅面前,放下自己的挑子,摸了摸自己压得难受的肩膀,伸了伸腰说:“师傅,生意可好啊?”
理发师傅赶忙赔上笑脸:“借你吉言还好,要剃头吗?”
小木匠说:“是啊,要回家收秋啦,理个光头吧。”
“好嘞!”理发师边倒热水,边招呼客人坐下。小木匠稳稳的坐下后,理发师傅仔仔细细的给小木匠洗好头,不慌不忙的磨好剃头刀,说:“师傅有三个月没理发了吧?”
小木匠略一掐算:“师傅好眼力,整整三个月,一天不差。”
理发师傅说:“师傅喂,我要开始剃啦。”说着,将剃头刀子在小木匠的眼前一晃,手指一搓向上一扔,只见剃头刀滴溜溜打着转,带着渗人的寒风向空中飞去,当刀落下时,只见剃头师傅手疾眼快,一伸手稳稳地接住剃头刀子,并顺势砍向小木匠的头,这下可把小木匠给吓坏啦。“啊!”声还没叫出,只觉头皮一凉,紧接着听到“嚓”的一声,一缕头发已经被削下,这时小木匠才“啊”的一声,刚要一闪:“你要干什么?”剃头师傅用肥胖的手往下一摁说:“别动。”说着,刀又旋转着飞向空中,小木匠用力挣扎着要闪,可是被剃头师傅按得紧紧的不能动弹,说时迟那时快剃头师傅一接旋转的刀,嚓的一声又是一缕头发落地,小木匠脸都吓白了,又不能挣脱,只好闭上眼睛,心想:“这下完了,小命儿不保啦。”只见剃头师傅就这样一刀接一刀,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就给小木匠剃好了头,拿过镜子一照,嘿,一点没伤着,而且剃的锃明瓦亮。
这时,小木匠长舒一口气,从惊悸中苏醒过来,但浑身还在颤抖。突然,一只苍蝇嗡嗡着正好落在剃头师傅的鼻子尖上,小木匠手疾眼快,从自己的挑子中抽出锛子抡圆了照着剃头师傅砍去。这时剃头师傅刚要用手赶走落在鼻子上的苍蝇,只见小木匠双手一起,不知什么东西砸向自己,只感到眼前一晃,一阵风从面前吹过。剃头师傅更是吓了一跳,还没醒过味来,只见小木匠将锛子头向他面前一伸,只见上面半只苍蝇的两只翅膀还在呼扇,小木匠又拿了镜子给剃头师傅一照,剃头师傅又看见另一半苍蝇落在自己的鼻子上,两只前腿还在伸张。原来,活活的一只苍蝇被小木匠这一锛子劈成了两半。看完两个人哈哈大笑,相互佩服对方的精湛技艺。
我们除了佩服这两位师傅精湛的技术外,我们还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这两位师傅都只是得过且过之辈,他们能有这样让人惊叹的技术么?肯定是不能的。
“人生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在这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没有进取心,做事总是马马虎虎,那么,我们所有的能力、天分、智慧和独创力都将会因此而逐渐消失,永无出头之日。而做事精益求精,不但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精神饱满,还可以使我们的才能迅速提高,学识日渐充实,而最终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一位工作得完美无缺的人,不管走到何处,总会受到别人欢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P3-6
第一课 为什么人总喜欢一错再错?——舍弃6种错误观念,获得120分的正确思路
1.舍弃得过且过的观念,对事情都要精益求精
2.舍弃盲目盲从的观念,定准目标并坚定信念
3.舍弃渴望最好的观念,找回对最适合的追求
4.舍弃急功近利的观念,要有耐心才能有发展
5.舍弃过分执著的观念,随时对自己进行调整
6.舍弃学历至上的观念,运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第二课 为什么坏心情影响生活品质?——舍弃6种消极态度,获得120分的积极情绪
7.舍弃灵魂自卑的态度,获得相信我能的自信
8.舍弃怨天尤人的态度,获得发自内心的热情
9.舍弃甘于平庸的态度,获得品质人生的飞跃
10.舍弃贪得无厌的态度,获得知足常乐的幸福
11.舍弃畏惧困难的态度,找回迎接挑战的勇气
12.舍弃走走算算的态度,养成先思后行的习惯
第三课 为什么升职加薪的是别人?——舍弃6种工作短板,获得120分的晋升机会
13.舍弃为人工作的短板,获得为己工作的感觉
14.舍弃高傲态度的短板,虚心向公司前辈请教
15.舍弃粗心大意的短板,做好细节你才能成功
16.舍弃不懂合作的短板,与同事配合施展才华
17.舍弃躲避领导的短板,恰当将自己推销出去
18.舍弃只做分内的短板,争取并做好分外的事
第四课 为什么生活的倦怠越来越大?——舍弃6种心理负担,获得120分的生活激情.
19.舍弃顾忌失败的负担,获得未来生活的期望
20.舍弃不懂放弃的负担,像明天死去一样活着
21.舍弃消极评价的负担,敢于坚持自我的信念
22.舍弃要求环境的负担,努力适应并利用环境
23.舍弃患得患失的负担,让自己的生活简单化
24.舍弃死要面子的负担,获得自己真正的尊严
第五课 为什么一直拼命赚钱却还是穷人——舍弃6种理财误区,获得120分的创富能力
25.舍弃月光一族的误区,慢慢积累自己的财富
26.舍弃存即理财的误区,要让金钱来为你工作
27.舍弃错误消费的误区,不乱花手中一分一毫
28.舍弃安稳守财的误区,丰富自己的收入来源
29.舍弃靠己赚钱的误区,用钱生钱会赚得更陕
30.舍弃辛苦赚钱的误区,致富的关键在好点子
第六课 为什么失败总在敲你的门?——舍弃6种性格弱项,获得120分的成功资本
31.舍弃骄傲自满的性格,谦虚地取人长补己短
32.舍弃自私自利的性格,学会与人分享和感恩
33.舍弃好高骛远的性格,脚踏实地去拥抱成功
34.舍弃依赖别人的性格,获得独立自主的资本
35.舍弃三心二意的性格,专心致志做每一件事
36.舍弃优柔寡断的性格,敏捷果断地处理事情
第七课 为什么一张嘴对方就不爱听?——舍弃6种沟通缺点。获得120分的出色口才
37.舍弃口无遮拦的缺点,倾听且把握说话分寸
38.舍弃千篇一律的缺点,区分场合并把握对象
39.舍弃没有分寸的缺点,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40.舍弃枯燥乏味的缺点,增加每一句的含金量
41.舍弃冒冒失失的缺点,学会去套近乎的绝招
42.舍弃爱批评人的缺点,用语言激励调动对方
第八课 为什么努力半天却毫无效果?——舍弃6种做事风格,获得120分的做事结果
43.舍弃做事懒散的风格,找回危机感与紧迫感
44.舍弃拖拖拉拉的风格,保证质量并提高效率
45.舍弃不负责任的风格,对每件事都认真负责
46.舍弃不分缓急的风格,给事情排出先后顺序
47.舍弃做事侥幸的风格,真抓实干并积累经验
48.舍弃“盲碌”的风格,功劳比苦劳有含金量
第九课 为什么不能劳心你只能劳力?——舍弃6种负面思维,获得120分的聪明头脑
49.舍弃顽固守旧的思维,敢于想象并积极创新
50.舍弃片面局限的思维,全面辩证的看待问题
51.舍弃纸上谈兵的思维,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52.舍弃不思进取的思维,不断超越现在的自己
53.舍弃只学技术的思维,做领导须有管理才能
54.舍弃单打独斗的思维,学会与强者联合共赢
第十课 为什么锋芒毕露后前途却无“亮”——舍弃6种处世之道,获得120分的高涨人气
55.舍弃招摇过市的处世之道,完美地掩饰自己的锋芒
56.舍弃自吹自擂的处世之道,将赞美与恭维献给别人
57.舍弃只顾眼前的处世之道,在退步中寻求长远利益
58.舍弃斤斤计较的处世之道,用豁达的胸怀包容别人
59.舍弃争强好胜的处世之道,学会以弱示人博取同情
60.舍弃缺少联系的处世之道,关系需要平日里多维系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些观念和习惯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由于长期以来身陷其中,我们已经抽身乏术,甚至是难以割舍,下意识牢牢地抓着那些阻碍我们进步的事物。
固有的行为习惯和不明智的观念,仿佛是我们生命中长出的一些杂草害虫,侵害着我们美丽丰富的人生花园,搞乱了我们幸福家园的田地。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杂草铲除和舍弃。舍弃我们人生花园和田地里的这些杂草害虫,我们才有机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得到人生的飞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种,致力于有价值的耕种,最终收获丰硕的粮食,在人生的花园采摘到鲜丽的花朵。我们要经常地有所舍弃,要学会经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生活中和内心里的一些东西断然扔弃。只有舍弃那些缺点和错误的观念,摆脱那些妨碍我们发展的羁绊,我们才能得到最好的自己。
有舍才有得。在得与失之间,要做大胆地取舍,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智慧的精髓。“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既对立又统一,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舍”是放弃,却成了成因,结出了“得”的成果,不舍者不得,得亦因舍而得。
舍弃得过且过、急功近利等错误观念,才能获得120分的正确思路;舍弃“存钱=理财”、只靠自己赚钱等思想误区,才能获得120分的创富能力;舍弃顽固守旧、纸上谈兵等负面思维,才能获得120分的聪明头脑;舍弃自卑抱怨、甘于平庸等消极心态,才能获得120分的积极情绪;舍弃争强好胜、好高骛远的性格弱项,才能获得120分的成功资本;舍弃死要面子、患得患失等心理负担,才能获得120分的生活激情;舍弃拖拉懒散、不分轻重缓急的做事风格,才能获得120分的做事结果……舍弃成功道路上的种种羁绊,才能获得更好的人生。
聪明地舍弃,是对围剿我们的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消耗我们精力的事件的有力回击,是对浪费我们生命的敌人的扫射,是让我们能在更大范围去发展生存的前提。
聪明地舍弃,是对捆绑自己的背包的一次清理,丢掉那些不值得我们带走的包袱,拿走拖累我们的行李,我们才可以轻松地走自己的路,人生的旅行才会更加愉快,我们才可以登得高行得远,看到更多更美的人生风景。
到今天为止,你拥有的观念和你选择的心态,造就了现在的你;从今以后,你拥有的观念和选择的心态,将造就一个未来的你。舍弃错误观念、消极心态的羁绊,获得正确观念、积极心态的指导,成功会变得容易,人生会更为辉煌!
舍靠智慧!
我们有太多不舍,太多的包袱,不曾想过是否超重了。
得靠勇气!
我们有太多抱负,靠自己去努力实现,有时不经意发现原来自己还不错,然后进而提高自己奋斗目标。
本书通过和读者讨论生活和工作中10种问题的60个细节,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必须先舍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更好的收获;人生只有懂得“舍”,才能更成功地“得”。
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
舍即是得,得即是舍!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靠智慧,得靠勇气。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舍弃与获得之间的博弈技巧,从舍弃中获得积极的生活心态和正确的处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