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起航信义之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寒青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0年2月10日,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武汉的农民工发放工资,筹集26万元连夜驾车回黄陂,一家五口不幸在南兰高速兰考段重大车祸中遇难。为完成哥哥在农历腊月三十前结清农民工工资的遗愿,孙东林搁置哥哥的后事,在农历腊月二十九将筹集33.6万元工资,全额发放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中。

本书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寒青创作,再现了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诚信事迹。

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周明、李炳银、李建军、朱竞等认为,本书不仅激情澎湃,还兼顾了思辨性,呼唤中华民族的诚信之船举帆荡桨、破浪前行。

内容推荐

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都是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2010年春节前夕,为了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家的农民工送工钱,孙水林带着筹集的二十多万元和家人一起连夜驾车赶回湖北黄陂,途经兰考时因路面结冰,不幸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人全部遇难。尚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弟弟孙东林和家人毅然决定,在料理后事前先赶回黄陂,替哥哥完成在大年三十前结清农民工工钱的遗愿。并在腊月二十九将筹集的33.6万元工钱,全额发放到六十多名农民工手中……

长篇报告文学《起航,信义之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朴实生动的语言,以饱蘸的激情和深邃的理性,再现了孙水林、孙东林秉承信义高贵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来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既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又是一本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古柏树下的憨实

一 仰山庙的呼唤

二 拷打

三 一只也不能少报

四 拉勾算数

五 砍柴偷柴都有难

六 错戴的大红花

七 雨中的剃头挑子

第二章 匠人的守义情怀

八 拜师大彭湾

九 鲁班像前的师训

十 浓黑的墨线

十一 入土为安心难安

十二 无爱未必无情

十三 救急岂能计前嫌

第三章 荆棘丛生打工路

十四 血染的足印

十五 同是天涯打工人

十六 怒而未击的拳头

十七 讨债要讨良心钱

十八 雪上加霜情更切

十九 哪能让放牛娃赔马

第四章 生涯无处不担当

二十 吃亏是福

二十一 泪飞谢恩宴

二十二 天下工友皆兄弟

二十三 人离情犹在

二十四 借贷为了不踢“球”

二十五 分家不分心

二十六 风筝漂泊线不断

二十七 村路的诉说

第五章 倒下了,矗立着

二十八 迎春哪能有愁容

二十九 赶在暴雪封路前

三十 魂断兰考

三十一 悲泪伴着车轮滚

三十二 接力,在哥哥倒下之后

第六章 唤不归,何以慰

三十三 在哭声中结兑

三十四 哭喊声声撼中原

三十五 哥,送你一只“天堂鸟”

三十六 潮涌泡桐送义哥

三十七 还的不是钱,是良心债

三十八 信义之船,从这里起航

第七章 古柏树下的思考

后 记

试读章节

当你来到白云黄鹤的故里湖北,当你来到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特大城市武汉,你一定会欣然前往武汉市的北大门黄陂。黄陂东接将军县红安,西邻董永故里孝感,北枕巍巍大别山南麓,南濒浩浩长江水。

那里,不仅有讲述着木兰替父从军故事的风景秀丽的木兰山、波光潋滟的木兰湖,更有纪念宋代旷世大儒程颐、程颢二兄弟的“双风亭”。

相传,程颐、程颢两兄弟年少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两人相约出猎。在黄陂城西北二十公里处的泡桐店附近,程颐发现了一只野山羊,张弓便射,野山羊中箭,惊恐之中带箭逃命。程颐、程颢骑马紧追不舍,不知跑了多远,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湖泊,野山羊绝望之中,奋勇踏进湖中,拼命游向对岸。这下出乎程氏兄弟的意料,他们没想到这只野山羊竟如此勇敢。眼看着到手的猎物就要逃掉,他们纵马涉水直扑对岸。奇怪的一幕出现了,野山羊筋疲力尽地爬上对岸后,竟然趴了下来,回头眼巴巴看着追上来的程氏兄弟,眼里流出泪来。接着,野山羊一声哀鸣,全身拱起,似在用力,巨大的肚子一阵蠕动,竟然生下三只小山羊来。野山羊生下小羊后,顾不得强敌在侧,用嘴巴舔舐着小羊身上的血水,眼里满是母亲的温柔。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程氏兄弟!

难怪它受伤后还如此神勇,难怪它眼里淌着热泪,因为她是一个即将临盆的母亲啊!

不知不觉,程氏兄弟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放下武器,轻轻走到野山羊母子面前,拔下箭头,用祖传的刀伤药替野山羊将伤口敷上。他们决定将功赎罪,为山羊找一个安全的好地方养伤,喂养孩子。在半山腰,程颢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小庙,便找来枯草做成一个小窝,将野山羊母子安置在这里。这以后,两人每天都抽时间来给野山羊送吃的。在程氏兄弟的照顾下,野山羊很快就康复了,小羊也很快长大,满山撒着欢儿。

这段佳话被后人广为传诵。这座本来废弃的小庙也重新有了香火,人们将庙改名为“山羊庙”,后来又更名为“仰山庙”。不知从哪一代起,因为战乱频繁,仰山庙的和尚跑的跑了,死的死了,香火越来越淡,最终归于冷寂。从此野草疯长,蛛网暗结,神像也残缺不堪,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

仰山庙下,是绵延百里的黄孝河。因为一边连着黄陂,一边靠着孝感而得名。天旱之时,隔河两岸的人们常常为抢水发生械斗流血事件,恰如当地民谣所唱:“河水一条县两个,天旱争水生灾祸,轻的隔河骂爹娘,重时枪打刀斧剁……”

公元。1961年8月,赤日炎炎。黄陂大地,禾焦树枯,大地龟裂。一阵热风吹过,崎岖的土路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已经整整两个月没下雨了!

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村口的几棵大榆树,早被饥饿的人们剥光了皮,白光光的甚是扎眼。刺槐树的叶子也被撸光了,成了一片光杆,狼藉不堪:树下,卧着一条瘦骨嶙峋的黑狗,因为好几天没吃东西,它怏怏地躺在那里,无精打采。已是晌午时分,却没有一家烟囱冒烟。四周静悄悄的,显得了无生机。

黄孝河边的王家冲,却是另一番景象:十几个青壮年手拿着铁锹、鱼叉,群情激奋。一个头发灰白的年长者手握着铁钎走到队伍前,冷剑般的目光扫视了人群一眼:“都到齐了吗?”

一个敞着衣襟的汉子大声说:“只有孙金成没来。”

P12-13

序言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孙氏兄弟接力还薪”,这句话最近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

孙水林、孙东林是黄陂区李集街仰山庙村人,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0年春节前夕,为了抢在大雪封路前将工友的工钱发到位,孙水林连夜驾车从天津赶回黄陂,由于路面结冰,在行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路段时,不幸遭遇车祸,一家五口遇难。

弟弟孙东林在兰考县人民医院找到了哥嫂一家人的遗体,当时就昏倒在地。醒来后,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毅然决定,先赶回黄陂替哥哥完成遗愿。最后,终于在腊月三十全部兑现了农民工的工资。

孙水林、孙东林践行信义、坚守承诺的行为感天动地。他们是当代企业和经营者的榜样,是我们黄陂的骄傲。他们的事迹绝非偶然。孙氏兄弟出生于黄陂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1989年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二十多年坚持诚信为本,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俩绝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不仅如此,一些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往往能提前从孙氏兄弟手中拿到工资。孙氏兄弟参加了北京等地的许多重点工程建设,这些工程个个都是样板工程,也是孙氏兄弟诚实守信的真实写照。孙氏兄弟还十分乐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向家乡捐款,资助修建村级公路等,这些事迹充分反映了孙氏兄弟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他们就像一面明亮的道德镜子,映照着社会的诚信和责任,弘扬着大爱与正义的精神。

信义兄弟接力送薪这样一件真情之事、大义之举,发生在荆楚,与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黄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发端于斯的殷商盘龙城文化、汉唐木兰文化和北宋“二程”(程颐、程颢)理学文化以及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是历史和当今深藏在黄陂热土上的文化瑰宝,蕴涵着许多为当代世人所折服的传统美德和可贵精神,并在一代又一代黄陂人身上继承和发扬。诚信,只是这些传统美德和可贵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黄陂人能在世界各地站稳脚跟,创业发展,干出大事业,其根本原因就是讲诚实,重信誉,明大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信义兄弟的事迹,是平凡汉子做出的不平凡伟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身上演绎着商海打拼中的道德力量和责任精神,改变了人们对建筑商的传统看法,为黄陂人增了光。

为了弘扬主旋律,进一步推动向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的学习活动,我省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寒青,凭着资深新闻人的敏锐洞察力和一个专业作家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及时把握了这个重大的选题,通过深入采访,精心创作了反映信义兄弟的长篇报告文学《起航,信义之船》。作者通过全景式的描述,再现了孙氏兄弟从出生、成长、学习、打工到成为项目经理,直至完成“生死接力、雪地送薪”壮举的全过程。读来亲切感人,发人深省,是诠释信义兄弟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今天的黄陂迈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把黄陂建成武汉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先导区、商贸物流枢纽区、都市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样板区和宜居创业优质区,进而建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具有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型城区,这是全区上下的共同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长篇报告文学《起航,信义之船》的出版,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学习信义兄弟活动,促进黄陂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我们相信,信义兄弟忠信传代、大义持家的传统美德,重然守诺、克己为人的处世风范,吃苦耐劳、致富不忘乡亲的大爱情怀必将更好地发扬光大,并为诚信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夯实基础,贡献力量。

有感如上,是以为序。

后记

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青年时代在部队刚从事写作时,名家和老师们告诉我,写作要有激情,要有强烈的爱,要爱生活,爱社会,爱身边既平凡又伟大的人。

正是这种责任和爱的驱使,三十多年前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时,在部队当通讯报道员的我,从倒塌的房屋爬出来后,跟部队众多的干部战士一样,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臭水。白天边救援边采访,晚上面对着周围停放的尸体,点着蜡烛在帐篷里写稿……

正是这种责任和爱的驱使,近年来不少的全国重大典型,如殉职在“消灭山区茅草屋”工作岗位上的周国知,全国“师德楷模”郑琦,全国交通战线的楷模陈刚毅,背着盲母上大学的中国孝女刘芳艳,抚养犯罪嫌疑人的女儿上大学的公安战线道德模范刘继平,接过倒在讲台上父亲的教鞭、扎根山乡教育的胡安梅等,我都用厚重的长篇向社会报告……

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建军所说,我的报告文学是“用有情的眼光看世界,用深情的文字写人物,把“情”当作自己作品的灵魂”。

然而,作为踏着时代节拍的报告文学,仅有情和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要关注民生,关注社会。

孙水林、孙东林信义兄弟为了给农民工送薪,生死接力,感天动地。由于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诚信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起航,信义之船》的创作中,我除了倾注炽热的情感,还兼顾了思辩性,通过对孙水林、孙东林秉承信义的感人事迹的描写,引发人们的思考,同时,让失信失德者愧疚自责。

如果把信义兄弟撼人心扉的壮举比作一叶信义的小舟,那么,这叶小舟已经在时代的江河,在人类的海洋,扯着红帆,劈风破浪,远航了。我们呼唤,我们期待,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的信义之船从这里起航。

当《起航,信义之船》正式出版的时候,我要感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老师对这部作品创作前的指导;要感谢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鸿忠,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书记袁堃等领导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

我还要感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陈连生副部长、杜海波处长的大力支持;感谢武汉市委宣传部、黄陂区委宣传部的协助;感谢本书的出版单位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感谢责任编辑的精心编辑和斧正。

此外,本篇报告文学受到广东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报告文学现场采访援助计划”的资助。在这里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寒青

2010年9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2: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