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将粟裕珍闻录/开国将帅经典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雄文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雄文继2008年《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洛阳纸贵后,又一部长篇力作,最全面、最大胆还原粟裕历史真相!

本书的信息含量极其丰富,文笔轻松活泼,麻辣诙谐,凝重处则严谨慎重。运用当代流行的表述方式,有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之感。书中收集了粟裕珍贵照片近30幅,图文并茂,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具佳,史实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是粟裕研究者,军史、人物传记爱好者和广大普通读者的案头之作。

内容推荐

本书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

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匪窝”

第二章 令人神往的那些“匪事”

第三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四章 “上岗”证:粟裕的“黄埔”

第五章 井冈山的“老人”: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第六章 张辉瓒:倒霉透顶的老乡

第七章 “刮骨疗伤”:再世的关云长

第八章 “常胜将军”的败仗

第九章 蒋委员长“后花园”里的“鬼打鬼”

第十章 江南“春天的故事”

第十一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十二章 项副军长:我在这边等你

第十三章 苏中:汉高祖的关中

第十四章 “木马”神计:超一流的大腕导演

第十五章 能者多劳:两个师同一个师长

第十六章 红色海军从这里起步

第十七章 和平鸽:自古知兵非好战

第十八章 不归的中国驻日占领军

第十九章 四中队:粟裕的“耳朵”

第二十章 都是电报惹的祸

第二十一章 战役指挥:接过一把手的担子

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军事原则里的粟裕经验

第二十三章 野战军代政委:统帅的另一只手

第二十四章 创新的“盾”与“矛”:“猫耳洞”和“飞行炸药包”

第二十五章 给毛泽东做综合报告的当然首长

第二十六章 歌唱粟司令:遥远的“流行歌曲”

第二十七章 方面军统帅:打出来的威望

第二十八章 淮海战役:争来的大决战

第二十九章 两军配合作战:“要愿意受人家指挥”

第三十章 粟裕的“三不主义”:不写、不读、不看

第三十一章 台湾:华东军事统帅永远的痛

第三十二章 消失的真相:“粟总”

第三十三章 并肩站在辞帅行列的老邻居

第三十四章 不想当元帅的统帅是好统帅

第三十五章 十四与三十六个之一:打江山的军事家

第三十六章 领袖知己之一:与毛泽东的交往

第三十七章 领袖知己之二:与朱德的交往

第三十八章 领袖知己之三:与刘少奇的交往

第三十九章 元帅知己之一:与林彪的交往

第四十章 元帅知己之二:与刘伯承的交往

第四十一章 元帅知己之三:与叶剑英的交往

第四十二章 大将知己之一:与陈赓的交往

第四十三章 大将知己之二:与萧劲光的交往

第四十四章 与子同袍(上):你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第四十五章 与子同袍(下):责任不在你萧锋

第四十六章 本是同根生: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四十七章 迟到的正名与老部下汪道涵

第四十八章 打仗高手的怪癖

第四十九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匪窝”

驾一叶扁舟,沿万里长江逆流而上,过烟波浩淼的洞庭“天下水”,进入“兵事之冲”的重镇常德。举头西望,重峦叠嶂、深沟高垒,沈从文笔下说不尽的大湘西尽在眼中。

湘西处于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的接壤之地,号称边陲。明清以来,民变迭起,战乱频仍,中央政府常需集结重兵,严防死守,出现了一个国中有边防的奇特景观。

其中区区凤凰一县,还以边城风物人情,驰名中外。在中国历史上,这似乎堪称唯一。

无论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祖祖辈辈血泪辛酸的生存史,令他们有着天然的危机意识,倍感活着不容易。

1946年6月,毛泽东曾电示蒋介石大军重围里的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生存第一,胜利第一。”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叫他打不赢就走,想方设法快跑。保持南宋以来南蛮最纯正基因的湘西人,自然不要任何领袖人物的叮嘱,似乎与生俱来就知道保命是第一位的。

因此,这里民风强悍,家家尚武,以争强好斗为荣,以温良懦弱为耻。地多恶山,常居绿林好汉,饥则打家劫舍,寒则飘州过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嘴里至少不再担心淡出个鸟来。

政府及其大员们可就日夜焦虑,寝食难安,不免深恶痛绝,视之“刁民”,称之“土匪”,调集悍将骄兵,连年征讨。

数百年来殚精竭虑,却屡剿不绝,“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更多的时候还好比汛期的春江之水,越剿越多,弄得“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

1949年9月起,第四野战军林彪部意气风发开进湘西,开始大张旗鼓剿匪。杀鸡也动用了宰牛刀,光野战军主力就有四十七军、四十六军一三六师、三十八军一一四师等部队,几乎达到一个野战兵团。

从北到南一路高歌猛进、风卷残云的东北虎,见过大江大河大风大浪,却在这浅浅窄窄的“阴沟”里,结结实实栽了不少跟头。

又过了两年,少小离家,乡音未改的第三野战军统帅粟裕,偶然动了乡思,想回湘西老家看看。却听说这里土匪依然猖獗,如果翻越云遮雾罩、神秘莫测的雪峰山,得有一个加强连“保驾护航”。

麾下良将千员,带甲近百万的堂堂方面军统帅,即便要一个加强营的护卫,自然也不是问题。但如此劳师动众,惊州动府,从来为人低调的粟老总不得不放弃了。回家的打算,只好依旧在心头。

绿林们也不总顶着“土匪”的恶名。

如果家里祖坟“冒烟”,运道特别旺,随一股推翻朝廷的激流得了势,那么当年的“土匪”也能“土鸡变凤凰”,最终换成其他雅号,比如鼎鼎大名的贺龙和他的“匪军”。

北洋政府与蒋介石都拿出过吃奶的劲,“围剿”了多年的“贺匪”,后来“龙”飞在天,呼风唤雨,成了湘西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他的“匪军”,也先是成了“齐欢唱’’的国民革命军,后来又成为无往而不胜的解放军,开始围剿当年政府军蜕化而成的“匪”。

许多后人都有疑问,当年兴师动众,如临大敌的湘西剿匪,统军之将毛泽东为何不委派贺龙?偏偏让他待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成都,做一个同在一城的名将刘伯承完全可以兼任的“太平官”?

老子本姓天,

家住澧水边;

有人来拿我,

除非是神仙!

这首当年湘西家喻户晓的民谣,唱的就是贺龙。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湘西的一山一水,一沟一洞,几乎都是这条“活龙’’的大海。

湖南“土皇帝”何键曾致电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晏道刚,说:“湘西情形复杂,贺匪出没有年。”他颇有“战略”眼光地认为,贺龙“盘踞”湘西已久,要除掉朱德、毛泽东,就必须先剪除贺龙:“今日剿匪之至计,欲靖川黔,先靖湘西;欲除朱毛,先除贺(龙)肖(克)。”

但他只是做了一个梦。

贺龙的老部下、也曾做过湘西“土匪”的贺炳炎,后来绘声绘色地回忆说:“贺龙是一条活龙,国民党军队围住了他,他会呼风唤雨,变成一条龙,溜出去了。”

话语虽有些夸张,但除了会“变成一条龙”外,其他也的确八九不离十。

贺龙“土匪”的威名,甚至连不可一世的战友林彪也心存忌惮。他在“文革”中说:“和贺龙谈话,是随时准备冒风险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他突然会拔出枪来给你几下子呢?”

如果比试运筹帷幄,带兵打仗,林彪无疑更胜一筹,但如果“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两人个对个地单挑,大半辈子是“病秧子”的林彪,虽然也是一只“虎”,却远远不是能做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之敌。这场“龙虎斗”的结局几乎毫无悬念。

林彪甚至下了这样断然的结论:“军阀出身的元帅……都是这类土匪。”

这当然是他荒诞不经的鬼话,不能当真,但贺龙早年绿林生涯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时期与贺龙搭档的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萧克,也曾正儿八经提及贺龙的“土匪”往事。他向毛泽东告了贺龙一状,罪名很有些惊人,说自己的连襟贺龙在一二。师搞土匪作风。

毛泽东当然不信,萧克的报告转了一个圈,虽不曾从终点回到起点,却被打回到了“被告”贺龙的手里。

这样一个“土匪”头儿,神也好鬼也好,敌也好友也好,都不能不畏惧三分。如果叫他到过去的藏身之处、出没之所,捉拿晚了好几辈的“徒子徒孙”,岂非熟门熟路,手到擒来?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已经坐进中南海“龙庭”的毛泽东,“君”临天下,早没了当年草莽“山大王”的影子。他到底如何想,只有天知道,后人也只能空发怀古之幽思而已。

同期另一个风云人物粟裕,也恰巧生在这个“匪窝”。

不过,他与贺龙有所不同,便是从未在老家做过一天“土匪”。

P1-3

序言

后生可畏,后生可敬,三湘才俊研究粟裕生机勃勃,异军突起。跻身其中的青年学者张雄文同志,以其深谙太史公司马迁真谛之功力,表现出敢说真话的勇气、妙笔生花的才气和高瞻远瞩的豪迈之气。

这位后起之秀,深入缜密地甄别浩如烟海的可考文献,慧眼识珠,采撷冶炼,继专著《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洛阳纸贵后,又有新著《名将粟裕珍闻录》即将付梓。

我刚刚从医院回到家,面对堆积于案的各地邮件难以顾及,唯忙于拜读《名将粟裕珍闻录》书稿,不禁又惊又喜,兴奋不已!

拜读得知,他所“录”者除取自权威出版物与原始档案外,尚有不少知情人的采访。采访的内容,多有我久有耳闻的,也有战友中早有口传的。但在过去,“传”似乎还可以,“录”就断然不可。

事过境迁许多年了,忆及相当长的时间里,战友们更有首长们生怕惹祸的惊恐之状,至今历历在目;他们苦口婆心地劝阻我下笔“录”闻,依稀犹言在耳。

还原历史真相,公众自有公论。一些我熟悉的华野将领和中野、东野及华北将领,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老早就认为粟裕是当之无愧的华野统帅!

粟总不仅是我们华东野战军的统帅,也是一位军事大家,旷世名将。战争年代,他率领我们华野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深受最高统帅毛主席的器重与信任,是我们华野胜利的旗帜。

他作为军事家的丰功伟绩,作为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作为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作为共产党人的一身正气,不只是华野的光辉典范,也是全党全军全民族的光辉典范。

我是一名华野老兵,自1980年初,接触了大量党史、军史、战史资料、作战文书和往返密电,又结识了众多驰骋疆场、屡建奇功的杰出战将,心目中更加清晰地形成了鲜明的印象:古往今来,中国的军事家灿若繁星,而属于粟总的这颗星座是最为引人注目,最为耀眼之一。

我一向愚钝得很,管不住嘴也管不住笔,谈意见和写文章习惯于直抒胸臆,不会拐弯抹角,一如既往地“一意孤行”。所以若干年前我多次表示过:虽然研究粟裕会遇到种种坎坷,还得走漫长的路,但是粟裕学的兴起和粟裕热的到来以及粟裕研究硕果累累、蔚为大观的出现,将会是不太遥远的未来!

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粟总蒙冤获得昭雪也已过去了十五年。我欣喜地看到,军内外各行各界争相观看诸多拍摄粟总的影视作品,争相阅读记叙粟总的各类出版物,愈益增多的民间研究粟裕的刊物备受欢迎,广为传读。由此可知,社会毕竟是进步多了!可以认为,粟裕学业已兴起,粟裕热业已到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此,我为本书的出版祝贺,并不顾医嘱欣然为之序。

后记

计划中的《粟裕三部曲》之二《名将粟裕珍闻录》,继《无冕元帅——个真实的粟裕》一书出版之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也得以付梓面世,内心的激荡是无法言喻的。

这自然不是个人辛苦取得成效后的些许欢乐,而是一代元戎、华东野战军统帅粟裕大将真实的历史地位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巨大喜悦。

官本位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度里,图腾的似乎是官衔,往往神化地位崇高而显赫的人;对因种种原因成为聚光灯边缘的人,则多以成败论英雄。一般百姓如此,即便肩负书写历史重任的史家,因浓厚的“印刻效应”,也常常难以免俗。

我常常感慨某些史家“以论阉史”的治史观。史料是“足”,结论是“履”。宁可削足适履,阉割史实,也要死抱住老的错误结论不放。对待粟裕,便是从他的大将军衔逆推他的军事才华,从他的非正式野战军司令员官衔逆推他的卓越贡献,从他挨“好人”整的悲剧逆推他原本莫须有的罪状。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刘庭华研究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说,要完全写透粟裕,再过三十年以后才有可能。长者无奈之言,不能不令人深思。

但好在历史总在一点点地前进,终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历史人物,其真实的轨迹总有再现的时候。一如地下的烈火或涌动的春潮,任何阻遏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势虚幻的泡影成为过去,一切自然会恢复其本来面目,人性的美丑善恶也将黑白分明。

这本三十四万余字的书稿,是我多年来在图书馆、档案馆翻阅文档的研究集成,或者是采访粟裕大将身边工作人员与老部下的记录,应当感谢的人难以计数。当面或书信赐教者如楚青、粟刚兵、朱楹、鞠开、刘祥顺、吕韧敏、管新凯、石征先、殷卫平、汪维懋等粟裕将军的亲属、老部下及粟裕研究专家与学者;常赐以各种勉励和帮助者如魏寒枫、吴跃军、高峰、刘宇扬等友人,都是我当终身铭刻在心的。魏寒枫先生还慷慨地将他所写的《粟裕百年》一文交付与我,作为本书的引子。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尽管依然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却仍挤出时间细心审阅书稿,并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给我以莫大的关怀与慰勉。

华东野战军老战士、著名音乐家、《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之一、原文化部对外文化司司长吕韧敏老前辈,也不顾年事已高,大病初愈,满怀深情地为本书作序,令我感佩终身。

粟裕大将生前秘书、原中央军委办公厅副军级干部、中央军委批准的《粟裕传》编写组组长朱楹将军,不仅时常给予我书稿内容上的悉心指导,还再次慷慨地提供了本书的全部珍贵图片。他的慈祥与仁德,我将没齿不忘。

还有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吕绘元老师,不仅一年前即主动向我约稿,激励我加班加点完成了本书,还为书稿的立项、编辑付出了不少心血,令我感受到了一个北方人的敦厚、勤勉、严谨,也令我深有知音之感。

本书的出版,就个人而言,仅仅是又探索了一小步,日后应当勤勉的事情还很多。有人说:“对我们这类研究历史,把再现这段历史作为己任的作家来说,在写作中必然要把这类人的伪造和所蒙上的灰尘来个清除。而不管这些人曾经担任过什么高官显位。”我唯有以此作座右铭,不惮于前行而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