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1936-2000),当代著名诗人。出版过诗集《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他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而壮美,而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又共筑为宏大的诗性整体。本书选收了他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66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昌耀诗选(文学类)/中国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昌耀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昌耀(1936-2000),当代著名诗人。出版过诗集《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他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而壮美,而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又共筑为宏大的诗性整体。本书选收了他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66首。 内容推荐 本书收选作者自1955年到1998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66首,包括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基本囊括了作者毕生诗歌创作的精华。他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而壮美,而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又共筑为宏大的诗性整体。本书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的《中国当代名诗入选集·昌耀》编辑。 目录 船,或工程脚手架 鹰·雪·牧人 边城 月亮与少女 高车 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 这是赭黄色的土地 荒甸 夜行在西部高原 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 猎户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天空 良宵 断章 慈航 山旅——对于山河、历史和人民的印象. 莽原 湖畔 烟囱 驻马于赤岭之敖包 风景:湖 划呀,划呀,父亲们!——献给新时期的船夫 轨道 木轮车队行进着 鹿的角枝 风景:涉水者 太息[拟古人] 所思:在西部高原 在山谷:乡途 纪历 河西走廊古意 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 戈壁纪事 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 草原 天籁 雪乡 旷原之野——西疆描述 河床(《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一) 她站在剧院临街的前庭(《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三) 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青藏高原的形体》之六) 海的小品 巨灵 芳草天涯 雄辩 夷[东方人] 人·花与黑陶砂罐 斯人 午间热风 高原夏天的对比色 人群站立 谐谑曲:雪景下的变形 我们无可回归 空城堡 头像 内心激情:光与影子的剪辑 一代 翔翔鸟翼(一种“刺激的”文化心理状态) 一百头雄牛 穿牛仔裤的男子 在雨季:从黄昏到黎明 两个雪山人 回忆 灵霄 周末嚣闹的都市与波斯菊与女孩 猿啼 洞 庄语 立在河流 诗章 玛哈噶拉的面具(神舞印象) 听候召唤:赶路 热苞谷 悲怆 盘陀:未闻的故事 燔祭 内陆高迥 受孕的鸟卵 元宵 听到响板 骷髅头串珠项链 干戚舞 哈拉库图 紫金冠 苹果树 在古原骑车旅行 僧人 江湖远人 齿贝 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 给约伯一 谣辞(那刻月光凄清迷离) 西乡 处子 图像仪式 暖冬 圣咏 冰湖坼裂·圣山·圣火——给S·Y 91年残稿 呼喊的河流 盘庚 秋客 工厂:梦眼与现实 俯首苍茫 拿撒勒人 痛-怵惕 怵惕·痛 圣桑《天鹅》 傍晚。篁与我 烘烤 花朵受难——生者对生存的思考 螺髻 降雪·孕雪 一天 我见一空心人在风中扭打 自审 踏春去来 在一条大河的支流入口处 意义空白 堂·吉诃德军团还在前进 大街看守 薄曙:沉重之后的轻松 一种嗥叫 复仇 生命的渴意 罹忧的日子 人:千篇一律 享受鹰翔时的快感 近在天堂的入口处 灵语 火柴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深巷·轩车宝马·伤逝 纯粹美之模拟 迷津的意味 与蟒蛇对吻的小男孩 答深圳友人HAO KING 百年焦虑 划过欲海的夜鸟 淘空 钟声啊,前进! 感受白色羊时的一刻 荒江之听 一个青年朝觐鹰巢 梦非梦 幽默大师死去(一次蓦然袭来的心潮) 西域:断简残编之美 话语状态(两种孤独:怡然或苦闷) 玉蜀黍:每日的迎神式 你啊,极为深邃的允诺 夜眼无眠 晴光白银一样耀目 噩的结构 今夜,思维的触角 我的死亡——《伤情》之一 无以名之的忧怀——《伤情》之二 寄情崇偶的天鹅之唱——《伤情》之三 两只龟 入境四种 苏动的大地诗意 告喻 从酷热之昨日进入到这个凉晨 秋之季,因亡蝶而萌生慨叹 主角引去的舞台——复许以祺先生,为其摄影创作《天葬台》题句 面对“未可抵达的暖房” 致史前期一对娇小的彩陶罐 试读章节 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 1.春潮:她的梦一般的赞美诗 西羌雪域。除夕。 一个土伯特女人立在雪花雕琢的窗口, 和她的瘦丈夫、她的三个孩子 同声合唱着一首古歌: ——咕得尔咕,拉风匣, 锅里煮了个羊肋巴…… 是那么忘情的、梦一般的 赞美诗呵—— 咕得尔咕,拉风匣, 锅里煮了个羊肋巴, 房上站着个尕没牙…… 那一夕,九九八十一层地下室汹涌的 春潮和土伯特的古谣曲洗亮了这间 封冻的玻璃窗。我看到冰山从这红尘崩溃, 幻变五色的杉树枝由漫漶消融而至滴沥。 那—夕太阳刚刚落山, 雪堆下面的童子鸡就开始 司晨了。 2.我的掌模浸透了苔丝 她从娘家来,替我捎回了祖传的古玩: 一只铜马坠儿,和一只从老阿娅的妆奁 偷偷摘取的“乾隆通宝”。 说我们远在雪线那边放牧的棚户已经 坍塌,唯有筑在崖畔的猪舍还完好如初。 说泥墙上仍旧嵌满了我的手掌模印儿, 像一排排受难的贝壳, 浸透了苔丝。 说我的那些古贝壳使她如此 难过。 3.在雪原。在光轮与光轮的交错之上 牦牛:一头种公牛。 它有褐黑的腹长毛和洁白的眉毛。 它有金黄的鼻圈和金黄的犄角。 额上的披发浅浅覆盖住了两只大眼睛。 当它从积雪的坡头率先直奔而下, 牛伙里它的后尾总是翘得比谁的都高挺, 像一株傲岸的蒲葵, 浮立在那一片黑色的波动。 浮立在那一片黑色波动的最前沿。 黑色的波动呀 污染着白雪…… 这是一头种公牛,一头牦牛。 此刻它漫步在山阴。耸起的髻甲 驮负着牧人酬谢它的一皮袋稞麦。 它不喜欢这一象征。 回过头去,看到厩栏中那只俏丽的 花母牛还在朝它凝望, 那眼神是温柔的。 于是,我恍若又 听到了公牛呼唤母牛的叫声。 恍若看到那只俏丽的花牛向这边靠拢。 看到一圈光轮从这只母牛的头顶升起。 看到成百、成千圈光轮从母牛群全体 成员的头顶升起。 从白雪、从黑色的波动, 在光轮与光轮的交错之上 是种公牛所独具的一轮 雄性的 犄角。 4.两个女孩的历史 小小的胖女孩儿。光腚的 一个胖女孩儿,歇在篱墙边。 这小女孩儿兴冲冲地朝前爬行。 又停住了。歇在篱墙边。屁股蛋儿 在嫩草地上蹭出一溜拖曳的擦痕。 小女孩儿兴冲冲地笑着,认真地 把每个过路的男子唤作“爸爸”。 报以无声的笑,他们走了过去。 草滩里有一只驯化的山雉 随着家禽啄食。 篱墙背后 女孩儿的土伯特母亲也悄悄地笑着。 忆起自己原是草滩里的另一个女孩儿, 一个佩戴松石耳环的小女孩儿, 一个富有三只印度皮箱的小女孩儿, 一个身著绿布长袍的土伯特小女孩儿, 正弹跳于春草。十七个少年猎手围拢来 将贡礼轮番向她的怀中投去。 投去的那些蛤士蟆在天空飞着。 她提起两只袍角轻盈地跳着。 那些蛤士蟆,那些牺牲品, 那些蛤士蟆的大坟冢有他们带笑的 泪水。 时间呵, 你主宰一切! 5.阳光:火的颜色:温暖 残雪覆盖的麦垛下面 散发出阳光的香气。 这里:阳光就是香气。 就是麦草秆儿。 落叶林里 闪过雪鸡的白翎羽和鲜红的鸡冠子。 我想起了白雪和雪地上的野火。 想起了西天沉落的火烧云。 想起了火的温暖。 这里:火的颜色就是温暖。 但是,垫在牛栏的草木灰同样温暖。 老牛哞哞的叫声同样温暖。 腐熟了的粪草同样温暖。 在温暖的日子, 猎人弯腰奔过亮晶晶的田野。 他的吊在腰带上的钢精饭盒哗啦啦响。 搁在钢精饭盒的小铜匙子哗啦啦响。 从田野弯腰奔过的亮晶晶的猎人 嗅到了麦垛下面阳光的香气。 看到了落叶林里雪鸡的红冠子。 听到了河岸上老牛哞哞的叫声。 猎人弯腰奔过田野。亮晶晶的。 他的双筒猎枪从未装压过霰弹。 他并不需要射击。 我并不需要射击。有写生画家与我一同 从野外归来。欢迎我们的 是我的土伯特妻子和三个孩子。 1982.11.2—18初稿 草原 草原新月,萌生在牧人的 拴马桩。在鞍具。在鞍具上的铜剑鞘。 湖畔的白帐房因宿主初燃的灯烛 而如白天鹅般的雍容而华贵了。 夜牧者, 从你火光熏蒸的烟斗 我已瞻仰英雄时代的 一个个通红的夕照 听到旋风在浴血的盆地 悲声嘶鸣…… 1983.5.9~11.19 天籁 静谧吗 竞技的大自然素有高扬而警策的金鼓, 比秋风更为凛冽,谁会听不到! 从来没有一个生灵是被命运盲目地播弄: 獠牙守备于茂林。兽角 交错在每一个窥伺的日午。 一切在早熟。在跃起。在呼叫。 做亡命之拼搏。 猛士啊,那时你们托起神祗的摇篮。 你们从木石索取火炬,让河流钻过罟网。 你们跣足披发而高蹈,使饿鹰 振动鳞甲,山岩荣享血食,丛林裸袒…… ——温泉的水波还在沐浴的夜里 漂洗肥羊的膏脂? 数千年后你们始知诸神愉悦的花环, 原不过是植物芬芳若此的育种器官。 没有看到那一落日的壮美。 永诀的已成永诀,古原早被沙丘弥合。 但在北方草场和戈壁之间 谁会听不到那沉沉的步履仍比秋风远为 凛冽! 1983.5.28——10.6 …… P78-86 序言 “中国文库”出版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分列于6个类别,即:(1)哲学社会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学术著作);(2)史学类(通史及专史);(3)文学类(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著作);(4)艺术类(艺术作品及艺术理论著作);(5)科学文化类(科技史、科技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6)综合·普及类(教育、大众文化、少儿读物和工具书等)。计划出版约1000种,分辑出版。自200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三辑,每辑约100种,分精平装两类。2009年时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将“中国文库”第四辑作为“新中国60年”特辑推出,主要收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大陆原创性人文社科类名著。 “中国文库”所收书籍,有少量品种因技术原因需要重新排版,版式有所调整,大多数品种则保留了原有版式。一套文库,千种书籍,庄谐雅俗有异,版式整齐划一未必合适。况且,版式设计也是书籍形态的审美对象之一,读者在摄取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看到各个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版式设计的风格特色,也是留给读者们的一点乐趣。 “中国文库”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起并组织实施。收选书目以中国出版集团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为主要基础,逐步邀约其他出版机构参与,共襄盛举。书目由“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审定,中国出版集团与各有关出版机构按照集约化的原则集中出版经营。编辑委员会特别邀请了我国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领导同志担任顾问,以确保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高质量地进行下去。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