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月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吴帆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关于女孩和女人,热情和欲望的模糊界限的极其优美的一本书。

西方媒体及文学界瞩目的华人双语作家吴帆的经典力作!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亚洲项目推出的第一部作品!2006年英文首版,迄今已在近二十个国家出版发行!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所大学里两个女学生晨明和苗雁的故事。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晨明个性单纯,喜爱音乐与阅读,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苗雁个性自由狂野,性感的外表使她在男人间无往不利。两人由相识到相知,各自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心底里最渴望的东西……

内容推荐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所大学里两个女学生晨明和苗雁的故事。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晨明个性单纯,喜爱音乐与阅读,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苗雁个性自由狂野,性感的外表使她在男人间无往不利。两人由相识到相知,各自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心底里最渴望的东西。她们的友情改变了她们的生命走向,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分离。故事由成年后的晨明娓娓道来……

二月花,生命最精华的情愫与羞涩。

试读章节

我来自小地方。父亲说:“你是帆船,要航行。”他还说:“你是无帆的帆船,要靠自己的手划桨。”如他所言,我从鄱阳湖边的一个农场,航行到赣江边的一个小县城,再到珠江边的一个大都市,再到特区,再到美国的西海岸。一路上跌跌撞撞,见过不少风景,也经过不少挫折。下一个歇脚处在哪里?我总是这么问自己,然而也总是没有答案。不过每听到风起潮涌,我的心跳就会加快,就会痴迷地望向远方的海岸线。

《二月花》是游子的思念。里面有失去的友情和爱情,也有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童贞,和不顾一切的热情。写书的时候,心里没有想象的读者群,也没有想过要出版,只是希望能通过文字触摸到透过褪色的花布窗帘射进来的一缕晨光。之所以用英文写这本书,纯粹出于提高英语水平的初衷——我始终认为一个作家应该用母语写作。书写成后,在美国找文学代理人和出版社时碰了不少壁,主要因为“小说太含蓄,太中国化”。后来英文版出了,其他语种的版本也陆陆续续出了,心里却越来越惦记中文版,这时才意识到我是为谁而写这本书的。

至于书名,那是为了记住自己和自己这代人是从上一代的冰天雪地里走出来的。

“卖方便面喽。康师傅的。五毛钱一包。”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有个女孩敲我的寝舍房门。她笑容可掬,两腿间夹着个花花绿绿的大纸盒,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钱。她的通红的脸颊上挂着几缕被汗水粘住的长发。

“你是学生会的吗?”我的舍友黄萍萍满面狐疑地问道。

“不是。不过他们卖康师傅要六毛钱一包。你算算账吧。”那个女孩把散落的头发捋到脑后,然后两手叉在胸前。

“谁知道你的方便面是真是假?”我的另一个舍友冬花从她的蚊帐里探出头——她从中午起就坐在床上织毛衣。一个星期前,她在街上小贩手里买了几包冒牌的康师傅方便面,拉肚子拉了好几天。

“我带这个盒子走门串户可不只是为了好玩。怕有假你就别买。”说着,那个女孩弯下腰,抱起纸盒,把它先放在弯着的右膝上,然后推举到胸前。在阳光下,她的黑色皮鞋的金属高跟明晃晃的,直刺人眼。

就在她准备往隔壁房间走的时候,我放下手里正读的书,说:“给我来十包。”

方便面是正牌货,不过后来我发现学生会卖的康师傅只要四毛钱一包。

我就是在一九九一年的秋天这么第一次碰到苗雁的。我当时是广州一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只有十六岁。当然,我那时并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我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买方便面一个月之后。那天晚上,我和几个同学在校园里的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的邻桌就是她和她的朋友们。她显然喝醉了,满口酒气地正和两个醉到头都快抬不起来的男人行酒令。他们的桌上放着两瓶空了的五粮液和一打青岛啤酒。她行酒令时一直输,最后按照那两个男人事先规定的惩罚要当众跳舞。她一边大笑,一边把桌上的酒瓶一个个放到地上。她踩着椅子上了桌面——桌子被她的重量压得摇摇晃晃。在昏暗的灯光里,她一袭白色的长袖连衣裙,头发在脑后挽成髻,看上去像是个女神。

“看什么看?”她指着靠角落坐的几个男人,“要是你们以前没见过女人,回家看你妈去!”

她的话招了一阵哄笑。她没理会那么多,转身对和她行酒令的那两个男人说:“我现在就跳舞。你们看清楚了,下次我可不会让你们这么走运。”

她开始旋转,快起来的时候几乎从桌子上摔下来。当饭店老板赶来试图把她拉下来时,她冲他大嚷:“你的脏猪手别碰我的裙子!”嚷完了,她自己跳下来。她的粉红色的鞋跟碰到地面时把她的左脚踝给扭了。她随手脱下鞋子,嘴里用白话诅咒起来,然后光着脚跟着那两个男人踉踉跄跄出了饭店。其中一个男人在出门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大团结扔到地上。

又过了三个月我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那是春天的一个星期六晚上,也就是我满十七岁后的两个月。我和她在西五的平台上不期而遇。西五是我住的那栋八层楼的宿舍的名字,里面全是女生。它的屋顶是平的,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上面铺着白色水泥,周边顺着低矮的护墙布满了粗大的排气管和不知作什么用的其他管道。尽管平台上挺干净的,宿舍的女孩们却流传说上面很脏,说只有清洁工和修理工才会上那个鬼地方清扫排水沟或是修理管道。她们还说去平台的路上可能会碰到老鼠。

我搬进西五不久就发现平台了。那天,我和几个同班同学被系里选中做代表,去参观八楼的一个获得当年“最卫生寝室”称号的模范寝室。当大家都挤进明亮而又散发着刺鼻茉莉花空气清新剂的房问时,我却注意到离寝室几米处的楼道拐角连着一个通道。光线到了拐角就消失了。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黑暗和白天似乎变成了可以切割的固体。我当时正在找一个晚上能清清静静拉小提琴的地方,于是参观完模范寝室后,我就顺着通道走。就这么,我发现了平台。自此,我就常常到平台上拉琴——平台的空旷使我的琴声变得很清晰,也传得更远。虽说中学的时候,我曾经随学校的乐队到处表演,不过进了大学后,我拉琴纯属自娱自乐。我只拉中学起我就熟记的几首练习曲和《梁祝》。

不知怎么的,平台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家里一个用作储藏室的小阁楼。我那时常常爱呆在里面,不是玩玩具,就是幻想我听过的童话故事。阁楼就在我的房间上面,大约四五个平方米,里面没有灯,只有一扇打不开的书本大小的窗户。那时候,我爸妈还住在农场里。“文化大革命”时,他们作为被打倒的“臭老九”下放到那个农场接受再教育,一住就是十几年。我出生的时候,“文革”差不多结束了。后来他们告诉我,说“文革”时,他们曾把一些禁书藏在阁楼里,在上面堆满了旧家具、破棉被和用不着的衣物。上中学时,我开始读他们的~些藏书,有老子的《道德经》,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还有拜伦和雪莱的诗歌集。我当时读不太懂这些书,可是居然也被它们完全迷住了。

一把木梯子连着阁楼。我就从那儿爬上去。尽管阁楼又黑又闷,却是房子里我最喜欢的地方。当我的爸妈不留心我的时候,我就带上手电筒、玩具和几本小人书,爬进去待上一会儿。虽然里面塞满了杂物,可是因为我爸妈时不时会上去打扫,一点也不脏,更没有我所讨厌的老鼠和蜘蛛网。我在狭窄的空间里找个空地躺下来,有时空间太小,我就蜷缩起来把头枕在松软的棉被上。等我的眼睛适应了黑暗,可以借着窗户外射进来的一点微光辨认出周围的布置时,我开始想象自己是鲁宾逊,而阁楼是一个孤岛,那些衣物被褥和杂物成了密密的丛林。有时我也想象自己是《天方夜谭》里历尽磨难而又无比幸运的探宝者,自然这时周围黑压压的一片就变成了山洞里的金银财宝。在我自编的故事里,我还是不幸落入巫婆手中的美丽的公主,是一个不听话被老师关禁闭的有魔法的孩子。总之,黑暗和绝对的寂静让我的想象力如氢气球一样腾飞起来。我有时还哼唱我妈教会我唱的苏联歌曲。我通常只记得头几句歌词,后面的就想到什么唱什么了。

我十一岁的时候,才随爸妈的落实政策回到南昌市。这个城市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一条很长的叫赣江的河。我对它没有丝毫好感,尤其痛恨它的丑陋阴暗的房子,过度拥挤的街道,和爱吵架爱骂街的市民。即使在南昌住了几年后,我还常常梦到农场和那个小阁楼。

P7-10

书评(媒体评论)

吴帆的这本小说让我如痴如醉。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倾情推荐(《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

人物,情节,和富有感染力的中国情调融合在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处女作里。无法忘怀的人物,加上真实的感情,使吴帆的第一部小说动人、性感,让人难以释手。她的风格简洁,行文自信、清晰、精确。(《二月花》是)令人赞叹的一部外女作。

——新闻简报(澳大利亚)

并不是让人轻松的阅读,然而却充满了生命力和洞察力,把我们带到一个跟我们熟悉的环境大相径庭的世界。

——牛津时报

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小说不光在亲密和克制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同时打破了多个情节模式。作者对主题的把握让人赞叹。她完美地描述了年轻人的友谊中可能出现的自闭倾向和过度的激情,但却不让你感觉到主人公的思虑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关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主题的普遍性——那就是成长的快乐和痛楚,对性的发现及由此而来的恐惧和兴奋。阅读《二月花》的时候,大概很少人能不回忆起他们成长阶段的心的悸动。

——亚洲书评

吴帆以不强人接受己见的笔渊静静地揭示了中国在过去儿个世纪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含蓄而轻快的小说,与其说足性的觉醒,不如说是彻头彻尾的觉醒。

——英国观察家报

吴帆的优美流畅,动人心弦的处女作捕捉到处在激变中的中国社会中的主人公们的生活……尽管成长的故事有共性,但是很少作品能象《二月花》一样把握住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

——《那是北京》杂志

动人的处女作。美丽,引人入胜,并巧妙地把感情,幽默,性的刺激,和对现在和未来的真诚的探索结合在一起。

——新加坡海峡时报

充满了神秘和误会……极其深刻。

——英国独立报

这本小说小去讨好假想的读者,而是注重在故事本身。它轻而易举就摆脱了个人回忆录的声音,并以后来获得的智慧来讲述过去的事情一就像是故事此时正在发生。同样吸引人的还在于书中两个朋友是如何成为当时中国的象征。

——英国金融时报书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