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在领跑世界(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王少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正是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才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全球霸主”和“世界经济中心”。在第一个“全球霸主”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美国先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西班牙(也许还要加上葡萄牙)虽然曾经称霸全球,但它却称不上“世界经济中心”,这是因为伊比利亚人在经济方面实在是毫无建树。

基于上述的原因,王少毅的《谁在领跑世界 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在介绍和分析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时候,选择了威尼斯、荷兰、英国和美国作为对象,希望能全景展示最近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各个“世界经济中心”的崛起和衰落的原因都迥然不同,其中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也有“人和”方面的原因。

内容推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一书中指出,21世纪,世界上“至少会有六大强权: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可能再加印度”。在基辛格所说的六大“强权”中,欧洲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联合体,除非它们能合并成为一个“欧罗巴共和国”或“欧洲合众国”,否则它只能算是一股势力,而不能看成是一个国家;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的局限,它很难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对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来说,它们的先天条件非常优越,具备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力,但这些国家在冒险精神和民族文化方面还有待提高。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日本的经济崛起为开端,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使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渐由大西洋沿岸转到了太平洋沿岸。尽管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的经济霸主,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美国这位世界霸主稍显疲态。下一个世界经济中心会是哪里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谁在领跑世界 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与您一同探讨世界经济发展。

《谁在领跑世界 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由王少毅编著。

目录

第一篇 威尼斯:千年异类

 利益是第一位的

威尼斯,“最尊贵的”千年王朝

生存条件造就生存智慧

为何选择拜占庭帝国

只做“有利可图”的事情

“唯利是图”的国家,“唯利是图”的政府

 “蚂蚁”踩死“大象”

实力悬殊的对手

威尼斯主导十字军东征

不去耶路撒冷,去君士坦丁堡

不要金钱,要贸易网络

威尼斯千年而衰

 威尼斯人的天才刨造

威尼斯商人创造的金融制度

世界第一家银行和复式簿记法

欧洲的第一所大学

一个永载史册的威尼斯商人

第二篇 荷兰:爱恨郁金香

 世界被连在了一起

香料传奇

将世界踩在脚下

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

不改变则意味着死亡

 充满创新精神的荷兰人

又一个“唯利是图”的国家

让世界信赖的“海上马车夫”

第一家联合股份公司

第一家证券交易市场

让财富爆炸式增长

 “有毒”的郁金香

“世界是我们的”

郁金香事件

荷兰衰败的原因

另一种传承

第三篇 英国:永远的“日不落”

 一个女王的传奇

女王与海盗的“亲密接触”

“海盗船”打败“无敌舰队”

托起“日不落”的“童贞女王”

打败荷兰,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历史的转弯处

没有钱的神授君权

被送上断头台的英国国王

战争催生的英格兰银行

牛顿与金本位制

南海股票泡沫事件

中央银行诞生记

 最为炫目的强盛

工业革命

亚当斯密与自由贸易思想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自由贸易让英国如虎添翼

鸦片战争:炮火掩护下的自由贸易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向全世界炫耀

 逐渐失去荣光的大英帝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让后来者居上

新兴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

一战动摇了英国的根基

无效的努力,垂死的挣扎

大萧条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二战让英国重回二流国家

英国人难合的“英镑情结”

英国的兴衰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四篇美国:天堂也是地狱

 美国,美国人

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无比优越的地理环境

求实创新的民族精神

 美国崛起路线图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陆海大扩张

向西,向西,再向西

资本家打败奴隶主

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的护佑

一战让欧洲衰落,美国雄起

 世界头号霸主

从“天堂”到“地狱”

经济大萧条的洗礼

罗斯福新政

二战让美国成为救世主

布雷顿森林的巅峰对决

美国谱写世界经济蓝图

“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彻底臣服

 用美元符号统御世界

美元的黄金年代

既要美国“跑”又要美国“不吃草”

廉价美元导致的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后美国时代的到来

世界处在不稳定的过渡期

美国用战争打压欧元

透支消费的美国人

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

对美元的质疑

第五篇日本:光荣与泪水

 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倾斜生产方式”

“冷战”让日本“起死回生”

朝鲜战争带来的“天赐良机”

 日本创造的经济奇迹

科技让日本插上翅膀

从“国强”到“民富”

石油危机让日本实现超越

日本再次“入侵”美国

整个美国尽在彀中

 日本人无法逃脱的宿命

是泡沫就有破灭的一天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长期的停滞

无效的努力

日本的起伏带给我们的思考

第六篇世界经济中心将去往何方

 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东移

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亚洲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亚洲正逐步提升国际话语权

 下一个世界经济霸主将会花落谁家

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中国与印度的“龙象之争”

“他山之石”给中国的启示

试读章节

在中世纪以及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欧洲贵族、皇族和商人之间是毫无疑问的主仆关系,贵族将一些多余的金银委托商人进行放贷和采买。这些聪明甚至是狡诈、坚韧而又吝啬的商人不断积累和扩大着自己的资本,而那些贵族们却因为政治局势的不断变化而导致兴衰更替频繁,很难保证长期持有大量财富。就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历史岁月中,“主仆”关系发生了一些不易引人察觉的变化。这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颇为普遍的现象,在威尼斯共和国这个以商业立国的国家里,就更为明显了。

威尼斯由于国土资源特殊的属性,造就了一批充满了贪婪和狡诈的商人,他们有的是放高利贷的人,有的是打造金银首饰的工匠,有各种各样的掮客,有粮商,甚至有人贩子、海盗、诈骗犯……他们相互比拼着商业技巧,为了生存甚至毫无信誉和道德可言。他们所做的一切,威尼斯境内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也只能用金币来衡量。金币是唯一的动力,是一切交易的起点和终点。商人们饱尝欧洲贵族的“冷眼”,但他们的财力也让高傲的贵族们感到深深的恐惧。因为这些贵族已经意识到,商人们将会创造属于他们的新的历史。

随着商人们财力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他们逐渐成为主宰威尼斯社会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并不急于马上将贵族们赶出历史舞台。有时候,他们还会花钱“买官”,在这方面威尼斯商人也处处体现着务实的作风。他们通常会买一些低级的爵位,成为低级贵族,做一些不太起眼的事情,比如狱卒、行刑者、低级军官,但这些职位却掌握着实际的、重要的权利,甚至是生杀大权。

尽管当时的商人阶层已经在幕后主导着威尼斯的政治经济走向,但却没有走上前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商人家族还处于相互吞并的“相持”阶段,除非是自己,否则他们不希望出现一个“主导家族”来统治这里的一切。因此,拜占庭帝国委派的威尼斯总督还可以保持他的傀儡地位,但他的命令究竟能不能得到执行,则要看商人集团内部斗争的结果了。到公元:1223年以后,这一切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商人阶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幕后磋商”以及“血腥较量”后,最终取消了“威尼斯总督”这个最高行政职务。

首先,商人们在1223年提议设立了政府顾问团(后来被称为“哥兰提亚”)和最高法庭(后来被称为“沙罗维亚”),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剥夺了传统贵族阶层的决策权,并将威尼斯共和国的司法权、行政权、日常事务管理权控制在自己人的手里。他们首创了一套完整而且高效的政府架构(被称作“萨比安提斯”),并在与贵族阶层的殊死较量中,逐渐发展成六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的具体办事人员都由商人推举的代表担任,这样就把最高执政官——“威尼斯总督”彻底架空了。

接着,商人们在1229年代表平民选举出一个由60人组成的参议院,名为“威尼斯元老院”。威尼斯总督完全变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傀儡”,真正的权力完全被操控在威尼斯大议会手中。这是一个有着极为严格限制的议会式机构,只准许拥有巨额财产的尊贵成员参加。

最后,威尼斯共和国的决策机制逐渐缩小,到最后大约只有10人左右。到1335年,“十人议会”正式设立而且权力强大。尽管“十人议会”行事十分低调,甚至故意隐藏自己的存在,但有很多历史证据表明,“十人议会”在威尼斯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随着政治变革的不断深入,威尼斯商人逐渐从纯粹的经济舞台转而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开始以集体面孑L在欧洲大陆“呼风唤雨”。威尼斯共和国,这个由商人组成,并由商人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国家,成为了全世界的异类。

依靠商业立国的威尼斯,处处都显现出商业的特质,就连社会制度也体现了“优胜劣汰”这一商业的基本法则。虽然商业贵族占据了政府的重要职务,但贵族与平民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平民经商成功可以荣升贵族,贵族也可能会因经商失败而沦落为平民,社会的流动是自然的,不是通过政治权力来巩固和强化的。贵族不能通过占据政府职位来盘剥平民,进而导致社会不公、破坏社会稳定。与同时代的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这是鼎盛时期的威尼斯非常明显的制度优越性。P11-12

序言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新、旧大陆的居民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旧大陆东西两端的人们互相也很少往来。但这一切在15世纪末的时候彻底改变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1498年达·伽马发现印度航线,这两件后来被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誉为“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发生以后,世界各国才开始紧密相连,人类社会也因此进入到全球化时代。

尽管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的时候,就在他的《地理学指南》一书中指出了“地球是圆的”这个现在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但直到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以后,人们才真正相信这一点的。这意味着,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出发,一直向东或向西,都可以回到原来出发的地点。

正是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才开始形成了所谓的“全球霸主”和“世界经济中心”。在第一个“全球霸主”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美国先后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西班牙(也许还要加上葡萄牙)虽然曾经称霸全球,但它却称不上“世界经济中心”,这是因为伊比利亚人在经济方面实在是毫无建树。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纪的威尼斯人,他们在商业、航运、金融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在发现新大陆以前,威尼斯可以称得上是旧大陆的经济中心。虽然那时的中国在经济规模上要比威尼斯大很多,但那时的中国人在经济方面同样“乏善可陈”。

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在介绍和分析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时候,选择了威尼斯、荷兰、英国和美国作为对象,希望能全景展示最近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变迁的轨迹。各个“世界经济中心”的崛起和衰落的原因都迥然不同,其中既有“天时、地利”的因素,也有“人和”方面的原因。

17世纪的荷兰依靠商业、航运和金融等方面的领先,成为了当时的全球霸主。这种没有制造业做支撑的强大,在工业革命以前是可能的。在工业革命之后,仅仅依靠服务业的优势,不可能再成为全球霸主。囿于国土面积的狭小和人口数量的稀少,荷兰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而它在18世纪彻底败给了后来的英国。19世纪的英国虽然凭借着工业革命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宝座,但它几乎是出于与荷兰同样的原因(虽然英国曾经在19世纪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但这种缺少文化认同的殖民帝国很难持久),在20世纪初被美国取而代之。

美国几乎拥有成为全球霸主的所有条件:从先天条件来看,美国拥有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辽阔国土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依靠移民和鼓励生育使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从后天条件来看,它的冒险精神(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由一群冒险家在新大陆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超过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民族文化没有受到任何封建传统的束缚(美国的历史很短,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历史加在一起也不超过500年)。

后天条件的不足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而先天条件的不足,则是无法改变的。荷兰和英国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即使它们的后天条件再好,它们的强大也无法持久。这也是荷兰和英国的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美国之后,中国、俄罗斯、印度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和成为全球霸主的潜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一书中指出,21世纪,世界上“至少会有六大强权: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罗斯,可能再加印度”。在基辛格所说的六大“强权”中,欧洲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联合体,除非它们能合并成为一个“欧罗巴共和国”或“欧洲合众国”,否则它只能算是一股势力,而不能看成是一个国家;而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的局限,它很难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对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来说,它们的不足在于后天条件方面,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在冒险精神和民族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日本的经济崛起为开端,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杰出表现,使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渐由大西洋沿岸转到了太平洋沿岸。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让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它将在2035年前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虽然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由此看出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势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唯一的经济霸主,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美国这位世界霸主稍显疲态。下一个世界经济中心会是哪里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