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跟谢宏章学炒股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谢宏章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谢宏章编著的《跟谢宏章学炒股》是一本“既好看又实用”且有别于其他财经、投资类的读物会不会只是笔者的一相情愿在于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读者看了以后能否引发思索、产生共鸣、发挥作用也需要时间的检验。好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魅力、其乐无穷的地方,这种魅力和乐趣不仅体现在身处资本大市场参与其中的刺激与快感,也包括参与主体——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上,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投资心得,彼此切磋投资技艺的本身也是建立互信、增进友谊的过程。

内容推荐

由谢宏章编著的《跟谢宏章学炒股》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股市实践经验,对自己比较成熟的且行之有效的股市投资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源自实战。《跟谢宏章学炒股》全部来自于投资实践,是作者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加以摸索、总结和提炼所形成的原创的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术。

真实可信。书内每篇文章,每种方法、技巧和招术所涉及的操作实例,包括品种选择、买卖数量、进出时点均系实际发生的交易,做到有据可查、真实可信,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务求实效。本书较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既通过投资实践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灵感,又通过盘后总结提高操作水平,提升投资收益;既做到通俗好看,使读者在阅读轻松愉快的文字中得到愉悦和享受,又力求做到务实有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品种:明确选股的标准定位

 第1节 怎样发现有主力人驻的股票

 第2节 选择强势股有哪些绝招

 第3节 面对“井喷”股票要不要追涨

 第4节 怎样做到不“随大流”

 第5节 怎样捕捉潜在的“黑马股票”

 第6节 为什么会“有眼不识泰山”

 第7节 怎样守住手里的好股票

 第8节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换股

第2章 买卖:炒股贵在把握“火候”

 第1节 股票选定后该如何“操作”

 第2节 怎样通过“潜伏”跑赢指数

 第3节 炒股贵在把握“火候”

 第4节 如何在短线操作中把握投资机会

 第5节 炒股能“逆流而上”吗

 第6节 只有“见机行事”,才能跑赢大盘

 第7节 “逃顶”到底有没有秘诀

 第8节 普通散户能否成功“抄底”

第3章 分寸:炒股最忌“走极端”

 第1节 后危机时代的投资机会与策略

 第2节 大市值股票≠没有机会

 第3节 集中兵力“打”一只股票好不好

 第4节 用“对冲”降低炒股的风险

 第5节 用“金字塔”原理炒股

 第6节 像学数学那样学炒股

 第7节 怎样操作有分歧的股票

 第8节 遇到“挣扎市”怎么办

第4章 方法:理性应对股市的千变万化

 第1节 如何依据图形炒股票

 第2节 没有无能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

 第3节 膘其实可以“蹭”着炒

 第4节 如何“跟”着高手炒股票

 第5节 非要有资金“先买后卖”才能获利吗

 第6节 能否让“固定筹码”产生“额外收益”

 第7节 炒股:无须“高招”只需“简单”

 第8节 如何在下跌中实现持续赢利

第5章 技巧:看似寻常最奇崛

 第1节 怎样在“盯盘”中发现投资机会

 第2节 操作“涨停板”有秘籍

 第3节 新股上市首日值得一搏吗

 第4节 向“亏损股”要“黄金”

 第5节 怎样在“无人区”发掘投资机会

 第6节 怎样操作停牌后复牌的股票

 第7节 学会利用“弯道”赶超

 第8节 委托下单有哪些技巧

第6章 风控:在股市笑到最后的秘籍

 第1节 如何应对股市的突然暴跌

 第2节 给操作加把“安全锁”

 第3节 面对“被增持”股票需冷静

 第4节 面对突发利空该怎么操作

 第5节 怎样防范“高送转”股票的风险

 第6节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第7章 心态:让炒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1节 炒股为什么不能盲目自信

 第2节 怎样视暴跌为“良师”

 第3节 怎样炒股才能心情舒畅

 第4节 小散户能否“四两拨千斤”

 第5节 面对资金大量流人该怎么办

 第6节 “无情股票”需要“有情操作”

 第7节 利用“个性化”方法炒股好处多

 第8节 怎样把握炒股的“主动权”

第8章 算计:做一个精明的投资者

 第1节 符合条件的委托成交不了怎么办

 第2节 怎样解决分红送配中出现的问题

 第3节 怎样才能不错过“配债”机会

 第4节 赶上股票“增发”怎么办

 第5节 变“潜在机会”为“现实赢利”

 第6节 炒股“跑”赢指数的技巧

 第7节 如何从亏钱“怪圈”中走出来

 第8节 跑输大盘后怎样打“翻身仗”

附录 收到“涉股短信”后怎么办

 算算看,你是否交了“冤枉费”

 一个“两栖高手”的炒股经

 听听老股民怎么说

试读章节

随着监管部门查处“老鼠仓”等内幕交易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打探内幕消息获得主力建仓信息之招越来越不灵了。其实,投资者没有必要非要动这种歪脑筋。市场上隐蔽得再深的主力,其实时操盘的一举一动也难以逃过精明投资者的眼睛,投资者完全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及时、准确地发现主力建仓的蛛丝马迹。

主力运作一只股票,一般都要经历建仓、打压、拉升和派发等阶段。普通投资者都希望与主力一起进行建仓,充分享受股价拉升时的快感,最终通过高位派发筹码达到轻松获利的目的。问题在于,普通投资者很难发现主力正在建仓的品种。那么,主力正在建仓的品种究竟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

一般来说,有主力正在建仓的品种大多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和规律。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低调”。主力刚开始建仓的品种,一般不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显得比较清冷,不像冲在一线的强势股那样显得十分“张扬”和“高调”。此时,多数投资者不看好该股票,买人的人不多,但卖出者不少。

二是“折腾”。主力悄悄吸筹的品种多数表现得不温不火,涨也涨不上,跌也跌不下。有时,盘中突然出现一波小幅急升,但随即又迅速走软;有时盘中突然放量杀跌,但马上又被大单拉起。投资者在这一阶段表现得比较急躁,尤其是当大盘企稳反弹和其他个股行情此起彼伏时,多数投资者会产生止损换股的冲动。

三是“压盘”。主力正在建仓的品种,有时也会随着吸筹数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陕而出现连续小幅上涨。正当投资者充满希望之机,该股突然来了个急转弯,呈长阴破位的“吓人”走势;有时会出现连续小跌走势,但当不少投资者担心、绝望时,该股又长阳拔起,甚至在大盘和个股跳水时也表现得极为抗跌。所有这一切,都是主力建仓和压盘的结果。

投资者除了可通过上述特征来判断主力是否在建仓某一股票外,还可根据实盘交易清单加以甄别。一般情况下,当成交清单上显示的买盘金额大、笔数少,卖盘金额小、笔数多时,系主力在建仓、散户在卖出;相反,若买盘金额小、笔数多,卖盘金额大、笔数少时,系主力在出货、散户在买人。

现举例说明。9月2日,为做短差,笔者将长线持有的32400股某股票在冲高时以4.11元的价格卖出,准备待日后该股下跌时再将其买回来。但一查交割单,笔者发现刚卖出的32400股筹码只有一个“成交编号”,即全部筹码被同一个投资者买走,显然系大户(主力)所为。直觉告诉笔者,卖出的筹码一定要及时接回来,故又以原价(4.11元)买入了刚卖出的32400股原筹码。

然而,这一买,笔者又发现,同样的32400股筹码却有16个“成交编号”,其中最大的一笔为8000股,最少的只有100股,成交时间从下午2时零4分一直持续到2时零9分,用时5分零6秒。很显然,正在卖出该股筹码的基本上都是散户。主力进、散户出——直觉告诉我,该股未来必有“好戏演出”。

判断某一品种有无主力在建仓,还需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联系具体个股的实际,系统、全面、综合起来分析,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盘所处位置。投资者如根据上述方法基本判断出某一品种有主力建仓的迹象,再参考当时大盘的点位,判断出来的结果精度就会大大提高。一般来说,当大盘处于相对高位,主力大举建仓的可能性不大,此时如观察的结果为主力正在建仓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大盘处于相对低位,主力大举建仓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此时如观察的结果为主力正在建仓,结论的可信度就相对较大。

个股绝对价位。如果确定有主力正在建仓的品种,本身估值较低,多数具备日后暴发的潜质。反之,如估值已高,特别是之前曾被爆炒,日后再大幅拉高的概率就相对较低。在估值偏低、具备暴发潜质的品种里,若再加上主力被套或获利不多这一条,这类股票日后涨升的空间就更大。

筹码清洗程度。主力从建仓到拉升,中间往往还有一次或数次打压,以清洗筹码,为日后拉升扫清障碍。投资者在判断某一品种是否有主力在建仓的同时,还要结合主力是否在洗筹加以综合分析——可从具体品种横盘时间的长短及短时间急跌的速率加以观察,从而分析发动行情的可能性:横盘时间越长、洗盘越充分、主力持仓成本越高的品种日后拉升的概率就越大,且一旦拉升起来,幅度也相当可观。

主力活动迹象。当主力建仓接近尾声时,股票的主力活动迹象就越是明显。再以上述股票为例,进入9月份以来,连续数天,每当该股跌至4元左右时,时常被一些大单快速拉至4.10元上方,主力活动迹象非常明显。投资者在感到该股走势有些怪诞的同时,明显地感觉到该股主力是在等待某种拉升契机。对这种股票,投资者尤其应多加关注。P3-5

序言

(一)

编写完本书,仿佛一块悬在心头已久的重石终于落地。

有如此轻松之感缘于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心愿:把自己这些年来在资本市场投资实践中积累的方法、技巧和招数总结出来,一方面使自己在总结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升,另一方面也好与投资者一起分享,并在实践中运用并受益。

中国资本市场从创立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笔者进入股市也已近20年。记得刚入市时也和广大投资者一样既知之甚少又充满好奇,同时也非常渴望能够有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投资方法,看了便能用、一用便见效的贴身读物,最好是民间炒股秘籍之类的那种。然而找遍整个图书市场,最终未能如愿。

后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品种的日趋多样以及股民队伍的不断扩大,相关的读物多了起来,但大多以原理介绍、知识普及、看法评论为主,依然未见投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民间秘籍、投资招数等方面的书籍,读者需求和市场空白之间的供求矛盾一直未能解决。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在这个充满机会、风险和变数的市场里,笔者和许许多多投资者一样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既有成功的投资实例,也有失误的操作经历。能够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与读者分享,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使读者力避,不仅是笔者多年来一直想实现的一个心愿,而且有利于填补市场空白,满足读者需求,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

鉴于这一想法,三年前笔者就着手写作前的准备工作。三年来,边投资、边摸索、边总结、边整理,形成了一篇篇观点鲜明、风格迥异,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文稿,并编辑出版了《民间高手谈股经:散户怎样战胜庄家》《炒股的智慧:民间高手谈股经2》两部著作。与此同时,笔者感到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本身的复杂性,不少投资者都希望有一本更具特色、更为实用的专门读物作为投资的向导和参谋。本书正是鉴于这一初衷,本着这一需求,在前两本著作的基础上,充实了大量新的文稿,数易其稿,精心编著而成。

(三)

有人说,如今写投资文章者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会炒股票的高手但不会写作;二是会做文章的写家但不会炒股,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笔者觉得,此话确有一定道理。打开一些财经、证券媒体,不少涉股文章确实存在这一倾向;但又觉得此话说得又不全面,因而不能完全苟同这一观点。至少认为,本书的每一篇都是在实际投资基础上经总结提炼而成,不仅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而且跳出操作本身,对投资、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源自实践。本书介绍的每一种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数,全部来自于投资实践,亲手操作、亲身经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加以摸索、总结和提炼所形成的原创的投资方法、技巧和招数。

二是真实可信。书内每篇文章,每种方法、技巧和招数所涉及的操作实例,包括品种选择、买卖数量、进出时点均系实际发生的交易,做到有据可查、真实可信,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是务求实效。本书较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既通过投资实践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形成写作灵感,又通过盘后总结提高操作水平,提升投资收益;既做到通俗好看,使读者在阅读轻松愉快的文字中得到愉悦和享受,又力求做到务实有用:开门见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方法、技巧和招数讲明说透即可。  在统稿布局和结构安排上则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操作需求,按照投资前后顺序,力求做到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之所以做这样的编排,主要是希望新股民看了本书能少走弯路、日趋成熟,老股民能感同身受、更上一层楼;职业股民能驰骋股市、如鱼得水,业余股民能拥有利器、以弱胜强;短线投资者能进出自如、得心应手,长线投资者能看清大势、稳操胜券。所有这些,都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又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

书稿完成后,重石落地、心愿了结。但转而一想,读者花几十元钱买了本书后如果感觉不是物有所值,有违笔者初衷怎么办?为此,笔者想了个补偿办法——无论是认为本书物有所值还是相反,都要对购买本书的读者有所补偿,于是就想到了“超值赠送”两样东西:一是《收到“涉股短信”后怎么办》,让大家看后明白涉股短信的本质和应对方法,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是《算算看,你是否交了“冤枉费”》,希望通过笔者的提醒,使大家在实际交易中,不再忽视本不该忽视却时常被忽视的交易费用支出问题,达到节省交易成本,不花或少花冤枉费的目的。若能在不上当受骗的同时又能尽可能多地节省交易费用,这“超值赠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也是笔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五)

说本书是一本“既好看又实用”且有别于其他财经、投资类的读物会不会只是笔者的一相情愿在于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同,读者看了以后能否引发思索、产生共鸣、发挥作用也需要时间的检验。好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魅力、其乐无穷的地方,这种魅力和乐趣不仅体现在身处资本大市场参与其中的刺激与快感,也包括参与主体——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上,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投资心得,彼此切磋投资技艺的本身也是建立互信、增进友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实际上还起到了一个平台、一座桥梁的作用。在此,笔者诚挚地欢迎读者朋友以书为媒,通过书内所留下的联系方式与笔者加强联系和沟通,既可以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可就投资发表各自的高见和看法,让我们一同感受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20年之后新的崛起以及走向更加辉煌明天的历史征程。

(六)

在担负大量工作任务的同时,又要兼顾投资操作,还要抽出时间总结、写作,的确花费了大量时间,没有一定的毅力恐难以坚持。有时,当自己做了一笔较为成功的操作,有了一些新的写作灵感,需要把它记录下来、形成文字的时候,在提炼主题、谋划布局、组织材料、执笔起草的时候,在制作一份表格、统计一组数据,甚至为了推敲一个提法是否确切,即使花上很长时间也还是难让自己满意的时候,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灵感堵塞、效率又特’别低下,好多次想写但写不下去几度想放弃的时候,曾经一次次地问自己:这样累何苦来着?好在不管如何最终还是挺了过来。特别是一些媒体对笔者写的这些文章的充分肯定给了笔者极大的鼓励,增添了不少写作动力。借此机会,特别要感谢《中国证券报》鲁孝年,《中国经济时报》张东臣(已调离),《上海金融报》傅烨民,《深圳商报》高宇飞,《羊城晚报》谢红,《浙江工人日报》雷虹,以及中国发展出版社赵建宏等编辑朋友。这些年来,大家不仅通过采编读这种独特的工作关系保持联系、密切配合,而且还建立起了一种彼此理解、相互信任、非常愉悦的朋友关系,给平凡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涵,像每天期待股市出现奇迹那样又平添了许多新的期待和向往,对他们给予笔者的充分肯定和热忱鼓励以及广大读者的理解和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

好了,本书稿完成后,即兴想说的就是这些。最后,衷心地祝愿大家在中国股市创立二十周年之后再出发的现在和将来,投资路上一帆风顺,物质精神收获多多。  谢宏章

2011年2月于宁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