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这行,想要赚钱牟利,真正重要的,就是典当鉴定师,行业里也称之为“掌眼”。试想,如果鉴定师的水平不济,不慎收了假货,不仅使典当行蒙受经济损失,更会使其专业性受到质疑。即使是真货,如果鉴定师不能正确评估当物的真实价值,导致典当给出的价格过高,超出了市场行情,典当行将为此承担一定的价格风险。
《典当(网络原名黄金瞳)》由打眼所著,小说总归是小说,故事性和趣味性占了主导,其中也会夹杂一些行业内幕和猫腻,至于典当方面的知识,只是个人愚见,一家之言,读者朋友们姑妄看之,切不可深信。如果没有本书主人公的那双眼睛或丰富的经验,请不要去古玩市场趟浑水,切记、切记!
典当行业,质押借贷,尔虞我诈;古玩市场,珍宝赝品,鱼目混珠。
小说以鉴别各种奇珍异宝为主线,讲述一个典当行资深掌柜的传承弟子庄睿关于捡漏、淘宝、赌石等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精彩故事,真实的反应了在赝品文物、真假珠宝泛滥的当今社会,庄睿是怎样运用自己功深的技能与独特的方式创造并积累财富的过程。其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丰富的想象力,让人充满着无限遐想……
《典当(网络原名黄金瞳)》由打眼所著,大量情节来源于作者身边的真实案例,通过自身经历赋予了小说极大的真实性和商业价值,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国古玩书画、奇石珠宝、古董文物的来龙去脉,为如何评估鉴定文物真伪及市场价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所以,此书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知识含量。
十二月的上海市夜长日短,刚过六点外面的天色就慢慢地暗了下来,马路两旁的街灯逐渐亮了起来,让城市继续着光明,下班的人群像偌大的蜘蛛网一般充斥在这个都市的大街小巷之中,各种声音回响在城市上空。
“哗……”庄睿把店里的卷帘门拉下一半,将分项装好并贴着封条的几个铁皮箱子拎到了柜台里面,随手关上了安全门,这几个物品箱里面的东西可是价值百万,平时是有两个保安和庄睿一起交接的,不过今天是周末,保安公司培训,临时把他们招回去了。
一天的工作就要结束了,虽然并不是很忙,不过庄睿年轻的脸上还是显露出一丝疲惫,可能是到了年底的缘故,已经一年没有回家的庄睿有些思乡了。
庄睿今年二十四岁,出生在苏北古城的一个单亲家庭里,一米八的身高,相貌虽然不算英俊,但是笑起来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丝沉稳,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上几岁。
大学时代的庄睿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只不过出了校门之后,事事不顺让庄睿内敛了许多,人也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除了看球时偶尔骂几句,下班以后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租住的房子里看一些历史小说。
2000年庄睿从上海市一所名牌大学金融财会专业毕业,那时候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好女不愁嫁,工作并不难找,只是庄睿的运气不好,刚毕业没几天就得了一场病,没有赶上当年的公务员考试,病好之后在家乡的一家小公司上了几天班,感觉没什么发展,就又回到了上海,进入这家典当行做会计。
一般私人性质的公司,请财务都喜欢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财务,而进政府部门则就需要关系了。刚到上海时,庄睿一个多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还是庄睿家在中海的大学同学兼宿舍老大帮忙,才得以进到这家成立没多久的典当行工作。
说到典当行,估计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当铺,而想到当铺,“虫吃鼠咬,光板儿没毛,破皮烂袄一件儿”的词立刻就会显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当行已经成为集融资、淘宝、寄存于一身的多功能场所。
在庄睿工作的这家典当行的绝当品区就摆设有钻戒、翡翠首饰、名牌手表等绝当品,由于收取这些物品的价格,一般在原价一半左右,因此,这些当品一旦绝当,卖出的价格只会略高于收当的价格,这对一些囊中羞涩,但是又追求品牌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庄睿见过很多穿金戴银的靓女俊男,来到这里直接把自己不喜欢的珠宝首饰绝当,然后再去绝当区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如此一来,不但绝当的物品得到流通,也不会造成资金积压的状况。
典当行内的人事结构很简单,首席鉴定师德叔兼着典当行的经理,还有两个从国外回来的年轻鉴定师,主要负责一些国外艺术品和奢侈品的鉴定,都是三十出头的年纪,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一段时间了,也都是科班出身,只是这两位平时自视甚高,一直不受德叔待见。另外就是出纳胥玲和绝当区的营业员了。
德叔大名叫马德林,解放前就在上海的一家当铺内当小伙计,后来也一直从事文物工作的发掘和鉴定,专攻杂项和字画,在上海文物古玩收藏界有很高的声望,典当行开业前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已经从上海博物馆退休了的德叔请来作为典当行的首席鉴定师兼经理的,放在以前的当铺里,那就叫大掌柜。
德叔很喜欢庄睿这个踏实勤快的小伙子,有心想把他往这个行当里面带,奈何庄睿虽然喜欢看历史小说,但是对这些古玩并不是很感兴趣,对德叔的教导是左耳进右耳出,说着说着就会把话题扯到某个历史人物或者故事上了,经常把德叔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按照规定,本来出纳胥玲是应该在下班的时候,和庄睿一起把绝当区的物品交接给银行押款车的,不过这个拜金女今天要和第N号男朋友去东方明珠吃饭,早早地就走了,胥玲是上海本地人,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作为借口,这不是第一次了,庄睿也都习惯了。
典当行是晚上六点钟下班,而银行的押款车一般在六点半左右才会到,到了六点的时候,德叔和绝当区的营业员都离开了,那两位高薪鉴定师更是掐着秒表上下班的,现在只剩下了庄睿一个人,他把卷帘门拉下来一半之后,就坐到柜台里面等银行的人来,按照规定,现金箱和存放贵重珠宝的物品箱都是要由押运员进来领取的,并查看封条的完好情况。
P1-2
很多人不了解典当的真实含义,所谓典当,其实泛指旧社会的当铺,也称之为“质库”、“长生库”、“解库”、“质肆”、“押店”等,它打着“济民”的招牌,行牟利之实。
谁都想不到,当铺,这个古老行业居然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生存至今,在中国数千年文化变迁中经久不衰,而且愈开愈多。那高大、神秘的“押”字木牌后面,究竟有多少内里乾坤,深刻奥妙呢?
记得在2009年的某一天,突然有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因为生意的缘故,资金周转有些紧张,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要典当一批东西,他知道我平时喜欢收藏老物件,于是带我驱车来到这个南方城市的一家典当行。
在典当行里,金饰过完磅之后,就是一些瓷器字画鉴别,最后朋友又拿出了房产证,前后一个多小时,80万支票到手。过程当中有些曲折,我的朋友一直绷着价,‘掌眼’师傅自然要压价,于是我从物件的品相上说了几句话,促成双方成交,倒也不枉朋友拉我前来壮胆。
典当这行,想要赚钱牟利,真正重要的,就是典当鉴定师,行业里也称之为“掌眼”。试想,如果鉴定师的水平不济,不慎收了假货,不仅使典当行蒙受经济损失,更会使其专业性受到质疑。即使是真货,如果鉴定师不能正确评估当物的真实价值,导致典当给出的价格过高,超出了市场行情,典当行将为此承担一定的价格风险。
典当业是窄众行业,对从业者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因此业内人士都深知,聘用合格的“掌眼”是典当行确保开展珠宝和钟表等民品典当业务的必要保障。
我也经常混迹在古玩收藏市场里,十多年下来捡漏了一些俏货,自然也有走眼的时候,自己总结出一经验,那就是三多一少,三多是多看、多听、多上手,一少就是少说话了,很多时候,就是问的多了,被别人的故事吸引了,自己兜里的钱转到别人兜里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等捧了假玩意儿回到家里,才一拍脑门,咋又冲动了!
本人称不上“掌眼”,甚至连入门都谈不上,只是先祖曾经是当铺的“掌眼”,曾遗留下来一些鉴定心得,我多少有所涉猎,当然,也为了满足个人的那么一丝兴趣臆想,才写出了这本书。
小说总归是小说,故事性和趣味性占了主导,其中也会夹杂一些行业内幕和猫腻,至于典当方面的知识,只是个人愚见,一家之言,读者朋友们姑妄看之,切不可深信。如果没有本书主人公的那双眼睛或丰富的经验,请不要去古玩市场趟浑水,切记、切记!
201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