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王朝》由高光所著,讲述了隆庆皇帝朱载厘驾崩后,九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继位。先帝把他托付给内阁大臣张居正,同时,太监冯保作为万历的“大伴儿”开始掌管内府。皇帝、大臣、太监——万历王朝在这个“黄金三角”中挣扎,开始了它风雨飘摇的十五年。张居正从辅政伊始,便用政治手腕扳倒前首辅大臣高拱,后挟万历强制推行清理朝政的“考成法”和改革赋税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经济得以明显复苏。为顺利贯彻自己的治国方略,张居正与冯保联手专权,动用东厂锦衣卫残酷镇压、暗中控制,剪除异已,堵塞言路。此期间,万历在张居正的竭力扶植和皇权给予他的奢侈和淫乐中,慢慢长成—个性格阴暗、贪淫放纵的帝王。十年后,张居正去世,万历亲政,万历王朝新一轮的政治洗牌即将重新开始……
明万历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在这十五年中,万历王朝从风雨飘摇走向全面中兴,又从全面中兴走向政息人亡。有趣的是,这十五年历史可清晰地分为张居正辅政的十年和万历皇帝主政的五年两个阶段。高光所著的历史小说《万历王朝》向我们展示的,就是万历十五年这段既风雷激荡、惊心动魄,又让人扼腕长叹的历史。
万历沉溺在对郑妩的喜爱之中。
他还是头一次体会到女人肌肤如玉地熨贴在身上的那种感觉。他感到奇妙极了,问郑妩:“你喜欢不喜欢我?”郑妩点头。他再问:“你为什么只点头,不说话?”郑妩仍是点头。郑妩还小,每逢他风狂雨骤,她只是咬着牙承受,那神态可爱,更惹他垂怜。
真是奇怪,张居正的死这么快就被郑妩的可爱给冲淡了,没有郑妩,他一定会总想着张居正,但有了郑妩,首辅大臣很快便成了过去。万历这时想,如果能封郑妩为妃子就好了,但郑妩不在意。郑妩想,什么妃子与嫔妃,那不是都一样吗?
万历笑:“这可不一样,你封了妃子,你的家人便可以封爵位了,如果封你的父亲做一个爵,他就是真正的皇亲国戚了。”郑妩笑着拍手,说:“有这样的好事?那就封我父亲做个伯爵吧。”
万历也喜欢与另几个宫女亲热,那几个宫女自然有与众不同处。一个叫莫鹭的女孩儿,长得十分乖巧,竟能从腿间把头曲回来,再两手抱腿,这个姿势给了万历在她身边留恋的乐趣,他常常用腿钩住她的小巧身子,与她亲吻。还有一个女孩子叫吴思苏,是南人,她弹得一手好琴,万历令她弹琴,吴侬软语的曲调便悠悠扬扬,从琴间流出来,从喉中飘出来。
万历觉得他有雄心壮志,他想,没了张居正,朝廷的权力都回到了他手里,他要闻鸡起舞,励精图治。他命令内阁阁臣凡事都要向他奏报,不得延误,但有时却顾不上,比如当他与郑妩缠绵于床榻之时,朝廷里的那些大事急事也就被搁在一边。
他对张鲸说起此事,问张鲸他是不是有些口是心非。张鲸说:“嘁!这有什么啊,你是皇上,是所有人的主子,你想宠幸宠幸你的嫔妃,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你放不下那些奏折,我倒有个主意。”万历说:“什么主意?快说。”张鲸说:“还按老法子啊,让内阁再票拟,而后让他们把奏折交上来,皇上口述,由我们司礼监给写上批复。不过,这可得由皇上自己去说,说要他们内阁再票拟,一拟完了,再交上来,咱们司礼监看看,如果真是皇上的意思,就给他批红。如果不是呢,就给他驳回去。这样皇上不也是日理万机,每事躬亲了?”
万历说好,好。从前有许多事儿,其实都是张居正做主的,他现在要自己做主了,就得这么办。他问张鲸:“如果司礼监自作主张,那怎么办?” 张鲸说:“皇上可以派人监督他们呀,要是谁不听皇上的,当场就开了他。如今大事小事没有谁可以管着皇上了,皇上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张鲸又提起孙海与客用两个小太监来,说:“如果皇上再喜欢哪个小太监,悄悄告诉我,我就把那个人给弄来。”
万历这会儿不愿提孙海与客用的事儿,那事儿令他忌恨在心,他恨张居正,也恨冯保。张鲸说:“有一件事要禀报皇上,但看皇上这会儿高兴,便不想说了。”万历说:“你说,你说。”
张鲸说:“永宁公主的驸马曲庇殁了。”
万历一叹:“永宁公主没福气,没想到驸马的身子骨那么差。”
张鲸说:“其实,他早先就身子骨很差。他生着大病,根本不能成亲,说是在成亲的那一天,他一兴奋,鼻血直流,但司礼监太监何进说,那是出红,是吉利。不料永宁公主一成亲,便成寡居。”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