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中医哲学研究对象的把握,《中医哲学史(第1卷)》中,作者程雅君认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中华医道中的生命观、本体观、认识论、方法论、医学伦理思想等哲学性内容;中华医道与儒、道、释等各派中国哲学的关系;中医哲学与西医哲学之比较;中医哲学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1卷)》是中医哲学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彼此渗透是非常明显的,突出表现在不仅仅哲学促进了医学体系的形成,也体现于医学实践对哲学思想的转型效应。应该说,先秦两汉各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都有所影响,仅仅是角度不同,程度不同,深度不同。也可以说,医学的发展对哲学有必然的积极推动作用,这是由医学的科学性决定的。医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医学之发展能够促使哲学之反思,这种“反思”对哲学是大有裨益甚至是不可阙如的。重视医理与哲理的通透、通达是《中医哲学史(第1卷)》的特色所在。医哲汇通,医道圆融,是中医哲学研究之要旨。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哲学的萌芽和医学的起源
医学缘从实践起 哲人却自贯通来
第一节 原始人类及其卫生活动
一 原始人类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二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与医药卫生
三 生产工具与医疗器具
四 药物的发现和使用
五 医疗技术的创造与发明
六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第二节 原始宗教、神话传说与中医学
一 原始宗教与中医学
二 神话传说与中医学
三 哲学的萌芽与医学的起源——从巫医流变辨析之
第三节 朴素辩证法与中医学——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一 阴阳学说与朴素辩证法
二 阴阳学说对医学的渗透
第四节 唯物自然观与中医学——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结合
一 五行学说与唯物自然观
二 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结合
三 五行运用
第五节 无神论的萌芽与中医学——精气神的生命观
一 无神论观念的兴起
二 无神论对中医学的影响:精气神生命观的确立
第二章 先秦医学实践的积累和哲学诸家的争鸣
第三章 《周易》和中医学
第四章 道家与中医学
第五章 儒家与中医学
第六章 墨家名家与中医学
第七章 法家兵家与医学
第八章 阴阳家、杂家、无神论思想家与中医学
第九章 秦汉哲学对医学的渗透和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十章 《黄帝内径》与中国哲学
第十一章 《神农本草经》等与中国哲学
第十二章 《伤寒杂病论》与中国哲学
第十三章 养生学说:哲学家、医学家、医学家交融之典范
第十四章 运气学说:哲学家、医学家运筹之霓裳
第十五章 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