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商之都(商丘)/中原文化记忆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夏凡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商丘,在河南东部,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火文明从这里开始,人们告别了野蛮时代;远古的颛项和帝喾曾在这里建下华夏第一都,人们有了安居乐业的场所;先商、商朝和商业由此起源,人们有了交易和金钱意识……

夏凡主编的这本《华商之都(商丘)》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生动地为我们讲述商丘的古往今来,历史要闻,名人圣贤,姓氏根亲,考古文化,名胜古迹,民间文化,地方美食,城市名片等内容。

内容推荐

沿着历史的踪迹追寻,中国历史的起点在河南;沿着文化的脉络追思,中国文化的源头在河南;沿着血脉的流向追溯,中国人的根系在河南。据此,河南省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全省18个省辖市共同编纂了大型丛书“中原文化记忆”,以弘扬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显赫的地位,并以普及、精装两个版本出版。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华商之都(商丘)》,由夏凡主编。共分10章,包括:谈古说今——万年商丘,文明伊始;要事回放——涓涓细流归大海;名人扫描——璀璨历史舞台的商丘人;寻根问祖——家在商丘;考古探秘——破解文化遗存的地藏密码;古城印象——叠压在历史积淀中的文明奇迹;胜景掠影——历史老人撒下珍珠串串;名品荟萃——品优质秀誉天下;非遗概览;城市名片——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华商之都(商丘)》内容全面,史料确凿,语言流畅,图片精美,故事动人。

目录

谈古说今——万年商丘,文明伊始

文明之火 缘与商丘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商丘文化 源远流长

继往开来 铸造辉煌

要事回放——涓涓细流归大海

王亥经商

成汤都商

周朝宋国定都睢阳

刘邦芒砀山起义

西汉梁国定都睢阳

张巡守睢阳

应天书院建立

赵构南京称帝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

总前委设在商丘的淮海战役

名人扫描——璀璨历史舞台的商丘人

天下文字祖仓颉

远古五帝之一帝喾

中华火神阏伯

中华酒祖杜康(少康)

商朝创建者商汤

宋国第一君微子启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老庄学派创始人之一庄子

西汉名相申屠嘉

中华神医华佗

巾帼英雄花木兰

文学家江淹

“天下文官祖”沈鲤

文学家侯方域

清初廉吏汤斌

“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的宋荦

捻军首领苏天福

抗日英雄鲁雨亭

曲艺宗师高元钧

寻根问祖——家在商丘

朝、晁

皇甫

考古探秘——破解文化遗存的地藏密码

芒砀山汉梁王墓葬群

宋国故城

新石器时代遗址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段遗址

黄河故道大堤

古城印象——叠压在历史积淀中的文明奇迹

层层叠压的文明奇迹

充满神奇的千年古镇——芒砀山

一个村庄的崛起

胜景掠影——历史老人撒下珍珠串串

古城游览区

火文化广场游览区

黄河故道风情带

芒砀山游览区

名品荟萃——品优质秀誉天下

抽纱刺绣

宋州柳编

鸳鸯转香壶

大有丰酱菜

金顶谢花酥梨

贾寨豆腐干

郭村烧鸡

魏庄麻糖

贡麻花

永城辣椒砖

惠楼山药

民权葡萄酒

张弓酒

林河酒

刘腾龙笔

高家烧鸡

胡芹

永夏煤田

科迪食品

非遗概览

虞城木兰传说

商丘“四平调”

睢县“二夹弦”

睢阳区“火神祭祀”

睢县“麒麟舞”

柘城“大仵民间舞蹈”

柘城“李秀山泥塑”

梁园区“庆丰花鼓舞”

虞城“花鼓戏”

永城“大铙”

民权、柘城“豫东琴书”

柘城“大鼓书”

夏邑“胫汤”

吕坤与《呻吟语》

连理枝的传说

白云寺的传说

孔子祖籍和孔姓传说

睢县汤斌的传说

宋襄公与睢州城的传说

宁陵县葛天氏传说

帝喾的传说

柘城金麦草画

虞城刻瓷艺术

夏邑县于学文民间雕塑

传奇音乐——筹

管子

肘歌

民权县锔缸挑舞

夏邑县二鬼摔跤

睢县霸王鞭舞

睢县皮影戏

柘城县孟氏仿古雕

城市名片——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华商之都

孔子祖籍

木兰之乡

庄周故里

汉兴之地

豫东门户

后记

试读章节

周朝宋国定都睢阳

商朝到了武丁以后,统治阶级越来越腐化,到商末帝乙、帝辛时,情况更为严重,统治者沉醉于奢侈、享乐生活之中,阶级矛盾尖锐。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积极准备灭商}向战争。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大战商军,商朝灭亡。之后两年,周公又东征平定了纣子武庚的叛乱,并压服了以奄为首的东夷诸部落,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武王克商和周公东征后,周王朝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分封,目的是分封亲属,“以藩屏周”。这是周王朝为巩固政权而仓Ⅱ立的一种新制度,受封者主要是周王的同姓、亲戚、功臣和归附周王朝的方国首领,其中以周王的同姓为最多。周初共封了71个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是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宋国是商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微子名启,与箕子、比千被称为“殷之三仁”,他多次劝谏纣王放弃暴政,但纣王拒不听从他的建议,以致最后灭亡。宋国都商丘,从微子启开始,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历二十六代三十二君,共七百多年。

宋国地处中原,与齐、楚、秦、晋等国相比,虽也曾有过一时的富强,但终未能跻身于强国之列。继齐桓公的霸业之后,宋襄公也力图争霸。尽管史书把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中失败了,不仅霸业未成,自己还因身受重伤在第二年死去。

宋襄公的霸业尽管半途而废,但宋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春秋以来百余年,中原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此情况下,要求停止战争、实现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弭兵”运动应运而生。春秋时期的几次大的“弭兵”会议都是由宋国主持,宋国的执政华元和向戌,在连年的战争中,奔走于大国之间,主持召开了两次‘弭兵”会议。第一次“弭兵”会议是在公元前579年由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两大国在宋国相会,订立了互不讨伐的盟约。第二次“弭兵”会议是在公元前557年由向戌发起,此次会议规模很大,除了燕、吴、越等偏远的国家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参加了,反映了各国普遍要求息兵的愿望。此后近一百年间,中原很少有战争,这对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两次‘弭兵”会议的召开,一方面保障了宋国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维持了列国的和平共处,这是春秋中期宋国的执政成就。

由于宋国是商朝的后裔所建立,周灭商后,商的遗民刻意保存和发展优秀的商文化,商文化经春秋战国这些大动荡时代的撞击和洗礼,进发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其五世祖避祸迁鲁。中国的儒家文化尽管诞生在山东曲阜,但由于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本人也曾回乡省亲,所以宋国也就成了儒家文化的主要来源和传播地之一。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庄子是宋国人,这样,商丘就成了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惠施是宋国人,于是,商丘又成为名家文化的发祥地。商丘大地上起源的古代文明和元典文化,使商丘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史料记载,宋国人“好稼穑”,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农业地区之一。宋国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宋都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被称为“百工居肆”,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手工业中心,其冶金、制革、漆器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宋国境内的丝麻纺织历史悠久,丝织品颇受人称道,襄邑(今商丘睢县)的锦、陶地(今山东定陶)的缣都很有名气。宋国的商业也非常繁荣,宋都睢阳城垣范围超过5公里,人口约10万,是宋国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交往的中心;宋国的定陶是“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大工商业城市,也是范蠡当年曾“三致干金”的地方;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位于获水和泗水的交会处,当时也是比较繁荣的城市,后期还曾做过宋国的都城。  公元前481年,宋国灭掉了北邻曹国,扩大了自己的版图。此时的宋国,东面包括彭城、宿(今安徽宿州市),南面包括钰(今安徽宿州市西南)、郧(今商丘永城西)、柘(今商丘柘城县),西面与魏的宁邑(今商丘宁陵)相邻,北面包括今山东定陶,与鲁国的郓(今山东郓城)相接。此时的宋国版图最大,力量也比较强大。进入战国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在“七雄”控制的局面下,宋国在政治舞台上渐渐销声匿迹。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三分其地,宋国灭亡。

P19-21

序言

打开这套丛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原这片黄土地上那如诗如歌的沧桑岁月,是先辈们在长期农耕时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博大而辉煌的文化创造,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强大而坚韧的民族精神。

从古至今,我们的母亲河滋养着这里的每一株庄稼和每一个生灵,使这里成为一片人文的沃土。自从远古的文明之犁在这里开垦出第一片耕地之后,这块土地便再不肯荒芜:千百年来,一次次改朝换代的战争烽烟在这里改变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圣贤英杰、名相名将、文人才俊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中华辽阔的天幕上,众多的历史人文标志像一面面旌旗,摇曳着这个地域昔日的辉煌和骄傲……正是这一切,汇成了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日夜流淌在中原的土地上,它携带着绵长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传递着民族精神的基因,浸润濡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这种民族的感召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着华夏子孙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保证了中华优秀文化和集体记忆的赓续绵延。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中原文化折射出中国历史的轨迹,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以其文化理想引领着东方文明的进程。她以其无可比拟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主体和骨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根基。

斗转星移,如今我们已经告别了漫漫的农耕时期,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但是,仰以察古,俯以观今,中华传统文化仍以其不朽的生命力,不断给予我们彰明的昭示、强烈的激励和有益的启迪,并且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文化资源和道德资源,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提供着永不衰竭的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尤其在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与文化产业在社会与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增大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有鉴于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强省建设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正在谋划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所依托的基础,除了河南区位、交通、人口因素之外,很重要的,还有厚重的中原文化因素。因此,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在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天独厚的优势,并通过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原崛起,以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就文化本体的建设而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报告中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等论述,将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上升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高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原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中以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世界各国人类文明成果,大力倡导文化创新,与时俱进地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各省辖市党委宣传部,编纂出版了这套《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一共18卷。这套丛书以省辖市为单元,择其文化经典和精要,分门别类地系统介绍中原文化,旨在对中原文化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扫描和解读。编写本套书,为中原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也体现了河南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这是一套送给当代人,同时又送给我们后代的礼物。

希望本套书能够对普及河南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中原人的文化自豪感,推动城市形象塑造和文化遗产保护,使城市更具历史感、文化感,使城市更具个性和特色,起到一定的作用。

刘少宇

20lO年8月

后记

中原文化记忆丛书出版了,作为《华商之都——商丘》的主编,我的电话也接连不断,大多称赞这是一本好书,充分挖掘、光大了中原历史文化,成为宣传商丘、展示商丘的一部好载体。通过阅读本书,一些遥远的记忆、传说或粗线条的概念,形象地“跃”出纸面,让人回味无穷,颇受启发。而言简意赅的语言,更是老少皆宜。

面对誉美之词,我甚是欣慰,如同不论孩子丑俊的母亲,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总是欣然接受。但实话讲,通过短短几个月的辛劳,匆匆忙忙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人物、名胜古迹端向读者,还真是令人忐忑。尽管现在写作已进入浅阅读时代,读者也大都不愿深处探究,但夜深入静时,对图书细细咀嚼,还是心有遗憾。

恰恰,丛书编委会又决定出版一套精装本,并对分册提出许多针对性意见,特别责任编辑也提出了细致的修改建议。这里我向编委会致以深切的感谢,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领导和几位具体负责该丛书的同志道一声:辛苦了,真是好事做到底!

这里,也对商丘市关注、支持该书编写、出版的各位领导、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从财力、人力、材料资源等方面对本书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王保存、市长陶明伦在百忙之中,都对该书的编写作出了重要批示。

无奈在本书修改时,因工作需要,我又投入2010中国·商丘华商节的筹备,这毕竟也是商丘的大事,是件擦亮华商之都的文化幸事,参与者无不兴高采烈,对商丘的未来充满憧憬。但留给我写作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甚至不容静静地思索,我只能在闲暇之时尽力完善。好在大家的理解,让我坚定了信心。

商丘的历史太厚重,商丘古城墙上随便扒一块砖都比美国的历史长,所以绝不是一本20余万字的书所能完全包涵的,遗憾终是难免,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心尽力。

另外,通过本书的编写,我又深刻地感受到,任何地方的文化内涵,绝不是仅仅能从书本上读到位的,字里行间很重要,但身临其境,现场看,现场听,现场感受更重要,这样才能更真切地领略其历史文化的震撼及感染力!

来吧,好客的商丘人欢迎您。

来吧,难忘的商丘文化激励您……

编者

2010年11月于商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7: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