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献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自信心并成长为幸福的大人的所有父母,书中讲述的不是高难度的育儿理论,而是以作者的咨询治疗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有效的育儿方法。本书讲述的是怎样通过适当的夸奖和责备改变孩子。
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就是孩子的父母。就像建造牢固的房子需要好的设计图一样,希望这本书成为您的好工具。只要用心夸奖、认真批评,您的孩子就能长成在大风大浪中保护自己的幸福大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夸奖和责备的力量 |
分类 | |
作者 | (韩)尚真儿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献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自信心并成长为幸福的大人的所有父母,书中讲述的不是高难度的育儿理论,而是以作者的咨询治疗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有效的育儿方法。本书讲述的是怎样通过适当的夸奖和责备改变孩子。 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就是孩子的父母。就像建造牢固的房子需要好的设计图一样,希望这本书成为您的好工具。只要用心夸奖、认真批评,您的孩子就能长成在大风大浪中保护自己的幸福大人。 内容推荐 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家庭的头等大事,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人也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现在由于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长迫切需要学习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经验。本书是一部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作者以来源于实际的成功经验,教会家长巧妙地运用夸奖和责备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气和习惯。本书结合了美国名牌大学最新儿童教育研究成果与儿童咨询实例,并已得到了各方的验证。本书致力于摆脱传统的命令型子女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场合、性格介绍了多种实用的例子和沟通技巧,并通过切合实际的事例针对“如何恰当运用批评和赞美”这一问题为家长提供了明确的解决方法。 本书适合家长、教师以及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参考。 目录 用一句话培养出众的孩子/1 01 没有原则的夸奖很危险/2 一味的夸奖,爱的错误表达/4 不要企图当孩子的朋友/7 被夸奖中毒的孩子们/12 错误的夸奖反而会耽误孩子/18 培养自信心的“激励”魔法/21 始终如一的育儿原则培养端正的孩子/26 既能避开婆媳矛盾,又对子女教育有利的“用 I 文章说话”/33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在孩子面前互相称赞/35 提升孩子自信度的心理治疗游戏1/39 02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7种夸奖法/42 法则1 把夸奖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44 法则2 夸奖孩子的努力/47 法则3 夸奖要适当/49 法则4 夸奖过程而不是结果/52 法则5 不要夸奖凡事都忍耐的孩子/54 法则6 夸奖孩子的孩子气/59 法则7 避免只夸奖孩子的某一优点/61 提升孩子自信度的心理治疗游戏2/64 03 培养优秀孩子的责备方式/68 1比7法则,责备1次夸奖7次/70 学会协商比要求服从好/72 父母的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76 正确的责备和错误的责备具有不同的效果/79 教孩子适当的感情表达方法 1 ——悲伤/84 教孩子正确的感情表达方法 2 ——愤怒/89 不要给孩子烙上“坏孩子”的印记/94 挑选非要责备的项目/96 不伤害孩子的处罚——面壁思过/100 实行“面壁思过”的技巧/104 在外面实行“面壁思过”/108 对付拒绝“面壁思过”的孩子——禁止法/110 打孩子不好的理由/111 提升孩子自信度的心理治疗游戏3/117 04 增强自信心的责备艺术/120 用肯定句说话/122 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说话/127 时间和地点,与内容一样重要/131 声音的高低比内容更重要/134 失灵的唱片技巧/138 提升孩子自信度的心理治疗游戏4/143 05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方法/146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148 让独生子女交上朋友/151 培养不自私的独生子女/155 使好胜的孩子喜欢游戏的本质/158 玩游戏时犯规怎么办/160 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夸奖每个孩子的优点/161 当孩子说不公平时/168 让个性强的孩子,用语言表达想法/170 让消极的孩子培养勇气和自信心/177 耐心等待害羞的孩子/180 理解话少的孩子,不要催促/182 提升孩子自信度的心理治疗游戏5/186 试读章节 一味的夸奖,爱的错误表达 我在美国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和家族治疗的时候,接触了多个种族和阶层的孩子及父母。我治疗的99%的患儿是白人、黑人以及说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人。开始咨询治疗之前我很担心,在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的自己究竟能给他们多少帮助,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治疗。但是不到一天我就明白我的这些疑虑简直就是杞人忧天。 来接受咨询和治疗的家庭虽然各持不同的理由,但不管种族和阶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不管什么阶层,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还有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因为受父母影响的结果。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天下任何地方都一样:父母通过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感情,孩子看着父母的行动并像海绵一样吸收。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让孩子感到幸福或让孩子受伤。 做咨询的时候为了解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时需要父母和孩子玩“换角色游戏”,就是让父母和孩子调换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角色。这时妈妈大多模仿不听话的孩子,孩子则模仿平时自己眼中的爸爸妈妈。这时仔细地观察孩子就能知道平时父母夸奖或责备孩子时的情形。“来,因为你不听话得打手掌”,“我家公主做得真好”,“听爸爸的话才是好孩子”,听着孩子模仿父母的台词我真实地感觉到,父母的夸奖和责备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多么大的影响。小时候我也特别喜欢父母称赞我,现在也是如此。作为三兄妹中的老二,我的存在是不被重视的。但是我想尽办法让父母注意我,关心我。特别是想通过做好事来得到妈妈的肯定。每当妈妈在厨房“谁去买一块豆腐?”这样喊的时候,我第一个跑出来说“我去我去!”。事后妈妈夸我说“我家真儿跑腿真麻利”时,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样。 夸奖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最好工具,如果问为什么夸奖孩子,很多父母都会说“要给孩子自信感”、“希望下次做得更好”、“想让孩子知道父母因他而自豪”、“想当好父母”、“让孩子高兴”等理由。显然夸奖让被夸奖的人很舒心,更会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把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表现为一昧的称赞会很危险。我们要无条件地爱孩子,但要有选择性地称赞孩子。 有个6岁的男孩叫迪伦,他的父母为了表达对他的爱,每天给他买新玩具。看着迪伦每天拿着数十种玩具玩儿,看着儿子收到新玩具时高兴的样子,父母很欣慰很自豪,觉得他们是很称职的父母。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迪伦收到新玩具也不会感谢父母了。以前的“谢谢爸爸妈妈”变成“这是什么破玩具,我不要这个要那个!”。新玩具玩不了几天又要买新的,迪伦慢f曼变成了不会满足的贪心的孩子。而且因为玩具太多不能专心地玩一种,迪伦成为对什么都容易厌烦的散漫的孩子。 孩子需要玩具,玩具可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像迪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每天玩数十种玩具会造成刺激过度。这时首先应减少过度的刺激。我让迪伦挑选最喜欢的10个玩具后,建议父母把剩下的玩具都装到壁橱里。每次迪伦做出什么值得表扬的事情,父母就从壁橱里拿一个玩具给他玩。迪伦的父母开始很担心,实际情况是迪伦拿着10个玩具也可以一整天玩得很高兴。迪伦由于专心玩一种玩具的时间长了,所以注意力也提高了。而且他很珍惜自己做好事换来的玩具,对奖给他玩具的父母产生了感恩的心。 如果父母不断地给孩子买玩具,孩子体会不到玩具的珍贵,只当父母是理所当然应该给他买玩具的人。 夸奖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多中听的夸奖孩子听多了就不觉得稀奇,对夸奖所给的自豪感和快乐感就会渐渐迟钝,逐渐变得不以为然。 像把壁橱里的玩具一个一个拿给孩子一样,父母应该在心中准备一个“称赞箱子”,适当的时候好拿出来送给孩子做礼物。这样孩子会因父母的一句称赞心花怒放,感觉很自豪,也会感谢父母给予自己的爱。P4-7 序言 当好家长的方法 “我是幸福的大人吗?” 作为今天的家长,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人呢,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吗?我幸福吗?如果不幸福,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如果比现在有钱我会更幸福吗?如果有更大更好的房子我会更幸福吗? 假如能回到小时候,改变成长的环境,现在的我会不会变得更幸福?假如有天天给我买昂贵玩具的父母;假如有为提高我的学习成绩不惜补习费用的父母;假如考上了更好的大学,我是否比现在更幸福更自信呢? 如果说物质条件是衡量幸福的砝码,那么所有的富翁或拥有好职业的人都应该感到幸福。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小生活在互相比较和竞争的环境中,总是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却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放在后面。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只有不比别人差才能抬起头,最好是比别人更出众更成功。因此,父母对自己儿女的要求也一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抚养孩子变成了一种竞争,父母好像只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学习更好、更成功而活着。然而,我那拿“第一”的孩子就会幸福吗?长大后是幸福的大人吗? 我们的父母一定也是抱着如此的期盼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品,为子女的前途他们不惜付出一切。 我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有时也会想“当时父母为什么会那样呢?我绝对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那样”。但是,我们今天却不知不觉地做着同样的事情,用父母的老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一心只为孩子,为了孩子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但是要当称职的父母,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不够的。养育孩子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和做很多准备,这甚至比从事科学研究还要困难和辛苦。 儿童心理学家往往把抚养孩子比做盖房子。要盖房子需要很多准备过程,还需要建筑师、设计师、施工者齐心协力。供电的电线有没有铺设好,防水措施完善不完善,装修水平如何等多种因素决定房子的价值。即使用很贵很好的材料,如果不打好基础,盖好的房子就会成为随时倒塌的危房。当父母也是一样的道理,没准备地当父母就像盖一所没有设计图的房子一样。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Phil Mcgraw博士强调,父母必须为孩子做的两件事是“保护”和“准备”。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当孩子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时候从外界的侵害中保护孩子;还有为了孩子成年的时候能够自食其力,当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帮助孩子事先做好准备。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只重视保护,忽视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能力。或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考上好的大学就完成了做大人的准备,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 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信心——语言的力量 据2007年英国新经济财团调查的结果,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在接受调查的178个国家中位居102位。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有望位居世界十强的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却只位居102位,着实令人叹息。 当然最近的经济不景气也是国民们感到不幸福的一个原因,但幸福指数比连饭也吃不饱的贫困国家都低,一定有问题藏在其中。如果我们的孩子成年以后也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幸福的话,这说明高学历和好职业也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那么,难道没有把我们的孩子引向幸福人生的设计图吗?以健康的心享受幸福的人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在各种考验和风浪面前能够坚强挺立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父母需要给孩子准备的就是“健康的自信心”,健康的自信心就像能让孩子在风雨雷电的世界中保护自己的雨衣一样,这件雨衣只有父母才能给孩子准备。能用健康的自信心保护自己的孩子,就能拥有肯定的思维方式,会长成怀有感恩之心的幸福的大人。 自信心决定孩子的一生。自信心强的孩子不畏惧新的挑战,人际关系和谐,容易结交新朋友,而且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团队精神,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图。 尊重自己的自尊感就是自信心的种子。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知道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从而知道自己是“珍贵的人”而产生自尊感,以此为基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和周围人的关系和经验获得自信感。因此,和孩子朝夕相处、关系最近的父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主要的角色。孩子失误的时候安慰他,孩子有成绩的时候真心夸奖他,孩子就能通过类似的过程获得自信心。相反,总听到“你不行”的孩子自然会产生自卑感。 在孩子的自信感形成中,父母的夸奖和责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怕太多的夸奖会让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又担心太多的批评会让孩子气馁,所以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很多父母对自信心有几点误解。一是要坚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多夸奖少批评。实际上,自信心和夸奖的次数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有效的夸奖才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二是大部分父母相信外向的孩子或学习好的孩子有自信心。其实不然,外向的孩子并不一定有自信心,内向的孩子也不一定缺乏自信心。不管学习多好,要是不培养健康的自信心,就会成为自傲的人或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的人。相反,学习方面没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注意培养自信心,就会发现自己其他的长处,在其他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家孩子又活泼又有自信心”这样夸耀孩子的父母,孩子不少是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很有自信心,这让父母很放心。但是这种类型的孩子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自豪的感觉,而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这种类型的孩子因为动机不健康,只有很低的自信度。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民秀是从入学开始就当上班长的优等生。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性格也很活泼,所以他的周围有很多朋友。民秀的父母对民秀赞不绝口,一天说好几遍“我儿子是天才”、“妈妈因为有你才活得这么有滋味”,孩子也为自己比同龄人优秀而得意洋洋。但是只要民秀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会责备“别人会怎么看!”、“别在妈妈脸上抹黑”。结果民秀为了成为让父母自豪的儿子,考了父母希望的大学,学了父母希望的专业,而自己真正喜欢的并不是这个。 从表面上看,民秀是充满自信心的大人,也有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他生活的是父母希望的人生,而不是自己的人生,以至民秀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每做一个判断或做一个决定,他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做得比别人好吗?父母会高兴吗?别人会怎么想?”而不是自己愿不愿意,通过努力能否实现。久而久之,民秀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别人眼中成功的精英最终得了忧郁症。 像民秀的例子一样,很多父母认为有自信心的孩子一定幸福。 但错误的夸奖和责备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导致孩子不幸福。 有一个韩国名牌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大学留学的女孩子。人们都羡慕进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她,她的父母更是因她而自豪。但几个月后再见面的时候她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最近太不幸了。原以为来到哈佛就会幸福,但是哈佛校园里也充满了竞争,看到别的专业那么热门,觉得自己的专业什么也不是。真想换别的专业。” 看到在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却觉得自己不幸福的她,我再一次感到拥有好的条件或环境并不意味着幸福。觉得自己寒酸,不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不会尊重自己的她,不管到了哪里都不会觉得幸福。即使换了她自己认为的更好的专业,她也会因别的什么问题感到有压力。 从表面上看,她是高学历、自信的人,但实际上却是在贬低自己的价值,不尊重自己。听说她的父母从儿时就开始给她灌输“我的女儿是天下第一”、“不管做什么都要争第一”这样的思想。同样是夸奖,但是错误的夸奖反而会打垮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度低的孩子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出众,但总是担心当不了第一而不安,一旦受到挫折很难再站起来。所以,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自信心,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才是我们做父母的人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作业。 父母的一句夸奖、一句责备能改变孩子 接受儿童咨询培训之前,我也和多数父母一样,认为养育孩子是很简单的事情。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夸夸她,做错事的时候说一顿,这有什么难的?但是开始接受培训后我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俗话说“明白多少就看得多远”,我通过培训每天接触新内容,注意到很多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比如说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但性格受父母养育方法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会影响长大后的交友关系甚至社会生活等。 我在诊所和学校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儿童时期出现的多数问题都源于缺乏自尊感和自信心。孩子本身不尊重自己、贬低自己的价值,就会引发错误的动机、错误的行动。而且成人后的幸福感和自信感,取决于儿时父母怎样夸奖、怎样责备以及如何评价。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 我将这本书献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健康的自信心并成长为幸福的大人的所有父母,书中讲述的不是高难度的育儿理论,而是以我的咨询治疗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有效的育儿方法。本书讲述的是怎样通过适当的夸奖和责备改变孩子。 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这样少的时间也没有被有效地利用。以前,全家人可以一起过周末,开开心心。但现在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的挤占,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而这剩下的少得可怜的时间,父母往往为了改正孩子的坏习惯而唠唠叨叨,真正开心的时间几乎没有。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希望这本书对苦恼的父母们有所帮助。 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专家就是孩子的父母。就像建造牢固的房子需要好的设计图一样,希望这本书成为您的好工具。只要用心夸奖、认真批评,您的孩子就能长成在大风大浪中保护自己的幸福大人。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想“我也要像我的父母一样养育孩子”,我们会多么幸福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