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阳节文人墨客们总喜欢饮酒登高赏菊呢?这重阳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个节日里,全国各地的民情习俗究竟有些什么差异呢?……
如果你对这个节日有兴趣的话,那么,你在这本书中都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的重阳/中国传统节日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彭国梁//杨里昂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何重阳节文人墨客们总喜欢饮酒登高赏菊呢?这重阳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个节日里,全国各地的民情习俗究竟有些什么差异呢?…… 如果你对这个节日有兴趣的话,那么,你在这本书中都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内容推荐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目录 菊花的掌故 爱菊的缘故 菊花 “重阳糕”的由来 重阳节 由重阳登高说到天君诞 今年登高之人物 菊月话“菊” 重阳 闲谈菊花 重阳三题 九月的眸光 秋菊有佳色 九秋风日好登山 九月九 重阳 说说重阳节 重阳话到小阳春 重阳登高赏黄花 重阳趣联(外一篇) 重阳节游灵隐 重阳节 闲话重阳 小说戏剧中的重阳 持螯赏菊 京华重九节 闲话重阳 一句诗 重九习俗与神仙思想 重阳诗词歌赋选 后记 试读章节 菊花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与玫瑰、茉莉、石榴、葡萄、菠菜、甘蔗等植物不同,那些都是古代外来的;可是菊花一直是我们国土上本有的野生植物,经过长期的人工选种培植过程,变成今天的品类繁多的菊花。 古书里最早提到菊花的,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两千来年以前的汉魏时,人们就对这种野生植物很感兴趣,不过当时人对菊花有兴趣是因为他们相信常吃它可以长寿;《离骚》里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汉代应劭写了一部《风俗通义》,里面就有一段关于菊花的记载,说河南内乡县西北有个地方,名叫甘谷,那里山上长着很大的菊花,山水从那里流过,含有菊花的滋液,山谷里的三十多户人家都喝这水;他们可以活到一百二三十岁,起码也活到七八十岁。记载汉代宫廷杂事的《西京杂记》也说汉初宫中有吃菊花酒的习惯,在菊花初放时连叶采下,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到了第二年的九月九日才吃。据说汉代的一个太尉胡广有风湿病,就是喝菊花水治好的;还有一个司空王畅对菊花兴趣更浓厚,他不但吃菊花,连洗脸洗澡都用菊花泡过的水。当时内乡县特产的菊花就是由他们提倡而传到其他地方去的。魏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给他好朋友钟繇的一封信是谈菊花的,也很有趣味。信里说,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秋天只有这种花长得茂盛,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使人延年益寿没有比这个草药再好的了,所以送来帮助他进行研究长生的道术。此外关于吃菊花可以长寿的传说还很多,南朝齐梁时著名的研究炼丹的隐士陶弘景也主张吃菊花,并且说菊花有两种,味道甜的是真的,苦的是假的。 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他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襄露掇其英”,“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也都是说采菊花吃可以长寿。关于陶渊明和菊花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说他在重阳节穷得没有酒喝,只好在园里摘了大把大把的菊花来吃,这时忽然有朋友王弘送酒来了,这故事就叫做“白衣送酒”。陶渊明是一个有骨气的诗人,他又很喜欢菊花,而菊花又是一种到了秋天才开的花,也像很有骨气,因此后来大家都拿菊花比作有骨气的文人,无形中提高了菊花的身价。它作为药物的功效反而不被一般人所注意了。 唐代以前的文学里,间或也有拿菊花比人坚贞不移的品格的,但主要还是歌颂它能助人长寿的一方面。唐代以后,诗词里常常提到菊花,都是把菊花人格化了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的。唐代司空图的《诗品》里面有这样一句“人淡如菊”,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在唐代,菊花虽常见于诗文,但在一般市民中问菊花还不是很被重视的;从唐诗里看来,当时菊花已经有黄色的、紫色的和白色的几种,种类还不是很多的。唐代人很喜欢养花,但最重视的却是牡丹;其次大概是梅花、桃花等;菊花只是被一些诗人用来寄托怀抱,还未成为多数人欣赏的花种。菊花品类的培植,大概总是唐宋之间开始的。 从北宋起,菊花才成为一般市民玩赏的对象,这是和当时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兴趣分不开的。当时城市富家有很多专门养菊花的,洛阳是培养菊花最早的一个城市,刘丛泉《菊谱》里就说洛阳风俗喜欢养花,菊花的品类也比其他地方多,苏东坡在一首给朱逊之的诗里也这样说,并且说洛阳人善于接花,每年都有新的菊花品种出现。 苏州在唐宋时也是最重要的商业城市,苏州人培养菊花也很著名,宋范成大的《范村菊谱》里就说到苏州花匠善于修剪菊花,使得一根上出几十朵花,团团的像车盖或熏笼一样,由于花匠的用心培植,常常变出新种来,他在一人家看到七十种菊花,他自己只搜集到三十六种;史正志的《菊谱》说,他在苏州看到二十七种菊花。在北宋都城开封培植和玩赏菊花的也很普遍,当时开封民间的菊花,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最著名的有下列几种:黄白色蕊如莲房的叫作“万龄菊”,粉红色的叫作“桃花菊”,白而檀心的叫作“木香菊”,黄色而圆的叫作“金钤菊”,纯白而大的叫作“喜容菊”,这些品种到处都看得到,卖酒的酒店都在重阳节用菊花缚成牌楼;诗人苏东坡在他的《东坡杂记》里也说开封菊花的品种很多,从八月起一直开到十月,他并提出一件重要的材料,即当时所以有许多异种菊花,是由于用其他的草卉接成的。 南宋时菊花的品种继续发展,《乾淳岁时记》说,当时杭州宫里到了重阳节都要摆列出来千万盆菊花,供人玩赏,晚上还要点菊花灯,其热闹情况有如元宵灯节一样。《梦粱录》说当时杭州的菊花品种有七十多种,而沈竞的《菊谱》则说在杭州西郊每年重阳斗菊花,有八十多品种。南宋末年,富商大贾和官吏们私人培养菊花的更多,刘克庄说福建建阳一个姓马的富人收养了一百种菊花。元代杨维祯写了一篇《黄华传》,里面提到当时菊花的品种是一百六十三种。 P1-4 后记 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叫《九月九的酒》,我大致记得其歌词:“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柱心头//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这歌唱起来是很有些苍凉的。想想,一个身在异乡的人,他想家了;未必异乡就没有好酒?但他喝起来忽然没滋味了。他一个人去胡乱地走,他走到了一座高高的山上。他展眼环视,无边无际的都是沧桑。这时,他就感到了一种空,一种没有着落的漂浮。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恐怕也就是因为有思想有情感吧。钟敬文先生在《重阳节游灵隐》一文中写道:“重阳,本来在我们这辈人的脑里身上,是不会发生什么干系的了。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我每年到了这个日子,心理上总免不掉很浓重的意识着它是个很有情味的佳节。就是不做诗和野游,情绪终要有些别于寻常日子的感兴;并且黄菊,茱萸,这些节物,也曾在脑子里自然地显出形象,即使眼前无论怎样的看不到。”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天心阁》的文章,其中有两处便提到了重九登高:“天心阁是长沙地势最高的地方,九月重阳来此登高的文人墨客之多也就是当然的了。曾在城南书院当过七年山长的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在他三十三岁那年从浙江回湘参加乡试,在重阳那天,曾和友人登天心阁,有诗题为《辛卯重阳,在长沙登天心阁,步游城外,归观邓子敬与陈乃锡先生诗墨,即与子敬别,兼呈沈栗翁、邓湘翁、杨紫卿、陈尧农》,其中开篇诗云: 寒波一夜生清湘,天意引客探重阳。 离思着人不可谢,有似万木槭槭含新霜。 同人试登最高顸,一气直上如翱翔。 南望斑竹吾所乡,北来雁书不得将。 为君东指海云处,青山影尽连空巷。 站在天心阁上举目四望,然后指点江山。何绍基是零陵道州人,在他的家乡有一种斑竹,故有‘南望斑竹吾所乡’之句。又,曾随曾国藩办团练,升兵部、礼部左侍郎、首任出使英国兼驻法公使的郭嵩焘,也曾于某年重阳与友人到天心阁登高,并题有《九日邀同吴南屏、张子恒等登定王台天心阁归饮养知书屋》: 二十四年无此会,白头携酒话重阳。 风流十客八登阁,老病三秋一举觞。 坏草遗台今日梦,杖藜簪鬓少年狂。 黄花迟暮诗翁健,胜事招寻到草堂。 诗题中的养知书屋系郭嵩焘在长沙的两处公馆之一。” 在岳麓书社版的《何绍基诗文集》中,关于重九登高的诗还有好几首。其意也大都是“狂招胜友联诗垒”或“排日登高韵事添”之类。另,同是岳麓书社版的《八指头陀诗文集》中,与重阳相关的诗也很不少。其中或登高,或赏菊,或饮酒,或怀人,统而言之,似乎均如钟敬文先生所云:“情绪终要有些别于寻常日子的感兴。”试举《九日怀王益吾祭酒》为例,其诗云: 今日重阳节,遥知载酒游。 菊花还自插,霜鬓只吟秋。 谤与名俱远,官随病早休。 浮云身外事,一笑且登楼。 为何重阳节文人墨客们总喜欢饮酒登高赏菊呢?这重阳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个节日里,全国各地的民情习俗究竟有些什么差异呢?如果你对这个节日有兴趣的话,那么,你在这本书中都会找到满意的答案。比如夏元瑜先生在《闲话重阳》一文中,开篇便把重阳这个节日的起源说了个明明白白。其文曰:“中国古人最注重阴阳五行,数目字也有阴阳之分。‘九’字可说是最旺的阳数。阴历九月九日,正是二九重叠,所以叫做重阳。据我看,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正月正日是元旦,七月七日是七巧,二月二日龙抬头、财神诞辰,六月六日宫中晒书、洗猫狗,都有说词。重九的起源很久了,汉朝时有一故事:长安市上有位神仙名叫费长房,他告诉徒弟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你的家乡汝南地方天降奇灾,你赶快回家去,预备些红布袋子装上茱萸草,每人胳臂上绑上一小袋,你领着一家人,跑到高处去,畅饮菊花酒,等天黑了再回家。’桓景马上遵师命办理,回家之后一看留在家中的猪、猫、狗全倒毙了。所以以后到了这一天,要登高,同时九月里大陆上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把花瓣撒在酒上,叫做菊花酒,正好应应景,我想这登高饮酒的风俗一定在费长房以前就有了,后人以这故事解释这风俗起源。” 现在,我们国家已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中国传统的节日用法定的形式规范了假日,这无疑表明了一种倡导的态度。那么重阳节呢?重阳节在某些地方也当做了一种敬老节。虽然国家没有法定,但这种风气的提倡似乎是不错的,毕竟敬老尊贤是一种美德。当然,我们实在也没有必要硬把重阳节当做一个老人的节日,九月秋高气爽的,年轻人在这个节日里是能够找到爱情与诗意的。郭枫就在《九月的眸光》中写道:“九月,本是诗和灵的季节。那晚的月光,可不就是一脉诗情么?那片淡淡的银辉,潋滟得水波似的,朦胧得雾色似的——宁静而又温柔。打从晶蓝的夜空里落下来,落下来,整座山就迷茫在柔柔的银光里。”是的,这样的夜晚,谁都不能垄断。 今年的重阳节,我是务必要请几位好友或到岳麓山登高,或到湘江边饮酒,或到某公园赏菊,反正,不能在家里瞎呆着。不知读者诸君是否也有我一样的雅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