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孟庆春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本书以客观、翔实的的材料,对毛泽东实现人生辉煌的关节点、关键点,以及他的未了心愿,作了生动的记述。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一生辉煌,也留下许多未了心愿。他的人生辉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他的未了心愿,丰富了他人生的色彩,亦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思绪。

本书以客观、翔实的的材料,对毛泽东实现人生辉煌的关节点、关键点,以及他的未了心愿,作了生动的记述。

目录

上篇 铸就辉煌,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1.选择“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2.在五四大潮中初露锋芒

3.演绎“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领导工人运动

5.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

6.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7.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

8.转兵罗霄山脉,选准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方向

9.改编秋收起义余部,创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

10.联合“绿林武装”,创造共产党改造旧式军队的范例

11.巩固、扩大井冈山根据地

12.诱敌深入,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

13.横扫千军,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

14.避实就虚,打破敌人第三次“围剿”

15.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16.使长征由被动转为主动

17.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国革命领路人

18.四渡赤水,用兵如神

19.巧渡金沙江,突出重围

20.粉碎张国焘右倾分裂活动

21.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22.成为“现代游击战争之父”

23.坚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24.发动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5.领导整风运动,为中国革命胜利赢得思想上的统一

26.“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27.亲赴重庆,共产党“取得了全部的主动权”

28.“用一个延安换一个全中国”

29.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巩固的后方

30.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统治的老巢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

31.“北平方式”的胜利,古老的北平城回到人民怀抱

32.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描绘了农村转入城市的蓝图

33.“宜将剩勇追穷寇”

34.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35.打破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36.打响反腐倡廉第一仗

37.领导中国走向“以法治国”的新起点

38.开辟中国变革生产资料的新途径

39.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丰硕成果

40.拉开中国历史上新的发展时期的帷幕

41.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42.搞原子弹,应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

43.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出了国威军威

44.揭开中美关系新的一页

下篇 未了心愿,留下耐人寻味的反思话题

45.曾经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但命运干扰了他愿望的实现

46.想要教书或当新闻记者,历史却使他成为杰出政治家

47.想写一部中国战争史,但因战事国事纷繁这部大作未能问世

48.想请两三年假学习自然科学,但他一天假也没请成

49.有“三大志愿”,但他所处的地位和客观条件而未能如愿

50.想退休后当个大学教授,可他无法退下来

51.想到密西西比河游泳,可自称“江海客”的他未能踏上美国国土

52.拟定了解放台湾的计划,但因朝鲜战争爆发而未能实施

53.想用武力解决香港问题,但权衡利弊后放弃了这种想法

54.挥洒了“高峡出平湖”诗篇,却未看到三峡竣工的壮丽景观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毛泽东等在1918年组织的新民学会在五四运动和驱逐张敬尧运动中起到了领导湖南革命力量的核心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民学会会员中,在国内以毛泽东为代表,在国外以蔡和森为代表,涌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即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中的一部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蔡和森就在北京积极投人了这场运动。6月下旬,北京学生再次示威请愿,阻止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他带领陈绍休、贺果、唐铎及北京法文专修馆的湖南同学,参加了这次游行。这年底,他去法国勤工俭学。在此期间,毛泽东与蔡和森以通信的形式讨论了建党问题。他在信中对蔡和森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他们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首先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

为了使新学会会员在主义上取得共同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组织起来,1921年1月1日至3日,毛泽东和何叔衡约集了留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召开新年会议,讨论旅法会员在蒙达尼会议上争论的问题。这是新民学会的一次极为重要的集会。会议之前,毛泽东、何叔衡等以新民学会的名义事先发出通告,提出了会上将要讨论的14个问题,并要求会员“拨冗到会,风雨无阻”。

元旦那天,长沙城里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会员十余人冒雪聚集潮宗街文化书社。会议十时开会,何叔衡任主席,首先由毛泽东报告开会理由及国内外会员情况。毛泽东说,我们学会久未开会,去年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开成,现在不能再推迟了,趁新年期间,各处都放假,特召开连续三天的集会,讨论我们认为最迫切的问题。接着,毛泽东又报告了两年来学会会友在国内外的活动情况。毛泽东讲完之后,何叔衡把要讨论的14个问题提出来,这时,有的会员提出,最好先讨论后面几个问题。前三个问题内容重大,主张压下到明日讨论。毛泽东认为,正因为重大,才更应该在今日讨论。大家表示赞成。于是,会议决定着重讨论前三个问题:一、新民学会应以什么作共同的目的?二、达到目的须用什么方法?三、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

会议在讨论这三个问题之前,毛泽东首先介绍了巴黎会友召开蒙达尼会议的讨论结果。随后,大家围绕着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认真的讨论,会议就第一个问题付诸表决。表决结果,毛泽东、易礼容、彭璜等10人赞成“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共同目的,以多数票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会上有12人(占绝大多数)赞成采用俄国十月革命的方法,来进行中国的革命。会议的最后一天,讨论了第三个问题。许多会员在发言里都把建党建团作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事业中即刻需要着手的问题。至此,经过三天逐步深入的讨论,新民学会在国内的多数会员对学会的方针和实现这一方针的方法等重大问题,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许多会员抛弃了原来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大家共同集合在共产主义旗帜之下。会议结束时,正值雪霁天晴,大家走出会场,心情格外舒畅,都觉得会议开得很成功。

由于毛泽东留在国内,他在两次北京之行中,缮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并同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等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它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据李达回忆: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由陈独秀、李汉俊找关系,“在湖南由毛泽东负责”。受当时负责主持南方建党工作的陈独秀的委托,毛泽东和何叔衡等经过酝酿筹备,于10月、11月间,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当时成员还有彭璜、贺民范等,共6人。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何叔衡等除了运用文化社和俄罗斯研究会扩大宣传新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外,已开始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群众中去。1920年秋,毛泽东利用担任第一师范附小主事的便利条件,开办了一所工人夜校,同时还办了一个工农子弟补习班;招收lO岁以上的失学青少年。1917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时,曾主办过工人夜校,并以教给工人文化知识、培养其爱国心为目的。这次办的夜校,除学习文化外,则还重点向工人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实行启蒙教育。1920年11月7日,毛泽东等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组织长沙工人、学生举行游行,庆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

1920年11月20日,湖南劳工会成立。它的成立得到了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的支持和帮助。1921年三四月间,该会领导了湖南第一纱厂收归国有的运动,5月1日,劳工会的工人和一部分学生在湖南一师举行劳动节晚会。大会进行讲演、游艺等活动,在纪念横幅上印有“劳工神圣”、“不做工者不得食”等字样。当时,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党、团组织给劳工会的领导人黄爱、庞人铨以及时的帮助,毛泽东专门找黄爱谈话。不久,工人都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了加强同工人群众的联系,毛泽东还利用各种机会接近工人。在同工人的交往中,他了解了长沙铁路、印刷、纺织、泥术、搬运等各行业工人的劳动、生活和工资等情况,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又运用这些材料,加以概括和提高,去启发工人群众的觉悟,并逐渐地把他们组织起来。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是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为此花费了主要精力,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1920年8月,上海第一个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毛泽东接到了从上海等地寄来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立即开始筹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他积极地在湖南第一师范、商业专门学校、第一中学学校的先进学生中,寻找发展团员的对象。从10月到12月,三个月内就在湖南发展了20来名团员,建立了共青团的基层组织。1921年1月13日,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毛泽东任书记。到1921年上半年,长沙的青年团员已发展到近40人,是全国团员较多的地区之一。

毛泽东所领导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为湖南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党的创始人、筹备人之一李达回忆: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代表们在住所互相交换意见,报告各地工作的经验。当时党的工作很注意宣传与工人运动两项。长沙小组宣传与工人运动都有了初步的成绩,看当时各地小组的情形,长沙的组织是比较统一而整齐的。

关于毛泽东与何叔衡何时从长沙出发参加党的一大的时间,有两个记载。一是,根据谢觉哉日记记载,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的毛泽东、何叔衡,于6月29日离开长沙前往上海参加党的一大;二是,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说,“1921年5月,我到上海去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对此,根据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回忆:“6月初旬,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由第三国际派到上海来,和我们接洽谈了以后,他们建议我们应当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于是,由我发信给各地党小组,各派代表两人到上海开会,大会决定于7月1日开幕……”而毛泽东说5月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怎么可能呢?P15-17

序言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为此,他青少年时代就立志“救国救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后,就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理想,追求、探索、实践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着。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关头,他正确的思想主张或决策被党的会议,被他的战友、同志接受了、采纳了,并循此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在大革命失败后“城市中心论”被视为“铁则”的背景下,毛泽东领导树立了与此相悖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旗帜,这面代表中国革命方向和希望的红旗,使革命逐步地发展起来并取得辉煌的胜利;红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首先是毛泽东的决策比别人高明,尤其到第三次反“围剿”时没有争论了,完全按他的主张办事(因前两次反“围剿”都是按他的战法打赢的);遵义会议只批军事路线错误,不批政治路线错误(因军事斗争是当时决定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这是毛泽东的高见被领导层采纳的结果,所以会议只解除了博古总书记职务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中央政治局的其他同志仍保留在领导岗位上(博古也保留在政治局内),这样有利于全党的团结;毛泽东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终使这一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成为大势。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正因如此,邓小平在阐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时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绝不是溢美之词,而是对历史公正的科学论断。因为,毛泽东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紧要关头,充分展现出他对重大事件的巧妙处置和英明决策的伟人之举。

本书展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凭着他的智慧而提出的“真知灼见”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不仅可以使我们充分了解毛泽东的雄才大略,还能给予人们以启示:一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或复杂局面时,应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所处的形势,拿出自己对面临问题的可行意见。退一步说,即使一时遭遇了挫折,也不要终止已经确立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提高对形势的科学判断能力、总揽全局能力、决策能力和决策技巧,切实担负起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

毛泽东的一生,也有他未了的心愿。每一个人都有梦想着要干什么、希望将来实现什么的目标,毛泽东同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志向和七情六欲……因为他也同百姓一样紧密地与中华文化的母液融会在一起。

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毛泽东结束当兵的生活后,因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他欲选择报考一所制造肥皂的学校,想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肥皂制造专家。还如,毛泽东在青年时的理想是当教师或记者,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越到晚年,毛泽东谈论志愿的兴趣也越大,仿佛以此来抒解心中的遗憾。所以如此,一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前途紧密相关,二是毛泽东个人色彩强烈。如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他的卫士张仙朋聊天,谈他的志向时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多么客观豁达的古稀老人,他雄心仍存,正像他非常欣赏的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中所描述的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毛泽东始终是个“壮心不已”的人。从他谈到的许多志愿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志在千里”的“壮心”在涌动……

归结起来,毛泽东的人生,既有实现理想与目标、在中华民族史上铸就辉煌的一面;又有往日美好的夙愿没有实现、但却丰富了他人生的一面。我看,我们应该对毛泽东的人生取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孟庆春

2009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