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但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动画表演专业,或是开设了表演专业但缺乏专业的师资和教材,针对这种现状,张晓叶主编的《动画表演》系统地梳理了表演理论、表演思维和绘制之间的衔接。本书将动画表演按阶段分为表演理论、表演分析、表演转换;将动画表演按角色的表演技巧不同分为面部表情语、肢体语、姿态语和有声语。本书的框架分为理论讲解、真人排演、绘制训练,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层次清楚、侧重实用。本书着重讲解了表演思维的分析过程、绘制方法,并根据动画角色表演的特点,经多次实践总结,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符号法、归纳法、夸张法等。本书着重梳理了动画表演课的系统性,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突出本门课程在整个动画教学体系中的可操作性是本教材的一大特点。
张晓叶主编的《动画表演》从表演艺术理论出发,借鉴戏剧、影视表演训练技法,结合动画艺术创作自身的独特性,从表演的特性、表演与生活的关系、表演的基础训练、表演的形象创造及表演鉴赏与角色剖析等方面,提升学生参与塑造角色的能力。《动画表演》从学生体验表演入手,模仿动物、人物,做观察生活的训练并排练小品,用夸张的动画语言将角色的动作、表情、运动展现在动画角色的表演当中。
《动画表演》为动画表演课程所需的基本功训,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素材,适用于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生的动画教学,同时也适合作为广大动漫从业者和爱好者作为提高修养及能力拓展的学习用书。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动画师与动画表演
1.1 动画师与动画艺术
1.2 动画师与动画表演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2章 初阶——动画表演基础训练
2.1 动画表演的游戏感训练
2.2 动画表演的形体感训练
2.3 动画表演的节奏感训练
2.4 动画表演的模仿力训练
2.5 动画表演的造型性训练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3章 进阶——动画表演综台训练
3.1 寻找动画师的艺术自我
3.2 分析你的剧本及角色
3.3 动作与规定情境
3.4 动作与感觉练习
3.5 命题即兴表演练习
3.6 自命题小品表演练习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4章 绘制——动画表演思维的转化
4.1 表演与绘制之间的衔接
4.2 表演思维的绘制方法
4.3 表演思维的情节绘制
4.4 表演与绘制动作之间的校正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5章 实现1——动画角色表情语的绘制训练
5.1 动画角色面部表情语
5.2 由单个面部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构成的面部表情语
5.3 多个面部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构成的面部表情语
5.4 动画角色面部表情语应用举例和绘制
5.5 动画角色表演中的眉语
5.6 嘴语和鼻语
5.7 动画表演中的笑
5.8 动画表演中的哭
5.9 动画表演中的神情
5.10 动画角色表演中面部表情语的特点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6章 实现2——动画角色动作和姿态的绘制训练
6.1 动画角色的肢体与姿态语
6.2 动画角色肢体语绘制训练
6.3 动画角色姿态训练
6.4 肢体与姿态语分解举例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7章 动画表演的有声语言训练
7.1 动画表演中有声语言的特点
7.2 动画表演中有声语言的四个特质要素
7.3 动画表演中的语调
7.4 动画声音的表演基础训练
7.5 动画声音的表演技巧训练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8章 动画表演的夸张特性
8.1 夸张变形特点分析
8.2 夸张变形的动作特征
8.3 恰当的夸张节奏辅助角色的塑造
8.4 夸张动作的运用例举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
第9章 动画表演赏析
9.1 疯影动画之《米芽米咕人》
9.2 疯影动画之《大雨大雨一直下》
9.3 疯影动画之《罐头里的精灵》
9.4 疯影动画之《男人的独白》
9.5 《国王与小鸟》
9.6 《a dip in the pool》和《why we laugh》
9.7 《折花》
9.8 《2D or not 2D》和《The Story of Little John Bailey》
9.9 《达菲鸭与兔八哥》
本章小结
训练和课后研讨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