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中药40味,每味中药从药材的产地、功用特点、传统论述、现代研究、适应证候和服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文字通俗易懂,具有易掌握、易操作的特点,对普及中医药知识,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书共分6部分,第一节为补气养生药,适用于以气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二节为补血养生药,适用于以血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三节为补阴养生药,适用于以阴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四节为补阳养生药,适用于以阳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五节为其他养生药,这类药物性质比较平和,大多具有祛邪与扶正的双重功用,适用于虚实兼见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以上各部分内容可根据自身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以及养生的需要酌情选用。
自古以来,中药在养生保健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药物养生延年或预防疾病。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掌握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本书从药物在保健中的适应证候,常用剂量,服用剂型,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中成药有一定介绍,特别是像六神丸这类既可治病,又可保健的中成药会着墨稍多。文字通俗易懂;该书既有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又有增强人民体质的时代特色。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因其形状似人,故名人参。主产于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人参因产地的不同分成四大家族:产于我国的称“人参”,产于朝鲜、韩国的称“高丽参”,产于日本的称“东洋参”,产于美国、加拿大、法国的称“西洋参”。野生人参称野山参,纯粹人工栽培于田间的人参称园参,将人参苗移栽于山上长成的称移山参。野山参的补益功效最好,但因其药源稀少,价格昂贵,目前药店出售的基本都是人工栽培人参。另外,以加工制作方法的不同,人参又有红参、生晒参、糖参等之分。其中红参是由园参经蒸熟晒干或烘干而成,因其体色红,故名红参,红参的药性偏于温热,具有温阳补气的作用;糖参是由园参经糖浸泡后晒干而成,因含有糖分,故名糖参。生晒参是园参经栽培六七年后采挖,去除参芦,洗净后直接晒干而成,生晒参药性较为平和,其性微温,是补气的常用药品。
人参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贵药材,是闻名遐迩的滋补珍品。人参作为补益中药,在我国应用最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为我国历代中医学家所推崇。我国首部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人参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主治秘要》还说人参能:“补元气、止渴、生津液”。
总之,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早已得到验证。
(1)人参能增强机体功能
相传古代有两个人进行竞走比赛,其中一个人口含人参,另一个人不含,走了3~5里路之后,未含人参的气喘吁吁,口含人参的却气息如常。作者的一位朋友听说人参具有明显的强壮作用,也曾作过一次短跑试验,1993年其儿子小学毕业升初中,体育课成绩要纳入升学成绩,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体育测试的科目为100米短跑,测试当天早上他煎了6克左右人参汤让儿子服下,并口含2克人参片参加短跑,结果100米短跑成绩得了9.8分,平时100米跑步成绩只能得6.5分。现代也有宇航员在宇宙飞行时口含人参,能够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减轻疲劳,具有抵抗疾病的侵袭和消除紧张状态的功效。俄罗斯学者在人体试验中发现,在长时间操练中,服用人参的士兵比不服用者的精力要旺盛得多,又发现服用人参的报话员发生的差错也比一般报话员要少。瑞典学者也发现,一批学生在考试前适当吃一些人参,结果考试成绩更加优异。大量实验证明人参具有显著增强机体功能的作用。
(2)人参能救急 人参大补元气的功用主要用于急重症的救治。清代名医徐灵胎认为:“人参用之而当,能补养元气,拯救危急。”这一功效特点常用于平素体虚者因大吐、大下、大汗出、大失血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虚脱性病症,其表现为面色灰暗,冷汗淋漓,四肢冰凉,脉搏细微,血压明显下降。这些现象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严重的心脏病和衰竭病人。这时,除请医生采用其他救治措施外,可选用效力强大的野山参或高丽参,或较大剂量(30克左右)的红参煎汤急服,挽救虚脱之证,如《景岳全书》独参汤即用本品煎服,治疗因气脱及大失血后气随血脱而出现的危重证候,即现代医学的休克证。在应用人参时亦可与他药配伍,如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的名方生脉散,用于气津两伤、脉微欲绝证;与附子配伍的名方参附汤,常用于气脱兼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脉极微细之亡阳证。为了满足临床治疗急重症的需要,现有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等现代制剂可供选用。
(3)人参能补虚
人参除用于急重症外,对机体功能亏损所致的各种证候均有明显的补益作用。
补益脾气
人参对素体脾气虚弱,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辛辣之品损伤消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形体消瘦,及现代医学所称的微量元素缺乏症等,运用人参能发挥良好的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常用人参与白术、茯苓等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四君子汤,就是治疗消化功能减弱之脾虚证的基础方,在具体运用时常与芳香理气的木香、砂仁配伍,使之既能振奋脾阳,增强消化功能,又能防止补益药碍脾而出现的脘腹胀满之副作用。此外,亦可与兼具补气健脾和增强消化功能的扁豆、莲米(又名莲子,下同)、山药、谷芽、麦芽等配伍,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补益肺气
肺气虚,表现为机体抵抗力减弱,经常容易感冒。常用人参与黄芪、防风配伍,煎汤代茶饮用,能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减少感冒。对肺气虚表现为稍微活动则心悸气喘,口唇青紫的喘证,常与黄芪、紫河车、五味子配伍,煎汤或打成粉剂冲服或制成蜜丸或装入胶囊服用,具有良好的补肺平喘之功用。此外,对体虚风寒感冒之证,用人参与苏叶、前胡、葛根、法夏等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参苏饮,主治气虚之体,感受风寒出现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苔白脉弱等症。P2-3
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养生保健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根据老年期阴阳俱虚、气血俱亏、脏腑俱衰、功能俱减的生理特点,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人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很多人感到茫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致使很多中青年人群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人群如何进行自我调养以恢复健康的体魄,很多人也感到束手无策。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是打开以上人群健康大门的金钥匙。《药》一书就是生动介绍这类知识的一部通俗读物。
本书涉及中药40味,每味中药从药材的产地、功用特点、传统论述、现代研究、适应证候和服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文字通俗易懂,具有易掌握、易操作的特点,对普及中医药知识,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书共分6部分,第一节为补气养生药,适用于以气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二节为补血养生药,适用于以血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三节为补阴养生药,适用于以阴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四节为补阳养生药,适用于以阳虚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第五节为其他养生药,这类药物性质比较平和,大多具有祛邪与扶正的双重功用,适用于虚实兼见为主要证候特点人群。以上各部分内容可根据自身的生理功能与病理特点以及养生的需要酌情选用。
现在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尤其是白血病的患病率快速升高。这类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正气不足密切相关,其基本病理特征为“正气亏虚”或“本虚标实”,根据“治病求本”和“虚者补之”的法则,恰当运用补益为主的药物扶助正气,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从而达到“不治癌而癌自消”的效果。因此,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与体会,提出中医药全程参与癌症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观点。本书最后部分简要回答了病员普遍关心的十个基本问题,希望对广大癌症患者有所帮助。
余贤武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