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
分类
作者 郑学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是从剖析老师们为什么活得累入手,提出树立光明正大的“偷懒”观念,到系统叙述“偷懒”的技巧,包括班级自动运行机制、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精干干部培训等,全面告诉你如何科学“偷懒”、如何确保“偷懒”成功、如何留下“偷懒”好名声的歪门邪道。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具有鲜明的个性,本本特色不同,个个面目各异。浏览郑学志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你在欣赏到作者教育机智的同时,还会为作者加强干部培训的做法击节叫好,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把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教育技术含量的工作!

目录

丛书推荐序:其实没有“秘诀”(朱永新)

丛书总序:成功是需要理由的(张万祥)

自序:做像嘉靖一样会“偷懒”的班主任(郑学志)

第一章 寻求一条师生都解放的道路

 1.班主任,你为什么活得累

 2.累,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3.你无法管死你的学生

 4.勇敢、及时地转变工作思路

 5.寻找一条师生都解放的道路

 6.忘记自己是

 7.偷懒先得给心灵松绑

 8.要绝对相信孩子

第二章 及时改变是“会”偷懒的关键

 1.班主任要学会改变

 2.偷懒得有良好的心态

 3.提高工作效率的12个好习惯

 4.把想到的事情提前做

 5.带差班要有名班意识

 6.掌握一点激励技术

 7.不断升级讲理的方法

 8.善待学生为老师做事的积极性

 9.让学生自己

第三章 构建一个让学生自主的制度体系

 1.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制度体系

 2.详细的制度从哪里来

 3.一切都按照制度办事

 4.让学生乐于接受班规的约束

 5.实用的也是最省力的

 6.不会偷懒的六个制度误区

 7.确保每一个人都对制度有安全感

第四章 建立一个全面放手的运行机制

 1.抓住班级建设的关键词

 2.全员参与才能确保管理无死角

 3.竞争让学生身不由己地为你奔忙

 4.恰当的奖励让学生喜不自禁

 5.如何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激情——激发激情的5个技巧

 6.协调机制是班级自治的润滑剂

 7.建立一个阳光温馨的监督检查系统

 8.自纠机制让班主任彻底放手

第五章 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干部

 1.洒脱的班主任要有一批好干部

 2.让更多的学生从后台走出来

 3.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

 4.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班干部

 5.如何指导值日班干部开展工作

 6.展现出一个领导团队的光辉

第六章 努力打造学生自主的良好品质

 1.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让学生自主学习之一

 2.建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激励程序——让学生自主学习之二

 3.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之三

 4.学生行为自律是我们放手的前提

 5.唤醒学生的责任自知意识

 6.用道德自省打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7.精神自强激励学生迎接挑战

 8.强大的自制力可以帮助学生成功

试读章节

1.班主任,你为什么活得累

这几年人们常提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做一个纯粹而幸福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提法很美妙,可是,一个整天都处在疲惫不堪状态下的教育工作者,你如何才能让他体会到幸福呢?

在“教育在线”网站上范志伟老师发起过这样一个帖子——《年轻的班主任,你感觉到累吗》,这个帖子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共鸣:

关庙中心小学彭敏老师说:“我们很多老师都不愿当班主任,多数是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个无底洞,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陪着学生,真是苦、真是累!对于有事业心的老师来说,他希望通过管好班级、管好学生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苦一点累一点也心甘情愿,但问题是,这种苦与累是一种无望的苦与累,班主任把小命都搭上了也不见成效或收效甚微,有时还会吃力不讨好!”

网友兰弈老师承认:“班主任累,做寄宿制小学的班主任更累,学生所有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一切的一切你都要亲自培养,甚至连教室的卫生、学生的生病感冒,你都要亲自过问,真的感觉好累呀!!”

网友“横刀立马”感受更深,他说:“我都不记得在阳光下回家的感觉了!”

确实,班主任每天与学生形影不离,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成了班妈班爸。大事你负责,小事你管理,这个学生东西丢了,你帮着找,那个没来上学你要叫;不懂事的学生打起架来,你的心情也随着一团糟;今天接待家长来访,明天又要和科任老师协调……此外,班主任每天还要起早贪黑,早到校,晚锁门。所以,好多班主任由衷地感慨:“班主任的日子啊,真的好难熬!”再看那可怜的班主任费,真是赚得辛苦啊!

不光是在“教育在线”网站,只要是班主任聚集的地方,倾诉工作中的累,几乎成了老师们共同的心声。在许多网站,都流行着这样一首顺口溜——《老班十累》:

班主任,有十累,你可听我谈体会。

班主任第一累,学校早操开晨会,

哨声一响气一吹,一溜小跑查部队。

班主任第二累,上课打击游击队,

你不在时他狂侃,你若在时他闭嘴。

班主任第三累,顽固堡垒攻不退,

常有二三纨绔子,总把班级当聚会。

班主任第四累,课间操时要整队,

东倒西歪像蛇舞,看你生气不生气?

班主任第五累,厌帮学校收小费,

一路吆喝一路问,总觉像个黑社会。

班主任第六累,学校做事你之最,

今朝刚把表来填,下午要你去收费。

班主任第七累,怕开学生家长会,

不问自家质与地,常怪老师无教艺。

班主任第八累,每周要搞班级会,

班无良才心受累,一个节目无人会。

班主任第九累,常忧分数夜难寐,  每日念它十遍经,自习恶补恐掉队。

班主任第十累,精神紧张身憔悴,

心若悬丝半空挂,最怕领导找开会。

这几年人们常提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做一个纯粹而幸福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提法很美妙,可是,一个整天都处在疲惫不堪状态下的教育工作者,你如何才能让他体会到幸福呢?

很多班主任坦言,班主任的累,体力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心累。只有心累,才更让人觉得没有奔头。

那么,说到底,班主任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

2010年8月,我们在愚公故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举办“全国首届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论坛”,与会的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济源市一中的王晓琳老师在报告中坦率地剖析了自己累的根本原因:

2001年,我担任了我们济源市一中某班的班主任。在工作方式上,我采用时间战和体力战,“跟紧班、紧跟班”是领导对我的评价。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成绩非常优秀,考试成绩稳居年级前二名,班级6个学期都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我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济源市优秀教师。这种体力战持续到2007年我带艺术实验班,这个班以高考超额完成学校的19个高考指标而完全胜出,各种荣誉和表彰扑面而至。

但是,高强度、低智慧的工作方式让我无法长期承受,我就像希腊神话中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当下”永远是我的奋斗之时,却不是我的成功之地。

而且,班上相继出现的几个极端典型事件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效能产生了深重的忧虑。一件是一个艺术女生喝醉后爬到楼顶,威胁我要跳楼;一件是一个名叫晓晓的女生因为情感问题而在宿舍割腕,幸好两起事件处理得及时,没有造成悲剧……但是,我一直很紧张,这两起事件几乎都是以命搏命的较量。我质问自己,我拼命地工作,可是为什么还难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呢?我认真负责,难道就是一个好班主任了吗?我追问自己。

在追问中,我与这一届学生又有过·次意想不到的遭遇战。2007年的教师节,我收到数封学生给我的感谢信,我整理出来发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没想到这一个帖子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个自称是我的第一届学生、网名为“晰清”的人跟了这样一个帖子:“老师,我也是你的学生,但我不是一个幸运的学生,没有得到你帖子中的学生那样的垂青,如果我也能像他们这样的话,我今天就不会在这样的大学里过日子了。工作苦和累,并不意味着老师责任的相对减轻,而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因为你们身上有我们的期待。”

学生的跟帖让我很吃惊,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收获学生感激的同时,也让一些学生抱怨甚至不满,很显然,我的苦和累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我意识到,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仅是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就可以了……

P2-4

序言

其实没有“秘诀”

朱永新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眼下,很多职业培训书籍将成功说得玄乎又玄,好像除了它们的当事人,其他人都不能旁窥到成功的点滴门道,这使我对某些冠以“秘诀”的书籍充满了畏惧。而且,既然是秘诀,往往就不会轻易示人。

但是,由“青春老人”张万祥老师领衔主编的这套《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却给我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觉,它使我对“秘诀”一词,突然有了一种亲切感。我发现,“秘诀”原来也可以演绎得如此生动,甚至可以说,其实没有“秘诀”。

我曾在“教育在线论坛”发出过一个标题为“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张启事”的帖子,号召广大一线教师撰写教育日志,进行教育反思。我说,如果广大一线教师每日三省吾身,撰写1000字的教育反思,10年之后没有成为名师,我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当然,也许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笑话,而我确实是认真地把它作为一个承诺。赔偿不是目的,号召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反思、积极写作才是我的初衷。翻开《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当时发出这种倡议的亲切感又涌上我的心头。这套丛书的作者,大多数都在教育一线工作了10年以上,有的甚至达30多年,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撰写着教育反思笔记,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这种坚持让人动容!新教育实验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我崇敬那些有理想的人,更钦佩那些为理想而不断努力奋斗、坚忍不拔的人,他们才是共和国教育的真正脊梁!

多年来,新教育一直倡导师生共写随笔,倡导教师的生命叙事,倡导教师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吉祥三宝”。所以,对来自一线教师的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我总充满了亲切之感,我一直认为,是他们创造和丰富了我们的教育内涵。

张万祥老师主编、“万千教育”策划出版的这套《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就给我带来了这种欣喜和感动。《班主任其实好当——44位优秀班主任的秘诀》的作者,是一群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目前正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担当骨干的班主任,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全方位地阐释着各自成功的“秘诀”。这些老师中,有数十年扎根山区不言苦不言悔、最终形成独特教育个性的小学老师;有从乡镇中学开始教起,最后到省城重点大学附中教书、不断进取的中学老师;更有为实现教育理想而一辈子孜孜以求,不断做出新探索、取得新成绩的中小学教育领军人物……他们用亲切的语言,真实地诉说着个人和事业的成功。

我之所以愿意为这套丛书写点什么,是因为丛书中的许多作者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活跃在“教育在线”网站,有些还是新教育实验的骨干。担任主编的张万祥老师是我一直很尊敬的老师,他拥有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德育特级教师、天津市班主任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头衔,更重要的是他退休以后,应我的邀请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开设了班主任工作的专帖,为培养年轻班主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甘为年轻班主任做人梯的精神被广为传颂,在全国享有。‘‘青春老人”的赞誉。

副主编郑学志老师是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出版了25部教育教学专著,担任了《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多家教育报刊杂志的专栏作者,被媒体誉为“教育痴人”和“班主任的民间领袖”。

陈晓华老师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个体户”,多年担纲“教育在线”版主,“红袖”的网名也为众人所知。在实际工作中,晓华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老师,他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首批名师,还出版了《守望高三的日子》、《班主任突围》、《怀揣着希望上路》等4部教育专著,在全国弓I起了广泛关注。

李迪老师也是从网络上成长起来的老师,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第二届名师等。她看上去温婉单纯,却将职业中学教育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国知名的“女生问题”专家。

另外,钟杰老师是“《班主任之友》论坛”的优秀版主,较为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资阳市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半月谈”的领军人物。她撰写了20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并出版了《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册》一书。

黎志新是广东省著名的班主任,也是网络上享有盛誉的“沁心荷”,她撰写的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已不少于100万字,在自己的行业和系统内都是佼佼者。

丛书的作者无疑都是许多教师眼中的“成功者”。但是,他们对成功的理解却是那么亲切生动,一点都不高大与遥远。比如,张万祥老师认为成功需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他本人就是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热爱之情的人;郑学志老师坚持认为成功往往就是比别人多走了一步,他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努力;陈晓华老师对成功的解读富有“深圳速度”——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量的行动,你就能够获得成功,他的“桃李部落”管理就是效率的典范;钟杰、李迪、黎志新则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你对教育投入多少,产出就有多少……这些“成功者”对成功的理解,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其实成功没有“秘诀”,或者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成功!  这套丛书具有鲜明的个性,本本特色不同,个个面目各异。张万祥老师主编的那本书中,44位优秀班主任就个个故事不同、做法各异;钟杰的“教育西游记”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陈晓华关于“魅力班主任”的叙说让人手不释卷;李迪的“爱情故事”让人会心一笑;黎志新的“励志教育”让人找到久违的亲切;而郑学志的“懒班主任经”又别出心裁,使人眼前一亮,无论观点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教育管理智慧的美丽和精致。

其实,新教育实验也有自己的成功观,那就是,坚守自己的教室,让自己的生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去,让自己和孩子的生命都能够真正地开出一朵花来。《班主任成功秘诀丛书》的作者用自己富有特色的教育实践,验证了新教育的成功观,也为“秘诀”做了更深刻、更生动的注解。他们的故事,富有教育原生态的真实,富有一线教育的生活气息,他们让读者明白,原来成功并没有那么遥远,原来成功并不那么高不可攀,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青的田野里,扎在自己的教室里,你才能够真正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书评(媒体评论)

郑学志的“懒班主任经”别出心裁,使人眼前一亮,无论观点还是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教育管理智慧的美丽和精致。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浏览郑学志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你在欣赏到作者教育机智的同时,还会为作者加强班干部培训的做法击节叫好。原来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关键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运筹帷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使班主任把体力劳动变成一项有教育技术含量的工作!

——张万祥(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

郑老师像一部“活字典”,你可以从中查阅到自己治班的方法;又像一本“教科书”,指引我们轻松、快速、高效地学习班级管理知识,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在耳濡目染中掌握实践本领。

——李春刚(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三中教师)

读《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我突然发现,班主任还可以做得这么机智、这么有趣、这么另类。郑学志老师用自己卓越高效的班级教育管理实践,解开了班主任的幸福密码。

——刘爱国(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幸遇郑学志老师,我们将会幸福一生!特别是在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更是莫大的幸运!谢谢您,郑老师,只因为一路有您和您的书为伴,再暗淡的日子也会充满阳光!

——纪继兰(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教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5: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