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低调做人、方圆处世足我们生括中的必须要求,也是我们工作中的必要准则,更是我们交往中的必须格致。
《低调做人方圆处世》(作者刘川)分“低调做人”和“方圆处世”两篇,从谦卑、宽容、不争、自保、周全、忍耐等方面入手,阐述了低调和方圆的内涵,解释了做人为什么要低调,处世为什么要方圆,重点讲解了做人保持低调和处世保持方圆的方式方法。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同时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策略。
《低调做人方圆处世》(作者刘川)分“低调做人”和“方圆处世”两篇,从谦卑、宽容、不争、自保、周全、忍耐等方面入手,阐述了低调和方圆的内涵,解释了做人为什么要低调,处世为什么要方圆,重点讲解了做人保持低调和处世保持方圆的方式方法。《低调做人方圆处世》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实用性强。在你心情烦躁之时,在你不知该如何取舍之时,打开本书,或许你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
狂妄与骄傲不同。骄傲,通常是对自己的长处自吹自擂,自高自大。尽管骄傲也有夸大的虚假成分,即夸大自己的长处,把自己说得花好桃好,但绝不会把自己夸大到肆元忌惮、恣意妄为的程度,也绝不会达到口出狂言、放肆无礼的程度;而狂妄则是极端地骄傲,完全是目中无人,得意时忘形,不得意时照样忘形。
祢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很有才华,但他也很狂妄。当时,曹操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急欲招募一些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祢衡有才,就想将他招为自己的属下,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不仅不肯来,还说了许多不敬的话。曹操知道后虽然十分生气,但因爱惜他的才华,就没有杀他。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便强令他到自己的麾下做一名鼓吏。
有一天,曹操大宴宾客,就让祢衡击鼓,并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套青衣小帽。当祢衡穿着一身布衣来到席间时,从官大声呵斥:“你既是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
祢衡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曹操在整自己,于是不慌不忙地脱了外衣,又脱下内衣,最后就当着满堂宾客,一丝不挂地裸身而立,然后才慢慢地换上曹操为他准备的鼓吏装束,击了一通《渔阳三弄》。曹操再三容忍,始终没有发作。
曹操并没有死心,又一次备下盛宴,要召见祢衡,并准备好好款待他,可狂傲的祢衡并不领情,还手执木杖,站在营门外大骂。看到这样的情况,曹操的从官都要求曹操杀了他,曹操这一次也很生气,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只得说:“我要杀祢衡,就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只是因为这个人有点虚名,我如果杀了他,天下之人定会以为我不能容他。不如把他送给刘表,看刘表怎么处置他吧?”
刘表当时正做荆州的太守,他很明白曹操的意图,就是想借他的手除掉祢衡。他也不愿落个杀才士的恶名,不得已,只好将祢衡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可不像曹操、刘表那样有心计,他的脾气很暴躁,也不图那种爱才的美名,碰到像祢衡这样的狂妄之人,自然是与他水火不容。
一次,黄祖在一艘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出言不逊,黄祖呵斥他,祢衡竟然盯着黄祖的脸说:“你整天绷着一张老脸,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呢?”
黄祖可没曹操那样的雅量,一气之下,’便将他斩首了。这就是祢衡狂妄的最终下场。
如祢衡一般狂妄的人,在历史上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杨修,是有名的聪明人,但最终落得让曹操“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的悲惨结局,究其原因,乃是“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空负聪明而无智慧;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聪明人,但他对为臣之道很不精通,缺少政治智慧,恃才放旷,最后落得功成身死的下场。
有些错误是在无知中产生的,还有些错误是由我们的骄傲自大引发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评判事物的标尺就会失衡,所以,即便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也不应该自鸣得意和沾沾自喜。
不论是属于意外的幸运,还是经过长期奋斗而终于取得的成功,心中充满巨大的快乐,以致一时间欣喜若狂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生中还有什么比成功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呢?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一次成功,从此就一直这么欣喜若狂,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处显耀自夸,总是表现出一种优胜者的得意忘形和骄傲自满,人们虽然不至于说他是疯子,大概也绝不会敬佩他,而只会鄙视他。
如果自呜得意者只是有一种优胜者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能以此感觉而不停顿地勇敢向前奋进,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可以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功。但是一般来说,不谦虚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感觉控制在这个境界。恰恰相反,他只是自以为很了不起,而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乏“狂妄”者:他对工作和学习都不怎么认真,取得的成绩当然也就比不过那些努力踏实的人,但他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总认为别人花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时间多,所以成绩比自己好,对别人取得好成绩非但不服气,反而硬要“狂妄”地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强。这种“狂妄”,是完全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狂妄”,是完全不理智也不现实的“狂妄”,其实质就是“极端盲目的自高自大”。这种“狂妄”,无论对我们的任何工作和学习,都不会有任何好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狂妄”者还确实不少,它不但给“狂妄”者自身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狂妄”者周围的人群和团体,乃至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这种“狂妄”如此之危害,肯定是要不得的,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不应该有它的位置。
欲成大事,则应遇事多思考,全面地分析问题,不可自恃聪明,不可轻视每一个对手,不可错过每一个细节,不可放过每一个机会。
面向未来,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学识渊博的浮士德所大声宣称的“我永远不能满足自己”,就是一句不断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誓言。海德格尔的超越理论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他在竭力张扬“亲在”,即“人生在世”、“在世界之中”的前提下,对自我的必然被超越、自我如何被超越,做出了深刻的思辨,概括了超越的三条途径——实际上是超越的三个方面,即超越世界、超越他人、超越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放在这样一个不断被拷问、不断被超越的境地,我们就会迎来“一个比一个更美丽动人的自我”,使我们的生命总是呈现为一种全新的状态。这样,一切自鸣得意、骄傲自满和高人一等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最后使我们不得不在谦逊中找回自己的坐标。p3-5
中国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而处事我们则应奉行方圆的原则。时势造英雄,英雄识时势。新时代的人最怕的就是被眼前缤纷相呈的世界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终。那么,迷茫的你我怎样才能摆脱今日的困惑,从容不迫地安身立业、修养心性,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使自己的人生跨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呢?请您静心体味低调做人与方圆处世的真谛与精髓。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低调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一个人应该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至于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才能够务实,这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最起码的前提。
方圆的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总之,低调做人、方圆处世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这也是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的道理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当然也绝非我辈所能参透、所能悟出的,它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生活的历练。
本书分“低调做人”和“方圆处世”两篇,从谦卑、宽容、不争、自保、周全、忍耐等方面入手,阐述了低调和方圆的内涵,解释了做人为什么要低调,处世为什么要方圆,重点讲解了做人保持低调和处世保持方圆的方式方法。本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实用性强。在你心情烦躁之时,在你不知该如何取舍之时,打开本书,或许你能找到你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