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张千帆、曲相霏主编)是“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权”课题的结项成果,主要分为“中国问题”与“国际经验”两大部分。要充分探讨教育机会平等的宪法意义,不仅有必要准确认识中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现实,而且需要全面了解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相关制度经验及其所体现的高等教育普遍规律。为此,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专门组织国内外学者和研究生,对德国、法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日本、印度等九个主要国家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国际招生经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几所主要大学的招生政策调研及其宪法分析,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九所重点院校。
《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张千帆、曲相霏主编)深入研究了我国大学招生的现状及相关的宪法平等问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依据宪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受教育权的规定,探讨“国际经验”和“中国问题”,阐释我们现行大学招生制度和实践,旨在改善大学招生人为地方化和录取标准的不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权”。
前言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
第一部分 国际经验
大学招生的宪法问题:德美比较研究
德国大学招生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地区配额与宪法平等:美国大学的性质与招生制度考察
加拿大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研究:
以麦吉尔大学与维多利亚大学为例
宪法平等和大学招生:澳大利亚的经验
澳大利亚大学招生制度考察报告
英国大学招生标准:有钱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吗?
英国高等教育招考制度调查报告
法国高等教育平等权研究
瑞士高等教育平等机制的制度考察与启示
日本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大学招生制度的中印比较研究
第二部分 中国问题及改革对策
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制度调查报告
大学招生本地化的宪法学分析:以南京大学为例
山东大学本科招生调查报告
厦门大学本科招生情况调查报告
高校招生公平如何可能:浙大调研引发的省思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情况调研报告
上海地方性大学招生调研报告: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
河南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情况调查
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权
论对公立大学招生争议的司法审查
大学招生方案的合宪性审查标准
总结: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
附录一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调查提纲
附录二 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中国问题与国际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