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出鬼没的蚩尤
五千多年前,黄河下游的冀州平原上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惨烈大战,作战的一方是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黄帝,另一方则是来历不明、却具有神奇本领的蚩尤。
蚩尤是什么人,历来传说不一。有的说他是“古天子”,有的说他是“诸侯”,有的说他是“庶民”。蚩尤属于哪一个民族?有的说他是九黎族的君主,有的说他是东夷族的首领,有的说他是苗蛮族的酋长。总之,他是一个身世不明的神秘人物。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因为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裴驷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日:“蚩尤,古天子”;又转引《汉书音义》日:“蚩尤,庶人之贪者”;司马贞撰《史记索核》,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他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分析其中含义,蚩尤并非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根据张守节撰写的《史记正义》,引《龙鱼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从这段话来看,张守节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其理由是,仅是一幅遗像便足以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其威风远非一般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亦与“天子”无缘。
许多专家和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搬,明显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所以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
除了史书记载,民间也有许多关于蚩尤的神话传说:蚩尤兄弟81人,各个长相奇特,他们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只眼睛、八个脚趾,头上有角,耳鬓像戟,身上还有翅膀,能飞空走险、吞沙吃石,还能运用人类语言,是一种同人类相近而又完全不同的怪物。他们使用的武器也很奇怪,《世本·作篇》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朝、酋矛、夷矛。”——用金属做武器,在远古时期,这可以算得上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钛白阳金》也说:“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他们的武器相当先进,而且他们凭着“先进武器”开始扩张了。《管子·地数篇》说他利用葛卢山流出的金属水,制成了剑、铝、矛、朝,当年就兼并了9个诸侯;他又利用雍狐山流出的金属水,制成长戈和短戈,当年又兼并了12个诸侯,这就必然同正在中原开拓、发展的黄帝发生了冲突。
据记载,蚩尤与黄帝的战争,一开始就打得异常热闹而激烈,黄帝与炎帝联合起来指挥着一支以虎、豹、熊、鸟作先锋的部队进攻,蚩尤等81兄弟拿着先进的武器前往应战。黄帝截断江河,准备用水淹死这些铜头铁额不怕摔打的家伙。蚩尤不甘示弱,请来了风伯、雨师,刮起大风,下起大雨,阻止黄帝进军。黄帝制伏不了蚩尤,禁不住仰天长叹。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