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与动物/走近科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走近科学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狗与人类情谊的传说

伏羲氏定都宛丘开创华夏文明已经是大约6千多年前的事了,而抟土造人与捏泥成狗的传说却传递着人与犬类关系的原始信息。那么,狗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人类朋友的呢?

科学家在研究后,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一幅画卷:1万8千年前,也许是食物的诱惑,几只生活在亚洲的狼走近人类并留了下来。在分享美味的同时,它们也丢掉了狼的凶残,变得温和驯良起来。从那时起,人与一些特殊的狼(即后来我们称为狗的动物),开始一同打猎、一同进化、一同走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从争夺食物的对手变成相互信任的朋友。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人类没有了粮食,是狗冒着生命危险从天上用尾巴夹带了种子回到人间,这样人类才有了粮食吃。我国西南许多民族传统的“尝新节”、“新米节”都和这样的传说有关。在那里,人们每年收获的第一把新粮都要先给狗吃。

而在我国北方,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把狗看得更加重要,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生活在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历史上以狩猎为生,鄂伦春人口口相传着这样的故事:他们的祖先曾经带着狗和狼一起去打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狼实在不能忍受饥饿的袭扰,企图吃掉熟睡的主人,这时是狗及时发现了狼的阴谋,救下了主人。从那天起,鄂伦春人上山打猎一定要带着狗,并把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在鄂伦春猎人的眼中,猎狗是他们狩猎的好帮手,不仅能追踪受伤的野兽,还能在关键时刻与凶猛的野兽搏斗,为猎人赢得有利的狩猎时机。鄂伦春猎人常说,有好猎马不如有好猎犬,有时,要用一两匹马才能换回一条好猎犬。

狗对民族习惯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马、牛、羊、鸡、狗、猪六畜当中,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也被人们视为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传说,6千多年前,伏羲氏命令他的助手飞龙氏朱襄始创汉字,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而在汉字里,可以说“无犬不成兽”,许多动物的命名都有“犬”字作偏旁。

在东北,狗的忠诚和智慧甚至还影响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天柱山的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在陵寝的围墙外,有一尊狗的雕像,远远地凝视着主人。凡是来清福陵观光的人,都要绕道这里听一听《义犬救主》的故事。传说努尔哈赤年轻时,曾经在明朝军队担任一个小官,由于一时说错话而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他连夜骑着青马,带着黄狗逃出军营。明兵闻讯后连忙追赶,当努尔哈赤被追赶到一片芦苇地时,他筋疲力尽,栽下马来昏睡过去。明兵追至,找不到他的踪迹,就想放火烧死他,烈火逐渐逼近努尔哈赤,他身边的黄狗见主人不动,就用自己的身体蘸满水,把努尔哈赤周围的芦苇弄湿,阻止大火烧到主人。当努尔哈赤醒来时,明军已经退去,而黄狗也累死在他的身边。努尔哈赤大为感动,为义犬立碑。据说满族人不吃狗肉的习俗就与这个传说有关。

狗的巨大贡献

狗,就这样朴实无华的从文明的源头开始与我们一路相伴。今天,它们驯服地陪伴在人们身旁,凭借敏锐的嗅觉、独特的身体结构、超高的智慧和绝对的忠诚,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人们得力的助手。

在寒冷的北极地区,厚厚的积雪和广袤的冰原本是人们出行时最大的障碍,但人们利用狗的超强奔跑和拖拽能力,给一群狗套上一个雪橇,不但加大了载重,而且提高了运输速度。狗不仅在这里充当交通工具,还凭借自己的嗅觉,帮着猎人寻找海豹的踪迹。

狗的嗅觉灵敏度是动物界的佼佼者,灵敏到了人们不可想象的地步,它们的嗅觉细胞比人类多40倍,嗅觉灵敏度比人类高出几百倍。人类的鼻子只能闻出2000~4000种气味,而狗却可以分辨出200万种不同的气味,从100万个气体分子中筛选出1个分子。在它们的鼻腔里充斥着来自外界的陌生气味,气味经过它们结构精细的曲骨,把讯息送到狗脑中的嗅觉延髓。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超级嗅觉,狗帮助人类以低廉的成本完成了很多危险的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批新西兰牧犬协会的平民,组成了K9军团,其间士兵和军犬一起受训。训练结束后,这些牧犬就分别充当战斗犬、通信犬或者补给犬。前苏联也建立过4个反坦克军犬连,利用504条受训军犬协助炸毁德军坦克300多辆。据统计,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军犬,达25万条之多,它们执行着探雷、警戒、传令、侦查和拉雪橇等多种任务。

在美国,人们让狗帮助人们寻找建筑物中白蚁的藏身之处,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狗的成功率接近100%。除此以外,狗能依靠自己的嗅觉闻出人体靠近皮肤的癌细胞,让皮肤癌患者及早就医治疗,还能从人呼出的空气样本中,判断出肺结核,甚至在人的尿样中分辨出膀胱癌的气味。

在科学研究领域,狗对人类的贡献同样不俗。1957年,俄国的来卡犬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只动物;而关于一个狗流口水的实验,让巴普洛夫证明了条件反射是如何产生的。2005年底,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绘制出了狗的基因图谱,研究表明,狗和人类的基因中有96%是相同的,这也许解释了虽然从外表上看,人和狗还到不了称兄道弟的程度,但是在爱狗人的眼里他们早就是一家子的原因。

人类和狗之间,有着太多的情愫、太多的故事,它从人类的文明之初,一路陪伴我们而来,分担我们的痛苦、感受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步。还是让我们记住米兰·昆德拉的话吧!——狗是我们与天堂的联结。它们不懂得何为邪恶、嫉妒、不满。在美丽的黄昏,和狗并肩坐在河边,有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只有幸福平和。P55-58

目录

曾经的敬畏

人类的老师

利用动物

动物的反击

继续同行

海豚妈妈的苦恼

人熊对决(上)

人熊对决(下)

人雁情缘

黑猩猩戒烟记

秦亚的童年

狗文化

狗帮手

狗伴侣

军马传奇

榕城蟒事

北极熊复明

“鸡咕”成家

英雄母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都市鹗影

最后的军鸽

序言

2001年7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应运而生。

科教频道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提倡先进教育理念,介绍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频道特色,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几年来,《探索发现》、《绿色空间》、《人物》、《走近科学》、《天工开物》等众多电视栏目制作播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节目。这些充满了人类智慧,承载着古今中外文明果实了节目引发了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引导着观众走近科学。

科学频道播出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但电视传播转瞬即逝的局限,也使得许多人无法随自己的方便收视心仪的节目。对他们来说,订阅《走近科学》杂志便成了弥补不能及时收视这一缺憾的选择。

《走近科学》月刊是中国第一本电视科学杂志。它将中央电视台科频道的优秀电视节目转化为平面媒体,伴随着科教频道的前进,探索了一条跨媒体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科学》杂志近年来刊载的最受读者喜爱,关注,最富趣味和知识性的热点内容——科教频道优秀节目的结晶,分类结集成书,奉献给给喜爱科学教频道节目和喜爱《走近科学》杂志的广大观众与读者,以感谢你们对科教频道和《走近科学》杂志的厚爱与支持。

编者

2009年3月

内容推荐

《走近科学》月刊是中国第一本电视科学杂志。它将中央电视台科频道的优秀电视节目转化为平面媒体,伴随着科教频道的前进,探索了一条跨媒体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路。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科学》杂志近年来刊载的最受读者喜爱,关注,最富趣味和知识性的热点内容——科教频道优秀节目的结晶,分类结集成书,奉献给给喜爱科学教频道节目和喜爱《走近科学》杂志的广大观众与读者,以感谢你们对科教频道和《走近科学》杂志的厚爱与支持。

编辑推荐

本书将《走近科学》杂志近年来刊载的最受读者喜爱,关注,最富趣味和知识性的热点内容——科教频道优秀节目的结晶,分类结集成书,奉献给给喜爱科学教频道节目和喜爱《走近科学》杂志的广大观众与读者,以感谢观众对科教频道和《走近科学》杂志的厚爱与支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