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悟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郝明照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郝明照先生《感悟人生》如同品味一杯新茶,一股清香飘然而至。渐渐地,那年、那月、那人、那事,都弥漫于哲理和禅意中!

《感悟人生》一书内容翔实,言简意赅,事例生动。作者从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等方面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所感所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相信读者朋友阅后会从中受到教益与启迪。

内容推荐

本书从如何做人、做事、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六十年人生岁月的风雨历程。她,既是本人自传,又是一部回忆录。书中还展示了作者对佛学文化的潜心研究与认知过程;感悟人生,情真意切。读罢此书相信您会从中领悟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而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获。

笔者在写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全面、客观。

目录

序言

序——悟出的哲理

第一章 人生篇

 童年的回忆

 少年在合肥

 工厂学徒

 军旅生涯

 从政之路

 和谐家庭

 修缮家谱

第二章 感悟篇

 做事先做人

 知足感恩

 百善孝为先

 辞官随想

 退休生活规划

 养生之道

第三章 实践篇

 古城明珠——城隍庙

 市场运作谱新篇

 个私经济大发展

 广告情缘

 要文荟萃

第四章 风情篇

 法国——名胜古都 美食 美酒 时装香水

 荷兰——欧洲“门户” 风车 木鞋 郁金香

 比利时——欧盟“首都”

 德国——名人荟萃

 卢森堡——钢铁“王国”

后记

试读章节

1968年3月15日我接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征兵单位是海军南海舰队。3月18日我换上浅灰色的海军士兵军装后,开始了向亲友、同学、同事的告别走访活动。3月20日到区人武部集中编班、排,接兵的首长向应征新兵讲解了行军途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月23日合肥市及长丰县应征的新兵在合肥老火车站,乘坐闷罐车皮前往部队。我记得3月份合肥的天气还比较冷,我们是穿着棉衣上路的,由于火车一直往南进发,走一路、脱一路衣服,到了广东湛江市(南海舰队所在地)我们就开始穿单衣,过起夏天的生活了。

来到舰队,我们被安排到海边的部队农场参加围海造田工作。在城市生活习惯了的合肥新兵,在农场每天都要挑土方,肩膀磨得又红又肿。天气炎热,生活艰苦,每餐是单调的一菜一汤,又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新兵的情绪开始急躁起来。工作之余,合肥新兵经常拿来自长丰农村的战友开涮,老实巴交的长丰大哥(农村入伍战友年龄普遍偏大),受不了城市小老弟的讽刺与挖苦,经常发生争吵,后来发展到打群架。这件事在农场引起很大反响,农场将此事专门向舰队军务处做了专题汇报。本来合肥应征新兵可能会留在舰队汽车团工作,因为这次打架的原因,舰队认为这些城市兵受到地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造反精神很强。舰队决定不能让合肥新兵留在湛江市工作,而是让老实听话的当涂县新兵全部留在舰队汽车团,合肥新兵全部被发派到海南“天涯海角”工作。4月中旬结束了农场的劳动锻炼,我们从湛江麻斜码头乘坐230护卫舰到三亚市榆林港。

下船后我们被拉往一个叫红花桥的大山沟,开始了新兵培训生活。红花桥是基地通讯站所在地,距离三亚市还有几十公里,这个山沟杂草丛生,毒蛇到处爬行。每天就是上课、操练、砍柴、修路,生活十分枯燥。原来我们想象当海军应该在城市海边的码头上或舰船上工作,没想到来到了大山沟,当上了“旱鸭子”,除了兵还是兵,连个村庄、老百姓都见不到。训练的辛苦,生活的单调,大家开始想家了,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不少人躲在被窝里掉眼泪。艰苦漫长的新兵集训终于结束了,部队为我们新兵配发了领章、帽徽,才正式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战友们赶快抓紧时间到照相馆拍照,邮回家让父母看看儿子的英姿。

我是一个兵

新兵集训结束,本来我们应该分配在基地工作,但由于当时美国侵略越南战事很紧。我国政府决定抗美援越,合肥新兵中有8人是从工厂入伍的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被分配在一个野战部队军械修理所准备赴越南打仗,后来由于联合国干预,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停止了战争,从越南撤兵,军委也取消了人越作战的命令。

修理所地处榆林港码头南边,紧靠大东海边,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比农场、新兵连都好多了。修理所对新入伍的战士进行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老兵也认真带我们进行实践,几个月后,我逐步适应了部队生活,工作也走向正规化。

机关的一位首长家就住在修理所旁边,他早就想从修理所选调一名战士到机关工作,通过半年多的观察,我成了选调对象。当时自己的思想很矛盾,到机关工作当然是件好事,但是自己又舍不得与合肥的战友分开,最终还是服从命令到机关报到。机关大都是当官的,战士很少,而首长们资历很老,军龄比我的年龄都长。我在机关工作主要是为首长服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学习军事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军事素质。

当兵不久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1969年“七一”前夕,机关党组织找我谈话,说最近准备发展我入党,当时我感到很吃惊,许多入伍多年的老兵,几次申请入党都未能如愿,而我一个人伍只有一年多的新兵能人党,自觉距离党员条件还有一定差距。党支部书记说,党的九大提出,要吸收新鲜血液,发展优秀青年人入党。记得周三我填写入党志愿书,周六党员活动日就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当时没有预备期,批下来就是正式党员。入党一周后,党组织安排我到五指山区的保亭县毛感公社一个部队农场参加劳动锻炼。保亭县是黎族苗族自治县,这里的少数民族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深居大山深处交通闭塞,经济相当落后。部队农场的进驻,一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我从来没有下过水田,也不会插秧,特别是水稻田里的蚂蟥爬在腿上,吸了不少血,看起来都怕人。但通过几个月的农场劳动锻炼,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在不同场合接受考验,事事处处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到少数民族地区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他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致富之路。我自己也在劳动中学到了农业知识,加深了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地方文化及语言的了解。

从农场回来不久,组织上又安排我到连队当挂职班长进行锻炼,由于自己一入伍就在修理所当技工,后来又到机关当战士,没有经过基层连队的正规训练。首长就让我到最艰苦的亚龙湾一个高山炮兵连队当兵,这个连队吃水靠车送,主副食和日用品全靠人肩挑、手抬,每人每天两盆水(主要用来洗脸刷牙擦身)。每天还要坚持繁重的军事训练,战备值班。组织纪律特别严格,每天都要出操,每月才能请假外出一次。紧张有序的军事化生活,使我体会到,连队是最能锻炼的人的大学校、大熔炉。连队是军官的摇篮,一个军人只有在连队锻炼成长,才能受到系统的政治、军事素养的教育。这次到最艰苦的连队挂职任班长的锻炼,提高了我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

1969年第四季度我结束连队挂职锻炼回到机关,组织上决定提升我为行政23级,任排级技师职务。入党提于是多少战士梦寐以求的理想,特别是农村入伍的战士,一旦提升为干部就意味他人生彻底转变。但是自己是从城市入伍,何况入伍前还有一份正式工作,对于19岁的我来说,入伍不到两年时间实现了入党、提干两步跨越的目标,又重新回到修理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培养。P13-16

序言

1950年10月9日(农历八月二十八),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蟠龙镇上北漳村。

1966年至1968年在工厂学徒;1968年应征入伍在海军南海舰队榆林基地38311部队服役;1984年3月转业到合肥市工商局工作。26年来,长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商品专业市场建设与管理。历任合肥市工商局城隍庙市场管理处行政科科长;七桂塘工商所所长;市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市工商局郊区分局局长;市工商局城隍庙市场管理处处长;市工商局局长助理;市工商局副局长;市工商局正处级调研员。同时,兼任安徽省广告协会副会长,合肥市工商学会会长,合肥市包公精神传承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本人喜爱读书,勤于笔耕。闲暇之时常将工作体会、外出见闻写成文章发表报端,其中部分作品收录于本书。

仲秋时节,《感悟人生》带着她那淡淡的墨香,走进了我的案头。精美的装帧设计,令我耳目一新。一位军人出身的工商领导干部“夕阳漫步”在淝水之滨,潜心将自己几十年人生经历演绎成一部《感悟人生》的篇章,可喜可贺!

作者郝明照,1984年从部队转业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从此与“市场”结缘,成为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二十多年来,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多次参与了市政府重点市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从城隍庙小商品市场起步,转战逍遥菜场和东方商城,再从坝上街农贸市场到分管庐阳宫火灾后的修复工程。致力市场的建设与培育,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明照同志身体力行、立足基层、无怨无悔,始终在第一线负责具体操作,是一名十分称职的“操盘手”。

我与明照同志相识甚早,掐指一算,有20多年时间了。无论是作为市场主管部门的市财贸办公室主任,还是其后担任市政府分管市场工作的领导,我与明照同志都是近距离接触,同为合肥市场建设的实践者,也是合肥市场发展的见证人,我们的合作是十分愉快的。明照同志思维敏捷、作风踏实、市场谋划独具匠心,特别是他那饱含军人基因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个体户们称他为“百万富翁的‘教父’,市场建设的专家”,我以为是比较贴切的。“有悟性,勤实践,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或许就是明照——一个成功者的秘诀和理念!

《感悟人生》一书内容翔实,言简意赅,事例生动。作者从如何做人、做事、做官等方面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所感所悟、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相信读者朋友阅后会从中受到教益与启迪。

(时任合肥市副市长,现任合肥市政协副主席)

后记

退居二线事情不多,突发奇想著书立说。本书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历时春夏秋冬。今天散发着浓郁墨香的拙作摆在案头,引起我无限遐思。

本书从如何做人、做事、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六十年人生岁月的风雨历程。她,既是本人自传,又是一部回忆录。书中还展示了作者对佛学文化的潜心研究与认知过程;感悟人生,情真意切。读罢此书相信您会从中领悟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而得到有益的启迪和收获。

笔者在写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力求真实、全面、客观。其间几易其稿,得到了不少高人的指点。“写不好就当一次练笔机会,写好了是对人生精神的一次升华。”张志轩先生(原省政府副秘书长)曾这样对我说。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写作信心倍增,虽然写作过程充满辛劳,但每每忆起往事,体味人生便感充实与欣慰。我,几十年来之所以能做成几件事,一是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二是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喜欢感悟事物的客观规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老领导盛志刚先生的悉心指导,他在百忙中为本书撰写序言;安徽省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合肥晚报资深记者、老友赵泉先生给本书作序;冯敦庆先生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建议;鲁胜利先生对全书进行了全面的统稿编辑;孙红玉女士对本书样稿打印校对,在此一并表示诚挚地感谢!

作者

2010年9月28日于庐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