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
分类
作者 (美)金·约翰·培恩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回声原理

管教孩子,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他们身上的所谓不良行为。如果我们知道“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时,我们的管教方式就会出现关键性的转变。当我们把孩子的挑战性行为,看作他们在这个疯狂而困惑的世界里努力探寻方向的一次尝试时,我们的角色就会从管纪律的总教导员或者危机管理专家,转变为管理者、园丁和指导者。

孩子有很多方法自我定位。他们通过阅读、做游戏、听故事、走进大自然、开发兴趣爱好,或者简单地跟家人待在一起疏解压力。这些活动在孩子和“真实”的冰冷世界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这道墙也像一层过滤膜,透过它,孩子们得以消化和吸收所有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纷杂事物。当然,借助这类活动,孩子不仅可以应对外界的纷杂,也能逐渐提升抗压能力,迅速建立自信心。一旦内心更为自信平和,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内心深处的能量也得以重组。由此,孩子们可以建立起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由此找到安全感,人生的方向也变得明确。

然而真正的生活往往错综复杂,一旦孩子们失去方向,就会变得迷茫。而这往往会让他们的情绪跌宕起伏,进而演化为挑战性行为。他们习惯于抗拒“外面”的一切,不幸的是,被拒绝的“外面世界”往往是他们最亲近和最爱的人。他们的顽皮和无礼并不能简单地归为不良行为,那只是他们对外界的尝试,他们试图达到一种平衡,这样既不会感到不适,也不会变得迷失。

这种现象我称为“回声原理”。就像一个潜水艇的导航员,需要通过不断发送声波脉冲来判断航向。这些脉冲遇到水下物体时会反弹,从而使潜艇避开岩石或者暗礁。对孩子而言,做出挑战性行为,就是在发送“声波脉冲”。他们不断找碴儿、搞破坏,甚至流眼泪,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定位,了解我们的期许,获取我们的反馈,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确定航向。换句话说,孩子的行为与大人的反馈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互动,而这种互动就是孩子的人生导航系统。

“当我意识到我的孩子不是单纯的顽皮,而是真的很迷茫,在向我发出信号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一位家长告诉我,“我不会再随便给个反应,我现在会试着找出原因,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另一位两个小男孩的爸爸这么说道:“我亲身试验了这个回声原理。每次我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像换了个人时,我就会仔细观察。我惊讶地发现,每一次他这样都是因为我们的家庭生活有了一些变化。”孩子为什么爱惹我们生气?

每当孩子不守规矩,家长总能条件反射地开始自我怀疑和自责,感觉自己被钉在了教养的耻辱柱上,并且百思不得其解:“辛辛苦苦把孩子养这么大,我究竟哪点做错了?”那些在负罪感中煎熬的父母,甚至觉得在孩子面前,自己还不够好,不足以承担家长的重任,“随便找个人都能做得比我好。我真是不称职的家长。”《绿野仙踪》里奥兹国的魔法师,对多萝西夸下海口,却只能躲在屏幕后悲叹自己的渺小和无用。我们之于孩子,亦是如此。他们那么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目标明确的父母,而我们还没准备好,既没有能力,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也许正是内心的焦灼和纠结,才让我们把孩子行为的不当归结到自己身上。还没有细想,自我怀疑和指责就轻而易举地变成对孩子的愤怒:“永远不许再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听到没有!”要不就是,“马上去,别废话,别逼我出手!”

若是亲子教育专家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冷静。的确需要这样,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保持冷静?你也希望保持父母应有的理智和平静,结果还是和愿望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孩子表现得越糟糕,我们越需要做到最好。看完丹尼和苏珊娜的故事,你会更好地理解这一点。P3-5

作者简介
金·约翰·培恩,靠前教育家,英国、加拿大、澳州、瑞士等十几个国家教育协会顾问,美国250所公私立学校的咨询师与培训师,30余年教育行业经验,15年私人家庭咨询治疗师。他是华盛顿特区童年联盟的合伙人,常在世界各地开办研讨会和训练营,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挑衅、冲动、上瘾、自卑等。
同时,他还致力于在北美和英国推广华德福教育,在优选推广“简单教养经计划“。目前,与妻子、两个孩子居住在纽约州。
书评(媒体评论)

培恩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管教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有时要像管理者一样严格,有时像园丁一样呵护,而有时则只是在一旁当指导者。最赞的是一开始培恩就提出了基本的概念:孩子不是叛逆,而只是迷茫。这是一种根本性的认知转变,管教并不是控制或惩罚,而是有效地帮助孩子去找到方向。

——劳伦斯·科恩博士,《游戏力》作者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如何与儿童和青少年相处,孩子需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才能变得强大,实现自我管理。这本书将教养提升到它应该做的事情上----帮助孩子去适应这个世界,并快乐地生活在其中。

——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男孩》《养育女孩》作者

《简单教养经》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帮助父母有效而不失尊重地管教。不仅如此,本书还提供了一个教养的框架,指导父母在何时、为何以及如何管教孩子,该对孩子严格时不要放开缰绳,该对孩子放手时请放松。

——蒂娜·佩恩·布莱森博士,《去情绪化管教》作者

目录

第一部分 管教的核心

 第1章 叛逆还是迷茫

回声原理

 ·孩子为什么爱惹我们生气?

 ·游戏:孩子寻找自我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应对方法:拿走“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叛逆的根源:内心失衡

 ·被围攻的孩子

 ·结果:孩子在逃跑,父母在战斗

 ·大脑额叶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被情绪淹没的孩子和具备恢复力的孩子

 第2章 管教的三个阶段

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当内部言语发展时,界限应扩大

 ·第一阶段:儿童期

 ·第二阶段:少年期

 ·第三阶段:青少期

三个不同的发展期,三重管教身份

 ·管理者阶段:低龄到9岁左右

 ·园丁阶段:10到13岁左右

 ·指导者阶段:14岁到青春期后期

三个篮子,三种管教

 ·第一个篮子:管理者——我来决定给孩子一个有限的选择

 ·第二个篮子:园丁—说出你的计划,我会做决定

 ·第三个篮子:指导者—我们一起做决定

第二部分 管理者的原则

 第3章 建立界限及让孩子听话的五个步骤

自我意志强和固执任性

让孩子“听话”的两大法宝:界限和规范

为孩子立规矩,先给自己立规矩

让孩子听话的五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暂停和想象

 ·步骤二:从小事做起

 ·步骤三:陪伴和冷静

 ·步骤四:坚持原则

 ·步骤五:执行到底

情境转变的时候,如何执行?

让转变有规可循

 第4章 让孩子听话的实用技巧

“现在就要”,现在得不到

你们都要听我说!

注意力争夺战:手机重要还是我重要?

 ·亲子关系破裂的四个阶段

 ·修复亲子关系的十个小技巧

 第5章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让孩子做选择好不好?

儿童期孩子的大脑回路

误解孩子的连锁反应

不要建议,不要请求

有效沟通的步骤

 ·采集和联结

 ·直接指示

 ·细化指示,分解流程

 ·指示+说明

 ·先指示,后说明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动作语言的魅力

“面壁思过”的本质是抛弃

处理争论、回嘴和不当行为的DADD四步法

第三部分 园丁和指导者

 第6章 少年期的园丁(10—13岁左右)

少年期的特点

区别管教:男孩和女孩

 ·与少年期男孩沟通

 ·与少年期女孩沟通

如何成为园丁式父母

应对有个性的少年

计划“三明治”:提升沟通能力、锻炼社交技巧

 第7章 青少年的指导者(14—19岁)

成为孩子的指导者

了解青少年

青少年的自我主义

青少年的睡眠问题

青少年的交友问题

青春期的不同阶段

 ·否定阶段(13-14岁):拒绝改变、大声说“不”的年纪

 ·转折点(15-16岁):不确定的年纪

 ·肯定阶段(17-18岁):互相认同,大声说“是”的年纪

指导者的管教原则

 ·如何为青少年指明人生方向

 ·三个步骤帮助青少年做出判断

 ·适时插手,适时旁观

第四部分 让管教回归

 第8章 如何灵活转换管教身份

如何转换

如何管教多个孩子

 第9章 让教养回归简单

减少物品数量

规律化,建立可预测性

少安排活动

过滤成人信息

 第10章 数字时代的管教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电子产品与孩子的社交生活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电子产品如何影响管教和指导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做出改变

序言

我有两个孩子,他们都到了青春期。与许多父母一样,在管教的过程中我也曾遭遇挫败和挑战。他们叛逆、无法沟通、不断挑衅,身为父母感觉就像掉入了万丈深渊,头晕目眩,只想尽快摆脱。

然而,在从事学校和家庭咨询师30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孩子的叛逆只是迷茫带来的假象,而孩子的迷茫则是因为父母的迷茫造成的。身为父母,我们没有为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孩子自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就会陷入迷茫和不安。这种不安让我们也没了头绪、沮丧而困惑,而我们的困惑则让他们更加迷茫。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没有解决这个恶性循环之前,任何一种教养方式用在孩子身上,最终都变成无用功。

这样的情形你一定很熟悉:当你给青春期的孩子制定规则,没听两句他们就会抱怨,“别拿我当小孩子!“这话让我们惊得一身冷汗,一下子觉得他们说的对,一下子又反思也许他们做错了。作为父母,是不是该站出来做点什么。然而,到底要推他们一把,还是拉他们一下,这简直是个世界难题。做父母的,如何才能确定孩子选的道路是对的,还是错的?

这本《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管教不应该一成不变,这很重要。当情形复杂,孩子们看不清前路时,我们要适时的给予情感的支持和指引;如果他们表现不错,我们也大可以放下抱的太紧的双手,给个简单的鼓励,让他们多点自由。相信你也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和孩子相处的方式,让管教变成有时治愈、常常帮助、始终温暖的坚守,让我们成为孩子面对困难的战友。

三层金字塔教养

在我的教养哲学里,有一个三层金字塔模式——“管理者-园丁-指导者”。这是三种不同的父母身份,对应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它们各有不同,互为基础,结合起来却给出了所有管教难题的标准答案。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及对应的身份:

金字塔底层:成长初期

特点:不论年龄大小,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控制冲动、遵守指令、不触碰我们设定的界限。

管教身份:管理者---成长初期的监督者。让孩子感到安全,学会控制冲动。让孩子明白,意志力是可控的,要善用它,不要让它成为麻烦的帮凶。让孩子明确谁才是家里的老大,这样孩子才能遵守指令,为下一个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字塔中层:少年期

特点:能够控制冲动,适应团队合作。他们在做决定前,会主动考虑到其他家庭成员

管教身份:园丁----花朵的照看者。让孩子认识自我的存在,他们是我们这个互相依赖的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们仍然要树立“家长”的威信,但也要学会弯下腰去,听一听孩子的意见,看一看他们的世界。帮助孩子逐渐产生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强化社会能力。完成了这一阶段,才能向前迈步。

金字塔顶层:青少期

特点:当孩子既能遵守适当的界限,也能正视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时,他们才能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决定。

管教身份:指导者---青少年的良师益友。指导者作为前辈,了解人生路上的起伏与转折,聆听孩子畅想未来时设定的目标、希望和梦想。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指引,让他们独立做出选择。

这三种身份搭建了教养的一个金字塔,不仅可以调整管教的方式,以适应孩子的成长,也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角度,去了解孩子。

灵活改变你的身份

当你严格遵守管理者-园丁-指导者的模式,可是正处在少年期或青少期的孩子,却表现的不如预期,这套理论是否还有用?比如,你有个青春期的孩子,他琢磨出一个大决定,想要你同意。但是这个决定不太安全或者违背了你从前设定的合理界限。你应该怎么做?我的答案是,“又见面了,管理者!”是时候带着你的孩子重返“底层”训练营了。显然他还没有足够的资格享受中层或顶层的自由。这个年轻人遇到了麻烦,我们应该及时调整管教的身份,否则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一位妈妈来信说,“我有个13岁的女儿,她以前会这样,本来好好的,突然就跟疯了似的,讲道理也不听。有时候这能持续好几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溃了,但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站在那看着她。我也知道得跟她讲道理,让她表现好一点,但是说实话,她看起来完全做不到我的要求。现在我的办法是花时间重新建立界限,再打一回基础。这是有用的,再做一次管理者,可能一个小时,最长的时候一两天,然后她就变好了,很懂事,还很体贴家里的每个人。”

适合孩子是选择管教方式的唯一理由,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不同的阶段,父母的管教方式也应灵活改变,我们的目标是满足和滋养孩子的需求。当然,我不希望看完这本书,会让你觉得必须按我说的做,或者一味的自责,“哦不,我一直以来全做错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家长”,而不是教养书的盲从者。

生活中,最历久弥新、卓有成效的,往往也是最简单直接、影响深远的。做到简单却并不容易,它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反复的修改。过去30年,我参加和主持过数百场关于教养的座谈会,每一次我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调整和塑造我们的管教方法,才能和每一个独特的孩子、每一个年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和谐的共鸣。这个问题,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而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打磨。它在我手里,从最初的粗糙和陌生变得越来越光滑和熟悉。我把它传递给许多父母,在他们手上,应用这块石头显得游刃有余。也许,在我们一点一点的积累和传递中,它早已被打磨成一颗宝石,浓缩了我们对用管教建立亲密关系的努力和认知。这本书是一块军功章,我把它献给所有善良和努力的父母。管教是家庭生活的设计师,而你们愿意花时间做到更好,是你们儿女的幸运。祝你阅读愉快,也愿你在教养之路上心想事成。

内容推荐

·孩子为什么总是叛逆?

·看了一堆书、学了一堆教养方法,为什么还是管不好孩子?

·我的孩子要怎么教育才好?

身为父母,头疼的不是无法吸收教养专家的方法,而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同一种教养方式是否能全面应对?

金·约翰·培恩著的《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作者培恩为父母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提出了一套“三层金字塔”管教模式。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同,教育的方式也要灵活转变。有时父母要像管理者一样严格,有时要像园丁一样呵护,而有时则只是在一旁当指导者。

明确了这个基本的框架之后,教养才会有清晰的方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孩子严格,什么时候该放松。父母不困惑,孩子才不迷茫,捣乱叛逆之类的管教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编辑推荐

《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作者金·约翰·培恩是国际教育家,是英国、加拿大、澳洲、瑞士等十几个国家教育协会顾问,美国250多所公私立学校的咨询师和培训师。

分析了各个阶段孩子的叛逆,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理解了这点,困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才能重新找回清晰的方向。

这本书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

这本书将教养提升到它应该做的事情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