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广成编著的《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主体部分包括六章,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和文献回顾,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文献梳理,第二章重点梳理了六个方面的间接相关文献。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研究设计和理论框架,它在借鉴一些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链条式的国际关系演化机制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案例验证,包括第四至第六章,它以二战后的伊朗与美国关系为案例,详细考察国际关系是如何由“朋友”向“敌人”退化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赵广成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赵广成编著的《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主体部分包括六章,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和文献回顾,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文献梳理,第二章重点梳理了六个方面的间接相关文献。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的研究设计和理论框架,它在借鉴一些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链条式的国际关系演化机制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案例验证,包括第四至第六章,它以二战后的伊朗与美国关系为案例,详细考察国际关系是如何由“朋友”向“敌人”退化的。 内容推荐 国际关系是跨越国界的人类关系的总和,是行为体之间进行有意识互动的结果。它既然是在行为体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就会在进一步的互动中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为体互动关系的变化可能有两种方向:向前的进化和向后的退化。在国际关系中,进化和退化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正是《从合作到冲突》的研究问题。为了尽可能少受价值判断的影响,本书去掉了进化和退化的道德含义,仅仅根据在合作与冲突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界定。具体而言,由冲突向合作的转换是进化,而由合作向冲突的转换是退? 国际关系理论对进化的研究比较充分,退化则是一个尚待开发的盲区。《从合作到冲突》在借鉴一些间接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国际关系的社会本体论立场,用理性主义的方法研究一个建构主义的问题。本书认为,国际关系以“体系”的方式存在着,体系包括单元、过程和结构三个。维度。过程是行为体之间的有意识互动,结构本质上是互动中形成的一种规范。由于国际关系的进化和退化属于结构的变化,变化的动因必然来自单元和过程两个方面,源于行为体本身的变化引起的互动方式的改变。 本书跨越结构和过程、体系和单元两个层次,提出了一个链条式的国际关系进化/退化机制分析框架。这一变化机制包括三个环节:身份吻合度一>有效支持度一>时间维度。具体而言,国际关系的互动方向取决于行为体的态度,行为体互动的态度取决于其新旧身份的吻合度;在行为体新旧身份不完全吻合的情况下,国际关系的进化或退化取决于其在行为体中的有效支持度;而要形成真正的进化或退化,需要在时间维度上经历一个长期的演化。 由于身份不吻合的现象广泛存在,进化和退化的关键是有效支持度,而支持事实上是政治参与问题。政治体系中的“参与”类似于经济体系中的“就业”,参与体系并从中获益者会认同体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想推动国际关系走向进化,必须将尽可能多的行为体纳人体系中,以此提高国际关系结构的有效支持度,并将这种支持度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当结构的有效支持度不高,或者难以长期在高位运行时,国际关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退化。 伊朗与美国的关系为本书提出的国际关系退化机制解释框架提供了佐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伊朗处于深刻的内忧外患中。但它是前波斯帝国的残留部分,有根深蒂固的君主专制传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并且长期与东西方列强为敌。更为重要的是,伊朗政府强力贯彻现代化战略,对内推进国家的世俗化和西方化,对外奉行亲西方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新的国家身份。伊朗新旧身份的吻合度非常低,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有效支持度。 巴列维王朝的两代君主大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激活了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社会群体及其参政意识。但他们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把政治参与视为对政权的威胁而不是潜在支持,因而把官僚体系以外的其他群体都推向了政权的对立面。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美国和伊朗形成了“朋友”关系。伊美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峰巅,60年代初开始随着国王政权的衰落而退化。7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封闭的伊朗政治体系被迫打开,各政治团体顿时活跃起来,在一年多时间里就摧垮了巴列维政权,也导致伊美关系由“朋友”向“敌人”急剧退化。 本书由赵广成编著。 目录 前言 第1章 关注国际关系中的退化问题 第一节 退化机制:一项被遗忘的研究议程 第二节 关于国际关系退化机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基本观点和研究设计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关于国际关系退化机制的文献综述Ⅱ 第一节 联盟的形成与解体 第二节 安全共同体与安全困境 第三节 规范的传播与衰落 第四节 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 第五节 自由建构主义与现实建构主义 第六节 国际社会的演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于国际关系退化机制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本书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化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体系和单元层次的互动 第四节 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份吻合度与伊美关系的演化 第一节 伊朗历史文化造就的固有身份 第二节 伊荚关系为伊朗造就的新身份 第三节 身份冲突与伊美关系的退化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效支持度与伊美关系的演化 第一节 伊朗社会阶级和族群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巴列维王朝的支持者 第三节 巴列维王朝的反对者 第四节 伊荚关系的有效支持度问题 本章小结 第6章 伊美关系演化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结构的形成(1941—1946年) 第二节 结构的进化(1947—1963年) 第三节 结构的退化(1963—1977年初) 第四节 结构的崩溃(1977年3月一1979年11月)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关注国际关系申的退化问题 二、关于进化/退化机制的解释框架 三、二战后伊荚关系的退化 四、理论和现实意义及局限性 致谢 参阅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三、波斯语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