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浒传(青花典藏珍藏版)/国学典藏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施耐庵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内容推荐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本书成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

目录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五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二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三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四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六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义释晁天王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十九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一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二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四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二十六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行者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二十九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二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四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六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七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战浪里白条

第三十八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一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三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四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五回 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四十六回 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五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六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八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五十九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六十五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六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八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六十九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夙愿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观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观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一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一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一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一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一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第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话说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怎生是好!”洪太尉听罢,急急收拾行李下山回京。

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太祖皇帝的孙,立帝号日英宗。在位四年,传位与太子神宗天子。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皇帝登基。那时天下尽皆太平。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京师人都叫他做高□。后来发迹,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刺枪使棒,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却是不会。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高俅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一住三年。

后来哲宗天子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那高俅思乡要回东京,柳世权和东京城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是亲戚,赍发高俅投奔董将士家。

高俅来金梁桥下董生药家住了十数日,董将士对高俅说道:“小人家下萤火之光,我转荐足下与小苏学士处,久后也得个出身。足下意内如何?”高俅大喜。董将士使人引领高俅径到学士府。小苏学士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处。

自此高俅遭际@在王都尉府中。忽一日,小王都太尉庆诞生辰,专请小舅端王。

都尉请端王居中坐定,酒进数杯,那端王偶来书院里少歇,见书案上一对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细巧玲珑。王都尉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明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两个依旧人席,尽醉方散。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着一个小金盒子盛了。高俅领了王都尉钧旨,径投端王宫中来。院公引到庭前,高俅看时,见端王把绣龙袍前襟拽扎起,三五个小黄门,相伴着蹴气□。也是高俅合当发迹,那个气□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高俅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问道:“你是甚人?”高俅向前跪下道:“小的是王都尉亲随,受东人使令,赍送两般玉玩器来进献大王。”端王开盒子看了玩器,都递与堂候官收了去。

那端王问高俅道:“你唤做甚么?”高□叉手跪复道:“小的叫做高俅。”端王道:“好!你便下场来踢一回耍。”高俅只得解膝下场。才踢几脚,端王喝彩。那身分模样,这气□一似鳔胶在身上的。端王大喜,那里肯放高俅回府去。

却说王都尉当日晚不见高俅回来,正疑思间,只见次日门子报九大王请太尉赴宴,王都尉随即人宫。入席饮宴间,端王说道:“这高俅踢得两脚好气□,孤欲索此人做亲随,如何?”王都尉答道:“殿下既用此人,就留在宫中伏侍殿下。”端王执杯相谢。

且说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寸步不离。未及两个月,哲宗皇帝晏驾,无有太子,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日徽宗,便是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忽一日,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先教枢密院与你人名。”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且说高俅去殿帅府里到任。一应公吏衙将,尽来参拜。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高殿帅大怒,喝道:“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搪塞下官。快与我拿来!”且说这王进只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之上。牌头与教头王进说道:“如今高殿帅新来上任,点你不着。军正司禀说染患在家,见有病患状在官。高殿帅那里肯信,定要拿你。”王进听罢,只得捱着病来参见太尉。

王进谢罪罢,认得是高俅。出得衙门,叹口气道:“俺的性命今番难保了!比先时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他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正属他管。”回到家中,对娘说知此事。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王进道:“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何不逃去投奔他们?”娘儿两个商议定了。

且说王教头母子二人,自离了东京在路上一月有余。忽一日,天色将晚,见林子里闪出一道灯光来。转入林子里,却是一所大庄院。

王教头敲门多时,只见一个庄客出来。王进道:“小人子母二人,错过了宿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万望周全方便。”庄客道:“既是如此,且待我去问庄主太公。”庄客人去多时,出来说道:“庄主太公教你两个人来。”王进请娘下马,随庄客来见太公。

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王进见了便拜。太公问道:“你们是那里来?如何昏晚到此?”王进答道:“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今来消折了本钱,要去延安府投奔亲眷。不想今日路上贪行了些程途,错过了宿店。”太公道:“不妨。如今世上人,那个顶着房屋走哩。”

自此在太公庄上住了五七日。当日因来后槽看马,见空地上一个后生,拿条棒在那里使。王进看了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好汉。”那后生听得大怒,喝道:“敢来笑话我的本事!”说犹未了,太公到来,喝那后生:“不得无礼!”王进道:“敢问这后生是宅上的谁?”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端正如何?”太公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那里肯拜,道:“若吃他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王进道:“恕无礼。”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那后生拿条棒滚将入来,径奔王进。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将棒一掣,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王进连忙扶住,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旁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道:“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王进道:“我子母二人,无恩可报,当以效力。”

话说这史进每日在庄上管待王教头母子二人,指教武艺,史太公自去华阴县中承当里正。前后得半年之上,史进把这十八般武艺学得十分精熟。王进相辞要上延安府去,史进并太公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次日,子母二人相辞史太公、史进,自取关西路里去了j

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广有谋略。朱武当与陈达、杨春说道:“如今我听知华阴县里出三千贯赏钱召人捉我们。山寨钱粮欠少,如何不去劫掳些来。”跳涧虎陈达道:“说得是。如今便去华阴县里先问他借粮。”白花蛇杨春道:“若去打华阴县时,须从史家村过。那个九纹龙史进是个大虫,不可去撩拨他。”陈达叫将起来,说道:“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喝叫小喽哕:“快备我的马来!如今便去先打史家庄,后取华阴县。”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小喽哕,下山望史家村去了。且说史正在庄前,整制刀马,见庄客报知此事。史进上马,来战陈达。

两个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把腰一闪,陈达和枪撷入怀里来。史进只一挟,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丢在马前受降。史进回到庄上,将陈达绑在庭心内柱上,等待一发拿了那两个贼首,一并解官请赏。

再说史进正忿怒未消,只见庄客飞报道:“山寨里朱武、杨春自来了。”史进上了马,只见朱武、杨春步行已到庄前,双双跪下。史进下马,朱武哭道:“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当初发愿道:‘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今日小弟陈达不听好言,误犯虎威,无计恳求,今来一径就死。”史进听了,寻思道:“他们直恁义气!”史进便道:“你两个且跟我进来。”朱武、杨春并无惧怯,随了史进直到后厅前跪下,又教史进绑缚。史进道:“你们既然如此义气深重,我若送了你们,不是好汉。你肯吃我酒食么?”朱武道:“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当时史进大喜,就后厅上座置酒设席,管待三人。史进自此常常与朱武等三人往来。

不觉中秋节至,史进当日分付家中庄客,准备下酒食筵宴。

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史进跳起身来,喝叫庄客:“不要开门。”掇条梯子,上墙打一看时,只见是华阴县县尉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史进和三个头领只管叫苦。两个都头口里叫道:“不要走了强贼!”P4-6

序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认为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国学又可称国故,可译“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为此,国人已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确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扬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我们只有安身立命,谋求维新。《尚书》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是“周邦”所谓的“新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人不断地去探幽发微、阐发新意。阐发新意,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一味模仿,而要推陈出新。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要“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而“接着讲”,并不是空发臆想、随意揣摩,而是要以“照着讲”的方式和姿态去“接着讲”,不如此,就无法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国学亦是如此。

整理国故,是为了获得长足进步。只有长足进步,才能延续,才能生生不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仍然是平心静气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

为了弘扬国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这套丛书精选了历代文章中的典范之作,于经、史、子、集中选取精华部分,予以汇编。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解读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进国学的画廊,感受国学独到的智慧。

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愿此套丛书让您领略传统国学风景的同时,与圣人促膝对话,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文化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