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军事史(第1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作者 姜克夫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本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本书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民国军事史》分为四卷。本书为第一卷“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本卷的年限:1911-1928年。

内容推荐

第一卷“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北洋军阀滥觞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编练新军,故以此为本书的发轫。本卷记叙了清末新军的编练和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辛亥革命,民军、清军之战,癸丑之役(即“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广州政府两次东征,孙中山领导的早期北伐,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张作霖出关身亡和张学良东北易帜。

本卷的年限:1911-1928年。

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民军与清军之战

 第一节 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

一 “新建陆军”和袁世凯小站系新军的出现

二 北洋六镇和三十六镇

三 新军学堂和陆军留学生

四 新军的官制

 第二节 民军的诞生与辛亥革命

一 民军的诞生——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经过

二 南京临时政府民军兵力

三 清政府的兵力

四 民军和清军武汉之战

五 苏浙沪联军进攻南京之战

第二章 二次革命:癸丑之役

 第一节 癸丑战前双方兵力

一 孙中山国民党所属的兵力

二 袁世凯北京政府的兵力

 第二节 癸丑之役

第三章 护国战争与袁世凯窃国称帝败亡

 第一节 护国战争

 第二节 肇庆军务院与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

第四章 护法战争:南北军事对峙与皖系军阀之失势

 第一节 北洋系各派的军队

一 段祺瑞皖系

二 冯国璋、曹锟直系

三 张作霖奉系

四 阎锡山晋系

五 属于北洋系统的各省小军阀集团

 第二节 南方各派系的军队

一 唐继尧滇军

二 刘显世黔军

三 熊克武、刘湘川军

四 陆荣廷旧桂系

五 谭延闿、程潜湘军

六 陈炯明粤军

七 护法旗帜下的其他各省军队

 第三节 护法战争

 第四节 直皖战争

第五章 直系军阀的兴起和其武力统一政策的破产

 第一节 直皖战后直系军事力量的扩张

一 直系基本部队

二 直系地方部队

三 依附于直系的部队

四 割据一方的地方小军阀

 第二节 反直系军阀力量的发展

一 张作霖奉军

二 段祺瑞皖系残余势力

三 孙中山的讨贼军

 第三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四节 南北政府争夺四川的最后决战

 第五节 江浙战争

 第六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

第六章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各派军事力量

 第一节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建成

一 黄埔军官学校

二 校军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三 党军的体制和编制

四 国民革命军的军队编制和军阶

 第二节 国民军系军事力量的发展

一 冯玉祥国民一军

二 胡景翼国民二军

三 孙岳国民三军

四 魏益三国民四军

五 方振武国民五军

 第三节 张作霖奉军

 第四节 阎锡山晋军

 第五节 李、黄、白新桂军

 第六节 广州军政府讨伐陈炯明——第一次东征

 第七节 国民政府讨伐陈炯明——第二次东征

 第八节 国、奉、直南口大战

一 奉、直、鲁、晋联军方面

二 国民军方面

第七章 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和直系军阀的败亡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南北军事形势

 第二节 国民革命军的兵力

一 北伐军的基本武装

二 北伐途中收编的军阀部队

三 改换旗帜的地方军阀

四 北伐军的同盟军——冯玉祥西北军

 第三节 北洋系的反动武装

一 吴佩孚的残余势力

二 孙传芳五省联军

三 张宗昌直鲁联军

 第四节 北伐战争

一 汀泗桥战役

二 南昌、德安战役

三 冯玉祥西安解围战役

 第五节 龙潭之战

 第六节 国民政府宁、汉双方兵力

一 蒋介石南京政府兵力

二 汪精卫武汉政府兵力

三 骑墙派的兵力

第八章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及其对张作霖之战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和国、奉双方兵力

一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

二 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兵力

三 张作霖北京政权的兵力

 第二节 冯玉祥对张宗昌的两次大战

一 马牧集、兰封之战

二 考城之战

 第三节 蒋介石对奉军下讨伐令

 第四节 冯玉祥对张作霖的彰德之战

 第五节 阎锡山对张作霖的方顺桥之战

 第六节 张作霖出关身亡和张学良易帜

试读章节

民国初年,以出身草莽著称的军阀,北方有张作霖,而南方则为陆荣廷。陆荣廷,广西武鸣人。中法战争后,清廷大量裁军,被裁士兵无以为生,乃与太平军余部刘永福结合,在中越边境从事抢掠,此即光绪壬辰年所谓“游勇之乱”。清政府檄调数省兵力前往进剿,仍未平定,后由广西提督苏元春招安。陆荣廷即系被苏元春招抚的游勇首领陆亚宋,后被委为巡防营管带。1907年,孙中山、黄兴指挥革命党人进攻镇南关时,陆荣廷任荣字十营统领,率部与民军血战七昼夜,卒将民军击败。辛亥革命前,陆荣廷已升任广西提督,掌握着一支相当大的绿营兵力。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广西省宣布独立后,省谘议局推举原广西巡抚沈秉垄为都督,陆荣廷与原藩台王芝祥被推为副都督。沈、王因均系外省人,且在广西又颇多杀戮,自知在桂难以立足,不久即借口北伐,引兵离桂。沈秉堃于清末曾在龙州开办广西陆军讲武堂及学兵营,任蔡锷为讲武堂总办兼学兵营营长。教官中有不少是留日归来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湘籍军官。后来沈秉堃即以讲武堂和钮永建的陆军教导团毕业青年军官为骨干,建成了新军一个混成协和一个“邕龙标”。这支新军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武昌起义后清军进攻汉口,这支军队即由赵恒惕率领开往武汉前线作战。从此,广西就完全为陆荣廷旧军所控制。陆荣廷遂经安边道尹陈凤昭和邕龙标标统陈炳焜推戴为广西都督。

袁世凯篡夺政权后,对陆荣廷并不信任,一面升陆为耀武上将军督理广西军务,一面却派曾任清末两广总督(陆的顶头上司)张鸣岐为广西巡按使,借以控制陆。陆对此自然心怀怨恨。袁世凯称帝后,广西另一旧巡防营出身的军阀龙济光被任为广东督军,并敕封为亲王,而陆荣廷则仅被封为男爵,因此陆对袁世凯更加不满。

护自战争爆发后,袁世凯派龙济光之兄龙觐光为云南查办使,使龙利用其和陆荣廷的儿女亲家关系,率兵一师通过广西进驻滇、桂边境剥隘。当时陆荣廷如支持龙觐光进入云南腹地,则蔡锷、戴戡率领进入川南和湘西的护国军必将腹背受敌,有被消灭的危险。但陆荣廷考虑到如云南被龙觐光占领,则广东、云南皆为龙氏兄弟所控制,而广西必将受制于两龙;且广西地瘠民贫,若想有所作为,必须借机夺取广东。因此,陆虽奉袁世凯之命,令其率兵攻黔,但由于上述考虑,迟迟按兵不动。恰在这时,梁启超衔岑春煊之命前来游说陆荣廷参加讨袁。陆乃令其子裕光率兵袭击龙觐光,并将龙俘获,随即率桂军主力,会同李烈钧统率的护国第二军,沿西江直下广东,迫使龙济光宣布独立。陆、龙二人均系岑春煊于清末任两广总督时之旧部,乃共同拥岑为两广护国都司令,设都司令部于肇庆。不久,袁死黎继,段祺瑞任内阁总理,龙济光乃宣布取消广东独立,以拒军务院移驻广州,陆荣廷乘机下令讨伐龙济光,龙不敌,遂退出广州,移驻琼崖。北京政府即任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陈炳焜为广西督军,后黎元洪又任陆为两广巡阅使。从此,两广地盘尽入桂系军阀之手。陆利用广东财富,积极扩编军队,迅速形成了一支虎视华南的桂系军阀集团。

护法战争期间,陆荣廷军阀集团的势力发展达到了顶峰。陆因参加护国战争而获得两广地盘之后,就企图进一步摆脱北京政府的控制,积极向外省扩展其势力。1917年6月12日张勋逼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后,陆荣廷即于6月12日首先通电宣布两广独立;接着,孙中山于7月17日率海军南下护法;8月1日,唐继尧通电拥护约法;8月25日,国会议员在广州召集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至此形成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湖南地处冲要,向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段祺瑞控制下的北洋政府为扑灭西南的护法运动,除命吴光新率北洋军入川对付唐继尧、熊克武的川、滇联军外,并令王汝贤率部向湘南进攻。在此之前,段祺瑞以湖南督军谭延闾倾向广东军政府,将其撤职,另委其亲信傅良佐为湖南督军。9月18日,谭部零陵镇守使刘建藩、驻防衡山的第十二旅旅长林修梅通电宣布独立,从而揭开了第二次南北战争的序幕。

1917年10月,王汝贤率北洋军攻占衡山、宝庆。陆荣廷为保持两广地盘,决定联合孙中山对抗段祺瑞。陆、孙除以广东军政府名义任命程璧光为讨闽陆海联军总司令,率领孙系林葆怿海军、陈炯明粤军、方声涛滇军进攻福建外;并任命桂系大将谭浩明为湘、鄂、桂联军总司令,令其指挥驻粤桂军马济、马望等部出耒阳向攸县、醴陵进攻;广西方面林俊廷、陆裕光等部经武岗向宝庆进攻;韦荣昌部经零陵向衡阳进攻。湖南各地人民因深受北洋军蹂躏之苦,纷起协助南军截击北军。王汝贤、范国璋等部败北,被迫通电求和。

谭浩明率部进驻长沙后,又袭用当年陆荣廷吞并广东的故伎,强迫湖南省议会举他为湖南督军。湘军总司令程潜则屈居谭下,任湖南省长。湘、桂两军从此不和。1918年初,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两路征湘,谭浩明部桂军战败,退守粤、桂、湘边。

陆荣廷虽然参加护法,派兵援湘,但并不愿屈居于孙中山之下就任军政府元帅之职,而是深居武鸣,自称老帅,对粤、桂两省的桂系将领实行遥控。1918年春,政学系国会议员杨永泰勾结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召开非常国会,改组军政府,将元帅制改为总裁制,举孙中山、伍廷芳、唐绍仪、唐继尧、陆荣廷、岑春煊、林葆怿七人为总裁,而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这样,广州军政府实权就落人桂系军阀和政学系之手,军政府完全变质。孙中山于5月21日宣布退出广州政府,离粤回沪。1919年10月10日宣布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是为中国国民党的正式诞生。

桂系军阀假借护国名义侵吞广东后,即视广东为其禁脔,排斥异己,极力压迫孙中山系国民党。粤人举程璧光为广东省长,桂系即派人将程刺杀;陈炳煜任省长后,将朱庆澜任省长时由陈炯明任司令的亲兵二十营据为已有,企图并入桂军。后由陈炯明借援闽为名,进驻闽南,始未被吞并。

岑春煊任广东军政府总裁后,即积极谋与北洋军阀妥协。1920年直皖战后,段祺瑞下台,早与直系军阀有勾结的岑春煊、陆荣廷即通电取消独立,实际上承认直系北京政府宣布的南北统一。孙中山等立即通电否认统一,并派陈炯明率军于1920年8月1日驱逐陆荣廷出粤。孙中山于同年11月底再赴广州,翌年4月,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被举为非常大总统,于1921年5月5日就职,照会各国。

P87-89

序言

姜克夫编著的《民国军事史》(原名《民国军事史略稿》,四卷六册),已由重庆出版集团再版,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本书编著者早年投身革命,是一位延安时期的老干部,在延安编辑过《军政杂志》、《解放日报》,解放后又参与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的编辑工作。他是中华民国史,尤其是民国军事史的专家。197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奉上级指示,成立中华民国史研究组,编纂民国史,他是研究组的领导人之一。根据当时拟订的计划,概括为一部书(《中华民国史》)、三部资料(《中华民国大事记》、《民国人物传》、《民国专题资料》)。这一课题被列为国家“六五”计划。为及时汇报研究成果及征求意见,还编辑了《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民国军事史》便是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之一的名义,于1987年7月至1995年6月,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的。这是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的硕果之一。

《民国军事史》分为四卷。

第一卷“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北洋军阀滥觞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编练新军,故以此为本书的发轫。本卷记叙了清末新军的编练和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辛亥革命,民军、清军之战,癸丑之役(即“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广州政府两次东征,孙中山领导的早期北伐,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张作霖出关身亡和张学良东北易帜。

本卷的年限:1911-1928年。

第二卷“国民党新军阀和工农红军”。1928年6月,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国民革命军逐出北京,退往关外,操纵国家命脉达十七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政权宣告结束。继之而起的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中央政权,完成了统一。但是,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中央军与地方实力派军阀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本卷记叙了蒋桂(李宗仁)战争,蒋冯(玉祥)战争,蒋唐(生智)战争,蒋阎冯中原大战,蒋介石讨伐石友三之战。

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本卷记叙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进攻热河之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以及“九·一八”事变后几次军阀的小混战。

本卷涵盖的时期,党史、革命史称之为“土地战争时期”。本卷记叙了“八·一”南昌起义,江西苏区和各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国民党军对红军的五次“围剿”和反“围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及国民党军的围堵,西安事变前红军对国民党军的两次战役。

本卷的年限:1929-1936年。

第三卷“日军侵华和全民抗战”。本卷分为上下两册,记叙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初期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即有: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昆仑关会战(即:桂南会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即有:上高会战,中条山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浙赣战役,常(德)桃(源)会战,中原战役,长衡战役,桂柳战役,中国陆军湘西反攻会战。

本卷还记叙了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游击战场,同日军作战的经过。

本卷的年限:1937-1945年。

第四卷“国共两军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爆发了全面内战。本卷分为上下两册,记叙了国共两军内战的全过程。先是,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期间的局部军事冲突(如上党战役等)。1946年6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第五师中原突围,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中共军队实施战略防御。在此阶段,国民党军队打下了张家口,占领了解放区百余座城市。一年以后,战事出现逆转。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队转入向山东、陕北重点进攻,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进攻鄂豫皖,9月上旬进入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1947年秋至1948年冬,为国共两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一年。国民党军队被迫转入重点防御,解放军全面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的主力基本被歼灭,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武汉、上海、广州相继解放。

本卷的年限:1946-1949年。

《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本书的问世,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本书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自1972年起,我和克夫同志共事二十余年。我们共同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1-5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在编纂《中华民国大事记》过程中,我请他为组内同仁讲述民国军事史。他欣然同意。这部著作便是在此基础上撰成的。1993年12月12日凌晨,克夫同志审读本书第四卷校样,伏案而终。享年八十岁。他的逝世是民国史研究的损失。现在,重庆出版集团根据读者的要求再版《民国军事史》,本人应邀撰写了这篇再版前言,并愿藉此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2008年6月3日于近代史研究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