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为未来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记忆,是深圳这座城市不能回避的文化责任;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也与关山月美术馆的学术方向相吻合。因此,本书经过精心策划,收录了“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上的几篇论文,共同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在美术创作、美术史论和美术批评的发展成果,探讨了美术期刊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所发挥的特殊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下美术史论与美术批评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艺术学术建构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有创造性的前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开放 & 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关山月美术馆 |
出版社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纪念改革开放,为未来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记忆,是深圳这座城市不能回避的文化责任;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也与关山月美术馆的学术方向相吻合。因此,本书经过精心策划,收录了“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上的几篇论文,共同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在美术创作、美术史论和美术批评的发展成果,探讨了美术期刊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所发挥的特殊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下美术史论与美术批评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艺术学术建构与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有创造性的前瞻。 目录 序(Ⅰ) 致辞(序Ⅱ) 序(Ⅲ) 一、开放与传播——美术期刊30年学术争鸣的历史回顾 《美术》 反思与启蒙——1980年的《美术》 以开放的胸怀推动学术争鸣——邵大箴先生访谈录 头十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美术》杂志 《美术》杂志推荐文章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连环画《枫》和想到的一些问题 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 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创作自由与自由化 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 近年油画发展中的流派 内容决定形式——在“北京市油画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内容决定形式——新瓶装旧酒和旧瓶装新酒 也谈中国的视觉革命 形式与精神的抵牾 关于美术理论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美术史论》、《美术观察》 继往学、开新篇——《美术史论》对中国美术学科的传承与发展 《美术史论》历年文章选登 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上篇、下篇) 由中国艺术引发的历史沉思 中国现代艺术——从后“文革”到后,89 《美术观察》推荐文章 酸腐的批评 热烈与凝重——从著作出版想到研究生培养问题 上海双年展发展脉络 恶搞之后又干什么一一从北美当代艺术说起 中国美术发展战略研究 《画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江苏画刊》34年 《画刊》推荐文章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批判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批评 什么是现代艺术? 中国制造 评现代名家和大家黄宾虹 标杆——2007ShContemporary当代艺术博览会观后 《新美术》、《美术译丛》 《新美术》、《美术译丛55与中国当代艺术学术 《美术译丛》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发展与建设 “我要向书籍感恩”——访原《美术译丛》主编范景中先生 《新美术》推荐文章 赵孟頫《红衣西域僧(卷)》研究 悼念恩斯特·贡布里希教授 什么是观念史? 《美术译丛》推荐文章 美术史的原则 图像志与图像学 木马沉思录——论艺术形式的根源 《美术研究》 《美术研究》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美术 《美术研究》推荐文章 关于人体模特儿 油画传入中国及其早期的发展 变古为今 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 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 刘开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组织工作 《世界美术》 《世界美术》30年 《世界美术》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展 《世界美术》推荐文章 从“新艺术运动”到“包浩斯” 宋代山水画在海外 弗莱之后的塞尚研究管窥 《中国美术报》 对《中国美术报》的历史记述 《美术思潮》 《美术思潮》始末记 二、反思与挑战——论坛学术研讨会纪实 学术主持: 尚辉、曹意强、殷双喜 发言嘉宾: 谭天、邹建平、孙振华、贾方舟、夏硕琦、彭德、张士增、顾丞峰、皮道坚、刘平、齐凤阁、鲁虹、 杨小彦、冯原、徐可、黄小燕、朱小钧、卢缓、刘晓琳、黄治成等 三、感恩中国——深圳美术30年 摆脱荒芜——改革开放30年来超常规发展的深圳美术 各美术期刊关于深圳美术的评介文章选登 工业社会的山水画变革——深圳城市山水画研讨综述 水墨画艺术的一次盛会——“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举行 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关于何香凝美术馆第三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图像记忆中的共和国往事——“建设新中国: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专题展”在深圳举行 从《加莱义民》到《深圳人的一天》——关于公共艺术的思考 “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意味着什么?——“中青年批评家论坛暨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综述 深圳美术批评家在美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选登 不要踏上形而上学的歧路——给黄永碌的两封信 20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换 1986和2004——从《画刊》的两个年份看艺术批评的话语转化及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挪用与反思 附录 1.“开放与传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批评论坛”组织执行机构 2.支持媒体 3.鸣谢:深圳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