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成功当然也要趁早。灰姑娘的玻璃鞋只有一双,必须要早早地在幸运女神那里排队申请。
我们的思绪常常会被一些比较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以为成功只是勤加缘而已。如果我们不幸听从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古训,以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让上司来赏识自己的才华,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相信可能就会出现干活的是你,而提拔的却是他人的悲剧。
也许你即将踏上这条高深莫测的职场路,那么请从你踏进职场大门,不,在你还没有踏进职场之前,就开始谋划上位的路径吧。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方面都可能是你博出位的路径,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正确,有效就是硬道理。
上位,越早越好,越迅速越好,让所有的职场新人都为上位起早奋斗,努力奋斗,生生不息。
是什么使得那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新人有如此迥然不同的际遇?为什么他们中的有些人,能一再被幸运女神挑选出来穿上灰姑娘的玻璃鞋,而另一些人只能在机遇的门口迷失方向,苦苦求索而不得通幽曲径。
勤力、思考、创新、幸运等等,都是必要的。
但是,在那些职场幸运儿成功的背后,总有一种现象反复出现,那就是尽早出名。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方面都可能是你博上位的路径,没有绝对的正确,有效就是硬道理。
两个人的十年
小女子是一家日资公司的销售经理,朋友是这个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两个人的底薪加上提成等于绩效工资,年收入都在五位数以上,也算是晋身草根精英吧。
小女子在27岁的时候,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置下了一处200平方米的豪宅,因为小女子的生活观念是能挣会花,消费理念是一步到位的。房子的首付花光了小女子的积蓄,为了置办配得上豪宅的奢华家具,小女子有半年的时间几乎都在吃酱油拌饭。
住进豪宅,感受着国际名园的顸级服务,小女子确认这就是成功的见证。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念头被小女子所忽略,实际上她一直不喜欢现在生活的城市,一直向往着去文化气息浓厚的京都生活。
造化弄人,当小女子还没从国际名园的温柔梦乡中醒来时,去京都工作的机会,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砸中了小女子。照说小女子应该幸福得晕过去才是,但小女子却烦恼得不行。不去吧,这可是毕生的愿望和追求;去吧,二百多平方米、一百多万的豪宅,又不是容易出手的房型。
最终小女子选择了京城,讲究生活质量的她,在京都又分期付款一百多万,置下一处房产,国际名园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租。
市场部经理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学习企业管理的她有一个梦想:哪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工厂,在明亮的现代化的厂房里巡视,那一天就是市场部经理的节日。
市场部经理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开立了一个存折,尽管第一个月只存进了十几元钱,但是市场部经理一直坚持着这个看似疯狂而又伟大的计划。
住在小女子的豪宅里,市场部经理也觉得实在是太舒服了。但是她还是坚持每月把自己的收入送到银行里。市场部经理看着存折的眼光,被小女子讽刺为葛朗老地主。
十年过去了,小女子和市场部经理都结束了打工生涯,自立门户了。
小女子因为钱都压在两座大宅子里,到自立门户的时候,只有三十万,勉强可以注册一间增值税的小公司,做着老本行销售公司。
市场部经理的老地主存折已经增长到七位数了,葛朗老地主悉数安排,先用二十万租下了十亩地的五十年使用权。再投资十万水泥砖头搭建厂房,七七八八的机器设备安装完毕,这个厂总投资五十万。接下来搬粮运草,招兵买马,做的是自己的品牌。与其说市场部经理每天巡视在明亮的现代化的车间,还不如说她每天徜徉在梦想的花园里。
一个错误的观念
现实生活中很多打工族的生活态度都是顺其自然,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耽误事的观念。这些人的理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劳心费神地计划好了,还不知现实中有怎样的际遇,发生什么改变。乍一听这是顺从事物的客观规律的意思,好像还蛮客观。
但细细想来,实际上人生就是选择,而选择就不是顺其自然的。应该说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可以规划的,也是应该规划的。要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可以事先规划设计;要挣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可以事先规划设计;要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做什么样的人更是要事先规划设计。这样才不会出现人生的偏差,更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追悔。
为什么要规划人生
两个人的十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生规划的痕迹和意义。从挣钱或者说收入的这个层面上说,两个人没有分别。但是从人生规划这个层面上说,两个人却是天壤之别。
小女子显然信奉着顺其自然的生活观念,没有任何人生规划,明明不喜欢的城市,却置下豪宅。一百多万的投入,如今只能收很低的租金,回本尚且成问题,投资回报也为负数。接下来为了在新的城市生活,又置下房产,十年里始终没有从房奴的地位上解放出来。等到自立门户的时候,创业资金很少,只能做一间小小的公司。
而市场部经理显然是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她早早就定下了创业计划,并且一直为实现这个计划而做着充分的准备。时机一到,把全部财产都投入到置地建厂,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人与人的先天差距一定会有,但并没有天壤之别。在小女子和市场部经理的故事里,论先天的聪慧小女子要更胜一筹,一般来说,销售是个聪明人扎堆的职业,但是十年后胜出的却是市场部经理。市场部经理跟小女子相比唯一的所长就是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
也许在两个人的下一个十年,小女子和市场部经理的差距更会显露无遗。一个小公司的收入和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工厂的产值,可以想见应该会有极大的不同。
P2-5
用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等海量之词来形容现今的任何一个招聘会现场都绝不为过,每张年轻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急和迫切,只要能够递上简历,就已经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一般来说,这些简历要经过公司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总监、业务部门的头头脑脑、甚或老板本人的层层审查和挑选,再根据公司的用人原则,并结合求职者自身的条件,最终只有部分幸运儿能拿到为数不多的职场入场券。
当这些幸运儿顶着一脑门青光走进公司的大门时,一样的青涩,一样的无畏,一样对工作充满激情,一样对职业生涯踌躇满志。
但五年后,这些同门进士可能已经有了相当不同的际遇和发展;十年后,可能谁已经升级成为上司或主管;再过经年,更有谁可能已经搭乘火箭,上升至权力金字塔的塔尖。虽然那里是传说中的高处不胜寒,但只见奋勇攀登,少有急流勇退。
我们不禁要追问和思考,究竟是什么使那些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职场新人有了这么迥然不同的际遇?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再被幸运女神挑选出来穿上灰姑娘的玻璃鞋,而另一些人只能在机遇的门口迷失方向,苦苦求索而不得通幽曲径呢?
通常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勤奋啊、思考啊、创新啊等等,当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幸运什么的,这些无疑都是千百年来的励志故事,当然也是促进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实际上,你可以从郁郁不得志的阿叔那里,听到他曾经是怎样努力的牢骚,也可以在公司精简人员的名单里找到你现任上司或老板同榜进士的成绩单。很显然,如前所述的回答,是不能完全解释成功职场路的内在原因和机缘的。事实上,在那些职场幸运儿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一种现象反复出现,那就是早早上位。
出名要趁早,成功当然也要趁早。灰姑娘的玻璃鞋只有一双,必须要早早地在幸运女神那里排队申请。
我们的思绪常常会被一些比较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以为成功只是勤加缘而已。如果我们不幸听从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古训,以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让上司来赏识自己的才华,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相信可能就会出现干活的是你,而提拔的却是他人的悲剧。
也许你即将踏上这条高深莫测的职场路,那么请从你踏进职场大门,不,在你还没有踏进职场之前,就开始谋划上位的路径吧。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方面都可能是你博出位的路径,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正确,有效就是硬道理。
上位,越早越好,越迅速越好,让所有的职场新人都为上位起早奋斗,努力奋斗,生生不息。
作者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