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低碳管理
分类
作者 陈军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你翻看由陈军编著的《低碳管理》时,从这一刻起,我们都拥有了同样的态度来关注我们的低碳经济。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再一次将低碳经济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从“政协一号提案”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到全国人大欲加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低碳经济。

内容推荐

“低碳”,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足一个新鲜的名词了。但是,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低碳,低碳这个理念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由陈军编著的《低碳管理》针对现代管理,结合企业低碳管理经典案例,系统地解析了低碳管理的含义及意义,介绍了企业低碳管理的体系、规划与实施,在《低碳管理》一书中展望了低碳管理的社会意义、发展趋势及未来市场商机。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低碳

 低碳关键词

 问题和策略

 低碳战略

案例1:可口可乐的低碳战略

第2章 企业的低碳管理

 低碳管理的含义

 低碳管理的7R原则

案例2:发展低碳旅游,先要转变观念

案例3:VMware通过虚拟化构建低碳IT基础架构

案例4:城市生活垃圾异重度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

案例5:环保产品提高竞争力让“绿卡”驰骋国际市场

案例6:从废料残渣中捡回1亿元

案例7:酒店的低碳消费

案例8:太湖水源地构筑生态环境

第3章 企业低碳管理体系

 低碳管理体系概述

 企业低碳管理的价值链

 与传统管理体系的差异

 低碳管理的成功要点

第4章 低碳管理规划与节能

 低碳管理规划

 企业节能规划

 编制企业低碳发展规划

 节能规划提纲

第5章 企业低碳规划的实施

 建立低碳企业文化

案例9:扁平网络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的低碳管理模式

案例11:消除隐性污染,低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低碳理财模式

案例11:通过使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减少差旅

 企业的低碳供应链管理

案例12:中远物流的低碳供应链

案例13:莱克斯科技专业低碳上网行为管理企业方案低碳办公

案例14:微软和谷歌诠释理想的办公环境

案例15:低碳两会

第6章 低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低碳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低碳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科技进步与低碳经济

案例16:江西省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

 中国的低碳商机

 低碳经济投资热点

第7章 低碳管理经典案例

 华盛顿互惠银行的低碳实战

 沃尔玛的低碳旗舰店

 低碳饭店一馨园国际大酒店

 索尼环保理念中的低碳经营

 阿尔卡特朗讯的低碳运营体系

附录

 附录1 低碳经济技术名词解释

 附录2 低碳生活备忘录

 附录3 低碳生活词语

 附录4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节日

试读章节

美国主张碳关税的目的

美国借“环境保护”的名义推行“碳关税”,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促使不积极减排的国家进行碳减排;二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平衡实行碳减排国家的竞争力。

中国反对碳关税的理由

2009年7月4日,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碳关税。因为发展中国家科技不够发达,工业基础落后,高耗能产品的比重较大,施行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是一种严重打击,而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时代给地球环境带来的破坏,至今没有做出补偿。现在针对发展中国家施行碳关税是不公平的。

碳关税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范例,但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

从中国对美贸易的总体情况来看,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均将产生负面影响,比较而言,对美出口的影响要略大于进口的影响。出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近1.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6%以上。进口方面,若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会使得中国对美国进口下降1.57%,当关税上升为60美元/吨碳时,下降幅度增加为2.59%。除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外,美国对华征收碳关税还将对中国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福利造成负面效应。

征收“碳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实质是以环境保护做借口,进行贸易保护。这种做法违反了WTO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在碳关税上的博弈

2009年7月3日商务部表态称,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公开表示,美国这种做法将会导致报复性措施。

印度也一直警告西方不要搞“低碳保护主义”

印度气候谈判专家乔蒂·帕里克(JodiParikh)接受CBN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她支持任何减排的努力,但是“碳关税”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将对印度的产业造成重大全面打击。

WTO或许是中国反制“碳关税”的机制

WTO相关条款明确规定,任一缔约国的政府措施,应对来自其他缔约国的输入货品给予与本国产品相同的待遇。

WTO漏洞

不过,也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关贸总协定(GATT)第20条规定,一国凡为“公共秩序”或重要合法政策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可背离GATT/WTO的基本规范。这为“低碳保护主义”留出了一条门缝。

中国的破解之术

而针对美国“两个战场一盘棋”的策略,中国则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破解”,将贸易关税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分开,“让关税归关税,减排归减排”。

在朱棣文提出“碳关税”次日,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在会见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成员时批评,征收“碳关税”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他认为,气候变化和征收进口“碳关税”是不同领域的问题,应该在不同的谈判领域里解决。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在接受CBN采访时明确指出,美国应履行减排义务,不应以其他借口予以推诿。

美国也不会完全“就范”

一方面,美国的政府、国会、企业代表等不同人士在不同场合提出“边界调节税”;另一方面,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等人都对中方表示,美国按照中国的立场减排40%“有困难”。P8-9

序言

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讲话

(注:中国政府制定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减少40%~45%)

各国节能减排的承诺

根据《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1月31日前,发达国家应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或通报2020年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则可通报自愿减排计划或者温室气体控制行动计划。

公约秘书处2月1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哥本哈根大会结束以来,秘书处已收到55个国家递交的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承诺。这些国家中,有35个工业化国家提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中期目标,20个发展中国家提交了限制排放的中期目标,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目前人类总排放量的78%。

·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挪威等工业化国家提交的减排目标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提出的目标基本相同。挪威承诺的减排幅度最大,目标是到2020年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309%~40%;

·新西兰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10%~20%。

·俄罗斯承诺到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25%。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2020年前将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

·法国总统萨科齐9月10日在东部安省发表讲话,阐述了法国应对气候变暖的整体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从2010年开始向企业和家庭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

·美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比2005年减排17%。

·俄罗斯作出减排新承诺,拟将减排目标定为25%。

·韩国确定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比2005年少4%。

·巴西总统府民事办公厅主任迪尔玛·罗塞芙和环境部长明克宣布,到2020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36.1%至38.9%。

·中国提交的目标也与此前提出的目标一致: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45%。

·印度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25%,不过这一目标不涉及农业领域。

·巴西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预期基础上减少36.1%~38.9%。承诺法案已通过众议院和参议院审议,目前正在提请加大减排力度。

·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南非等国均提出了各自的减排行动目标。

随着根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关于哥本哈根,关于低碳,我们都有种被融入的感觉。一个会议带动了“低碳”这个名词的流传,这个名词从增加人们的聊资到开始默默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成功的。

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忘记,低碳早已不应是数字游戏,更无关道德竞赛,而是为使地球免于气候灾难的现实考虑和百年大计。

不管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还是在改造交通系统,或者其他,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商业机遇。

例如提高能源效率,也是一种经济机会。

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协调起来,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