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读(2)(精)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到底哪些书是比较有价值的?

哪些版本是比较好的?

哪些书会是自己感兴趣的?

凤凰卫视金牌评论员,“雅痞”牛棚书院院长梁文道为你开列最时尚的阅读书单。

薄薄一本书,

让你能够触摸时代脉动!品味七色人生!

让我们来看张爱玲,那乱世中的苍凉之舞!

十年后重读王小波,张开别一双自由之眼!

切·格瓦拉真的死了?他的精神在何处飘荡?

怎么都禁不了的禁书,一种莫名的吊诡和悖论。

内容推荐

本书是基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而来的,这个节目通过主持人每天介绍一本书,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主持人梁文道通过自己读书后的消化、反刍,然后变成评论,某种意义上说,他起了一个图书“中介人”的作用,把社会思潮、文化热点等内容以另一套大众化语言去推广。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目录

烽火守书人

 爱书人手记——香港1949~1960,曾经的淘书天堂

 生涯一蠹鱼——三更有梦书垫脚

 搜书记——蓄书娱老

 书店风景——旧金山的“城市之光”

 书天堂——放一把梯子测量灵魂的深度

 古本屋女主人_嫁给旧书店的女人

 烽火守书人——伊拉克图书馆馆长日记

理想的下午

 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爱到中年

 乱来——亦庄亦谐的毛尖

 理想的下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房间——写作是发现异己的过程

 午夜之门——流浪者之歌

 吴鲁芹散文选——文人多牢骚

 听见100%的村上春树——文字的音乐

 笑忘录——关于遗忘和布拉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因爱之名的拷问

 我与父辈——另一种角度看知青

别对我撒谎

 道德的重量——买到药买不到灵魂

 有光的所在——没有关感的人在道德上是可怕的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礼与法的差异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拆解中国左派精神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Global Era——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别对我撒谎——撼动世界的记者

 法槌十七声——西方名案沉思录

 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

 上帝之鞭——野蛮征服文明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奇想之年——悼亡之书

 临终者的孤寂——死亡并不孤寂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谈论死亡时说些什么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讣文分哪些流派

 我们在此相遇——和亡灵神秘相遇

 浮生取义——自杀的哲学问题

 孤独六讲——人永远孤独

够了!创意

 饮馔丛谈——好吃与好色

 米其林指南——惹得大厨去自杀

 奢迷——人间奢华品

 本质或裸体——裸体是文化概念

 碧娜·鲍什——艺术由问题开始

 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艺术作品的“污点问题”

 Why do architects wear black?——为什么设计师喜欢穿黑色

 够了!创意——一辈子只做五样东西的设计师

 冷静的暗房——一每一张照片都是一种悼念

 贾想——贾樟柯的平民意识

拈花说

 正信的佛教——觉有情

 明末佛教研究——佛教的衰微与中兴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一顿渐之争

 禅与文化——佛教和商人的关系

 弥勒会见记——弥勒信仰的来源

 开始读懂佛经——佛经是怎样产生的

 不生气的生活——理智面对批评

 包容的智慧——大和尚遇见真君子

试读章节

爱书人手记

香港1949~1960,曾经的淘书天堂

许定铭(1947~),笔名陶俊、向河等,广东电白人。在香港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开书店20年,毕生与书结缘,集买、卖、藏、编、读、写、教、出版八种书事于一身,别号“醉书翁”。著有《醉书闲话》《书人书事》《醉书随笔》等。

也许没有人会相信,香港曾经是一个淘书天堂。1949年到1960年那段时间,香港有很多旧书店。旧书泛滥不难理解,1949年以后很多人南逃跑到香港来,生活都成了问题,还读什么书?于是就有一批批的书流散到市场上。那时候的旧书店专卖这些书,里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同时,因为政治问题,很多老作家的书当时已经没有办法在大陆出版了,只好拿到香港来翻印,香港书市上一时又涌现了很多新书。

就是这一时期,孕育了一批我们今天看起来非常幸运的藏书人,比如《爱书人手记》的作者许定铭先生。许定铭曾经是个文学青年,尤其喜欢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对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出版物非常着迷。刚开始他只是想做一些文学史料方面的考证研究工作,没想到由此慢慢成了一个藏书家。

《爱书人手记》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讲述了作者的各类藏书,其中一些书的价值不在内容有多好,而是它们本身带有时代的印迹。比如1950年出版的《南洋散文集》,编选了当时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华文作家的散文,两年之内就卖出一万册,非常畅销。当时香港的人口才不过一百万,等于每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人看了这本书。其实此书的主要销路在南洋,在港编印出版,再运回新马去卖。这是当年为大家所习见的一种现象,因为当时新马等地,尤其马来西亚已经不支持出版华文读物了。

从一些爱书人的角度看,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还是描写了当年淘书的盛况,还特别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人物——何老大。何老大何许人也?据说他1949年之前当过国民政府的国大代表,到香港之后,开始专门做旧书生意。可是他的卖法很聪明,他先在偏远的地方租一个仓库,把收回来的旧书扔在里面,卖的时候再一捆一捆扎好,开车运到九龙市区,专门找那种生意不好快要关门的商店,利用这些商店重新出租之前十天半个月的空档做买卖。

这种情况之下,当然不可能张罗出一个像样的旧书店来。那书怎么卖呢?一大捆一大捆堆成小山放在那儿,如果来买书的话,就得在书山里头翻来翻去。何老大还有个规矩,所有书都不拆开卖,必须整捆拿走,一捆一捆算书钱。问题有些书排得很乱,书脊有的在这边,有的在那边,老得转来转去地看。

香港很多老一辈的藏书人都有在何老大那儿淘书的经验,我生得太晚,没赶上,但是许定铭提到的另一个地方——香港庙街,我中学时候曾去过。庙街卖的东西大多很便宜,以前一些旧书摊现在大多变了味,绝大部分卖色情书刊了。不过现在还有多少人去买色情书刊呢,大家都上网看了。因此可以想见,这地方也大都破落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又不习惯用电脑的老先生也许会去那里翻一翻。

其实这种地方也常常能找到好的文学书,很多书店过去都是正经专卖现代文学的,有很多民国的平装书。但是一天到晚卖叶灵凤和施蛰存,生意撑不下去,怎么办呢?于是开始卖色情刊物,不由自主越卖越多,最后变成色情刊物占九成文学读物占一成。

虽说爱书人逛这些摊子的目的未必是色情书刊,但被人看到来这里也许会尴尬吧。许定铭那时在学校当老师,被学生看见了怕要误会。我当年也是,不过我是学生,怕被老师看见,而且我是两种书都看,被看见了也不冤枉。

现在许定铭已经退休了,成了一个职业爱书人,可以天天买书,而且他还干了一件很多爱书人都想干但真的干了就要后悔的事:开书店。开书店的念头我也动过,觉得家里书太多了,不如开家书店吧,但这种生意通常是要赔钱的,为什么?你开店卖书,如果进来好货,还会舍得卖出去吗?到最后书店所有的书都变成了自己的藏书。

(主讲梁文道)

生涯一蠹鱼

三更有梦书垫脚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台北工专毕业,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肄业。主业编辑,副业写作,笔锋多情而不失识见,平生服膺“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的原则,文章散见网络、报纸、杂志,著有《生涯一蠹鱼》《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天上大风》等。

台湾的旧书市场这几年逐渐衰落了,不过有时去台北旧书店逛一逛,还是能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比如两蒋时期的一些禁书,明明作者有名有姓,偏偏要把人家的名字改掉。我就见过一本朱光潜先生的《悲剧心理学》,台湾版本作者的名字变成了“朱潜”。为什么要篡改人家名字?很简单,当时所有大陆学者都是“流匪作家”,他们的书是不能出的,出的话要么改作者名要么改书名,或者二者都改,总之各式各样、无奇不有。

台湾也有不少出名的旧书藏家,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傅月庵先生,文笔很好,是资深的作家、编辑。早在十几年前,台湾刚刚兴起网络书店的时候,他就应邀给人写专栏,写得妙趣横生,后来结集出了书,最早一本是《生涯一蠹鱼》。“蠹鱼”是蛀书虫的意思,由此就可知他对书的痴迷了。

《生涯一蠹鱼》讲作者当年怎样在台北逛旧书店,一般人读了会觉得他那种逛法真是让人吃惊。傅月庵大学念的是工科,自己却更喜欢文艺,念书之余唯一的乐趣是去逛旧书店。有一回,他发现了一套非常漂亮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是日本大作家谷崎润一郎用现代日语译过的,精装二十本,雪白的封面还用木匣装着。

傅月庵一见倾心,觉得这套书太美了。那时候他还不懂日文,只是觉得这么美的书混在一堆杂七杂八的色情书刊里实在是唐突佳人,于是狠狠心,把一个月的零用钱全花了,搬了书回家。可是搬回去放在哪儿呢?一个大学生能有多大空间?他连张书架都没有,只好放在床上,起初当枕头,可是太硬枕着不舒服,后来就包起来拿去垫脚了,所谓“三更有梦书垫脚”是也。

他的《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也很有趣。这本书分门别类介绍了台湾各地的旧书店,而且对每一家有独特风格的旧书店都请来台湾著名画家陈昭仪配上插图,把店里的格局仔细画出来。他还详细列出一个人出门猎书的时候都应该带些什么。有人说,买书还有这么多讲究吗?有,我觉得这一点每一个爱书人都有体会,就是淘书的专业装备。

比如专门逛旧书摊的人夏天应该是这副模样:夹着一把雨伞——台湾地处东南亚,夏天多雨;准备一个大背袋,里面装着水壶和面包——因为一旦逛起书店没空吃饭或者一时忘了吃饭,可以随时拿面包充饥。冬天的时候呢,当然保暖工作是要做好的,然后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尽可能大的购书袋是必不可少的。

《访书姻缘》这篇文章谈到,为什么淘旧书能带给人那么多乐趣呢?首先是有一种捡到便宜的心理,旧书的定价往往不过新书的一半。其次,从精神上说,会有一种奇怪的缘分。天天逛旧书店,偏偏那天没去的时候有一本好书散出来,被别人得了去,那就说明这本书跟你没有缘分。买旧书总会有很多遗憾,要抱一种随缘的心情,得到了固然高兴,得不到那就由它去吧。

(主讲梁文道)

P6-14

书评(媒体评论)

好的散文要靠文字的纯正,而如今纯正的文字,却要逐渐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写宣传稿式的一味夸张,用最美丽的字眼,去形容一堆垃圾,把原先有意义的东西,贬到不值一文。

——吴鲁芹《吴鲁芹散文选》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充满温情与善良。

——阎连科《我与父辈》

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

为了承担生命里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他们知道放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们放弃了。县城里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生命对他们来说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了。

——贾樟柯《贾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