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一种文学随笔,以毛泽东的“形象”为落墨重点,将毛泽东的生平轶事,集腋成裘,随笔成篇,分类归纳,精华所在,足以反映伟人一生的智慧、交往、机谋、性格、学问、语言、人格、习惯和博大。一书在手,宛如镜鉴、圭臬,慢嚼细品,定会受益良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毛泽东人生片断--栖心斋随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宋紫峰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一种文学随笔,以毛泽东的“形象”为落墨重点,将毛泽东的生平轶事,集腋成裘,随笔成篇,分类归纳,精华所在,足以反映伟人一生的智慧、交往、机谋、性格、学问、语言、人格、习惯和博大。一书在手,宛如镜鉴、圭臬,慢嚼细品,定会受益良多。 内容推荐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是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带入到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毛泽东集中华民族大成智慧于一身,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理论思维高屋建瓴,又以孜孜不倦的求索,躬行大道,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成就。本书以毛泽东的“形象”为落墨重点,收录了毛泽东的生平轶事,旨在反映伟人一生的智慧、交往、机谋、性格、学问、语言、人格、习惯和博大。 目录 一、诚挚 五年师范/001 馈赠唱片/002 折烟两半/002 长信一封/003 欢言见傅/005 一语双关/006 自称笑话/008 习语谦恭/008 男儿有泪/009 二、交情 李师看重/010 师友互念/013 优友于郭/014 交往白石/015 诗词唱和/016 坦然受赠/017 小包见情/017 三、礼敬 首问张澜/020 敬莅接迎/020 珍贵文物/021 谦逊国母/021 友敬侨首/022 聚会英贤/026 尊老敬贤/027 尊重弱小/027 称友为师/028 情动总统/030 礼待宪兵/031 不忘严师/032 共同干杯/033 握手见情/034 友待专家/034 却之不恭/035 马上邀请/035 祝酒席间/036 款待乡友/037 不失其礼/038 四、深意 进京赶考/039 鞠躬天民/039 意激女兵/040 狂生夜坐/041 火力侦察/041 气球试探/042 乒乓外交/044 特别礼物/046 路由人走/046 大手相握/047 送话两句/048 五、雅好 不解之缘/051 雅好章印/051 菊香书屋/052 钟恋梅花/053 文房四宝/054 登高望远/055 乐曲荟萃/056 六、简朴 照穿长袍/057 一根灯芯/057 脚苦胜脸/057 牙粉秃刷/058 拒用香皂/059 各取所好/060 军毯珍重/061 袜感旁人/062 送鞋于子/062 补丁无谓/063 幽责老王/064 饮食执理/064 通宵睡地/065 律俭生日/066 习用火柴/068 拂袖因筷/068 衣鞋不换/070 捡鞋两度/071 七、尴尬 哭笑不得/072 便秘疾人/073 不发合影/073 逼上梁山/074 八、抗争 现在不辩/075 奋力相争/075 救军于危/076 暗与病争/077 九、亲情 父女相逗/078 父慰小女/079 大发雷霆/079 前人辛苦/080 无私有情/080 十、嘱诫 扬手之别/083 嘱托子弹/083 一反常态/083 特嘱送报/084 惩前毖后/085 不怕孤立/085 过好三关/086 嘱言江妻/087 铭心梅剧/087 不畏风浪/088 两致妻信/088 十一、习惯 钟杯单兰/089 谈辣说苦/090 依然如故/091 笑言食鱼/092 钟爱于梅/093 筷子理论/094 擂鼓吃饭/094 嗜烟成瘾/095 床枕见情/098 长袜古董/098 补脑有方/099 偏爱冷色/100 十二、恼怒 与父相争/101 愤为挽联/101 见筷还喜/101 大发牢骚/102 得缘发气/102 令挪电话/103 无处不险/103 亲口尝梨/104 按烟怒语/104 十三、韬略 弯弓待发/106 辞谢再三/107 牵猴拖敌/107 首重大局/109 赤水用兵/110 弃城收拳/113 当胸一刀/114 用军神妙/115 绞索政策/120 言直意深/121 十四、胆见 木炭作笔/124 弹雨不惊/124 泸水同渡/125 三受其邀/126 两风不同/129 风仪如山/130 擦肩敌旅/132 不要怕鬼/134 十五、气节 特别批示/135 另起炉灶/135 吃鱼摆样/137 力邀苏首/138 劲草抗风/139 态度鲜明/140 趣言见意/141 十六、胸襟 冲出乡关/143 少吃一口/143 凌云之概/144 舍家携弟/144 横扫千军/146 招之即来/147 赋诗长江/147 瑰丽之交/149 十七、幽默 自喻折本/153 慎重初战/153 趣言举手/154 哼哈两将/154 坦言幽默/155 肯定否定/155 此套没用/156 古诗达意/156 首言惊人/157 谈笑风生/158 十八、乡脉 诗描故乡/159 圣地诞生/160 成才摇篮/161 独服曾公/163 回信有礼/165 顾念少友/166 独成风景/167 短信至宝/168 单独合影/170 文化高我/172 十九、悲情 慈哀士兵/173 沉吟半晌/174 悼白求恩/174 凭吊父母/175 参加悼念/176 天意难问/177 二十、机谋 红笔圈牢/179 按兵不动/179 命令双签/180 二十一、不悦 一脸不悦/182 恼令换床/182 镜甩一边/183 一喜一气/184 二十二、评叹 世人三种/185 谈话论诗/186 惜叹贾谊/186 赏赞惠能/186 多出惠明/187 感夸细菌/187 惜叹出处/188 讲好一月/188 柏坡观戏/188 赞叹大家/189 此说亦迂/190 菜论中西/190 大不可怕/191 大有功劳/192 兴夸显祖/192 评语三人/192 二十三、尊荣 农运大王/194 彻夜未眠/195 大典从容/197 非常高兴/200 难下其楼/201 人民万岁/201 人乡随俗/202 二十四、即兴 信口相吟/203 拍桌击节/203 赠诗由之/203 又念又唱/204 二十五、正言 来去自由/205 譬若两酱/205 态度强硬/206 白日做梦/207 骑墙不行/209 主席不设/209 人才难得/210 二十六、至公 内外一致/212 突言结账/212 粒水映光/213 辞敬亲族/213 不敢问津/215 二十七、殊举 冷浴苦身/217 数浴并举/217 特别录取/217 破例酣饮/218 破例荐人/219 无上佳肴/220 三用暖袋/220 以水代酒/221 自言上酒/222 挥帽凝手/222 互不干涉/223 可脱军衣/224 二十八、戏乐 送伴归位/225 辣椒抵酒/225 有药四味/226 喻言搬砖/227 小舟大船/227 险乎出洋/228 只管半个/228 二十九、奇罕 拜石干娘/229 四岁辩理/229 张口惊人/230 顶抗先生/230 考试破例/231 体察书经/231 露宿野外/232 军家不枪/232 特别讣告/233 睡衣百纳/233 我不摸钱/234 芋头塞口/235 百听不厌/236 三点木床/237 三十、交际 结交绿林/238 言评美苏/239 酬诗答柳/239 多赖毛公/242 介绍屈原/244 三十一、洒脱 征前雅兴/245 一起战斗/245 鞋裤无拘/246 为人解扣/246 安然随意/247 不依惯例/248 留作备用/249 五种死法/249 三十二、教化 力争黄庞/252 沉足井底/254 砌房开门/255 打破规矩/255 亲授报告/256 打烂水缸/256 荷花出水/257 上下一样/259 谈笑之间/259 巩固条件/260 批评无声/261 批罚特别/261 循循善诱/263 毛驴上山/264 刃出磨石/264 对号入座/265 趣引红言/266 灵钥启锁/266 斩奏四种/267 承认山头/267 命运两种/268 荐读五遍/269 篱笆三桩/270 提改剧名/271 导读小孟/271 三十三、泪水 泣祭慈母/275 泪水夺眶/276 不学霸王/277 泣泪拍案/278 你们休息/278 眼镜独特/279 潸然泪下/279 泪流满面/280 三十四、言语 笑语相励/281 半个国人/281 深入浅出/281 桌椅送人/282 妙语恳言/282 解论双百/285 简言感人/287 出言生动/287 久经考验/288 没鱼可钓/288 话简意深/289 两个工厂/290 三十五、议论 发议学会/291 探辟道路/292 议决赴邀/294 谈打相对/298 连谈三天/299 国如家庭/302 三十六、视察 谈笑风生/304 目光似剑/305 发问连连/305 以蛇喻理/307 压缩空气/308 死在河北/309 三乘吉姆/311 欣然题词/312 领头唱歌/313 三十七、兴奋 要出热汗/315 天兵怒气/316 握手情深/317 爽笑云天/318 连夸播音/318 悦言柏坡/319 阅文道好/320 拉他下水/322 笑夸罗汉/322 大量报道/323 手舞足蹈/323 哈哈大笑/325 三十八、责己 互相体谅/327 掌声雷鸣/328 三十九、博学 借书捐条/329 私塾流转/329 证书一号/330 鄙人同乡/331 书页翻烂/331 精读马列/332 着力教程/333 批写二误/334 口吟手抄/335 批言连连/335 海阔心胸/336 四十、研读 少年嗜书/337 牛入菜园/338 题联自勉/339 存读入味/339 人生快事/340 读书批注/341 嚼研马列/342 要做学生/344 病中断炊/345 最后一遍/345 因眼激动/345 四十一、情操 着装不一/347 有备无患/347 自请照相/348 笑言报道/349 白发值得/350 浑然不觉/350 嘱言挑衣/350 握手直然/351 拒换手杖/351 四十二、躬行 游学先生/352 徒步观风/353 天涯播种/354 细剖麻雀/355 调查周细/356 将狗删去/358 寥寥数语/359 向我报告/360 四十三、才识 作文传观/361 传观佳文/361 半联赢心/362 署名论文/363 出入简园/363 妙手新闻/363 毛氏神话/366 倡学海瑞/367 戏须别扭/367 神交诗家/367 四十四、赏批 扳指论功/368 何不早提/370 赏题鲁诗/370 相声博士/371 钢铁公司/372 四十五、待遇 服日毛式/374 沙发有韵/375 特制磁带/376 四十六、艰辛 大被同眠/377 冰凌兴咏/377 执笔决议/378 习惯辛劳/379 谢谢胡氏/379 终前难食/380 四十七、平易 只吃羊肉/381 问姓演员/381 录诗小姚/382 小字去掉/382 突停舞步/383 两团都见/384 四十八、心憾 鸣叹饥民/385 百身莫赎/386 骄怀骄杨/387 深恋其子/388 四十九、高瞻 谨慎条件/389 主义如旗/389 殿后国内/389 落脚山林/390 只有前进/390 特别挽联/391 策略言战/392 假戏真演/395 高瞻远瞩/396 一场恶战/397 消除山头/399 无限可分/400 改题简明/401 五十、微细 发个符号/402 嘱托再三/402 一字见功/403 确言纸虎/403 至要至盼/404 校阅慎细/406 连连细问/407 披沙拣金/409 改天为色/409 根本没完/410 五十一、惠善 惠泽陌路/414 相公少见/414 慷慨相捐/414 爱兵如子/415 慈赠晚餐/416 情钟老马/417 五十二、曲折 投笔从戎/418 汉口遇险/419 沉思船尾/419 赣南受挤/420 兵权被夺/421 出山遵义/423 天降大任/426 义无反顾/427 批语唐诗/428 五十三、机断 赠枪示诚/430 军令论处/431 优待船工/432 悬心顿落/432 拍夺泸定/433 刀下留人/434 顷间决断/435 命令三道/437 五十四、卓异 圣言愚蠢/439 异端发萌/439 姿质俊秀/440 特别读报/440 戏送雅号/441 嘤鸣求友/441 伫立红门/442 凝沉无言/443 法宝初成/443 五十五、勤奋 读书真经/446 不分昼夜/446 潜写鸿著/447 五十六、倾谈 晤见梁公/450 白公敬佩/454 共欢此饮/456 喻敌纸虎/458 五十七、情恋 毛杨缘识/461 一字之称/462 相助相携/462 不俗婚仪/463 相夫贤妻/463 吟诗寄情/465 一别爱妻/465 两情缱绻/466 笑导贺妻/468 爱妻相慰/468 想思相牵/469 重逢匆草/470 五十八、大义 枪谷互赠/472 奠基直罗/472 款待立煌/473 举手存辉/475 欢迎你们/476 天要下雨/477 参考文献/479 试读章节 五、雅好 不解之缘 山区之人一般不擅游泳,但毛泽东生长在湘中韶山,却终身与游泳结下不解之缘。湘江、长江、北戴河、珠江、钱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到处都留下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 毛泽东字润之。泽、润两字质有水意,皆带水旁。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润泽东方”为伟人的名字和一生的实迹增添了神奇。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在参观毛泽东旧居时,陪同人员介绍毛泽东少年时代游泳的故事,郭感慨道:“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似乎是对毛泽东一生搏击风浪,愈老愈渴望挑战,其心永远年轻,卓而不凡性格的生动概括。 雅好章印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毛泽东雅好章印。1936年7月15日,在派代表到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时,毛泽东签署介绍信,郑重钤上朱文“毛泽东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六天,就对日作战总方针题词,再度庄严盖上此印。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写信给柳亚子,随信附上手书《沁园春·雪》,说,到陕北初见大雪时,填词一首,似略近先生诗格,录呈审正,又郑重钤上两印。柳亚子意感毛泽东喜爱印章,不久回信,顺赠印章两枚。次年1月28日,毛泽东写信致谢: 亚子先生左右:很久以前接读大示,一病数月,未能奉复,甚以为歉……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词及孙女士的和词,均拜受了。“心上温馨生感激,归来絮语告山妻”,我也要这样说了。总之是感谢你,相期为国努力。 以印为媒,毛泽东还交结其他文化名人。1948年,“篆刻王”谢梅奴,用家藏上等寿山石为毛泽东治印两方,一方阴文“毛泽东印”,一方阳文“润之”印。前者回文排列,笔划间架松而不散,凝而不板,犹如汉印;后者仿属周秦小玺,细文粗边,字秀笔润。 毛泽东所有藏书,均亲盖“毛氏藏书”印章,此印系毛泽东拜托全国工商联首席代表陈书通,找上海著名金石家吴朴堂镌刻。此印刀铁线篆,线细刻深,气韵独在,雍容大雅,为吴先生凝神定气,深夜小心翼翼篆刻的极品。得到此印,毛泽东爱不释手,从此养成一个习惯,看书时,总先仔细欣赏一番。另有一枚极品“毛泽东”龙纽大印,系著名篆刻家邓散木精镌。此印立方呈块,晶石明黄,顶部镂空雕琢双龙,印一侧,端秀小刻:“1965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缘时六十有六。” 菊香书屋 “菊香书屋”原为封建王朝皇家园林中南海的“风雅”点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移居于此。内置个人存书6万余册,自此,名副其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屋。 毛泽东起居室内,摆一方形餐桌和几只会客休憩用的沙发,简洁而古朴;书架三面环墙,各类书籍摩肩接踵,实盈其间,飘然脱俗;沙发之间的茶几叠放徐悲鸿、宋高宗等人的书册、字帖,意趣高雅可见一斑。卧室里,按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一张超常的大木板床,外加一把藤椅;除此,背倚四壁的书橱、书架,如城垛、高墙连连入目,初来乍到,仿佛让人走进历史,走进高山、峡谷,目睹到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贤。高橱大架,从头到脚放置着不止阅过一遍的马列经典、各种学术专著及线装古籍等。桌上的书籍夹着书签、折着书角,工具书、报刊、文件散连成片。睡觉的卧床,一分为二,叠垒起半尺多高的书籍占据一半,现象独特,世所罕见;睡前醒后,欲择书看,翻身探臂,伸手可及,累月连年,久为习惯。 文人爱花,武人爱剑。文韬武略,书墨隐然。巨人天地,不能不令人钦叹! 钟恋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清客”,松、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在千姿百态的花卉世界,毛泽东尤喜梅花。用过的地毯、笔筒、茶杯、饭碗均可见摇曳多姿的梅花图案。 中国古代咏梅佳作,毛泽东几乎皆阅读并手书过。宋初林逋隐居西湖,终身不仕,以赏梅养鹤为娱,人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著称,风格幽隽淡远。其《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意境佳极,《毛泽东手书古诗选》便含此句。 1961年11月6日,毛泽东为查明代高启一咏梅诗,给秘书田家英写信三封。早6点,请代找宋人林逋诗文集。8点半,又写道:“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随后,再次写信:“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史馆老先生,便知。” 很快,田家英查出,此诗为高启《梅花》九首之一,后四句是“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台。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毛泽东喜极,当日用草书录写全诗。 南宋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境幽深,然词中梅花凄苦寂寥,顾影自怜,与毛泽东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在毛泽东意中,梅花傲霜斗雪,风姿昂俊,品格非凡,象征着人类向困难、逆境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毛泽东步陆游词原韵,反其意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此词格调高昂,豪情不凡。1962年2月,毛泽东的儿媳刘松林,在毛岸英牺牲12年后,与空军学院教师杨茂之结为良缘,毛泽东心事了结,心中欣慰,将刚写下的《咏梅》词,亲抄一幅,作为贺礼。 电影《红岩》中,江姐在《红梅赞》中唱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千万朵,香飘云天外……”毛泽东为之心动,对此歌百听不厌。 暮年,毛泽东孤寂伤怀,为解郁化积,洪皓的《江梅引》、蒋捷的《梅花引》等多慰心灵。“却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悲慨无边的词句,紧紧攫住一颗衰老的心。事过境迂,境随心换,同是梅花,感受别样。曾经励志的梅花,此时成了心灵的祭品。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中国文人传称“文房四宝”,毛泽东对此深怀其情。井冈山时,贺子珍用蓝土布为其缝制一多用挎包,内有专盛“文房四宝”的大小夹袋,毛泽东兴道:“好,我的传家宝可以装放携带了,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红军时期,曾交代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把‘文房四宝’摆好,随时可以工作,看书,学习。” 毛泽东一生惯用毛笔和铅笔。毛笔多出自鸠居堂、青莲阁、朴园等老字号笔店,且经胡开文、张大干、李福寿等名家精选。品种有长峰狼毫、羊豪、鸡狼豪、紫豪等多种质地,上刻“曲水清赏”“师万物”等字,入眼古色古香。其对“中华”牌铅笔亦一往情深,理发师周福明额外为其削铅笔,一次削几十支,分放床头、办公桌、乃至厕所,以便随地取用或外巡备用。 其铜制墨盒大、小均呈方正,上刻北京万寿山等风景画,或北齐颜推之家训。一次,毛泽东下榻杭州汪庄招待所,见其准备的一大铜墨盒使用方便,便对一工作人员道:“你去请示一下领导,我们换一下墨盒用,看行不行?”负责人听后说:“主席需要,拿走就是了。”毛泽东便把使用多年的小铜盒留在汪庄,换回大的。 其练习书法多用宣纸,“性不好束缚”,兴致所至,随意取纸挥洒,而不拘泥从容铺展,又以习写唐诗宋词为乐。其砚台多个,最精美的当属齐白石所送“片真老空石”为贵。后因研墨耗费时力,1960年后,弃用砚台。 书法作为节奏、音乐化的形象艺术,人的生命感悟、心胸襟怀,通过线条、布局、气韵表现得到淋漓尽致。毛泽东酷爱此道,吸纳百家,独具一格,堪称当代最杰出的大书法家。 登高望远 毛泽东一生喜爱爬山,青年时代曾乘雷雨交加的黑夜爬上岳麓山,体会“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之境趣。50年代初,毛泽东到杭州,工作之余建议去爬山,爬山便成为经常活动。或去爬丁家山南高峰,或去攀北高峰,或去上玉皇山。1959年11月,还乘车前往湖州去登莫干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毛泽东兴诵《看山诗》道: 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乐曲荟萃 就文学艺术一域,毛泽东不仅是大诗人、书法家,也是戏曲、音乐鉴赏家。至去世,共收藏300余张音乐舞曲唱片。 国外约六分之一,如《马赛曲》、《我的太阳》、《女神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永久的爱情》、《夫人,我吻你的手》、《梦幻梦幻》、《吉普赛游戏》、《德大利花园》。 其余,则囊括中国历史上全部民族音乐精华。按演奏乐器例列:古筝类有《高山流水》、《广陵散》、《渔舟晚唱》、《海青拿天鹅》。琵琶类有《十面埋伏》、《月儿高》、《大浪淘沙》、《夕阳箫鼓》、《倒垂帘》、《天山之春》。二胡类有《听松》、《江河水》、《空山鸟语》、《赛马》、《壹送公粮》。笛子类有《梅花三弄》、《运粮忙》。木琴类有《快乐的女战士》。钢琴类有《北风吹》。小提琴类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盼东方出太阳》。 此外,地方乐曲,偏爱广东,存有唱片:《古月笳十八拍》、《柳浪间莺》、《宝鸭穿莲》、《雁落平沙》、《阳春白雪》、《走马》、《春到人间》、《步步高》、《纺织忙》、《孔雀开屏》等。 所藏舞曲唱片,大部风格明快,节奏热烈,如《喜相逢》、《壹洋洋》、《少女欢乐舞》、《赣南采茶》、《摘棉花》、《牧羊女》、《浏阳河》、《丰收乐》、《三八作风》、《剪窗花》等。 P51-56 序言 如果说,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人物是谁?人们一定会不约而同: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是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带入到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中华民族从此挺直脊梁,中国劳苦大众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毛泽东集中华民族大成智慧于一身,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理论思维高屋建瓴,又以孜孜不倦的求索,躬行大道,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成就。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运筹帷幄,多谋善断,从井冈山创建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长征中的赤水运兵,抗战中的游击战争,到与国民党一决雌雄的三大战役,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和神话。作为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毛泽东,时刻把握国内外风云,游刃有余,纵横捭阖,有理、有利、有节,在一次次斡旋、斗争中,牢牢巩固、提高了个人以及政党、民族、国家的地位和威信。延安窑洞与斯诺彻夜长谈,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抗美援朝,中苏论战,挫败林彪武装政变,开启中日、中美建交大门,三个世界划分等等,都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佳话。 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年代,以异乎寻常的勤奋,为时代,为历史,留下无数宝贵著作。《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穿越时空,终成经典,《矛盾论》、《实践论》诸文,令许多哲学大家自愧不如,永远放射着真理的光辉。作为学者的毛泽东,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读书不舍昼夜,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古诗古词随口吟诵,对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对社会科学的研究高度和广度非常人可及。其超迈古今的一篇篇书文、诗词,妙言成语,胸怀宇宙;飞龙走蛇的书法艺术,继往开来,越古胜今,卓成大家。 在紧扣时代脉搏,驾驭政治风云的同时,毛泽东不误赏景、论词、温史,神骛八极,情怀浪漫,人间潇洒,谁与能比?交往中的毛泽东,敬人律己,幽默,达观,妙语含趣,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使无数中外友人,身边人员敬佩有加,仰慕不已。生活中的毛泽东,简朴至极,平生嗜烟,却从未用过打火机,贵为主席,终生奉用普通竹筷,只睡木板硬床,其穿过的衣服补丁累累,可谓“百纳”——这就是写下了波澜壮阔历史的一位世界巨人,这就是在社会进程中开创了一个光明时代的天之娇子,睹物思人,怎能不令人感动、感叹。 本书作为一种文学随笔,谨以已出版的有关回忆毛泽东的著作、文章作参考资料,以毛泽东的“形象”为落墨重点,将毛泽东的生平轶事,集腋成裘,随笔成篇,分类归纳,精华所在,足以反映伟人一生的智慧、交往、机谋、性格、学问、语言、人格、习惯和博大。一书在手,宛如镜鉴、圭臬,慢嚼细品,定会受益良多。 宋紫峰 2009年11月2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