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能看到人的潜意识的书!
分析他画的房子、树或人像,就能知道他隐藏的情绪、不为人知的人格倾向甚至生命经历。
在绘画心理分析中,你无法隐瞒任何事情。
一种直接“用”的读心术,一本直接“用”的书,家长、老师、HR、咨询师……每个人都需要。
探知他人最隐秘的心灵,发现未知的自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李洪伟//吴迪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能看到人的潜意识的书! 分析他画的房子、树或人像,就能知道他隐藏的情绪、不为人知的人格倾向甚至生命经历。 在绘画心理分析中,你无法隐瞒任何事情。 一种直接“用”的读心术,一本直接“用”的书,家长、老师、HR、咨询师……每个人都需要。 探知他人最隐秘的心灵,发现未知的自己! 内容推荐 通过房子画、树画、人物画,来了解自己和他人隐藏的内心,整合色彩心理学和绘画心理学。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图典形式的绘画心理分析著作,图文对照,方便查找,可操作性极强。本书图例均以大量真实中国案例为基础,所有释义均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绘画是把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以图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因为人们在画画时,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心理问题投射到图画中。通过绘画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还能看出绘画者的人生经历。 早在18世纪,欧洲的医生就开始把病人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方法来使用,现代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艺术治疗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 本书在传统的线条绘画心理分析技术之上,开创了色彩分析技术,在技术和理论上都进行了创新。 目录 图典使用说明/001 上编图典 第一章 房部——房子图 一、整体/003 二、门/013 三、窗户/016 四、屋顶/020 五、烟囱/025 六、台阶和走道/027 七、墙壁/028 八、房间/031 第二章 树部——树木人格图 一、整体/033 二、树冠和树枝/041 三、树干/058 四、树叶/064 五、树根/068 六、果实/071 七、树皮/075 八、附加物/076 第三章 人部——人物画 一、画像整体/079 画面大小/079 画面位置/080 人物的整体/083 只画头部/086 二、头部/087 头部整体/087 头发/088 五官整体/094 眼睛/095 睫毛/102 眉毛/102 耳朵/107 鼻子/110 嘴巴/114 下巴/117 三、脖子/118 四、躯体/120 躯体整体/120 肩膀/121 五、四肢/122 四肢缺损/122 胳膊/123 手和手指/124 腿和脚/128 六、服饰/129 第四章 画面整体分析 一、房、树、人在画面上的一般表达/133 二、房、树、人的间距/134 三、画面大小/134 四、位置/135 五、图形切断(房、树、人被纸边缘切断)/136 六、线条特点/137 七、阴影/139 八、平衡性/139 九、其他情况/140 第五章 常见附加物 一、天象/143 二、植物/145 三、动物/147 第六章 色彩部——色彩的心理含义 红色/151 橙色/152 黑色/153 黄色/153 绿色/154 白色/154 蓝色/155 紫色/156 灰色/156 褐色/157 下编 应用指南 一、家庭问题/161 案例:放飞快乐的家庭/161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165 案例一:被网瘾绑架的少年/165 案例二:玩篮球的梦/169 三、婚姻情感问题/173 案例:灰姑娘的伊甸园/173 四、人力资源测评/178 案例一:招聘首席财务执行官(CFO)/178 案例二:招聘实习心理咨询师/181 五、监狱——服刑人员心理评估/185 案例:一个受贿的警察/185 高级编 色彩的象征与意义 色彩如何反映心理/193 红色/196 橙色/203 黑色/206 黄色/210 绿色/214 白色/219 蓝色/222 紫色/226 灰色/230 褐色/233 参考书目/236 色彩案例分析/239 案例一:自由的鱼/239 案例二:脚踏乾坤/241 附录 绘画心理分析的三角模型/245 为什么可以从图画中看出我们的内心/247 绘画心理分析发展简史/250 后记/259 学员感言/261 试读章节 图典使用说明:如何进行绘画心理分析 一、图画内容:房-树-人 从原则上来说,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时,画什么都可以,每一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但为便于检索和分析,把绘画的内容固定在某几类形象上更加合适。在绘画心理分析发展史上,主要画房子、画树、画人的“房-树-人”(House-Tree-Person,简称H-T-P)测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绘画投射测验。 “房子”代表家庭,是人们成长的场所,可以投射内心的安全感,表达对家庭的感受并反映沟通模式。画树测试也叫“树木人格图”,由于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相似,所以“树”能够反映自我的成长,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代表个人形象和人际网络。而“人”能够投射受测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反映出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房-树-人测试可作为考察智力的辅助工具,可用来考察人格整合程度,可考察作画人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考察作画人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 二、如何进行测试 “房子”、“树”、“人”可以分别画,也可以全部画在一张纸上。 1.分别画房子,画树,画人 传统的房-树-人测试让作画者分别画出“房子”、“树”、“人”三张画。 1)画房子 画房子的纸是横放。 画房子时给的指导语是:“请画一个房子。” 如果作画者问:“画一个真实的房子,还是想象的房子?”可回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2)画树 画树的纸是竖放。 画树时给的指导语是:“请画一棵树。” 如果作画者问:“画一棵自然界的树,还是想象的树?”可回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3)画人 画人的纸是竖放。 画人时,给作画人的指导语是:“请你画一个人。”有时可以加上一个限定条件:“请不要画火柴人或漫画。”火柴人是指好像用火柴棍搭出来的抽象人:头成圆形,身体由直线组成。漫画人物是模仿漫画或卡通画法,画出变形或高度抽象的人。因为这两种人型高度抽象或变形,所以无法得到具体或真实的信息。 如果作画人问:“画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导人一般回答:“你想画什么样的人都可以。” 如果作画人问:“画谁?”指导人一般回答:“你想画谁都可以。” 2.把房子、树、人画在一张纸上 把“房子”、“树”、“人”画在一张纸上又称“动态房-树-人图”。 进行“动态房-树-人图”测试时纸张横放。 指导语是:“请在这张纸上画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正在做某一个动作的人。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或火柴人。”。 三、如何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案例可见本书下编部分) 先从整体入手,再分别分析 看到一幅画,首先应从整体入手(见本书上编第一章P133),如面积大小、线条浓淡、线条的整齐与混乱、颜色的搭配与布局、平面与立体、整幅的气氛等。得出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之后,再进行“房子”、“树”、“人”的细节分析(见本书上编部分P3)。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人的心理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本书对同一种图案也列出了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解释,要确定究竟哪种解释更符合作画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笔者的经验:人画同步——人的心理与画要同步进行分析,画的细节同步——画的细节也要与人的心理和画的整体同步分析。如画中有太阳,太阳的参考条目有很多,则要考虑是作画者内心对温暖或爱的一种渴望的状态,还是作画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还是图典中其它条目的意义。因此就要根据作画者的情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就是说,可以大胆的从图典中所列的各种意义进行假设,同时小心地向作画者求证,反复对比得出确切的意义。 积极取向 当我们向作画者传达我们的分析结论时,要把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给予作者鼓励和接纳,以及无条件的关心。例如画中房屋门窗紧闭,我们不能解释为:“你自我比较保守,不愿与外界沟通,比较封闭。”而要把此类负向的言语转换为:“您平时可能会觉得有很多人不理解您,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说不出,有很多事没有倾诉的对象。”“良言一句暖三冬”,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语言可以让人产生自信心、价值感,也能让人感到沮丧、自卑,因此积极向上的语言对于作画者是相当重要的。 点到为止 所谓“点到为止”,即比武中恰到好处的较量。图画分析也应拿捏个“火候”,既让作画者对目前自己的状态有所觉察,又不让作画者有受伤的感觉。既不伤人,又能点悟人生。 P1-5 序言 2000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绘画心理分析。在好奇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画之后,通过老师的分析,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一幅不经意的图画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它就像一张藏宝图,反映出我心中未知的潜能;又像一面镜子,可以看到自身的局限。从此我便如醉如痴地爱上绘画分析。 每个新手的1000张画 当时参加培训,要想拿到证书,每个学员必须搜集1000张画。1000张!在当时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到哪里去搜集呢?我只能从身边的朋友、同学、亲戚开始。记得当时背包中总会装着四大“法宝”——A4白纸、2B铅笔、油画棒和橡皮,走到哪里“讨画”到哪里。短短几个月,我认识的人基本都被我“讨”遍了,但总计也不过百十来张,远远不够。接下来我就开始向陌生人讨画。只要条件适宜,我就会拿出画笔厚着脸皮请人画。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坐在路边,突发奇想想看看乞丐的画会是什么样,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幅画。 这幅画整体看上去很潦草,线条简单。房子呈平面状,表示家庭没有太多温暖,也许如果有家人支持,也就不会流落街头。树木呈“草”状——树象征人的生命动力和事业的基础,所谓“参天大树”,树木应长得高大、粗壮,而此人的树又细又小,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何谈生命的动力?哪有事业之心?人物画得简单、偏小,说明自我评价很低,不自信,退缩。右上角那个大大的太阳,代表他内心对温暖和爱的渴望。看着手中画,再看眼前人,此时我手里拿的似乎不是画,而是一个人的生命档案。 卧铺票与绘画 2000年6月我坐火车去河南,没有座位。于是我跟其他旅客闲谈,并向他们讨画。这一讨不要紧,几乎分析了20多人。最后列车长也感觉好奇,为我画了一张画。当时他在树上画了3个硕大的苹果。 我问他:“这些果子成熟了吗?”他说:“在成长中。”“什么季节的树啊?”“快到秋天的树。”我说:“你除了做列车长之外,还有其他工作或生意在同时做,而且效益很好,特别是今年,会有很大收获。”他听完惊奇地瞪大眼睛说:“你怎么知道的?你是算命的?”原来此人正在开办外语培训学校还出售考试辅导教材,当时20多所学校同他合作,自然效益很好。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又指出他要改进的地方,并告诉他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他非常感激,最后让我去卧铺车厢休息。(注:多个果实,表示追求多个目标或理想。见本书P73) 小女孩与广告牌 一次去商店买画笔,见店主很忙,我就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这时有个6岁左右的女孩在写作业。于是,我拿出纸让女孩画画,画完和女孩做游戏。大约10分钟左右,店主忙完了,过来和我聊天,原来这个小女孩是店主的女儿。 画面上浓浓的烟、笔直的树干、下垂的嘴角都表示孩子的内在比较愤怒……听完我的分析,店主很惊讶。接着我又告诉她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平时可以多和女儿一同画画讲故事,增加亲子沟通。后来小女孩接受了几次亲子绘画的辅导,情绪稳定下来,性格也变得比较开朗。大约过了半年我接到小女孩妈妈的电话,说她的商店搬到了大学城里比较繁华的位置,为了表示感谢想帮助我们中心挂一个牌子做宣传,于是就有了一个免费的户外广告牌立在她的店面房子上。这个广告牌,现在还存在。 从2000年开始,9年的时间,我已经搜集并分析了上万张画。关于绘画心理分析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 2007年,我又开始着手绘画分析的教学工作,传播这门“以画读心”的学问,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我们开办绘画分析研讨班和案例分析工作坊,督导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并指导学校教师和家长应用这个技术。 收集绘画,如同收集人们的生命故事。画者在讲解自己的画的时候,仿佛在展开自己生命的画卷。而图画背后的意义通过分析显现出新的价值、新的意义。人们以此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并找到自己从未发觉的潜能。绘画分析就像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或者一幅心灵的藏宝图。有时候,我梦想着所有人都掌握一点绘画分析的小技术: 家庭里,妈妈以此了解孩子的心; 婚姻里,夫妻以此了解爱人的心; 学校里,教师以此了解学生的心; 职场里,老板以此了解员工的心; 咨询里,心理师以此了解来访者的心。 以画为媒,促进沟通。本书就是为大家提供一把钥匙,大家可以拿着它去打开心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的美好人生! 李洪伟 二○○九年七月于长春诺亚心驿 后记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绘画心理分析的“工具书”。写书的初衷,是为了提供一本实用、操作性强、方便查询的字典式的工具。本书所提供的分析要点,其目的是用来教育与沟通,不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诊断依据。 我们运用绘画分析近十年,每次分析绘画作品均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投射技术具有不确定的特点,所有的分析都应该向作画者小心地求证。现在国内的绘画分析出现了一种“盲目分析”、“野蛮分析”的现象,把不确定的东西强加于作画者身上,这种做法是种伤害,望读者引以为诫。绘画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进行绘画心理分析等于是和心沟通,心是柔软脆弱的,我们要珍惜这个宝贵的机会,守护作画者真实的情感、情绪并给予支持。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诺亚心驿咨询中心的李亚凤、郭红梅二位老师全程参与编写策划,并分享了宝贵的案例。山东枣庄监狱的王艳斌警官提供了在司法系统应用绘画分析的宝贵案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部分插图由郭红梅老师、实习生王世尧绘制。他们的精美图画,使本书阅读方便,查询迅速。 感谢促成本书出版的吴庆编辑,因为他的积极努力,使得我们能够把十年绘画心理分析的精华呈现给大家。 在本书结稿之际,特别感谢我的绘画心理分析启蒙老师,浙江省卫生研究院张同延教授,感谢带我们走人心理分析领域的导师复旦大学申荷永教授,以及那些绘画分析的前辈们:孟沛欣、严文华、台湾的范琼芳、德国Harald Brerm、日本的吉沅洪、山中康裕、末永苍生、美国的Ted Andrews等人,是他们的书籍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最后感谢所有使用本书的人们,有你们的阅读,本书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千里马很多,伯乐难寻。本书有幸遇到你这位“伯乐”,作者备感荣幸。在你的阅读中如果有任何心得体会,欢迎你和我们分享。如果你想参加我们的绘画分析研讨班,也欢迎联系我们。相信本书会带给你更多了解自己内心,了解别人内心的机会,会让你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李洪伟吴迪 Noya0431@126.com 2009年7月于长春诺亚心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