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总序 林毅夫/1
前言/1
1 道德科学/1
1.1 演化伦理学/3
1.2 恶意诽谤/4
1.3 社会契约/6
1.4 稳定/10
1.5 效率/13
1.6 公平/25
1.7 改革/31
2 讨价还价/35
2.1 现实中的讨价还价/37
2.2 会面博弈/38
2.3 议价问题/40
2.4 纳什讨价还价解/43
2.5 效用的人际间比较/46
2.6 社会指数/49
2.7 功利主义的讨价还价解/50
2.8 平等主义的讨价还价解/53
2.9 功利主义对平等主义/55
2.10 强制实施/56
2.11 文化的演4U57
2.12 毫无意义?/61
3 主义之争/63
3.1 甚嚣尘上/65
3.2 经验主义/66
3.3 自然主义/74
3.4 相对主义/83
3.5 还原主义/gz
3.6 不要灰心!/95
4 均衡/99
4.1 发明对与错/101
4.2 玩具博弈/102
4.3 合作与冲突/103
4.4 混合策略/107
4.5 囚徒困境/109
4.6 多重均衡/116
4.7 纳什要价博弈/125
4.8 超越均衡行为/128
5 互惠/131
5.1 针锋相对/133
5.2 无名氏定理/136
5.3 惩罚/141
5.4 谁来监管监管者?/145
5.5 突发现象/147
5.6 令人厌恶的行为/152
5.7 所有人的自由?/156
6 责任/159
6.1 善、正当和适当性/161
6.2 权利/163
6.3 乔装打扮/166
6.4 道德责任/167
7 亲缘关系/175
7.1 同情心/177
7.2 亲缘选择/17s
7.3 社会性昆虫/183
7.4 修正汉密尔顿规则?/188
7.5 学习得到一个均衡/191
7.6 家庭的扩展/193
7.7 助人为乐/194
8 同理心/197
8.1 同理心偏好/199
8.2 感同身受/200
8.3 效用/204
8.4 人际间的效用比较/211
8.5 同理心偏好的演化/217
9 黄金法则/223
9.1 古今圣贤/225
9.2 狩猎者和采集者/227
9.3 机制设计/235
9.4 黄金法则的一个起源?/241
9.5 强制实施/247
10 功利主义/251
1O.1 约翰·哈森伊/253
10.2 空中吊车?/255
10.3 至善/257
10.4 政治的合法性/258
1O.5 原初状态的讨价还价/261
10.6 社会演化/268
1O.7 功利主义的正义如何运作/270
10.8 一个食物共享的例子/273
10.9 亲戚关系/274
1O.10 功利主义有何不可?/277
11 平等主义/279
11.1 原罪/281
11.2 平等/281
11.3 罗尔斯的差别原理/284
11.4 幻想中的硬币/286
11.5 公平的社会契约/290
11.6 平等主义如何可能/296
11.7 无信任的交易/298
11.8 社会指数和情景/302
11.9 市场/308
12 有计划的分权/311
12.1 第三条道路?/313
12.2 辉格党原则/314
12.3 为什么分权?/318
12.4 为什么要计划?/320
12.5 设计一种社会机制/324
12.6 改革一个社会契约?/329
12.7 未尽的事业/332
12.8 一个完美的共和国?/336
参考文献/338
译后记/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