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理与生活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奥)阿德勒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失败的形态、神经症、性变态、童年的早期回忆、白日梦、夜梦等,皆有生动、细腻的阐述。作者剖析人生的任务、意义、积极参与的社会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心理分析大师的睿智。另外本书对于如何适应与自处,从而过一个正常、圆满的生活方式,作者从自卑感的心理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内容推荐

20世纪与弗洛伊德并驾齐驱的伟大心理分析学大师——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建者,他创立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其中心思想的“新心理学分析学派”。作者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深入地分析、探索人类内心的世界。书中针对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失败的形态、神经症、性变态、童年的早期回忆、白日梦、夜梦等,皆有生动、细腻的阐述。作者剖析人生的任务、意义、积极参与的社会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心理分析大师的睿智。另外本书对于如何适应与自处,从而过一个正常、圆满的生活方式,作者从自卑感的心理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人因“自卑感”激励奋发获得人生的成功,也有人任由“自卑感”作祟而入歧途,毁灭自己。阿德勒以其丰富的学识、毕生的经验,为因“自卑感”而迷惘的人们带来希望的曙光,让我们在面对生活困扰时,力求克服“自卑感”,重建健康的心理生活。

目录

上篇 生活的科学

译者序

引介

 阿德勒及其著作

 理论的摘要

 后期的发展

 关于目前这本书

 实用主义

 生活方式

 原型

 争取目标与自卑感

 概论

第一章 个体心理学的纲要

 争取目标

 统觉的图式

 自卑感与社会兴趣

 一般常识及其缺憾

 双亲的影响

 感觉与梦

 排行的顺序与早期的回忆

 结论

第二章 克服限制

 个体联合

 社会关联

 对不完美的态度

 强烈自卑感的征象

第三章 自卑与优越情结

 一般情况

 个案

第四章 生活的方式

 了解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正

第五章 早期的回忆

 回忆的方式

 回忆的目的

 被纵容和憎恨的小孩之回忆

第六章 表达活动与态度

 表达活动

 站立

 依靠

 距离与接近

 态度

 勇气与胆怯

 相信命运

 羡慕、男性的钦羡与性的困难

第七章 梦与其解析

 生活方式与目标

 个人逻辑

 做梦的推论

 睡眠、清醒与催眠

第八章 教育与问题孩童

 学校及社会理想

 家庭的影响

 问题孩童

 治疗

 诊断:出生顺序

第九章 错误的生活方式:一个个案

 早期孩童时期

 学校问题

 三个生活问题

 预防与改正

第十章 犯罪与缺乏社会兴趣

 一般情况

 个案

第十一章 爱情与婚姻

 平等的必备条件

 准备与婚姻

 婚姻的商议

第十二章 性与性问题

 早期的训练

 依赖于生活方式

 其他因素

 社会的解决

第十三章 结论

下篇 人类面临的挑战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自己与世界

 第二章 生活风格研究的心理学途径

 第三章 人生的任务

 第四章 身体与灵魂

 第五章 体形、运动与个性

 第六章 自卑情结

 第七章 优越情结

 第八章 失败的形态

 第九章 娇生惯养者的非真实世界

 第十章 神经症的性质

 第十一章 性变态

 第十二章 童年的最早回忆

 第十三章 妨碍社会感发展的境况

 第十四章 白日梦/夜梦

 第十五章 人生的意义

 附录咨询者与病人

 问卷

试读章节

自从弗洛伊德在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以来,新名词——“精神分析”就迈入了新的里程。精神分析是一门崭新而具革命性的心理分析学,它的理论中心是:我们本身的行为,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太容易理解的。它的重大发现则是:掌握人类活动的潜意识被挖掘出来了。弗洛伊德之后接着还有许多不同思想与主张的流派出现,例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托·兰克、卡伦·霍妮、卡尔·荣格、哈利·斯泰克尔·苏利文等人。

阿德勒首先创立“自卑情结”这个名词。他认为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卑感,为了要解除这种自卑感,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需要凌驾别人的感觉,于是构成补偿作用的“优越情结”。奥托·兰克认为所有的人都属于三个普通种类之一:第一种是正常的、有适应力的人;第二种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第三种是有创造能力的艺术家。他以为治疗的目标即在使病人能够维护自己,他必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志,不仿效他人。卡伦·霍妮强调个人在生活中所选择的目标的重要性;她认为社会因素在决定个人的行为、活动上,比性因素更为重要。卡尔·荣格称自己的学说为“分析心理学”,他认为个人具有比本身经验更多的记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带着远古祖先的记忆遗传。他称过去的遗传为“集体的潜意识”。他特别注重分析家本身的意志。

1890年时,维也纳是欧洲最重要的文化重镇之一。它不仅以音乐著称,还以其他艺术和科学闻名于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1870年2月7日生于维也纳郊外。他的父亲李奥伯·阿德勒(Leopold Adler)是一个商人,祖籍布尔根兰(Burgen Land)。他本人在六个孩子当中排行第二。从小他就非常赢弱,患有佝偻病,因此更使他显得沉重、笨拙。他的喉部也有毛病,哭叫时,就会感到窒息。这些病症使他非常害怕,以致到三岁时,他就不敢再哭叫了。除此之外,小小的年纪,他就已经熟悉死亡的滋味了。三岁时候,睡在他旁边的弟弟死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件事对这个敏感的小孩造成怎样的打击。一年以后,他自己得了肺炎,病得很重。这病使他决心将来要做个医生。他自己想到“如果生命的问题真是这样神秘,我应该成为一个医生,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改变他的这项决定。

儿童时代,他曾经在街上被车子撞倒两次,使他对死亡更感到惊惧。他已不记得这些意外事件是怎么发生的,仅记得最后是在家里的沙发上恢复意识的。赢弱的身体使他的父母纵容他。对于他的母亲,他曾经写过:“我母亲是一个单纯温柔的女人,她对六个儿子都很关心,勤劳认真,仁慈又值得信赖,她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不像父亲那样可亲,却肯为我们做任何牺牲。”他比较喜欢父亲,对他母亲称有批评,他解释说:“在我头两年的生命里,妈妈纵容我,但是当弟弟出生后,她对我的关心就转移到他身上了,我感到权位被剥夺,就转向父亲,我是他最喜爱的一个。”他的父亲期待他能够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有一次,他对他说:“阿尔弗雷德,你绝对不能轻信任何事情。”那是说:“不要把任何事当作理所当然,要自己去寻求答案——真理。”这是阿德勒一生信奉的准则。

幼年时,他的父母常带他到音乐会。仅四岁而已,他就能记得许多歌剧的内容。除了对音乐的强烈爱好以外,他对花也有很大的兴趣,人们常发现他蹲在花床旁边,满手都是鲜花。

在他住的潘提兹(Pentiz)地方,有很多草地和花园可供孩子们游戏,他的医生也认为新鲜空气对他的佝偻病有益,因此在这段与其他小孩玩的期间,他渐渐发展出勇气和对社会的关心。长大后,他曾经写道:“我从小就对同伴感到兴趣,现在亦复如此。”十岁时,有一次他不小心伤害了同伴,这使他以后不想再在外面玩,而情愿呆在家读书和工作了。

五岁,他开始上学,佝偻病使他在运动方面感到非常不方便。最初,他在学校内并不快乐,认为自己是个极平凡的人。初中时,他的数学成绩很糟。老师曾劝告他父亲让他做一个鞋匠,因为他不适合做其他的事情。他说:“如果我父亲那时听从了那个老师的忠告,让我成为鞋匠,我可能真的会做得很好,不过也一定会深信自己一辈子没有数学天分。”然而他的父亲却让他继续在学校求学,他很勤勉地学习数学,直到他弄通为止。不久之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问题,这道问题很难,没有一个学生会解答,阿德勒突然站起来说道:“我会解决这个问题。”尽管老师讽刺地说道:“如果没有人能解答,你就可能吗?”他却在大家的笑声中走上讲台,解决了问题。从那时候起,他在班上成为数学最出色的学生。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