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大医为健康做主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耿金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要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时刻保养、调整自己的身心,使脏腑气血饱满,关节滑利,将各项健康指标保持上升趋势。本书作者认为:

发挥身体经络和腧穴的功能,延缓脏腑器官衰老。

五行养生法可帮助大家摆脱一年四季中的各种常见病。

防病养生要有正气,心念正,才能不走弯路。

体质要强壮,就能抗击病邪,这是预防各种流行病的基础。

本书中的养生经验,是最好的防病心法,只要大家坚持健康养身就能防病于未然。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耿金,号道音,字理科。

中医骨伤科著名医家史兰芳的入室弟子。自幼得名医亲传,掌中医骨伤、内妇儿科及针灸养生之精髓,擅长佛道儒养生理法,集禅修、易学、内家拳养生法为一体,了悟人生真谛。愿广大读者永脱苦恼藩篱,心中光明,常得净土!

本书中的养生经验,是最好的防病心法,只要大家坚持健康养身就能防病于未然。

目录

第一章 种好自己的福田

1.常识养生——亲自实践——健康之神护佑

2.早晚——给自己把脉——用腕部动脉预知疾病

3.面色红润——血脉旺盛——要及时增强体质

4.药食同补——因地制宜——需酌情而定

5.补充骨钙——关节响——是骨髓萎缩的预兆

第二章 知性者乐而无疾

1.房事养生——合理调养——避免不孕症的发生

2.加强修养——性冷淡——不容忽视的常见病症

3.睡眠分床——增强质量——能提升快感

4.滋养阴道——掌握方法——消除七年之痒

5.更年期——40岁女性——早防疾病

第三章 用经络保养身体

1.肾藏精——调在肾脉——用药需谨慎

2.任脉可降浊——汇聚元气——提收肛门

3.保养身体——拍打关节——按图导引

4.有病早知——保命全生——应及时调理

5.遵循医则——南北有别——要内外兼顾

第四章 五行相生可防重症

1.肝木生发——拘挛抽筋——用狗皮膏药

2.土为中洲——进补身体——时节在秋

3.心肾相交——水火相融——增强体魄

4.表里互动——排便——有助于肺肠功能

5.脾为阴土——能按摩胃腑——促进消化

第五章 腧穴健身秘法

1.雨后防潮——消除暑湿——不能忽视

2.疏通气血——脑中风——按摩高骨

3.消除头痛——慢性病——用针灸一针见效

4.百病起于微末——落枕——按摩软组织

5.伏案工作——后背酸痛——刺激腧穴加药浴

第六章 中医的养颜心得

1.健康美——内外双调——不要走进误区

2.针灸拔罐——肥胖症——减掉腿腹的赘肉

3.调内分泌——促进情感——改善内环境

4.抗衰老——原生真中药——可用高丽参

5.面部呵护——保湿增氧——调服水土

第七章 正气可防治虚病

1.平复心脉——琴乐是药——可增强正气

2.不良习惯——胸闷是病——会导致重症

3.正确调理——疏肝利胆——要有好习惯

4.节气——天干地支——祛邪治感冒

第八章 不能让病邪横行

1.震旦——按时调节——提升八纲功能

2.禀赋不足——增强体质——经常锻炼

3.免疫力——体能透支——增加脂肪

4.增强体质——了解脏腑功能——循序渐进

5.性命双修——身体盗汗——用丹田补真气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医认为,早晨与傍晚是昼夜环境平衡的焦点,因此在这两个时间段大家应当多注意呵护自己的身体。请中医看过病的人都知道,中医把脉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其次是傍晚没有吃饭之前。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时间段,人体的生理环境相对平衡,因而疾病或生理变化可通过脉象表现得更具体。中医有二十八部脉之说,这起于古代的中医王叔和,后世医家逐渐将其完善,尤其是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著有《濒湖脉学》一书,将人体昼夜脉象的变化记述得尤为详确。那么普通的人可不可以自己给自己把脉,推断自身的健康状况呢?从养生角度来讲,普通人是完全可以预知自身健康状况的。

人体的脏腑气血与手腕的高骨处相连通,中医叫寸关尺。寸脉与人体胸腔以上的脏器相连通,关脉与腹腔脏器相连通,而尺脉则与肚脐以下的部位相连通,中医称这一腔为少腹。当然,男女有别,少腹所对应的脏器也不一样,女性主要是子宫,男性主要是前列腺。我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门诊有一个卫校的实习生解剖学学得不好。一次,有位女病人来看诊,我让这个学生给她把脉。他有些紧张,把完脉后对我说这个女病人前列腺有问题。我一听就笑了。学医学的人都知道只有男性才有前列腺,所对应的脉是在手腕高骨下的尺脉位置。30岁以上的男性,要想通过把脉预知前列腺的健康,只要感到脉象充实有力,寸关尺相互一致就可以了。因为这是前列腺生理正常的表现,反之就是有问题。如果发现脉象反常,应立刻进行调理。

有很多人认为高级的中医不需要切脉,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患的什么病。但中医的传统是四诊合参,有经验的老中医不切脉而能判断出疾病,那是四诊经验的长期积累,病人的脉象变化全在他的脑子里,临床经验到了这种程度,是可以忽略脉象的。我认识一位老中医,他就很少给病人诊脉,要是切脉也只切尺脉,将三个手指头扣在尺脉上,就能给病人瞧病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人的根脉在肾,而肾气走尺脉,肾气衰,身体其他脏器才会萌生出各种疾病。因此,只要把根脉切透了,什么病都能看出来。”其实普通人在给自己把脉时,也可以这样做,感到尺脉的搏动虚弱,那就是肾功能低下。中医认为肾脏是人的先天之本,根脉虚弱,其他脏腑肯定会受影响,应及时增强腰肾功能。

例如很多人患有腰腿痛的毛病,这样的病人自己摸一下尺脉,就会发现和正常人的不同。给自己把脉不需要懂得很多中医的脉学知识,医生学这些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救治病人,普通人是为了养生而把脉,皮毛的脉学知识就可提醒你是否应当开始调理自己的身体。人是感性的生命,你的感觉就是最好的自我诊断疾病的方法。而中医的脉象其实就是感觉,只不过有经验的中医可以凭借手指头的感受,准确地判断出病人的病症。这是医学知识的积累,也是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得来的。

通常人的脉象在昼夜会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搏动有力,这种脉象一般会出现在白天或体育锻炼中,或情绪激动时,是正常的表现。但若这种脉象出现在夜里,是在提醒你要马上休息,让身体的阳气得以归藏而阴气施布有力,如此才能身体健康,不会伤阴。另一种脉象是和缓稳慢,一般会出现在夜里,在睡眠中这种脉象最常见,而多梦的人这种脉象会被搅乱。因此,经常熬夜的人一定要按时休息,使阴气的施布功能正常运转,从而有利于明晨身体脏腑阳气的生发,做到了这些你就做到了未病先防。

脉象合于天地,天有不测风云,人的脉象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保持脉象正常是衡量自身健康素质的一个标准,也是人在天地间生存的一种特殊智慧。脉象在季节交替或天气变化时,会出现波动现象。大家可先给自己把脉,检查自身的抗病能力是否强盛,再采取有效的养生方法调理。若在这样的天气中,你的脉象依旧搏动有力,说明身体的抗病能力强盛,能够抵御外在病邪的侵扰。但也不要掉以轻心,认为既然身体的抗病能力强盛,那就任凭风雨吹打,这样做会使自身血脉受到伤害。即便自己的脉象正常,也要时常防范病邪侵扰。因为身体越健康,气血越通顺,人的寿命才会越长,而在天地间受到的病苦就越少。

在吉林省有一个家庭,三代老人都100多岁。我去吉林省亲,到这个家庭探访时,特意给老寿星把了一次脉。110多岁的高龄老人,脉象平和,双脚温暖如春。我细问老人后才知道,这家的三代寿星都按一个方法养生:常敲打身体的大关节,活动颈椎。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脉象分大三部和小三部。腕关节高骨处的寸关尺是小三部,而头部、腕部和脚踝部是大三部。常运动这三部分的关节,自然能使自身的血脉平和,经脉畅通无阻,难怪一家出了三代寿星。

现在大三部的中医脉象已经不被医家采用,具体原因是切脉时不太方便,而腕部三脉能比较具体地反映脏腑的健康状况。关于把脉就简单给大家讲解这些,要想了解得更详细、更多,大家可阅读白话版的《黄帝内经》一书,可增长很多脉象知识。P6-9

序言

医者仁也,但凡有救死扶伤精神的人,都会按这一原则行事。一天,我正在住地附近的公园中打拳练身,出版社的朋友来电,想请我写本关于健康养生的书。我最初觉得不妥,因行医与写书是两个门槛,自己懂医但不精写作,便回电话拒绝了。半月后朋友再次来电称,如今正值全民健身热潮,望我借此机会尽些仁者的义务。我回话给朋友道:本人的文笔不甚精妙,恐浪费读者的时间。倒是行医多年所撰写的病案中,有很多真实可行的养生理法,可否贡献出来。朋友当即拍扳,认为这样的内容再合适不过了。现在各类防病养生类书横行,但并非全为医人所撰,个别甚至托名医之名而误众,所述理法偏颇,而且内容传抄严重,不但缺乏真实性,更不能科学指导人们养生,还会将读者带入误区。

于是,我便本着古人大医精诚的信念,钻到门诊和书房中,一边亲验养生方法,一边整理健康笔记。在进行中,我常感到今人求医难,而养生更是茫然,自觉责任重大。便再次发心求证,将二十多年来的养生经验和笔记,全都搬了出来。每天下班后,坐在书房中,一一筛选并撰写。因中医养生理法与生活相通,我想用最接近生活的语言,撰写中医古奥难懂的养生理法,患者阅读后便可方便操作。好在自己是学医学的,平时常撰写各类养生文章,而自身又颇具养生经验,在北京、香港等地从事过养生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原创底子,因而码起十几万字的养生经验不甚困难。

中途朋友来电数次,询问原创稿件的进度。我回话道:你出书是为了效益,而我的目的很单纯,只是想把真实科学的养生理法介绍给读者,因此每一个字我都得认真推敲,既要适合读者阅读,又要经得起养生实践的检验,这样的书急不得。明代的李时珍用几十年的时间才写成《本草纲目》一书,时间虽长,但却能惠及百代子孙,这是大医精神的体现。朋友无语,我继续撰写稿件,心中越发感到光明,自觉能与读者隔物相通。而书中所遴选病案及理法,皆为本人亲验,效果自认准确。其中理念引导性的文字,我相信可帮助患者掌握中医养生的精髓。

书近半部,我辍笔到养生堂教课,认真听取学员的心声。回来后,又将前半部重新修改,继以实践为指导创作后半部,并同时开始撰写第二部腧穴养生作品。穿插进行,是想更好地提炼读者的心声,分门别类后,能对人们在养生中遇见的问题,做出科学且负责的指导。由此自己也被累倒,勤用中医养生理法调理自身健康之际,便也顺手将心得载入书中,以图能与读者产生共振。

耿金

2009年11月

后记

好的书籍创作周期一定很长,通俗地讲,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书可读,一种是反映民众心声的书,另一种是从古典经籍中挖掘出来的书。两种书都能很好地指导大家的现实生活,起到良师益友的作用。中医养生类的书也不例外,我本人有着二十多年的临床和养生经验,一年下来,最快也不过两三部,这还是借着电脑的键盘来实现的。优秀的养生作品,是需要医者和读者多方面求证,才能拿出来展现给读者的。

有一点我是可以直接和读者确定的,我自己的作品是在封闭的环境中书写出来的。我讨厌抄袭网上或别人文字的文贼行为,特别是医学养生类的书。因医学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即便用最普通的生活语言书写,也要按医学原理进行,不然就是伤生行为。其实,抄袭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做法,对读者不负责,对自己也是一种不良行为。本书及其他将要出版的作品,是本人长时间伏案,一字一字书写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对读者负责。别人走过的路我不走,只是想将仁者精神进行到底!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因本人身处北京一隅,在汲取宝贵的养生经验时,会有不足的地方,可能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和实践上的不便,若有发现,敬请斧正,将您的意见或观点,发至本人的养生博客上(电子邮箱中也可),我在分类后,将予以诚实且科学的回复。谢谢!

最后,愿一切有情众生,永脱苦恼藩篱,心中光明,常得净土寂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