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蚁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那时花开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所谓“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本书关注80后“蚁族”生存状态,剖析当代“房奴”现实生活,全国数十家知名媒体感动推荐,《蜗居》之后看《蚁居》!

2010新年伊始,《蜗居》姐妹篇《蚁居》闪亮面市!!!让“房事”再次成为流行阅读关键词。

内容推荐

80后大学生马一峰和易可可,两人为了爱情和理想留在北京,加入“蚁居”大军。他们在租来的洞穴里互相取暖,相依为命,他们像蚂蚁一样省吃俭用地供着一套小商品房,然而现实却迫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安家,离家,失去家,寻找家……是房子成就了爱情,还是爱情被房子绑架?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命运与房子互相左右,犹如呼吸与空气一样如影随形,面对高房价不可承受之重,年轻“蚁族”何去何从?

目录

第一章 流离

第二章 房租

第三章 新家

第四章 蚁居

第五章 空巢

第六章 房奴

第七章 回归

第八章 过客

尾声 选择

后记

试读章节

我说,我怎么神经了,不就是看看房子吗,还能脱层皮不成。说着这话,我心里特别委屈,就算买不起,看的权利还是有的吧。

易可可说她明天还要上班,没时间。

我说,中午时间就行,她便不再言语什么。

易可可和我的生存背景差不多,有钱的爹妈不属于她,更没有转世贵人相助,我们想啃老都没有那牙口。倒是她揣着一张比我高一级的本科学历证书,可是也只能应付刚刚满3000元的菲薄薪水,手里不足万元的积蓄,刚刚又为生病的父亲寄去了七千,曾经一度要和我分居,宁可去住那一个月只要200元的群居铺位。

第二天中午,我在犹豫了半天后,还是铁着心决定满足一下自己的小虚荣,于是我打电话给易可可,我说去看房吧。

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楼下一家快餐店吃着8块一份的盒饭,我很虚荣地故意把“看房”两个字咬得很重,因为当时有同事在里面共餐。他们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小马,小日子过得不错啊,都准备买房了。我笑笑,不忘给自己一个台阶,我说只是去看看,看看而已,买不买还不一定呢。我想日后要是大话落空了,颜面总是要保一下,不至于被人家从心里抽上一个嘴巴子,那多疼啊。

易可可其实很理解我心里的房子情结,不一会就倒地铁过来了,而且还是带着满面的春风,她见到我后,使劲把包往我手里一塞,然后推着我的肩膀说,走走走,我们去看房子。

我们俩一路说笑,用外在的坚强来支撑着内心的柔弱,很是像模像样地按照预约的时间和地点,坐进了开发商组织看房的面包车里,喝着免费的康师傅纯净水。

通州郊区开外的位置有些偏,面包车拐弯又转弯,路上易可可一个劲地问我,这都到哪里了啊,我一会上班准迟到,你不是说有八通线吗,都绕哪里去了?

说实话,这里除了人烟稀少,楼群萧条外,似乎没有别的优势,我看了看满脸堆笑的售楼小姐,违着心地小声对易可可说,这里不是廊坊,没有“廊坊移动欢迎您”,你放心吧,是他们车开得不行,要是坐地铁很快。

一路上,销售小姐的话特别贴心,她微笑着指着大路两旁的公车站牌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房奴说,这里交通可方便了,你们看,到哪里的车都有,928,938,728,668,还有八通线,到国贸,到天安门,到中关村,都是直达,一路顺顺发呀!

通州楼盘的价格相比其他地方稍稍可以抚慰一下人心,均价一平米10000元左右,而且还有简装的小户型,比较适合年轻男女居住。不像环环相套的城区里面,一环绕一环,一环比一环贵得离谱。

我曾经幻想有一天北京的建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会拓展成八环,九环,十环,十一环开外。而我就蚁居在十一环的正中央,最核心。可是北京始终不是靶心,而我也不是那神枪手,我们都活生生地奔波在环与环之外。

某楼盘里的房子真叫一个漂亮,墙纸上的可爱史努比小狗个个都龇牙咧嘴地对着你笑,地上铺了崭新的复合地板,一点甲醛的味道都闻不出来,39个平方,从卫生间到厨房,再到卧室和阳台设计得都很合理,虽然布局都小了一点,但该有的什么都不少。

这样的小户型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满意的,因为满意程度我是从易可可脸上捕捉到的,她一边看,一边笑,一边用手在那里乱摸,另外一只手还不闲着地开始给我比划,这里应该放什么,那里归置一个什么一定好看,阳台上晒晒太阳多美啊。

我因为报纸看多了,房子想多了,总结了不少看房的经验,于是像专家一样地去指点易可可,什么墙壁有明显的裂痕啊,卫生间的地漏过高不利于出水啊,玻璃的缝隙过大,阳台栏杆偏低什么的。

易可可听得头头是道,偶尔还会根据我说的经验检查出一个小毛病,然后很高兴地用手指给我看,她说,老公你看,这里的木线条都开了,这里也裂了。

美丽的售楼小姐则在一旁很老到地给我们耐心地解释着,说这些都是小问题,然后她拿笔记着,并用最得体的服务态度给我们承诺,把问题全部记录下来,下次再来看房,问题一定都解决了。

这一连串的举动,让我不得不佩服她,原来好脸蛋的MM不全是白痴。P6-7

后记

在经历了几番内心挣扎后,小说终于完稿了,原则意义上这并不是一本小说,它更像一个真实的蚁族故事,是故事就总归要有讲完的时候,但现实中马一峰与易可可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几个曾看过初稿的朋友问我,小说是不是写的你自己的真实经历?故事总归来源于生活,文字里面的灵魂往往就徘徊在生活边缘,又凌驾于生活之上。小说里的人物无疑是虚构的,可是如果把故事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并非就真的是杜撰。如果你有心去对号入座,可能你就是马一峰,就是易可可,就是赵青山。站在同龄人的角度,你是否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现实?如果你是长辈的话,你除了为年轻人命运揪心的同时,是否和小说里只出场一次的老赵一样只剩下一声叹息?

小说中有些段落,比如为什么非要让马一峰徘徊在三个女人之间?为什么要在网络上安排马一峰与易可可重逢?为什么还要让他们去通过彼此的相知去续写一段纠葛?这样的一些问题,可能会阻碍一些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精彩,但并没有打搅生活的真实继续。

故事都是在有因有果中发生,正是这样的一个模型才让故事完整,主人公很自然地在网络中生情,在他们缘分未尽的时候就很需要有一条线把他们再次串起,这条线就是房子。

我身边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有的子房父还,有的男房女贷,有的甚至几代人为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一辈子。年轻蚁族是社会上的一个重要群体,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房价偏高的城市,他们都在为房子四处打拼,因房贷而倍感压力,为一个户主的落款而犹豫不决。做蚁族痛苦,走在即将成为房奴的这条路上其实更为痛苦,这个过程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最具备发言的权利。

易可可是一个近乎完美的80后女孩,她敢爱敢恨,对生活充满理想和抱负,但同时她也多灾多难。在遭遇不公平的时候,她会抱怨,会叫屈,会在某一个时刻歇斯底里。在与马一峰的感情上,易可可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放弃,而是傻傻地等,傻傻地坚守住最后的一丝希望,每个人心中大概都存有一个易可可的影子吧。

剥去蚁族的外衣,整个小说还有一个现实化爱情的躯壳。比如小五子的选择与赵青山的结果,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一个为爱而生,一个为利而亡,很鲜明的一个对比。还有像周童童、任琼、Doris wang这样的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的出现衬托出了马一峰的懦弱以及他在对爱情与现实利益进行选择时的那种挣扎。不能说他不爱易可可,只能说他更爱他自己。

整本书充满了选择,对人生的选择,对爱情的选择,对道德的选择,小说的末端更是留给马一峰一个选择。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的热心读者们。是生活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素材,并让理想激励我去把它牢牢抓住。

2009年12月25日夜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京华时报 主任 潘澄清

这是一部关于“京漂”、关于“蚁族”在高房价压力之下的生存写实小说。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主任 程晓龙

高学历、低收入是“蚁族”的尴尬,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像石缝下的野草一样在坚持,这种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力量,就是生命力。  ——新浪网 总编室 张平

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是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一次检阅。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 运营总监 寇京晶

“蚁居”是一种经济现象,全民置业的现实让人多地少的中国充满负荷。

——《财智领袖》杂志 执行主编 朱光强

最可怕的生活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流浪汉”式的漂泊。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奥一网 主编 罗金海

精神是爱情的支柱,物质是生活的食粮,两者都住在一个叫家的房子里。

——知名作家 资深传媒人 叶倾城

作为一个房地产观察者,我见证了“蚁族”这个词汇产生的过程以及它成为流行性公共话语的更为宏大的时代背景。

——深圳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 高海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9: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