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英豪,生于1957年7月1日,山西省稷山县南松鹤村人。曾任教师,西社初中校长,稷山中学副校长,西社镇镇长、镇党委书记,稷山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工商局局长、教育局局长。
《心声》向你倾述邢英豪的心声,感受那一段段铭刻心底的经历和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邢英豪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邢英豪,生于1957年7月1日,山西省稷山县南松鹤村人。曾任教师,西社初中校长,稷山中学副校长,西社镇镇长、镇党委书记,稷山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工商局局长、教育局局长。 《心声》向你倾述邢英豪的心声,感受那一段段铭刻心底的经历和故事。 内容推荐 《心声》由邢英豪编著。 《心声》分为人生感悟、社会随想、访美面面观、杂诗、岁月追寻五部分。收录了《人,为谁活着》、《关于“人生意义”的断想》、《形式主义要不得》、《由“康熙微服私访”想到的》、《国民素质》、《自然和谐》、《中秋赏月》、《在历史的长廊中》、《我的童年》、《我的恋爱史》四十余篇散文。 目录 序 人生感悟 人,为谁活着 关于“人生意义”的断想 站在西夏王陵的废墟上 看落地钟有感 风雨游黄山 社会随想 形式主义要不得 由“康熙微服私访”想到的 “假冒”当休矣 刹“送礼风”应从上做起 走出贫穷的“怪圈” 访美面面观 国民素质 自然和谐 缩小差别 富而有德 知识是金 综观 杂诗 观《五朵金花》 中秋赏月 喜思 感思(一) 杂作 感思(二) 感思(三) 散步有感 在历史的长廊中 五十感怀 父亲生日而作 为爱妻冯淑菊而作 夫妻联趣 赠焕宝兄 岁月追寻 我的童年 小学四年 初中三年 农村三年 师范两年 西社学校七年 党校两年 稷山中学三年 西社镇三年 县委办公室三年 工商局八年 我的恋爱史 《心声》的心声 试读章节 缩小差别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其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归于消灭。在这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提出了消灭三大差别的主张。历史的脚步走到今天,在美国待了半个月,深深地感觉到,在垂死的、没落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缩小三大差别的步子竟比我们迈得要快得多,我对“资本主义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在美国,从纽约到华盛顿,从洛杉矶到夏威夷,其城市车之多、楼之高,同我们国家的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相比,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我们人多罢了。 我们到美国,没有安排去农村考察,但耳闻目睹,城市和乡村之间已无多大差别。先说穿,在美国,你千万不可以衣取人,那些在大街上穿得破破烂烂,在我们国家看上去像是叫花子的,说不定还是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呢!美国人平时不讲究穿戴,当然正式场合除外。再说吃,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人家很少浪费。住吧,倒是有钱人尽往乡下、郊区、风景优美的海边、半山腰住,没钱人才在城里住。乡村的住宅都是一幢幢别墅,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恬静、幽美。最后说行,美国交通四通八达,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出门就乘车,家家有车,有些家庭还不止一部。美国的城乡之间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城市里单位比较集中,相应的服务机构、设施多一些,仅此而已。 而在我们国家,城市跟乡村那真是两重天!须知80%的人在农村,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解决不好,中国就不可能富裕。由此我想到城里头的单位,如果那些坐在办公楼里的人民公仆,平素能管住点嘴巴,少点浪费,少点奢侈,拿节约下来的财物去支援农村,去帮助农民,去改善那里的办学条件,把城乡之间的差别缩小一点,那该有多好! 这次去美国,我们专门到《洛杉矶时报》社去考察,这是一个发行几百万份报纸的报社。偌大一个印刷厂,我们从一楼到二楼,从库房到编排室再到印刷车间,转了一大圈,除了接待我们的人以外,我数了数也不过七八个人,大都是机器人操作。在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的路上,我们看到在田间,只有几个农民在劳作,也全是机械化。不管工人还是农民,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掌握一定技能的人。 在我们国家,工人老大哥和农民兄弟在过去差别相当大。一个是由国家抱养,管吃管住的铁饭碗;一个是自己养活自己,一遇天灾人祸就要饿肚子的泥饭碗。工农之间的“剪刀差”,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为国家积聚了财富,发展了工业,好在憨厚的庄稼人只会纵向思维,能吃饱肚子就乐此不疲。就说现在,化肥涨价,水电涨价,光是农民辛辛苦苦收下的粮食不涨价,甚至还降价。这就是中国的“等价交换”!从这一点上讲,我说,中国的农民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最善良的人! 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改制,铁饭碗已经被打破。不少工人下岗,吃穿无着,仅靠政府的生活保障金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仅就此而言,工人、农民真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了。但相比而言,我说工人还是好,政府总还给点保障金。农民遇到天灾,颗粒无收时,国家能救济多少?工人下了岗政府还给钱,而农民谁管你下岗不下岗?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工人、农民也确实该好好反思,为将来谋划了。你总想躲在一棵大树下好乘凉,殊不知面对改革的大潮,你所避荫的这棵大树,不定叨5天就要倒下。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抓住目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练就一身真本事,瞄准市场搞调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多栽树,必有乘凉处。 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比率比我们国家要高得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美国越来越重视人才,越来越重视教育。在美国,就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并不是没有知识的人。那些纯脑力劳动者,尤其是掌握尖端技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更是宝贵的财富,他们所得到的当然要比那些工人、农民要高得多。美国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任何个人只要能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美国会不惜血本“不拘一格降人才”。在这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虽相互交叉,但层次更分明。在我们国家,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你说水稻专家袁隆平,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而社会才能回报给他多少呢?好在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扭转,国家开始用重金奖励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拔尖人才。中国已经落后,落后就要赶超。要由农业经济而一举越过工业经济的薄弱,迅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还要努力占领科技的制高点,就必须超常规发展。而要想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不出现大的偏差,就必须依靠明智的官员、真正的企业家和一个庞大的用科技知识武装的劳动群体。道理很简单,小米加步枪打不赢现代化的战争。连我们的农民兄弟都认识到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致富。而要让知识分子、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这个角度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拉大是必然的。所以我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这种差别,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也需要这种差别,这种差别的暂时扩大是为了将来的进_步缩小。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它反映着一种社会的进步。 总而言之,美国在缩小三大差别方面确实比我们强,这是当代资本主义不断调整与改革的结果。但其本身固有的种种矛盾并未也不可能解决,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未改变,贫富悬殊仍较严重,失业问题仍是长期困扰且难以解决的难题。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遭受的挫折、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恰恰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总结。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了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以崭新的面貌跨人21世纪。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将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逐步缩小,“我们会一天天好起来”。 P41-45 序言 英豪整理他过去写的文章,想结集成册,多次商议看请谁写序。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愿意请名人名家写序包装自己。我说,干脆你自己写好了。谁知他竞突发奇想,要我替他写序。笑话!哪有老婆给老公写序的?但他一直坚持。后来我想,这也无所谓,写就写吧!毕竟几十年的夫妻了,对他也算了解。 英豪爱书。看书学习是他的一大嗜好。过去只见他看,不见他写。他在工商局工作时,一次随团到美国参观,回来写了《访美面面观》。我看后大为惊奇,觉得还有点意思!这次他整理过去的诗文,看他二十几岁时写的诗,不能说好,但能看出他的潜学和努力。近年来,他不时兴起,弄文写诗,倒也有趣。如果说他的文章还有点才气的话,那是他看书学习的结果。 英豪干啥爱啥。从教师干起到任初中校长、高中副校长,从镇长、书记到县委办公室主任,从工商局局长到教育局局长,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与他一块儿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不爱来虚的,凡事爱较真儿,作为他的妻子,我感受更深。如果说他写的文章还能看的话,与他的阅历是分不开的。 英豪勤于思考。多年的失眠症与这有很大的关系。他常常因工作上或社会上的事激动不已,连女儿都笑他:“芝麻大的官都够不上,还常忧国忧民!”如果说他写的文章还有思想的话,这是他常年爱想问题的结果。 英豪的文章不能说好,但毕竟是他的心声。真实就好。 是为序。 2011年1月 后记 《心声》的心声 上个世纪末就有出本书的想法,并与几位书友商议过。进入新世纪,新的工作又激发了我“干一番事业”的热情。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就没有了写书的念想。退居二线后,时间充裕,又有不少朋友催问,思前想后,就把以前写过的文章搜集、整理了一下,定名为《心声》。虽少得可怜,但只能这样了。 原计划把到教育局工作的九年经历写进去,因为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但总觉得我目前驾驭文字的能力还难以将它准确地表述出来。一个披挂上阵的人,在几番冲杀后自觉体力不支,渐渐败下阵来,其间的酸甜苦辣真叫人不敢回味!改革前行中的喜悦,各色人物的充分表演,四面围堵的窘困和面对社会潜规则的无奈……这些都叫我难以下笔。故想再修炼修炼,看能否在60岁退休之前把它写出来,作为《心声》的续集。 书中有些诗文带有时代的印记,为尊重历史,原文照录。由于学识有限,错误、缺点不少,诚恳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把文章写得更好些。 感谢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劳的朋友们! 作者 2011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